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79163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与方法【学习目标】 1 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步骤;2 理解战略分析的原理与思路;3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引 言2005年4月19日,四川长虹()公布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0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431.89,这样的增长幅度创造了长虹年来的历史新高。但是,就在同年4月17日,长虹发布了2004年度财务报告,公司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36.81亿元,每股收益-1.70元。如此巨大的亏损和业绩跳水,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在此之前,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发现如此巨大的财务问题吗?显然是可以的。

2、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或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对长虹公司之前的财务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事实上,如果投资者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对该公司2001年-2003年有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比如比率分析、动态分析、结构分析、行业比较分析等方法,那么, 2004年的巨额亏损或许早应该在人们的预料之中。2.1 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也称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是指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所要遵循的一般规定和程序。财务报表分析程序时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它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具体展开提供了规范的行为路径。不同的学者对于具体的步骤和程序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但一般都能分为四个

3、阶段:(1)财务报表分析信息收集整理阶段;(2)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阶段;(3)财务报表分析实施阶段;(4)财务报表分析综合评价阶段。2.1.1 财务报表分析信息收集整理阶段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阶段主要完成三个任务:(1)确定要收集哪些财务数据;(2)确定以怎样的程序来收集这些数据,(3)执行既定的程序。1. 确定要收集哪些财务数据这是由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就会需要相对应的相关财务数据。同样的,也只有明确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才能有效的、正确的寻找到相关的财务数据。2. 确定以怎样的程序来收集这些数据在明确了要收集哪些数据的基础上,应制定相应的具体收集计划,这包括

4、了人员的安排,时间的调控,其他资源的调度以及拟采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和路径。这个步骤是保证后续财务报表分析步骤合理有效的展开的必要铺垫。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财务报表分析项目一般应用书面的形式订立相应的程序和计划,而对于简单的项目则可以用草图、口头说明等方式,但一般不应跳过该步骤而直接进入实施阶段。3. 执行既定的程序程序的执行是其计划的一个延伸,但不是一维单向的延伸。当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计划的不足之处时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另外,很多的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并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取得的,因此也要注意平时对相关财务信息的积累。2.1.2 战略分析和报表分析阶段1. 战略分析在明确了收集什么信息以及怎么收集

5、的基础上,财务报表分析应该进入企业战略分析阶段。所谓的战略分析就是对拟进入的行业的整体形势进行分析,或者是针对企业的竞争对手制定战略层面的策略时所需要进行的分析和规划。在行业选择方面,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定性或者定量的考察某一行业的(潜在的)平均利润率。在这方面,分析的基本依托理论一般是波特的五力模型。在竞争策略的制定方面,主要是要寻找到企业合适的基本战略。在这方面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模式的理论。企业战略层面的分析对企业的后续分析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战略行为能够在宏观的层面影响到企业的的微观战术层,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同时一个好的战略分析,也使得后续的会计分析能够

6、更有方向感。2. 财务报表会计分析会计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和其实际的经营状况之间的配比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看企业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完整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会计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对于在会计分析中发现的企业财务数据失真之处,应对其加以调整使其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2.1.3 财务报表分析实施阶段1. 财务指标分析对财务的指标进行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项重要途径。由于会计信息在综合性上的突出特点,使得财务报表分析能够通过挖掘会计信息的内涵来窥探到企业的真实的经营信息。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会导致主体使用不同的财务指标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权益投资人来说,资

7、产的保值和增值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资本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以及每股股利等都是他们较为常用的指标。而对于债权人来说,贷款的风险是其最为关注的领域。因此,作为债权人一般更多的使用长期或短期的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等。2. 基本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法是要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替代等数学手段,揭示某些财务指标变化的原因。但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的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的原貌,因此基于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分析也不可能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都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因此,基本因素分析法所揭示的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原因,也不一定是根本原因,只是从财务的视角给出的一个解释。2.

