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72541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1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7页
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2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资料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2第二章商品和价值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6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8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12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14第七章竞争与垄断18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2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26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29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31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34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7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40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42第十六章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44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46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49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51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55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56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 名词解释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卷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

3、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产权: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

4、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生产方式: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

5、社会这五种生产方式。制度创新: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2、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2)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生产

6、决定交换,表现在: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2)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2)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3)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

7、(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4)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2)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

8、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表示人类社会在一定阶但得社会性质。2)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与其相比,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

9、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相适应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共同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对应。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发展时,它就会成为阻力,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宜的改革。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10、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6、其他概念生产力包含

11、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1、 名词解释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使用价值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可兼有多种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等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

12、人、针对社会有用的。必须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 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性的范畴。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

13、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量 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 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复杂劳动 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计算价值量的时候,其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换

14、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 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衡量标准是相对的。劳动生产率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产品量 / 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5、。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2、 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1)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16、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2)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

17、定了基础。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3、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

18、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

19、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2)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

20、发展的全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3)分化作

21、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1)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3)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

22、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1、 名词解释货币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23、、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另一种商品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

24、动。价值尺度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

25、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货币流通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

26、现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2、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1)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

27、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3、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1)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2)纸

28、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4、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汇率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

29、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币值就会上浮,汇率增加;相反,逆差国币值下跌,汇率下降。(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物价上涨一般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进而导致汇率的变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币值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子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从而导致汇率下浮。(3)国际间利率的差距,将会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就会趋于上浮,反之,资本外流,汇率下浮。(4)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国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自动下浮

30、,反之,自动上浮。5、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的定义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M0是边界最窄的货币界定,通常称为现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即主要用于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称为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是为了把握流通中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通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中

31、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量时就不能同样对待,应选择流通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中央银行对不同货币层次的监测和控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作出相应的反应。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1、 名词解释资本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生产成本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

32、要体现。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利润 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如果把价值增值额与全部预付资本比较,即看作是大于预付资本的增值额,则是利润。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润率 是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用公式表示为:利润额=利润率/全部预付资本*100%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劳动的因素、资本的因素、市场的因素。 利润率客观反应资本的增殖程度。资本积聚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资本积

33、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资本集中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资本经营 是指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资本经营的区别特点:(1)内容和对象差异。(2)方式差异。(3)市场差异。(4)收益和风险差异。 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它形式的产权市场进行资本的收购、购并、

34、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本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风险投资(重点)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

35、者。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G W(Pm、A) P W G。G W(Pm、A) P W G G W(Pm、A) P W G G W(Pm、A)

36、 P W G(其中G代表资本的货币形态,A代表劳动力要素,Pm代表生产资料,W代表商品形态,P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产成品)从G到G观察货币资本循环,从P到P观察生产资本循环,从W到W观察商品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

37、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是价值的转移方式。流动资本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折旧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

38、好相反。2、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1) 资本的定义: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资本的一般特点: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3)资本的主要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

39、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3、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1)资本经营的定义: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

40、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2)资本经营的特点: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

41、、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3)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

42、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4、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他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个只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

43、继的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的衔接。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00名解,2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资本的周

44、转时间,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2)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3)生产要素的储蓄时间。资本流通时间包括(1)购买时间(2)售卖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依次所需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

45、大,周转速度越快;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提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以便带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受到很大重视的问题。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1、 名词解释单个资本(不重要)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实现价值增殖。 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

46、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社会资本(重要)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又称为社会总资本。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1)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2)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社会资本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组成社会资本的各部分资本的简单算术和,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状况决定了其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之和。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