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经济生活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经济生活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经济生活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经济生活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特征】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将以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自己参与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舞台,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担,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他们自身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科学发展观,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对高中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这有助于他们立足于国内现实,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关键作用
2、。学习本单元也是高中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获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领的关键【知识网络】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扫描】1、市场调节(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能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2、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规则。(1
3、)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2)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市场运行除遵循市场规则外,最重要的是加强诚实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市场道德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4)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既要有法律,又要有道德,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懂
4、法、守法、用法;自觉树立诚信观念、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守信。3、市场调节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等。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滞
5、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3)市场的这些弊端和不足,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与混乱,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后果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3)基本特征(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都有宏观调控,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的更好、更有效。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7、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的更有效,这是私有制条件下无法办到的。5、宏观调控(1) 加强宏观调控既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的需要,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2) 宏观调控及其主要目标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指国民经济计划:战略目标、年底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
8、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立法,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执法,通过经济司法活动,打击经济犯罪行为。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就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如:国家通过工商政府行政机构检查、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行政命令、指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涨落等等。行政机构目录:参看政治生活p39(4)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知识梳理】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和计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配置
9、资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3、市场秩序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
10、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必要性(意义)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
11、之策。 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此,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4、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12、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必要性: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含义:指国
13、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A经济手段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B法律手段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C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
14、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要点透析】如何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名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制定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手段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等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真题再现】1、(09江苏卷13)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09年6月1目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15、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食品生产者要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检验,这实际是要求食品生产者严格遵守市场规则,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 2、(09安徽卷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16、运行的是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解析】本题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了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只有A属于货币政策,BD属于财政政策,C属于价格政策。【答案】 A3、(09海南卷2)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注意设问的关键词“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措施,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不利于扩大内需,故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的说法主要是影响商品的出口贸易,与题意不符合。的说法均符合题意。故排除含的选项,本题选A项【答案】A 4、(09辽宁卷) 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扩大财政收支盈余A B C D答案A5、(09广东卷).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
18、,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A.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B.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C.路灯时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D.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答案CD【名师心得】易错点一:在市场竞争中,市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名师点评:错误。在市场竞争中,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是裁判员。生产者、经营者是运动员。如果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那么市场就会出现不公下竞争,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易错点二: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价格和供求。名师点评:错误。应是市场与计
19、划。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何种社会形态,两种手段都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易错点三:有市场经济存在就可以称作市场经济。名师点评: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考点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专家认为,要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 )A、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起步C、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D、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2、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
20、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A、 B、 C、 D、3、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 ( )A、经济立法和执法来实现的 B、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来实现的C、计划经济来实现的 D、市场竞争来实现的4、(湖南3月)我国房价近年来出现过强劲的长势,但自今年以来房价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如今这一趋势还在继续。为挽救我国楼市进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如降低房产交易税,有的还实施购房补贴政策。购房补贴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
21、段 D、道德手段5、(广东4月)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关注和思考,近几年来,市场上屡屡发生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事情,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人们对国产食品的信心再度降低。这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警示是()A、要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其他非法竞争B、要遵循自愿、平等和公平的交易原则C、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D、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6、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的职责。这是(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
22、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务院也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央行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的有力“亮剑”!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78题7、(湖南3月)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我国实行 ( )A、稳健的财政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 C、从紧的货币政策 D、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8、(湖南3月)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
23、用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追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16 5万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 5倍、达到14 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000亿元左右。回答1618题9、关于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信用缺失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 信用缺失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 信用缺失使市场交换根本无法进行A. B. C
24、. D. 10、关于信用缺失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信用缺失主要是政府没有承担起主要管理信用建设的责任B、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约束和威慑,是信用缺失行为泛滥的原因所在C、信用缺失主要是因为三角债太多 D、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凶(二)非选择题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图10 图11注: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 图10
25、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2)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3)运用经济生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1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表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年份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亿元) 资金(%) (%) (%) (%)20012002200320042005174.48 20.83 4.29 38.46 4.14 _188.37
26、 22.28 4.25 23.12 3.85 _221.79 8.45 64.00 11.32 3.06 _308.11 4.50 73.81 9.42 1.49 _458.19 1.70 78.93 8.51 1.55 _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8分)(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16分)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扫描】1、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和第二步,
27、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小康的表现.第一,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第二,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
28、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
29、提高,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人的多种价值追求,如物质、精神、生态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4、促进经济持续协调
30、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怎么样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就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原因:农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农
31、民、农村问题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工农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薄弱,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统筹区域发展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制约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措施:必须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知识梳理
32、】(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
33、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
34、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
35、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促进国民
36、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
37、变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
38、、每个家庭。(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点透析】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窗体顶端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不同点 标准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生活质量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势不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全面;二是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
39、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状态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不小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相同点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
40、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真题再现】1、(08海南卷5)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 B C D【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本题考查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步骤的识记。难度中等【答案】D2、(09广东文基卷4)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简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