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8页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5554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8页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8页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8页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8页精选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导学案及答案【精品文档】第 8 页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 学 案编写人:周立香【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高考考点】 :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石器助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2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私田大量开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3 小农经济的含义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学习目标】知道与了解1水稻和粟的培植2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和耒耜等原始的生产工具3铁制农具的使用4牛耕技术的发展,曲辕犁的使用5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6灌溉工具翻车和筒车7井田制和均田制理解与运用1农耕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2发达的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3土地所有权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4耕作方式从集体到个体的转变,男耕女织

3、的小农经济5土地兼并和国家限制土地集中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课堂导学】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 的国家。(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2.夏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具:商周时期出现-农具,但在农业中只是少量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已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2)作物:-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

4、牛耕的发展(1)开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2)发展:西汉赵过推广,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已经使用。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2)耕作技术: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以后,我国经济重

5、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有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1)特点:商周时期,土地归-所有,工具简陋,劳动者集体耕作。(2)作用:有利于提高工效。 2.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时间: -时期(2)形成原因: -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的确立(

6、3)特点:以-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小米、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A原始社会 B夏朝 C西周D春秋2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7、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基本具备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4(09徐州高三质检)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5.“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6、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7、下列属于不属于灌溉工具的是A翻车 B筒车 C耧车 D风力水车8(2009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的

8、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9、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伙,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表明了A垄作法得以推广B套作制的普及 C一年二熟制出现 D一年三熟制产生10、(2009,徐州市高三摸底考试)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11.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

9、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12(2009,泰安市高三质检)“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反映的

10、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11、,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高考链接1、 (2009年宁夏、辽宁文综)右 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2(2007年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

12、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C D3(2007年江苏历史)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4(2007年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D【课堂小结】

13、答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影响有利影响: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不利影响: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14、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重视水利的兴修,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巩固练习】一、选择

15、题1、C 2 D 3 A4、 B 注意题中信息变化,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5、A 首先要明确 “刀耕火种”是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工具有石刀、石斧、石犁青铜农具是在商周时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6、 B 由材料中“耕”、“牛”等字在人名中的应用,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牛耕现象。注意C项是在西汉中期后。7、 C楼车属于播种工具。8C石斧和骨制耒耜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曲辕犁出现于唐朝,应用于江南地区的水田。B 图为曲辕犁,这种犁安

16、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促进了我国耕犁的完善。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是在汉代。 9、 C10、 B 第一幅图表明了古代的农耕生活,第二幅图表现了古代的手工纺织,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11、 D 12、 A 通过材料可看出,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小生产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 二、非选择题13 (1)牛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

17、稳定的社会环境。(只要答对两点就满分)14 (1) 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分散性。 (2) 材料二。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高考链接1 解析C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的理解运用能力。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 解析B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起源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农业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从稻和粟南北兼有可以说明双方出现了交流,但不能说明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3 解析 C 本题考查了古代水利工程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战国时期的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4 解析B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 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土重迁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