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一课:小熊购物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2、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
3、该付18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
4、么?四、巩固练习: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五、拓展练习: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
5、+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第二课:买文具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1、口算(开火车)408 287 366 248 819 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所以先
6、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b .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尝试解决问
7、题。(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总结脱式计算写法: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课题巩固练习P6“试一试”。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四、巩固练习:P67连一连全部内容。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
8、算除法后算加减)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第三课:过河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一、复习1、口答题:(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计算32-88 20+164 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
9、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
10、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9+25)9 读作:29与2
11、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重点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一课 看一看(一)重点难点: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一、情景创设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 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倾听二、体验感悟1、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
12、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学生活动。注意:按照老师引导有序的观察。如,先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 观察后,再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交流:总结活动体验 三、探究新知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四、实践应用完成练一练1、 第一题。(1)、
13、引导学生审题,2)、反馈: 2、 口算3、 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3说一说。4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一课 捐书活动课前谈话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提供材料 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
14、,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 :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王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仔细观察这张表格,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3、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同桌互相先说说)反馈:直接说出问题并同时列式,其它小朋友可要注意听了,如果回答对了,请你用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15、4、分类引出新问题师:现在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列了一些式子,观察这些式子,哪些式子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我们还没学过?师:哦,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说法吗?那这些学过的算式你们都会做了吗?真的?好,那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加法来算一下。算之前,老师要问一下,两个三位数相加,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反馈:反馈,拿一个小朋友的展示一下。好,看来二个三位数相加,小朋友们真得会了,那我们就把它也擦了,剩下的这是三个数(连加) 三、解决问题 1、估算:师:老师记性不好,谁还记得这个式子是根据哪个问题列出来的吗?板书问题: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师:刚才一大堆书我们大家
16、都估不出大概有多少,因为信息不够,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这张统计表,我们能不能估一下这三个年级一共大约捐了这么多的书吗? 可能估的结果会有: 100+100+90290100+100+100300 110+100+90300 120+100+100320反馈:注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根据刚才小朋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根据小朋友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肯定比290大,比小,也就是在290到320之间。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大概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大概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准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大概结果就可以了 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但是,
17、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师:那你有办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尝试情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如果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3、四人小组交流: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第二课 运白菜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六 教学
18、方法 讲解法 练习法一 激趣导入师:五一劳动节到了,淘气和笑笑也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出示主题图)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都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预设一:一共收了白菜850棵。预设二:第一次运走白菜288棵。预设三:第二次运走白菜256棵。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我们能根据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预设一:一共运走多少棵?预设二:第一车运走之后,还剩多少棵?预设三:运走两车之后,还剩下多少棵?(预设一、预设二边回答边解决,预设三边说边板书)师:同学们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并把算式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只列式,不解答)(巡视全班,取代表)板演:
19、式子一:850-256-288 式子二:850-(256+288)师:那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式子一)预设:我是先求第一辆车运走之后剩余的白菜,在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白菜。师: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式子又是怎么列的呢?(式子二)预设:我是先求两辆车一共运走的白菜,再把总的棵树减去运走的数量。二 探求新知师:下面我们来估一估,运走了两次之后,农田里还剩下多少棵呢?预设:还剩300棵。师:你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不变,把256看成260,把288看成290,那么850-260-300=300(棵)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呢?预设:大约还有290棵。师:你又是怎么估的呢?预设:850
20、不变,把256看成260,把288看成300,那么850-260-300=290(棵)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答案,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菜园里到底还剩下多少棵白菜呢?(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板演)师:你是如何计算这第一个式子呢?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的呢?预设: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850-256-288 =594-288 =306(棵)师:那要注意什么吗?预设: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向前借一。师:有谁是算第二个算式的呢?是怎么算的呢?预设:我也是列竖式计算的 850-(256+288) =850-544 =306(棵)师:列递等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么?预设:等号对齐。师
2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你们有什么发现么?预设:有两个减号,都是三位数。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减。那老师再考考同学们,这样的式子是按什么顺序做的呢?预设: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如果有括号呢?预设:先算括号里的。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两个式子,你们能发现什么异同点么?预设:一个式子减号变成了加号,还多了一个括号。师:也就是说,一个数连续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四 全课小结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啊?你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单元
22、乘与除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一、复习。1、口算。 78 = 96 = 65 = 85 = 46 =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有多少个千?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二、新授。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有多少棵。(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4)小组交流。2、探索口算方法。(1
23、)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4)因为23=6,所以203=60。(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3、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23=6 203=60 2003=600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师: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
24、、整千数)师: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思路:提出问题 算法多样化 建立数学模型 摆学具 讨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类比推理。三、试一试。1、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2、304= 508= 9600=四、练一练。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2、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3、看图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2)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
