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行业调研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行业调研市场分析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行业调研市场分析报告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行业调研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行业调研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第二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第三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第四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一、产业背景分析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产业是学科交叉最多、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需要上、下游知识、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支撑,因此产业高度集中(垄断),产品多样或多角化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的又一特点和趋势。2010年世界医疗器械产业由27000个医疗器械公司构成,其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发达国家
2、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通过向大公司转让技术或被大公司兼并维持生存。大规模产品生产及市场运作基本上由大公司进行。不同于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已形成“寡头”统治的局面,全球市场也呈现类似的格局。2009年,排名前50位的跨国大公司占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88%,其中排名前25位的公司占有75%;2008年6家美、英公司:DePuy,Zimmer,Stryker,Biomet,Medtronic,SynthesMathys和Smith&Nephew占有全球骨科材料和器械市场的75%,其中前4家美国公司和英国Smith&Nephew公司占有人工关节市场
3、的90%;6家大公司:Johnson&Johnson,Abbott,BostonScientific,Medtronic,CRBard(美国),Terumo(日本)公司占有心脑血管系统修复材料及植(介)入器械市场的80-90%;5家大公司:BaxterInternational(美国),Fresenius(德国),Gambro(瑞典),Terumo和AsahiMedia(日本)占有血液净化及体外循环系统材料和装置市场的80%;牙种植体和牙科材料市场基本上为Straumann(瑞士),DentsplyInternational(美国),NobelBiocare(德国)和Osstem(韩国)等大公
4、司所垄断。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优势,世界医疗器械行业的兼并和整合一直在进行,仅1998-2009期间,美国行业年均兼并收购达200起,行业集中度或垄断度不断提高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回避风险,发展壮大企业,国外跨国公司已从最初的较单一产品生产,通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和并购其它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生产线延伸和扩大,实现多品种生产。生产和销售国际化是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的突出趋势。几乎所有生物医用材料的大型企业均是跨国公司,其销售额的相当部分来自国际市场,如2010年美国强生公司,销售额为40%(US2亿元),BostonScientific销售额为46%(US.9
5、亿元),2011年美敦力销售额为43%(US.37亿元),均来自境外市场。为开拓国际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向境外技术和资金输出,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研发中心,就地生产和研发。同时,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不断制定和发布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的国际标准。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强烈依靠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支持及经济实力。美国医疗器械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得力于其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软件开发等领域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的支撑,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发达国家依靠其顶尖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实力,主要生产技术含量高的生物材料和植入器械,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企业
6、已逐渐向海外转移,因此其技术装备非常先进。各种高档的加工中心、专用机床、激光微加工及涂层等设备已装备于生物材料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最先进的检验设备在大公司中随处可见。先进的技术装备确保了其产品的先进性及市场的垄断地位。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具雏形,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我国,促使生物医用材料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即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体组织和器官寿命有限,将导致对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增加;交通和体育等事业发展导致的中、青年创伤的增加;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医改政策的实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7、和技术层次的提升,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一)中国制造2025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扎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促进供求平衡,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
8、;经济体制改革驰而不息,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系统总结我国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有关部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历时1年时间,编制完成了该报告。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树立,国家把发展循
9、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清洁技术、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对话,积极参与工业绿色发展相关谈判和相关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全球绿色发展新秩序。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的合作,继续推进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工业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交流。在中欧、中美及相关国际组织等合作框架下,推动双边及多边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互动,深入推进中欧绿色产
10、品政策交流与对话,加强中美绿色能源开发利用领域交流合作。支持港澳等地区与内地合作开展节能环保展示交流活动。(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篇布局,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四)xx高质量发展规划优化环境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前提保障。把实体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之本,就要让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聚过来,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其一,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就要加快构建国家制造业创
11、新体系,包括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其二,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就要落实好中央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型技术改善融资服务,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其三,使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就要落实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专家型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尤需强调的是,对实体经济伤害最大的“脱实向虚”现象,很大程度