8、1.4 财务报表分析综合评价阶段财务报表分析的综合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延续财务报表分析执行阶段的工作。在财务报表分析阶段,由于其分析大量的采用指标和比率分析的方法,因此在得到有用的数据的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偏重于某一具体的事件而缺少综合性,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综合评价阶段就是要将财务报表分析阶段的不同指标综合在一起考察,以得出正确的财务报表分析结论。在这个阶段,企业不但要对现有的经营情况加以分析,还要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和评价。最终,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综合评价阶段应给出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这是采用书面的形式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的系统的、完整的回答。2.2 战略分析和报表分析2.2.1

9、 战略分析所谓“战略分析”是指对行业所处的国民经济宏观环境、行业内微观环境以及用户进行的一种综合调查分析。通过战略分析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今后行业的发展趋势。要进行战略分析,不仅要收集各种宏观经济信息,还需收集大量的行业、公司信息。1. 对企业的基本面的战略分析(1)对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一个行业总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对行业的生命周期划分可以运用一些行业统计数据,譬如竞争程度、进入成本等。成长阶段的进入成本和竞争程度都较低,而成熟阶段的进入成本和竞争程度相对较高,发展阶段则处于二者之间。一般来说,如果行业进入衰退阶段,除非出现新产品或者

10、进行行业结构调整,那么整个行业的企业都会面对困境。对企业所处行业周期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如果企业所属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则其财务状况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如果是处于衰退期,即使目前尚好,也存在着财务风险。(2)对行业竞争程度的分析。行业竞争可以分为现有同业竞争和潜在竞争(来自准备进入本行业的企业的竞争),对于处在成熟阶段的行业来说,潜在竞争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些,因为这个时期的行业竞争激烈,进入成本较高。而在分析成长阶段和发展阶段的行业竞争程度时,就要充分考虑来自潜在对手的竞争。一般来说,竞争激烈的一些行业,各个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趋于一致,一家企业也很难长期处于领先地

11、位。而在成长阶段的行业,由于竞争度不强,企业有可能由于技术领先等原因在财务上领先于同业水平。对于一些进行经营业务行业结构调整的企业来说,分析其即将进入的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进入成本是分析其结构调整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3)相关法律、政策环境分析。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并可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如果是处于法律和政策限制的行业,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消极影响;而如果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则可能享受诸如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2. 对企业行业地位的分析一个企业无论其处于何种行业,分析其行业地位对了解其竞争力、发展状况进而分析

12、其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一个企业的行业地位主要体现在:(1)市场占有率。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市场上,而市场占有率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指标,一系列表现优异的财务指标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支撑。(2)技术领先度。在技术上的领先度尤其是在行业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度决定了企业的行业地位。无论是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技术上的领先和创新是其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3)生产规模。一般而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规模较大,但是生产规模大并不必然导致行业领先。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能会产生积极的规模效应,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其有可能产生的管理上的失控以及费用的增加等问题。(4)管理团队的优异度

13、。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良好的管理团队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以及管理效率的完全释。(5)获利能力分析。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有助于发现企业收入和利润上升或下降的转折点。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可以预测和判断企业的未来利润。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的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长,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就处于增长趋势,而如果是同时下降的则企业的收入就应处于下降趋势。一个企业要投资扩大产能或增加供给的关键是能否有获利。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的价格,而影响产品的价格主要因素是:产品市场的划分方式;行业集中度;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产品主要投入要

14、素的价格变化。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行业,产品的市场主要是按产品品牌知名度、产品的声誉、产品的服务来划分,特别是产品的质地差别不大的行业更是如此。这些划分要素,往往也是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以品牌划分的市场,名牌产品的价格总要比其它产品高出一定的幅度。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每一个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二个关键的投入要素,这些要素价格往往是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它们价格的变化将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因此,企业内关键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是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和利润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获利能力及行业分析重要的分析内容。2.2.

