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P11)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1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实惠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2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4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平直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二、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P2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2、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三、 物质和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P2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
3、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四、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及其辩证关系(P30)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
4、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五、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0)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六、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P42)原理:矛盾的
5、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6、,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七、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是什么(P4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八、 辩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意义(P44)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7、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九、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什么(P6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十、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P6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的辩
8、证关系可以概括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十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P7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
9、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辩证关系原理:其一,二者相互依存;其二,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十二、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什么(P104)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
10、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十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10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
11、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十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13)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十五、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什么(P141)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十六、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P14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十七、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是什么(P155)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
13、收入的分配。十八、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意义(P160)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3、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十九、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P175)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
14、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二十、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原因和实质(P208、2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二十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表现、原因和实质(P221-228)表现:生产
15、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二十二、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是什么(P240) 1、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2、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3、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提供了社会需要和客观条件二十三、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因素(P268)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