12、上反映了市场的盲目性,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格外重要。这方面,不仅要强化金融监管治理、促其回归本源,还应抓紧考虑综合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形成导向机制。过去的一年,央行明确提出将“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列为监控重点,证监会推出再融资新政,保监会严厉惩治“野蛮人”等,都值得肯定。面对振兴实体经济的紧迫任务,“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制度安排中有效减少“赚快钱”“一夜暴富”的诱惑和投机取巧的机会,形成建设制造强国的有效激励体制,激发和保护企业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形成亲实业、重实业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
13、重要支柱。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我们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非但走不远,而且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央财政近
14、年来在支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央财政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我国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
15、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四、项目必要性分析据统计,201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销售额已近1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0%。保守估计2020年年销售额将达到1355亿美元,10年内将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在2015年,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预计2015年全国需要人工关节50万套/年、血
16、管支架120万个/年,眼内人工晶体100万个/年,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和医用金属等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管是从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还是到今年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医用新材料产业。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临床所需的医用植入体依然大都来自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201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7%,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4%。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医用耗材、按摩器具、常规设备等中小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纵观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国情现状,到2025年和2050年,中国人口老
17、龄化比例将分别达到12%和25%。因此大力发展医用新材料和医用植入器械产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首先是产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化生产企业尚未形成、缺乏市场竞争力。2010年我国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生产的企业约2400家,年平均销售额约为120万美元/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非常少,上亿元的企业仅30家左右,销售额排名前5位企业销售额总和占国内生物医用材料总销售额仅10.2%。除此之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高端产品70%以上靠进口。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水平低,80%-
18、90%的成果仍待在实验室;企业规模小、研发经费缺乏,2010年本土企业研发经费平均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77%。在医用材料产业链管理方面,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我国已向全球提供60%-70%的低值医用耗材,却无医用级金属、高分子及其他高分子等专门供应商,也无通用基础原材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同时,缺乏产业化接轨机制,风险投资出口狭窄,融资渠道不通畅,缺乏成果产业化及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机制,未能形成统一的全面规划和管理机制,重复立顶,多头管理常见;政策法规不健全,产品注册时间过长,处理效率低,一些政策规定和灰色的行规不利于中资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初期,涌现
19、了不少以生产低值耗材为代表,采用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的企业。随着互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基因测试技术等新型技术的问世,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拓展到可穿戴设备、个性化植入物、精准医疗等新领域,并购、IPO上市、新三板挂牌和成立投资基金等各种形式的资本运作也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风起云雨。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物质要素驱动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向技术创新和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应当结合目前的基本情况,通过专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殊化和创新性方向发展,使之与大型企业形成良性互补和竞争关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
20、产业链领域比较领先的企业有乐普(北京)医疗、江苏鱼跃医疗、广东冠昊生物、山东威高、上海微创、创生医疗和康辉医疗等企业。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专利申请居前十的申请人申请总量在2014年共计392件,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主要的申请人,申请数量较多的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2014年申请专利69件,占比17.60%,其次是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2014年的申请量为57件,占比15.56%,其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均进入专利申请前十。通过对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整体分析可知,当前医用材料制品正向规模化、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化、产品高端化、产
21、业融合化、区域集群化和布局国际化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大趋势。在全球的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结构急需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几家优秀的企业(如乐普医疗、泰格医药等)实现了不同细分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并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推动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从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低级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和资本等高级要素驱动的转化,并向生态模式发展,有效推动了整个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传统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学性能的改进和提高,亦是当代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的另一个重点。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体内与机体的反应首先发生于植入材料的表面/界面,即
22、材料表面/界面对体内蛋白/细胞的吸附/黏附。传统材料的主要问题是对蛋白/细胞的随机吸附/黏附,包括蜕变蛋白的吸附,从而导致炎症、异体反应、植入失效。控制材料表面/界面对蛋白的吸附、进而细胞行为,是控制和引导其生物学反应、避免异体反应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生物材料的表面/界面,发展表面改性技术及表面改性植入器械,是现阶段改进和提高传统材料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可以预料,在未来2030年内,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科学和产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个为再生医学提供可诱导组织或器官再生或重建的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新产业将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主体;表面改性的常规材料和植入器械作为