15、2 战略分析理论 1. 企业战略分析历史沿革就企业的战略分析理论而言一般认为经历了早期的战略理论、传统企业战略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三个阶段。(1)早期的战略理论 在此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形成了一定的战略思想。波特对此曾作过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1916年法约尔首次发表了其论文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此文后于1925年作为著作正式出版)。在此文中,法约尔强调了管理的普遍性,即管理在所有机构(包括政治、宗教)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了管理只局限于工厂的狭隘观点,把对管理的研究作为一个项目而独立出来。法约尔对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创立了管

16、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管理原则和管理要素的论述,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年,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Andrews)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

17、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2)传统企业战略理论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在该文中,他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合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的战略需要,依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跟随战略”。1965年,安索夫的公司战略出版,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框架。在该书中,安索夫提出了重要的“战略四要素”学说,认为战略的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产品和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并

18、从企业增长的角度提出了战略增长矩阵学说。1971年,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中首先引入了公司战略思想的问题,提出了公司战略制定和执行的两阶段公司战略模式,并提出了公司战略规划的SWOT分析框架。(3)竞争战略理论1980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五年之后,又出版了竞争优势。在这两本专著中,波特阐明了其战略管理的思想和分析框架。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这一分析范式之上的,波特战略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结构决定了该产业中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中,波特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模型,认为,这五种竞争力同时决

19、定了一个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在分析产业的基础上,波特又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企业从根本上有三种可选择的基本战略,即: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同时指出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具有互斥性。1986年,巴尼(J.B.Barney)提出了战略要素的概念,认为战略要素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1991年,他又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的四个标准: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此文对当时的企业战略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若干年,学界对企业战略的研究逐渐由企业外部条件转向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

20、研究。2竞争战略分析(1)总成本领先战略受益于70年代的经验曲线概念,成本领先成为当时很多企业所选择的一种基本战略。该战略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品的总成本,从而当整个产业的利润很低时依旧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从而在强大的客户威胁中保卫自己。根据波特的理论,要获得总成本领先的优势,就要对成本的驱动因素加以控制,而成本驱动因素一般来源于以下十个方面,同时,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一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控制要点:规模经济或不经济。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受制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不同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更大范围的活动能力或产生于更大的销售中分摊无形成本如广告费和科研费用的能力。控制要点:一

21、是在对规模敏感活动中制定政策以加强规模效应;二是根据企业的偏好来来利用规模经济;三是重视企业拥有优势的规模形式所驱动的价值活动。学习与溢出。由于提高其效率,一项价值活动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本下降学习可以降低建设厂房零售商店或其它设施的成本。学习可以通过供应商、咨询顾问、前雇员和反向产品工艺等机制从产业的一个企业外溢到另一个企业。控制要点:一是利用学习曲线进行管理;二是保持学习专有;三是向竞争对手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当一项价值活动与大量的固定成本相联系时,活动的成本就会受到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影响。固定成本会对产能利用率底下进行惩罚。控制要点:企业通过找到拉平整个价值链中产量波动的方法常常可以

22、提高生产能力。联系。各种价值活动中的联系遍布整个价值链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成本可能影响另一项活动的成本并可能影响总成本。包括价值链内部联系和纵向联系两大类。控制要点:企业如果认识到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利用就能改善其成本地位。相互关系。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形式是当一项价值活动与另一项姊妹业务单元存在共享时的关系。控制要点:企业和其它业务单元共享价值活动或进入有着共享机会的新的经营领域常常可以显著降低其相对成本。整合。整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降低成本,一是避免利用市场的成本;二是利用联合作业的经济性。控制要点:系统地考察整合和解散整合的可能性。整合和解散整合都具有降低成本的潜力。时机选择。一项价值活动

23、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择有时企业率先行动可以获得领先优势。控制要点:一是利用率先行动者和迟后行动者的优势;二是在商业周期中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独立于其他驱动因素的自主政策。自主政策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要点是修改无助于差异化且代价高昂的政策。地理位置。一项价值活动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方式影响成本。控制要点:各种活动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买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地理位置通常对诸如工资率、后勤效率和货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机构因素。包括政府法规免税期关税及本土化规定等因素。控制要点:不要把机构因素视作一成不变的尽管人们倾向于将机构因素看成是超出企业控制能力之外的事但企业却能影响机构因

