《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精品文档】第 13 页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斑斓起来。一些叶子被秋风吹落,停歇在墙脚、草丛、路边给大地增添了色彩。一叶而知秋,孩子们眼里的秋天会是怎样的呢?带大班孩子们拾落叶、看落叶、玩落叶,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和惊喜呢?孩子们通过亲近自然而获得的感受和体验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表达?于是我们设计了以树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树叶的感知经验,也会从情感上对秋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可以在科学、艺术等领域获得发展。 生
2、活活动:捡树叶 在餐后散步活动中,幼儿在附近的大学校园里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树叶,他们一边兴致勃勃地对叶子进行描述(形状、颜色、大小、薄厚等),一边互相比较谁的叶子更特别一些。几次散步下来,幼儿捡回许多树叶。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捡回来的树叶放在区域中观察它们的不一样,并把它们画下来,或是沿着树叶的边描下来,再根据树叶本身的颜色进行着色,从中他们发现了树叶颜色的变化。 区域活动:树叶分类、尝试拼贴 随后几天,教师又请家长和幼儿在出行路上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幼儿把自己和家人一起收集的树叶也带到幼儿园,这时,区域里积攒了大量的树叶。教师鼓励幼儿按照形状、大小、颜色等类别给收集来的树叶进行分类。
3、有几个幼儿还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树叶拼画,并且带到了幼儿园。我们把幼儿带来的作品展示在区域的墙面,又在区域中投放了相关的制作材料,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在区域中尝试做树叶拼贴画。大多数幼儿做的都是金鱼、房子等常规图案,也有一些幼儿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形状,再进行拼贴,这样的方法跳出了树叶形状的限制,但同时也失去了运用树叶的自然形状进行造型的独特意义。 我们上网搜索、下载了唐大焱先生树叶画作品集,作为电脑屏保。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看到大师作品,发出了惊讶的赞叹:“哇,真漂亮!”“做得真好看!”“做得像真的一样!”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了树叶拼贴画的一些特点:生动、形象、漂亮但如何让幼儿进一步发现
4、大师树叶拼贴画之所以如此精彩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这还需要通过我们的引导。接下来,我们组织了树叶拼贴画欣赏与创作的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树叶拼贴画欣赏及创作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树叶拼贴画作品,了解制作拼贴画的几个基本要领,如构图、形状、色彩搭配以及树叶的堆叠方式等。 2.迁移欣赏所获得的经验,发挥想象制作树叶拼贴画。 活动准备: 1.已收集并已分类摆放的各种树叶。 2.供欣赏的树叶拼贴画大师作品,制作成PPT。 3.淡色卡纸,胶带,双面胶,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有小朋友在电脑上看到了漂亮的树叶拼贴画,觉得太漂亮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大师作品欣赏及讨论
5、 1.师播放PPT,逐图引导幼儿欣赏和讨论。(旨在引导幼儿发现树叶拼贴画作品独特的表现手法。) (本方案中只举一例,其余略) (图片“两个跳舞的女娃”) 幼1:“这个最漂亮,我最喜欢这个!” 幼2:“我也是!” 幼3:“我也是!” 幼1:“她还戴了耳环呢,那么小那么小她的腰那么细”。(幼儿边指边比划) 师:“小女孩的腰是用什么做的?” 幼3:“就是叶子的把子那边!” 幼4:“就是我们捡树叶的时候可以用手拿的那里。” 师:“哦,是叶柄。” 幼:“对,叶柄!”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幅作品做得好看?” 幼2:“因为小姑娘的裙子做的好看。” 幼1:“裙子的颜色好看,样子也好看。” 师:“裙子怎么做好
6、看的?” 幼1:“用银杏树叶一片片贴上去的” 师:“噢,为了做出裙摆的效果,选择了扇形的银杏树叶按大小顺序一层层贴上去,而且还”(教师用几片银杏叶演示堆叠的方法和平铺的方法) 幼3:“不要把叶子都露出来的” 师:“对,贴的时候不一定每次把叶子全部露出来,可以根据你自己想要的样子摆出来。” 幼4:“腰那里用叶柄做的,细细的,好看。” 幼5:“做得很像。” 许多幼儿:“做得像真的一样。” (教师反思:在欣赏大师作品的环节,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追问、探问,以帮助幼儿梳理图片中引起他们兴趣的部分所采用的独特表现手法,如巧用树叶的叶柄来表现细腰、根据银杏叶特有的扇形来表现裙摆。同时,我们让幼儿直观比较,
7、发现突破常规思维的拼贴方法。活动之后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幼儿做发散性的思维练习,如联想其他形状的树叶可以用来表现什么等,这会更好地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搭建好支架。) 2大师作品与幼儿作品比较。(旨在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大师作品在选叶、处理叶子、搭配等方面的方法,发现自己作品中尚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师:“你们觉得我们自己做的作品不够好,为什么呢?” 幼1:“那是因为电脑里的画用的叶子很漂亮,我们收集的叶子不够漂亮!” 师:“那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画,你们觉得哪些样子的叶子用起来比较好看呢?” 很多孩子发现银杏叶、枫叶、还有鸡心型的叶子、细细的叶柄都很漂亮。 师:“漂亮的小耳环、小鸟
8、的眼睛都是用什么样的叶子做的呢?” 幼(边比划边说):“就是那种小小小小的叶子” 师:“除了叶子的选择,有没有觉得还有别的地方我们做得不够好的?” (老师将小朋友的作品与电脑图片放在一起,一下就有幼儿发现了。) 幼1:“我们做的这个纸皱皱的,叶子都不好看了!” 幼2:“我我们那个叶子都是翘起来的,它那个上面的没有!” 师:“说的很好!那怎么做我们的叶子也能像那样不翘起来呢?” 幼儿:“压压就平了。” “放在屁股底下!” “放在石头底下” “放在电脑底下压!” “把树叶放在桌子下面压就是把桌子反过来压”。 “放在书里,像我们以前做树叶书签一样。” (教师反思:作品比较环节的主要意图是让幼儿通过对