23、其重要的补充。保守估计,2030年左右两者可能导致世界高技术生物材料市场增长至US.5万余亿元,与此相应,带动相关产业新增间接经济效益可达US.5万余亿元。第二章 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s),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作为一种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生物医用材料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代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了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近几年来,有关医用材料以及医用材料在高新医疗技术领域应用研究相关报道层出不穷。生物医用材料按照用途进行
24、分类可分为骨、牙、关节、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皮肤、乳房、食道、膀胱和呼吸道等软组织材料,人工心脏瓣膜、血管、血管内插管等心血管系统材料,血液净化膜和分离膜、气体选择性透过膜、角膜接触镜等医用膜材料、组织粘合剂和缝线材料,药物释放载体材料,临床及生物传感器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不是药物,其作用不必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手段实现,为药物所不能替代,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但可与之结合,促进其功能的实现。今年6月份,欧盟议会和欧盟部长会议代表就欧盟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指南的修订达成了折中决议。决议要求限制使用可致癌、易导致有机突变、有毒再生或具有干扰荷尔蒙功能的物质,这一决议对加强人体植入医
25、用材料的市场监管大有裨益。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必须有明确的应用目标,即使化学组成相同的材料,其应用目的不同,不仅结构和性质要求不同,制造工艺也不同。因此,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工程总是与其终端应用制品(一般指医用植入体)密不可分,通常谈及生物医用材料,既指材料自身,也包括医用植入器械。按国际惯例,医用生物材料的管理划属医疗器械范畴,所占医疗器械市场份额40%。作为高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医用材料已经进入1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预计在未来20年内,生物医用材料所占的份额将赶上药物市场,成为1个支柱产业。生物医用材料是当代科学技术中涉及学科最为广泛的多学科交叉领
26、域,涉及材料、生物和医学等相关学科,是现代医学两大支柱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基础。由于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深化了材料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加之现代医学的进展和临床巨大需求的驱动,当代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并已处于实现意义重大的突破的边缘再生人体组织,进一步,整个人体器官,打开无生命的材料转变为有生命的组织的大门。在我国常规高技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基本上为外商垄断的情况下,抓住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有利时机,未来20-30年的世界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刻意提高创新能力,不仅可为振兴我国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赶超世界先进
27、水平赢得难得的机遇,且可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中国科学家的巨大贡献。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虽已取得极大成功,但是,长期临床应用亦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功能性、免疫性、服役寿命等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如人心瓣膜植入12年后死亡率达58%,血管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率达10%,人工关节有效期老年组为12-15年,中青年组仅5年等,根本原因是材料或植入体基本上以异物存在体内。当代医学对于组织及器官的修复,已向再生和重建人体组织或器官、或恢复和增进其生物功能,个性化和微创伤治疗等方向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材料已难于满足临床要求。赋予材料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充分调动人体自我康复的能力,再生和重建
28、被损坏的人体组织或器官,或恢复和增进其生物功能,实现被损坏的组织或器官的永久康复,已成为当代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前沿领域集中于:可诱导被损坏的组织或器官再生的材料和植入器械(包括组织工程化产品);以及用于治疗难治愈疾病、恢复和增进组织或器官生物功能的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疫苗、蛋白、基因等)靶向控释载体和系统等。生物医学材料及植入器械的前沿研究正在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7个组织工程化产品上市,中国SFDA已批准可诱导骨再生的骨诱导人工骨及组织工程化皮肤上市,并颁布了七个组织工程化产品标准,一大批可再生组织的植入器械正在国内外临床试验中。前沿研究已面临实现重大突破的边缘设计和制
29、造有生命的人体组织,进一步整个人体器官。其发展和应用已催生一个新的学科再生医学,预计再生医学的发展将萌生一个再生医学产品的新产业,未来20年内其市场销售额将突破US00亿元。再生医学产品主要由干细胞、以生物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组织和器官、以及可供移植的生物组织和器官所构成,生物医用材料是其发展的基础。据统计,生物医用材料在2000-2010年全球市场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2%以上,2010年全球市场达US20亿元,预计2009-2020年市场CAGR可保持15%左右,2015年世界市场可达US50余亿元,2020年达US40余亿元,与此同时带动相关产业(不含医疗)新增产值约3倍,201
30、5年和2020年直接和间接销售总额分别可达4US50亿元US200余亿元,和US560余亿元。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和消费国家是美国,2010年它占全球市场的40%左右,消费全球产品的37%,年增长率约8%;由于经济发达,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健全,欧盟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29%;亚太地区是全球第三大市场,占有18%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是亚-太地区医疗技术最先进且发展最快速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消费国,我国和印度则最具备成长潜力与空间,因拥有最多的人口,且其医疗保健系统正在发展当中尚未成熟,东南亚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也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市场也将持续成长;拉丁美洲是
31、另一个成长最迅速的区域,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家都逐步向工业化国家发展,预估未来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将会保持较大速度增长。第三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一、xxx(集团)有限公司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
32、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2018年,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05.97万元,同比增长14.47%(5841.74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9361.2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19%。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9703.2512937.6712013.5511551.4946205.972主营业务收入8265.8611021.1410233.929840.3139361.222.1生物医用材料(A)2727.733
33、636.983377.193247.3012989.202.2生物医用材料(B)1901.152534.862353.802263.279053.082.3生物医用材料(C)1405.201873.591739.771672.856691.412.4生物医用材料(D)991.901322.541228.071180.844723.352.5生物医用材料(E)661.27881.69818.71787.223148.902.6生物医用材料(F)413.29551.06511.70492.021968.062.7生物医用材料(.)165.32220.42204.68196.81787.223其他业
34、务收入1437.401916.531779.641711.196844.75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10996.5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37.83万元,增长率27.00%;实现净利润8247.3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6.48万元,增长率11.29%。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46205.9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39361.22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5.19%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4.47%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5841.74利润总额万元10996.51利润总额增长率27.00%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2337.83净利润万元8247.38