24、素如企业可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2)差异化战略差异化的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具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达到不以低价取胜的战略诉求。差异化是企业所能得到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因此差异化的来源问题必然是那些希望以“差异化”取胜的公司所关注的。而传统对于差异化的理解相对狭窄,除了来源于价值链的差异化外,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中归纳了九种差异化的驱动因素。政策选择。这种政策的选择可能就是一个单个的最普遍的驱动因素。联系。独特性往往来源于价值链内部的联系或者企业与供应厂商和销售渠道的联系。包括价值链间的联系、供应商联系和销售渠道联系。时间性。企业某项活动开始之日,就可能是独特性形成之时。位置。独特性也可以来

25、自位置例如银行可能因具有最方便的分支机构和位置最佳的自动存取机而具有独特性。相互关系。一种价值活动的独特性也可以来自于与姊妹业务单元的合作。学习和模仿。某种活动的独特性可以是学习如何更好的开展该项活动的结果。但是与成本联系起来看对竞争对手的过分模仿有损于经营差异化专有的学习效应才能导致持久的独特性。一体化。一个企业一体化的程度也可以使之独具差异化。一体化所形成的新的价值活动之所以能使得企业产生差异化的优势,是因为企业能相对更有效的来控制这些活动并使之与其他的业务活动相协调。规模。大规模生产会具有小批量生产所不具备的特点,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规模会对独特性适得其反例如规模太大会削弱买方追求的差异性。

26、制度因素。制度因素有时在企业如何创造独特性方面起作用。(3)目标集聚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都要求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得到相应的竞争优势,然而这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做到的,约束条件中较为普遍的一条就是资源的限制,例如寻求差异化的企业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持起企业在因差异化而引发的独特的成本。于是对于那些中小型的企业来说,专注于价值链的某几个环节,或者专注于服务某一细分市场的客户,将其资源集中在某一点上,使其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则是其重要的求生之路。在波特的战略理论中,将这类战略称之为目标集聚战略。2.2.3 报表分析 如果说战略分析是一种宏观分析,那报表分析则是一种微观分析,是通过财务报表评价企业的财

27、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增强财务报表分析输出信息的质量,规范加工处理的过程,实现其分析目的,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首先,要保证分析对象具有客观性,即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能够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采用必要的会计分析方法加以过滤;其次,分析利用过程应具有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主观臆断,更不能为了达到期望的结果而将信息加以歪曲,或选取不恰当的加工方法。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分析处理方法的科学性,要以辩证唯物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系统和联系的分析方法,对各项比率作相互联系的因果分析;同时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3充

28、分性原则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应能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全面认识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比率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财务报表分析主体而有所侧重。同时,比较标准的选择要有充分性,既要运用预算标准来评价企业一定期间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运用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揭示企业财务业绩的行业差距和动态趋势。对那些综合性很强而针对性较差的财务报告信息应当进行重点加工,从而使分析加工后的信息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4可理解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要求财务报告加工分析后的信息对于那些具有研究报告信息的人士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可理解性可以扩大报告信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强报告信息的效用。分析方法的选择、比率的设置和计算要通俗

29、易懂,便于掌握。5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不是没有代价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分析形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要考虑加工成本和加工后信息带来的收益,以此决定报告信息是否加工及加工的深度。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报告信息的加工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2.2.4 报表分析的前期工作 由于财务报告编制的目的与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分析的前提是需要正确理解和净化企业的财务报告。所谓理解,是指要了解财务报告(尤其是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如企业管理当局所作的“创造性会计”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可靠

30、、不公允;所谓净化,是指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项目(如利润额)所作的调整,以增强其可靠性和公允性。在净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利用审计报告一般来说,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告较为真实,分析主体在分析过程中不必过于担心报告信息的失真问题。对于出具其他类型审计报告的财务报告,分析主体在利用其进行分析评价时要特别警惕报告信息的真实性,要根据报告中各部分信息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利润操作和报告粉饰的可能性进行真实性判断,特别是对审计意见中说明段所指出的问题要认真考虑和分析。2界定关键性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财务报告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评估企业对于一些关键性因素与风险的管理成效

