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5页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5页word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精品文档】第 5 页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计与流程教学依据“十一”七天,同学们对范爱农做了充分的网上讨论。从最开始对范爱农缺乏正确的认识,逐渐对范爱农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了初步认识,同学们对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范爱农是对封建社会不满的一个革命者,他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希望,又复回到失望,对封建社会不满,最终自杀。鲁迅写他是因为鲁迅与他有相似之处,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些同学还认识到了这是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说明他们对文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网络讨论中,同学们互相质疑,互相启发,出现了不少真知灼见。但他们对范爱农的形象还缺少深入理
2、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他是个对社会的不满的人,对他的自杀,以至整个内心世界的痛苦、绝望、反抗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鲁迅与范爱农的共鸣与相通之处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就他们还没有真正走进范爱农与鲁迅的内心世界。因此,这堂实体课堂课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初步走入范爱农与鲁迅的内心世界。教学设计实体课堂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范爱农为什么不主张发电报?2如何看待范爱农的自杀?3鲁迅写范爱农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教学流程 1导入。总结十一网络讨论的结果。前一段时间,大家在网络上对范爱农做了初步讨论,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范爱农为什么反对发电报范爱农是不是自杀的,如果是,为什么要自杀如何评价范爱农 鲁迅为
3、什么要写范爱农为什么要写报馆案同学们也初步有了如下认识:范爱农是一个对封建社会不满,内心痛苦,遭受排挤,最终被黑暗社会吞噬的人,鲁迅先生写他是因为与他有相通共鸣之处。经过上一次课同学的讨论,大家认识到了范爱农不主张发电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已是悲愤至极,无话可说,发电报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痛恨之情了。而鲁迅先生写这些事情,既是为写出真实的范爱农,也是为了反思自己对年轻时的一些做法。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如何评价范爱农的自杀。先让同学们来说。大家都从不同侧面做了分析。评价范爱农的自杀,自然就是要走进范爱农的内心世界,那么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要从以下角度思考:1、分析人物的行为和遭遇;2、对照他人的
4、做法和态度;3、理解作者的描述和评论;4、参考相关的知识和资料。首先,看看辛亥革命前的爱农遭遇到了什么?“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可见这时的爱农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为什么这时的爱农没有自杀呢。在当时,日本留学生陈天华就以死抗争了,爱农的痛苦并不在那些人之下,为什么他就没死呢?这需要我们再看一下绍兴光复以后的爱农。请看一下绍兴光复以后的爱农都做了什么?“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这
5、时的爱农因为革命胜利,推翻了清政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此“实在勤快得可以”,但现实却并不如爱农与鲁迅的愿,很快他们就发现革命胜利了,但社会的现实并没有改变,骨子还是依旧,请大家看书中的描写。“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天气还不冷,穿布衣的换上皮袍子说明什么?说明这次
6、革命不过是原来的奴才造反又成了新的主子,而且是迫不及待地成为新的主子。在此期间,发生了报馆案。报馆案是鲁迅遇到的事情,没有范爱农的事,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写得这么详细呢?大家注意:报馆案的实质是什么?王金发给报馆的钱是不是股本?不是,是封口费,换言之是贿赂。收了贿赂还骂人家,这就等于自找麻烦,鲁迅不主张做这种无谓的牺牲,但那些少年们却认为鲁迅软弱,这与同以前电报事件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以前的范爱农成了现在的鲁迅,是不是可以说鲁迅对以前的做法感到后悔了呢,他更理解范爱农了。这段描写也是为几年前那段公案做了了结。同时大家注意,范爱农在报馆案中是旁观者吗?不是,他遇到的和鲁迅是一样的,鲁迅是从自己的角度
