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pa公共基础笔记第8章:公共财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mpa公共基础笔记第8章:公共财政.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资料MPA公共管理基础笔记第8章:公共财政管理.第八章公共财政管理第一节公共财政管理概述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1、公共财政的内涵: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2、公共财政的特征:(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2)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市场营利性。(4)法治性。二、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容1、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2、公共财政管理的特征:公共财政管理主体是公共部门;贯穿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
2、节在内的全过程;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3、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1)效率目标。(2)公平目标。(3)稳定目标。4、公共财政管理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地位:公共财政管理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必然使其在政府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在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的政治制度背景,使公共财政管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舞台之一。公共财政管理是一个变动性很大的领域,因而具有更多的活力。第二节公共预算管理一、公共预算的概念和特点1、公共预算的概念:是
3、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包括公共收入预算和公共支出预算两部分。2、公共预算的特点:(1)计划性。 (2)透明性。 (3)全面性。(4)法律权威性。 (5)政治程序性。二、公共预算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中央公共预算和地方公共预算;按照不同的编制形式,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是一种产生时间,管理方式较为简单的模式。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
4、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2、规划计划预算模式。1961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五角大楼首先使用;1965年约翰逊总统将此制度推广。包括确定预算项目目标从众多目标中选择最紧迫的目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设计实现各目标的备选方案。说明实施这些方案的以后各年度成本对这些的实施效果作长期评价衡量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由1971年的美国尼克松政府首先倡导。包括说明单位的基本任务确定预算主次目标设定可供考核的指标,管理者与下级交换意见以确保可行性列出具体时间进度供监督。4、零基预算模式。不按上年度的“渐进增量”来考虑预算,而是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包括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责成下级部门
5、将赋予他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对备选方案分别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5、绩效预算模式。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胡佛政府开始实施。已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一)五个管理阶段:公布绩效报告,系统地向公众公布有关政府服务的信息。明确绩效目标,目的是要影响政府活动;将绩效报告提交审计师审核;预算机构与支出管理机构或某个机构与其管理者之间订立绩效合同,详细规定机构在可使用资源的条件下应取得的绩效。编制绩效预算。(二)把握三个要点:绩效评估的精确化。放权以使项目管理者成为绩效责任人。把预算当作改善业绩的手段。四、公
6、共预算的过程:编制、执行、决算1、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的原则:公开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年度性原则、法律性原则。(2)预算编制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和政策;上一年度公共预算的执行情况;计划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所规定的管理权限和收支范围。(3)预算编制程序。草案编制 汇总 行政首长审批 权力机关审议通过。我国中央政府部门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程序。各部门将预算编制建议数上报财政部和有财政分配权的部门,此为“一上”;财政部和有财政分配权的部门审核建议数后下达各部门的控制数,此为“一下”;各部门按照控制数编制预算草案报送财政部,此为“二上”;财
7、政部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草案批复部门预算,此为“二下”。2、预算执行(1)特点:预算执行是实现公共预算各项收支任务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有连续性,从财政年度开始到结束一直都要进行;预算执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预算调整,组织新的预算平衡;预算执行结果为下一年度公共预算编制提供依据。(2)环节: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 预算调整(3)任务:按照公共预算确定的收入任务,积极组织预算收入,确保预算收入任务的完成。按照公共预算确定的支出任务,及时、足额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并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争取实现预算收支平衡或确保不突破预定的预算赤字规模。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和监
8、督。3、决算四个阶段:准备、编制、审查、批准(经同级人代会批准)阶段。第三节公共收入管理一、税收管理1、税收的含义: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的特征:税收是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税收具有以下特征:(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2、税收管理的要素:课税对象与税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通过经济交易把由自己缴纳的税款洽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负转嫁的最终结果。3、依据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税收种类可分为所得课税 商品(劳务)课税
9、财产课税。所得课税是对纳税人的所得额或利润额课征的一类税收。它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工薪税)。商品(劳务)课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课征的一类税收。它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财产课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课征的一类税收。它包括一般财产税、特种财产税和财产转让税。4、税收管理的核心:核心是实现公平征税和税收效率。(1)公平征税。三层含义:第一,必须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纳税人在相同经济条件下应被同等对待,缴纳同样多的税。第二,必须坚持支付能力原则,纳税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缴纳更多的税。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就体现了这一原则。第三,必须坚持受益原则,税收应根据