31、,而与关键性因素有关的交易,其会计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大小,因此在净化报告时,分析主体应先界定与关键性因素及风险相关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有哪些,并评估其是否合理。3对创造性会计的调整折旧政策、存货估价方法、准备的计提和使用政策、费用资本化政策以及非常项目的处理方法,这些政策和方法的改变都有可能成为美化财务报告的手段。在财务报告分析时,对它们进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2.2.5 报表分析的框架与方法1. 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通常的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企业偿债分析、营运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的分析、发展能力的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应分别进行动态(纵向)比较分析

32、、行业(横向)比较分析、结构比较分析。因此,较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四个能力、三个角度的分析。如果将财务能力和分析角度分别作为两个维度,那么,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可概括为一个矩阵式的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结构分析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能力分析角度图2-1 财务报表分析框架2. 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综合分析、图表分析等方法。比率分析是利用财务经济指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财务比率来分析、剖析、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一种方法。根据比率分析的特征,比率分析又分为相关比率分析、结构比率分析、动态比率分析。相关比

33、率分析主要是对相关的财务项目进行比较,计算各类财务指标的分析方法;结构比率分析是进行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动态比率分析是进行纵向分析的基本方法。因素分析是根据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分析对象进行因素分解并分析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状况的一种指标分解方法。通过因素分析,能够发现分析对象的具体影响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对分析对象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因而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现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是将各类财务指标加以综合,对分析对象进行综合比较的一种方法(此部分内容将在第10章作详细阐述)。图表分析是运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观察财务指标变动、财务结构和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图表分析具有简

34、明、直观、形象的优点。2.3 比率分析、因素分析与图解分析2.3.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利用财务经济指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财务比率来分析、剖析、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是相关联的不同项目、指标之间进行比较,以说明项目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和评价由此所反映的某方面的情况。财务比率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通常将其作为一种专门的分析方法。采用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需要根据分析的内容和要求,计算出有关的比率,然后进行分析。由于各种比率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其分析的目的以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财务比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 相关比率分析 相关比

35、率是指同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这一类比率包括:(1)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如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2)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3)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4)反映现金流动能力的比率,如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现金负债比率等。这些比率的具体计算方法见本教材后续的相关章节。2. 结构比率分析结构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全部项目总和的比率。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公司财务业绩构成和结构的发展变化

36、趋势。结构比率的计算方法通常是:结构比率指标通常表现为各种比重,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常用的结构比率包括:(1)利润表的结构比率,如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等;(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率,如存货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等;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3)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比率,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现金净流量的比重、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重、筹资流动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重等。例2-1 S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汇总表如表2-1所示。表2-1 S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汇总表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人民币元项目本年累计数比重上

37、年累计数比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607,515.06 17.725,858,283,255.29 56.5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70,383,034.60 -229.80-943,626,261.99 -9.1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26,621,688.79 317.385,417,346,347.70 52.25汇率变动的影响-112,420,012.03 -5.3035,231,794.74 0.3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119,426,157.22 100.0010,367,235,135.74 100.00从表2-1可见,S公司2007年产

38、生的现金流量中,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占17.72,与2006年经营流动现金流量占56.51相比,下降较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占-229.80,与2006年的-9.1相比,下降较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占317.38,与2006年的52.25相比,提高较多。因此,2007年S公司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筹流动产生的,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较少,投资活动主要是现金流出,说明公司对外投资较大,同时也说明公司的主营现金流量不足,需要引起注意。3. 动态比率分析动态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又称为趋势分析或水平分析。公司的经济现象受着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只从

39、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上很难完整地分析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而必须把若干数据按时期或时点的先后顺序整理为数列,并计算出它的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等,才能探索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财务指标的时间特征的不同,财务指标的时间数列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时期数列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结果及总量,它是各个时期的数值不断累计的结果。例如,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利润表项目所构成的数列就是时期数列。时点数列表明在特定时点上的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的数值。由于各时点上的数值大部分都是现象的重复,因此时点数列不能复加,如年末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流动资产余额