7、写出了范爱农的遭遇,所以在鲁迅要去南京工作时,爱农才会赞成,但颇凄凉。赞成是因为鲁迅能够此是非之地,而自己一人在此自然会感到凄凉,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下面我们的问题是:鲁迅离开绍兴后范爱农是什么境况,请同学找到书中的描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这里补充一封信豫才先生大鉴:晤经子渊,暨接陈子英函,知大驾已自南京回,听说南京一切措施与杭绍鲁卫,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
8、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弟于旧历正月二十一日动身来杭,自知不善趋承,断无谋生机会,未能抛得西湖去,故来此小作勾留耳。现承傅励臣函邀担任师校监学事,虽未允他,拟返绍一看,为偷生计,如可共事,或暂任数月。令弟想已来杭,弟拟明日前往一访。相见不远,诸容面陈,专此敬请著安。弟范斯年叩,廿七号。越铎事变至此,恨恨,前言调和,光景绝望矣。又及。从这封信可能性看出爱农对自己性格的评价,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自知不善趋承,断无谋生机会。也可以看到范爱农为了生计还是准备暂且做监学的事情,可最终他的职务被校长设法弄掉了。这些事情都说明了爱农现在的生活状况比绍兴光复前还要坏。已经是穷困潦倒了。
9、但光是生计无着还忍受,他周围的人对他怎么样?“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这说明爱农此时是孤立无援的,社会已经完全把它排除在外了。此时爱农唯一的希望就是:“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但鲁迅终于没有来,爱农的最后的知己也远走了。知己远行。这诸多事情放在一起,我们可以体会此时的爱农是极度绝望的爱农,一个处于极度绝望的人在走投无路时唯一的路只有自杀了,而爱农的自杀又不绝不仅是绝望,这自杀同样是社会的反抗,只不
10、过是一种极端和最后的反抗而已。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爱农的内心了:他外表极冷,以白眼看人,这是因为他绝不与流俗妥协,但他内心极热,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改造社会有着极大的热情。但当现实又一次击倒他的时候,他从内心里彻底绝望,在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中,他用自杀向社会做了最后一次的反抗。而鲁迅写他,正是与他有许多共通之处。论绝望,鲁迅不比范爱农差,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请看朝花夕拾的小引:“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可见写此文时,鲁迅此时的绝望。事实上,鲁迅一生都在痛苦与绝望中度过:少年时,他家庭破败,祖父入狱,父亲病重,他在当铺与药铺间穿梭,
11、他感到了人世的凉薄,他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见人生的真面目。”青年时,他接受家庭给他的包办婚姻,直到和许广平结合,他的婚姻与爱情都非常不痛苦。中年时,他一直用心栽培与扶持的弟弟与他绝交,使大病了一个月。他的一生,都受到病痛的困扰。几乎每年都大病一场,而他自己又积极治病,自称死的随便党,只求活着的时候多工作,怎么死,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这是他的个人生活,更让他痛苦的是社会的黑暗。一方面是群众的麻木,我们从这篇散文已经可以感受到一点,从以前学过的孔乙己和以后药与阿Q正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鲁迅这一生就是在群众不理解的痛苦中度过的。还有政敌的污蔑,压迫,还有革命阵
12、营内部的误解,鲁迅一生就在和别人论战,受人排挤。写范爱农是十一月十八日,而十一月十九日就是他受人排挤不得不离开厦门大学的日子。这些都让鲁迅感到非常痛苦。他满怀着希望去了日本,却发现日本人对中国的轻视和清国留学者的无聊;他满怀着弃医从文,却发现自己绝不是振臂一呼的英雄,社会对他抱以冷漠;辛亥革命了,本以为可以获得新生,却发现社会依然如此,骨子是依旧的;因此,鲁迅先生只好在落寞时抄古碑。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写出了鲁迅的绝望,这篇范爱农就写出与爱农的共鸣。 推荐大家再看几篇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在酒楼上孤独者前两篇写出作者对吃人世界的谴责,也写出作者内心的绝望,后两篇写实际上就是鲁迅自己,尤其是孤独者,主
13、人公魏连殳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还可以举鲁病生治的例子。要想更深入的解读作品,再推荐鲁迅作品十五讲还有孔庆东四十不坏中的鲁迅的智慧鲁迅的痛苦鲁迅的呐喊。如果说范爱农让人同情与怀念的话,鲁迅则是让人崇敬的。他对范爱农是真诚怀念的,但他并不赞成爱农自杀的举动,他比爱农高就高在他一生都在坚持战斗。他内心是绝望,但愿他一生都在反抗绝望,他反抗的方式就是写作以此来改变人的灵魂。范爱农的死使他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使他思考革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革命是为了“立人”,他的一生都在立人做工作。这就是鲁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我们通过解读鲁迅的作品,解读这位思想家的心灵。今天的作业是:走进范爱农、鲁迅的内心世界在佳作展台上调查:你在讨论所持的观点是依据是什么,你在讨论中受到谁的什么启发?14班同学曾经有过一个讨论,那就是今天鲁迅精神是不是还有意义,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鲁迅所说改造国民性的工作还远没有完成,同学们,咱们是学文的同学,今后做的全是人的工作,实际上也是从不同角度改造国民性的工作,那就让我们好好研读鲁迅的作品,真正走入鲁迅的内心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