35、净利润增长率11.29%净利润增长量万元836.48投资利润率52.46%投资回报率39.35%财务内部收益率23.60%企业总资产万元53233.49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9.36%流动资产总额万元20952.25资产负债率28.69%二、xxx投资公司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永恒目标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公司始终坚持“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和必要的未端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以淘汰落后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
36、以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及淘汰落后装备、深化能源循环利用为措施,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出节能技术、节能工艺的应用与开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细化管理、对标挖潜、能源稽查、动态分析、指标考核为手段,全面推动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的管理思想;在项目承办单位全体职工中树立“人人要节能,人人会节能”的节能理念,达到了以精细管理促节能,以精细操作降能耗的目的;为切实加快相关行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承办单位的高速、高效、健康发展。公司通过了GB/ISO9001-2008质量体系、GB/
37、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CCIA信息系统业务安全服务资质证书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
38、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xxx投资公司2018年产值22253.29万元,较上年度19364.16万元增长14.9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173.21万元。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7037.14万元,同比增长25.61%;实现净利润2607.61万元,同比增长16.73%;纳税总额165.35万元,同比增
39、长16.89%。2018年底,xxx投资公司资产总额32683.03万元,资产负债率33.62%。第四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公司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公司承办的“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开发投资,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选址于某某产业基地,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某产业基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
40、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
41、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目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产业是学科交叉最多、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需要上、下游知识、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支撑,因此产业高度集中(垄断),产品多样或多角化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的又一特点和趋势。2010年世界医疗器械产业由27000个医疗器械公司构成,其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通过向大公司转让技术或被大公司兼并维持生存。大规模产品生产及市场运作基本上由大公司进行。不同于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已形成“寡头”统治的局面,全球市场也呈现类似的格局。200
42、9年,排名前50位的跨国大公司占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88%,其中排名前25位的公司占有75%;2008年6家美、英公司:DePuy,Zimmer,Stryker,Biomet,Medtronic,SynthesMathys和Smith&Nephew占有全球骨科材料和器械市场的75%,其中前4家美国公司和英国Smith&Nephew公司占有人工关节市场的90%;6家大公司:Johnson&Johnson,Abbott,BostonScientific,Medtronic,CRBard(美国),Terumo(日本)公司占有心脑血管系统修复材料及植(介)入器械市场的80-90%;5家大公司:Baxt
43、erInternational(美国),Fresenius(德国),Gambro(瑞典),Terumo和AsahiMedia(日本)占有血液净化及体外循环系统材料和装置市场的80%;牙种植体和牙科材料市场基本上为Straumann(瑞士),DentsplyInternational(美国),NobelBiocare(德国)和Osstem(韩国)等大公司所垄断。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优势,世界医疗器械行业的兼并和整合一直在进行,仅1998-2009期间,美国行业年均兼并收购达200起,行业集中度或垄断度不断提高是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据统计,201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销售额已近
44、1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0%。保守估计2020年年销售额将达到1355亿美元,10年内将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在2015年,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预计2015年全国需要人工关节50万套/年、血管支架120万个/年,眼内人工晶体100万个/年,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和医用金属等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管是从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还是到今年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医用新材料产业。(二)项目选址某某产业基地(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1392.35平方米(折合约77.05亩)。(四)项目用地控
45、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2.98%,建筑容积率1.1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8.16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1392.3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2366.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156.9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565.2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357.96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5台(套),设备购置费3903.76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35302.17千瓦时,折合114.95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35018.81立方米,折合2.99吨标准煤。3、“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加工项
46、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35302.1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5018.8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7.94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7.2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9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某某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2239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268.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19%;流动资金7123.30万元,
47、占项目总投资的31.81%。(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79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7283.13万元,税金及附加382.32万元,利润总额10678.87万元,利税总额12534.14万元,税后净利润8009.1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524.9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69%,投资利税率55.98%,投资回报率35.77%,全部投资回收期4.30年,提供就业职位720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
48、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四、报告说明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报告和融资用报告。审批核准用的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盈利能力。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