40、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所构成的时间数列就是时点数列。根据财务指标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标的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指标,来反映相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规律。(1)增长量。增长量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是比较期与基期的差额,增长量指标由于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不同,分为逐期增长量(即把前一期作为基数逐期比较)和累计增长量(即把各个比较期统一与某个固定基期比较)。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比较期数值(报告水平)-基期数值(基期水平)(2)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表明某种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比率,它是全部数列中各比较期与基期水平之比,根据比较标准的时期不同,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

41、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间水平对比;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对比。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动态比率分析,能够将连续数年的财务报表中的某重要项目进行比较,计算该项目前后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以说明公司财务状况或财务成果的变动趋势。下面以净利润为例进行趋势分析。例2-2:S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见表2-2所示。表2-1 S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趋势分析表项目2005年2006年2007年净利润(元)2,266,274,254.5219,523,874,580.35104,083,576,146.63定基发展速度()100861.504592.72环比发展速度()100861.5

42、0533.12从表2-1的数据可见,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年来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环比增长,2006年增长率达861.50,2007年增长率达533.12;定基增长,2006年增长率达861.50,2007年达4592.72。例2-3:S公司的净利润数据见表2-2所示。表2-2 S公司净利润趋势分析表项目2005年2006年2007年净利润(元)5,408,236,840.661,366,722,187.951,102,705,187.44定基发展速度()100123.94490.45环比发展速度()100123.94395.71由表2-2的数据可见,从总体趋势看,该公司的净利润呈增长趋势,尤其

43、是2007年增长更加迅速,与2006年相比,2007年的发展速度为395.71,增长率为295.71。单独观察表2-1或表2-2,都会给我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即该公司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是,如果将表2-1与表2-2结合起来观察则发现,尽管该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也较高,但是远远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该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收入利润率却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运用动态比率分析时,不公要分析单个项目的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还要进行相关指标的发展速度的对比分析和财务比率的发展速度的分析,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掌握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发奈良规律。【相关链接】 戴尔公司的37天负现金周期有些公司在主动管理现金周期方面

44、卓有成效。计算机硬件厂商戴尔公司(DELL)就是既能按时支付账款又能实现负现金周转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之一。戴尔公司继1996年财政年度末着手实施缩短现金周期的计划以来,其现金周期从当时勉强可以接受的40天缩短到2003年财政年度第4季度的令人震惊的负37天(详细数据见下表)。主要的周转衡量指标1996年第四季度2003年第四季度1存货周转天数313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2283营业周期:第1行+第2行7331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3685现金周期:第3行-第4行40-37资料来源:戴尔公司季报和年报。接单生产模式加上来自很多供应商的品质有保障的标准零件,使得戴尔能够将存货的供应期缩短到3天。销售

45、及收款流程的完善有助于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到28天。此外,通过谈判争取到宽松的付款条件并确保在付款期截止前才付款,戴尔成功地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到68天。其最终结果就是37天的负现金周转,这意味着戴尔能够在支付因售给某个客户的产品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前先从该客户处收取货款。2.3.2 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可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形式。差额分析法实际上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1. 因素连锁替代法的基本程序第一,确定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指标分解法,将财务总指标进行分解或扩展,从而得分析指标与

46、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例如,资产净利率可以进行如下的分解:根据上式的分解可见,企业资产净利率的影响因素有资产生产率、产品销售率和销售利润率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分别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销售效率和生产成本水平。对资产净利率进行分析,并按照因素分解进行分析,便能够发现影响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具体原因,进而为提高资产净利率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再如,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进行如下的分解:上式即著名的杜邦财务系统。对净资产收益率还可以进下做如下分解:第二,确定因素顺序。在确定影响因素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影响因素之间的排序。不同的排列顺序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如何确定正确的排列顺序呢?这是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按照统计学的一般原则,通常的做法是: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现在也有人提出按照重要性原则进行先后排序。一般地说,排列顺序在前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的程度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或影啊较小,排列在后的因素中含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成分。目前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基础指标,后派生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相邻指标相乘要有意义。例如,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时,将销售性指标排在前面,结构性指标排在后面,并且相邻指标相乘具有经济意义。第三,分别计算报告期和基期的指标。以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