25、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方法一: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吃一天。方法二:603=180(根),再比较大小,因为180根比200根少,所以够吃一天。(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4)解决问题(3),因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一:一共有多少根香蕉?问题二: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问题三:它们3天吃多少根香蕉?五、数学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作业设计:书上第3页的第2题。板书设计: 小数有多少棵 每捆20棵 有3捆 20+20+
26、20=60(棵) 203=60(棵)第四单元 乘与除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 复习。 204 503 605 50002 2004 5003 6005 5002 2323 3434 4242 3131二、出示主题图。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123=3、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方法一: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方法二:1
27、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方法三: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球是103=30(元),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23=6(元),一共要306=36(元)方法四: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方法五:123=623=6(23)=66=36(元)方法六:学具操作4、扩展:如果一个游泳圈120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203=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如果有的学生想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
28、乘得的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5、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153=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151515=45(元) 103=30(元),53=15(元),1530=45(元)6、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同样多)、362=72(张)243=72(张)2、谁买的胶卷合算?182=36(元)133=39(元
29、)36小于39 (每卷36张的胶卷合算)四、作业。作业设计:书上第5页的第1题。思路是:提出问题 学具操作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123 =?方法一 12+12+12=36 方法二 103=30 23=6 。 30+6=36第四单元 乘与除第四课时 植树p36、37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 出示主题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有36人植树,每组3人。(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可以分成多少组?”(
30、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63(4)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探索口算方法。(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1)123=36,所以363=12(2)303=10,63=2,所以102=12(3)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36根小棒有3捆(每捆10根)和6根,也就是36可以分成3个十和6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3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3、读法。36除以3等于12,或3除36等于12。思路:从整十数引入 模型比较异同 讨论先分谁 书写算式表示方法 看算式说模型二、试一试。
31、1、603 402 804 663 462 844 693 482 88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比如603和663。其中603只要算十位即可,而663,先要算十位“603”再算个位“63” ,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得22。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484=12(个)答:应该准备12个盒子才能装完。三、图文应用题。1、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84元。(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847=12(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847=77(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问题一:买一双鞋子和5一副手套共多少元?问题二:100元可以买几双
32、鞋子和几副手套?问题三:2双鞋子和3一副手套共多少元?问题四:150元买一双鞋子后,还可以买几副手套?2、铅笔盒每个5元,彩笔每盒6元,日记本每个4元,圆珠笔每枝2元,三角尺每个3元。王老师带100元钱给同学们买文具。(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或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作业。作业设计:书上第11页的第1题。板书设计: 植树二、 共36人,每组3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363=12(组)第四单元 乘与
33、除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填空。 80 160 320 4= 二、图文应用题。1、每筐苹果60个,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602=30(袋) 603=20(袋) 606=10(袋)答: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30袋。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20袋。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10袋。2、一种树苗每捆3棵,共36元,另一种树苗每捆4棵,共40元,哪种树苗便宜些?363=12(元) 404=10(元) 12 10答:右边的树苗便宜些。3、李老师给售货员100
34、元钱,买3个球,找回了4元,每个足球多少钱?1004=96(元) 963=32(元)答:每个足球32元钱。三、在里填上“”,“”或“=”。484 844 7208 7209243 242 262 262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再组织学生交流判断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来填符号,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四、填表。被除数 320 64 96 2800 除数 8 4 2 15 3 25 7 商 600 4 3 五、生活实践题。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如果不能按时看完,请你给她提个建议。方法一:可以先计算:603 =
35、20(页)7天可以看: 207 =140(页)140 150 ,所以看不完。方法二: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看120页,剩下30页一天看不完,所以一个星期她能看不完。六、作业。作业设计:书上第13页的第8题。板书设计: 练习三被除数 320 64 96 2800 除数 8 4 2 15 3 25 7 商 600 4 3 第五单元 周长【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初步体验周长的意义。一、 认识周长。1、请同学们用一笔划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2、请学生汇报:你画了那些漂亮的树叶?3、你有办法得出那片树叶的长度吗?请试一试。请学生单独测量或者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
36、4、请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5、定义:周长: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二、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1、讨论:要想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几条边?为什么?2、学生活动。3、汇报结果。三、每题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做出判断。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四、总结:关于周长这个概念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作业设计:试着量一量某个物体的周长。板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从实际情境出发,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出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长方形
37、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尺子、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探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1、观察公园图: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2、怎样求公园的周长?3、汇报计算方法。4、引导学生体验简便方法的好处。5、计算周长。二、探索长方形的周长。27CM 15CM1、想一想你怎样求出长方形的周长?2、请学生独立完成。3、汇报计算方法:(1)27271515(2)27152715(3)(2715)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4总结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三、应用。求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1、数学书。2、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38、?四、总结;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作业设计:测量笔记本的周长。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课后记:六、乘法【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2、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怎样列式? 164=b)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二、探索算法。1.摆小棒,探索算理。2.回报摆的结果。3.试着算一算。4.讨论计算方法。a)口算:164=先用104=40,再用64=24,最后用4024=64b)竖式计算: 164=64(元) 1 6 2 4 6 4答:需要64元。引导学生明确“哪一位上
39、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上来的数可以不写。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果我们班同学去游乐场,可以玩什么游戏,需要多少元?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来。2、完成试一试。3、讨论练一练第3题。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18218 183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自编5道题尝试。板书设计:164=64(元 1 6 2 4 6 4课后记:【课题】乘火车【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一、结合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找出数学信息。2、在看懂题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3、提取问题,例如:卧铺车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硬座车厢可以坐多少人?4、列出算式: 725=二、索计算方法。1、请学生试着算一算。2、讨论算法。(1)你发现这道题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之处?(2)引出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3)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口算:725=360先用705=350,再用25=10,最后用35010=360竖式计算: 725=360(人) 7 2 5 3 6 0答: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坐360人。引导学生思考在书市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方面。特别是末尾“0”问题。(4)试一试:7节硬座车厢可以车坐多少人?1187=926(人) 118 7 9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