10、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收益,在纳税人之间分配,也就是谁受益,谁付款。(2)税收效率税收效率要求征税既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又能够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既来自于征管方,也来自于缴纳方。第一,税收效率意味着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第二,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3)全球性税制改革的主要特征。(超纲内容)(A)税制改革的普遍特点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率。(B)伴随税率降低,削减所得税的纳税档次。(C)拓宽所得税的税基。(D)实行新的税种组合。另外就是强化税务管理,治理税务腐败。二、政府收费管理1、政府收费的含义:是指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某些经济行为
11、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它是主要的非税收收入形式之一,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缓和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它有助于揭示公众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促进公共部门不断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2、政府收费的特点:直接有偿性。是指缴费人可以从政府的服务或特许行为中直接获益。而税收支付并不与获得的服务直接挂钩,而且不单独针对某个个人。排他性。是指缴费人所获得的服务与利益是排他的,谁缴费,谁获益。非规范性。是相对于税收规范而言,政府收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变动性,缺乏完备的法律规范,并且政府收费的征收主体不是单一指定机构,而可能是政府各个部门,甚至是经授权的社会中介组织。3、政府收费的形式:使
12、用者费、规费。使用者费是政府对特定服务或特许权收取的价格,用于支付提供这些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它体现了一种市场交易关系。三种形式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水费、公立学校的学费、停车费、公共汽车车票费、公园门票费等都属于此类收费。规费是公共部门在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过程中,提供特别行为或服务而收取的补偿费用。它体现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规费和司法费两种。4、政府收费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确定课税还是收费。通常,收费的范围集中于准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主要是拥挤性公共产品和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如何有效收费。收费能够得到缴费者的支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缴费数额与收益成正比;其
13、二,费用支出清晰明了,让缴费者清楚除非付费否则被排斥。合理确定收费水平。收费水平主要根据行为或服务的成本来确定。对使用者费而言,由准入费、使用费、拥挤费组成。防止乱收费。三、公债管理1、公债的含义:公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凭借其信用举借的债务,是公共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它遵循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有借有还的信用特征;二是公债是公共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取得财政收入的实际能力,但却不列入公共预算收入;三是公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不仅可以弥补财政赤字,还可用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公债管理主要包括公债设计、公债发行、公债流通与偿还等环节
14、。2、公债的特点:(1)自愿性;(2)有偿性;(3)灵活性。3、公债的种类:按照公债地域分类,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所谓国内公债是指政府对本国企业、组织和居民发行并在国内流通和偿还的公债;所谓国外公债是指政府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及国际金融组织的供求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按照举债主体,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所谓中央公债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所谓地方公债是指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按照公债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公债和地方公债。所谓中央公债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所谓地方公债是指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按照公债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公债(1年)、中期公债(1-5、10年)和长期公债(5、10年以上
15、)按照公债是否允许上市流通,可分为自由流通公债和非自由流通公债。所谓自由流通公债是指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或转让的公债;所谓非自由流通公债是指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或转让的公债,只能由政府到期还本付息。4、公债管理的作用:(1)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2)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3)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5、公债管理过程:(1)公债设计。(2)公债发行。(3)公债流通与偿还。第四节公共支出管理一、购买性支出管理1、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公共支出。2、购买性支出的范围:(1)经济建设支出;(2)教科文卫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16、。二、政府采购管理1、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它是最为重要的购买性支出手段。2、政府采购的特点:采购资金的公共性;采购目标的非市场营利性;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采购主体的特定性;采购活动的政策性;采购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大。3、政府采购原则:竞争原则、公开原则、透明原则、运用商业标准原则。4、政府采购的模式:分散采购模式和集中采购模式。5、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三、转移性支出管理1、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非市场性再分配,单方面拨给受领者的
17、支出,它不体现为政府直接对社会资源和要素的需求和消耗。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其他转移性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向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特点:动态性、刚性、适度性。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四大类。它具有动态性、刚性和适度性。3、财政补贴管理: (1)财政补贴:是政府根据它需要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2)其存在的原因如下:a、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b、实施社会政策的需要。c、顺利改革的需要。(3)我国财政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五类:a、价格补贴。b、企业亏损补贴。c、财政贴息。d、税式支出。e、其它补贴。4、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1)外援支出。(2)债务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