9、比发现创作树叶拼贴画还可以提高的空间。我们的预期是,通过对比,幼儿发现的会是选叶、造型、色彩搭配、画面构思等方面的问题,但实施过程中,幼儿发现的是作品底板和叶子形态方面的问题,这是预料之外的。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顺应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讨论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并根据他们的解决方案对原有设计作了调整。集体教学活动延伸到第二天进行。) 三、让树叶变平整(通过生成的活动,满足幼儿解决问题的需要。) 幼儿讨论后,觉得夹在书里的办法比较好,也容易做到,就把树叶夹到班级图书角的书中。 师:“我们要等树叶平整了再做拼贴画,所以今天就做不起来了。小朋友可以先想一想,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你想做什么。”
10、第二天幼儿一到班上就去看书里的叶子有没有变平整。他们发现过了一晚上夹在书里的树叶真的变平整了。 (教师反思:在有关“用什么办法让树叶变平整”的讨论中,幼儿想出了多种方法。但最终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用了一种。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孩子发散去思考了,最终却又回归到单一办法,未能达成更丰满的教育价值。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提供支持性的条件及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根据第二天效果的比较来发现让树叶变平整的最佳办法。) 四、创作树叶拼贴画(引导幼儿迁移感知、体验的经验进行创作表达。) 师:“树叶都压得平平的了,今天小朋友们就要用树叶来做漂亮的拼贴画了。有没有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好要做什么了呢?” 请几名幼
11、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想做动物,有的小朋友想做他的好朋友,还有的小朋友想用树叶拼贴画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贴的时候还要记得用一用昨天我们看到的大师作品中用的那些办法哦。” 电脑屏幕上自动播放大师作品,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幼儿一人一张卡纸,愉快地从分类框中选择所需要的树叶进行创作。教师走动观察,个别指导。 (教师反思:幼儿创作的气氛是轻松愉悦的,他们自主选取所需要的树叶,在底板上比比弄弄,不时地调换树叶的方向,或从筐里重新选择树叶。有的孩子面带微笑,有的孩子哼着小曲、有的孩子在走动时以跑跳步的方式前行幼儿似乎成竹在胸。这样的状态应该和他们前期经验得到了丰富
12、、创作中的障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等因素相关,最重要的是幼儿在从事一个他们想做、并能给他们带来愉快体验的活动。) 五、作品展示,相互欣赏(旨在通过幼儿作品的相互欣赏、评价,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树叶拼贴画创作新经验的体验,并使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定程度。) 师:“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喜欢?”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幼儿树叶拼贴画中呈现出的构思、选叶、拟形、配色、拼贴手法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教师反思:幼儿作品在构思方面呈现出了几个类型,有表现动物的,有表现人物的,也有表现一个活动情境的;在选叶、色彩搭配以及叶子拼贴的方法上,亦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如在“帆船竞赛”这幅作品中,幼儿采用了多种不同方式来表现
13、船帆,在造型上大胆突破树叶原型对表现手法的限制。可见,幼儿在欣赏中所获得的新经验得到了较好的迁移和运用。集体分享的环节也加强了幼儿通过该活动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尹心仪宣钗洪) 活动点评: 总体看来,树叶拼贴画系列活动的过程自然流畅,虽然教师有一定预设,但基本上是跟随幼儿经验生长的方向去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探究发现和表现表达的热情始终是持续的。教师利用区域材料投放及电脑呈现欣赏图片等手段不事声张却又有效地点燃了幼儿艺术表现的冲动及提高作品表现水平的内在需求,使幼儿的学习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幼儿内在的冲动教育中最宝贵的资源被教师很好地利用了。这正是杜
14、威所认为的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分野。 从教师反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在追随儿童学习、理解儿童学习、鹰架儿童学习中所作的一系列尝试和努力。这中间有成功鹰架的愉悦,也有错失时机的遗憾,而这些宝贵的体验正是促使教师经验连续生长的重要条件。 树叶拼贴画是本案例中儿童借以传达对落叶之美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表现手法。如何帮助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发展表现表达的能力也是艺术活动的目标之一。教师在合适的时机组织了“大师作品”的欣赏,引导幼儿“发现”大师在制作拼贴画时的一些要领。不能忽视的是,一个好的作品涉及到许多因素,如造型、颜色、布局、透视等,但幼儿掌握这些美术表现的技能是要一点点逐步累积的。在一次活动中关注太多的点,或许对孩子而言就没有令他专注的重点了。因此,如果教师将大师作品根据表现手法予以分类,以累加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感知,或许幼儿能更好地感受“大师作品”中出彩的手法。同时,幼儿的一幅作品也不一定要一次性完成,可以分成不同的重点去做,最后完成,也可以通过幼儿的合作来完成。总之,只有在幼儿有强烈的表达美的愿望下,技能的学习才是充分而有意义的。 (点评人:南京师范大学张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