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word资料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3920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word资料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word资料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word资料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word资料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第 7 页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2018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征文封面)学科类别(不要以编号代替):小学数学论文题目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作者姓名何彬学校名称黔西三小课题组成员姓名学校地址毕节市(州、地)黔西县(区、市、特区)城关乡(镇)大水井19号 联系电话固定电话:0857-4228946 移动电话:13658577572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本节课是一次探索规律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

2、探索发现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曾强对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内打“”):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 )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说明:一、学科类别:1.中学语文 2.中学数学 3.中学英语 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 6.中学生物 7.中学政治 8.中学历史 9.中学地理 10.小学语文 11.小学数学 12.小学思品 13.小学英语

3、14.小学科学 15.中小学音乐 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17.中小学美术 18.中小学信息技术19.通用技术20.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1. 学前教育 22.特殊教育 23.职业教育 24.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黔西县第三小学 何彬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教材18、19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

4、进一步探究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法的特征。教材通过学生让学生计算2411、5311、6211,从而发现两位数乘11的积和乘数之间的联系。通过让学生计算2228、5311、6211,发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得十”的积和乘数个位和十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数学思考】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培养初

5、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问题解决】会将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平时的计算中,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难点:理解数据特征,归纳出相应的规律,应用规律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单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引起悬念1.教师出示:11= ,让学生确定另一个因数,成为一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能先说出这道乘法算式的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快速算出结果,让学生感到惊奇,质

6、疑结果是否正确。2.学生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结果。3.学生产生疑惑: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启发学生,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存在一种有趣的规律,你能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这一规律吗?(板书:两位数乘11)设计意图:教师迅速的算出结果,给学生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的欲望,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式子的计算过程,然后提问:(1)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有什么联系?(2)两位数乘11,你发现什么规律?2.小组讨论后汇报,尽量让学生说,然后相互间进行补充。师引导归纳结论: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

7、数字相同,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第一个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和。幻灯片出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3.深化学习,巩固提高。(1)及时反馈。(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311= 3211= 5211= 6411=A、让学生通过计算,产生质疑:在6411这个式子中,6+4=10,应该怎么办?B、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交流心得体会。C、得出结论:满十进一。幻灯片出示:十位满十,百位加一(2)继续练习,巩固所学,发现问题3711= 8311= 5811= 2228= 3535= 5654=在学生计算片刻后,提问:计算过程中,哪些题能快速算出结果,哪些题需要用竖式进行计算?问题出现:3228和3535、5654

8、的因数变化了,像这样的乘法算式能不能有特殊的办法算出乘积呢?4.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式子的特点:(1)这三个式子的两个乘数十位有什么特点?(2)这三个式子的个位上的数又有什么特点呢?5.师生共同小结:这三个式子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 10。我们把这样的式子称为:“首同末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6.巩固数据特征:你能写出几道这样的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判断写出的算式是否具有“首同末合十”的特征。7.引导学生探索“首同末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1)教师板演三道算式并写出得数。22 28 = 1 635 35 = 2 556 54 = 2 4(2)观察比较乘积和

9、乘数之间的关系。(3)猜想“同头尾和十”的计算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情况启发:每题积的末尾两位各是多少?积的末两位各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每题末两位前面的数各是多少?它们又可以看作哪两个数的乘积?(4)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小结:对于“首同末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一的数或等于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加十位上的数。8.计算验证。先直接算出刚才同学回答的具有“首同末合十”特征算式的结果,再用竖式计算验证。如果学生出的题没有个位是1和9的,师出一个题给学生思考。如:6169的个位上19等于9,结果是不是429呢?讨论后

10、得出结论:虽然19的得数是一位数,但我们之前总结的是个位乘个位得积的末两位,所以末两位应该是09。6169=4209.幻灯片出示:末两位 个乘个 前面数 十乘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题目,通过比较,找出题目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出规律,总结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三、巩固应用下面这几题符合刚才发现的哪种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 26 = 44 46 = 74 76 = 25 25 = 45 45 =

11、75 75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和比较,明确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发现规律。师放手,尽量让学生说。设计意图:并通过让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生感受规律对计算的作用。进一步积累探索规律的学习经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四、总结提升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说说你的体会。师生共同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探索性学习的特点,体验探索性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板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两位数乘11:2411=264 两边一拉,中间相加 6411=704 十位满十,百位加一首同末合十:2228=616 6169=4209末两位 个乘个 前面数

12、十乘哥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之后的“探究规律”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首头末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出题然后和我计算比赛的方式引入教学,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竖式计算出乘积,观察积和乘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进而猜想规律;然后再出十位满十的题给学生做,让学生明确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时候还要注意满十进一,在此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过程,了解观察、比较是发现乘法

13、中这一规律的重要方法。在初步获得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规律写出得数,并笔算验证,以确认规律。教学“首头末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探究,其思路和前面的差不多。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和验证发现规律。关于“验证”我作了重点的强调,验证的过程不光只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规律感知,更对的是遵循的“探究规律”的数学本质,因为小学阶段对数学规律的探究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法。基于不完全归纳法的特征,探究规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都安排了“验证”的教学环节。也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检验和验证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这节课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比较多,多数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了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发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不足的是有部分学生不愿自己思考,课堂参与度不高。以后的教学中,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整个场面,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需要反思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