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邮政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保障用邮权益、降低流通成本、服务生产生活、促进创业创新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进程,根据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结合我省邮政业发展实际,制定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一、现状与形势“十二五”时期,山西省邮政业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邮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依
2、法治邮水平逐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邮政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一)发展现状1.行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43.13亿元。其中,普遍服务业务量达到6亿件,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亿件。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45.7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0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5.2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6.97%,行业年服务用户超过9亿人次,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多人。2.邮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务院及国家邮政局关于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的决策部署,我省省级以下邮政监管机构组建工作顺利推进。2012年11
3、月,我省11个设区市邮政管理局相继挂牌成立,实现市级邮政管理机构全覆盖。2015年11月,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向下延伸,在阳泉市盂县组建了县级邮政管理机构,取得了县级邮政管理机构零的突破,邮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邮政企业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公司化运营体制调整。3.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2011年山西省邮政条例正式实施,与邮政行业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邮政业多项内容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全省促进物流业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物流业中长期规划、山西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方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
4、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发布实施。促进行业转型、与关联产业协同、寄递安全管理等一系列行业政策相继出台,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4.邮政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省409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顺利完成,村邮站建设持续推进。全省邮政营业网点达到1910处,其中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网点达到1596处。通邮行政村数量达到27860个,行政村通邮率达到97.8%。邮政普遍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邮政小包等新型业务快速发展,“邮政+特色农产品”项目成效明显。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5.快递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快递市场经营秩序不
5、断规范,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末端服务不断延伸。全省快递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达到2825家。快递下乡工程成效明显,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80%。快递企业业务范围不断向关联产业拓展,“快递+”项目稳步推进,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模式共生、各市场主体之间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快递服务能力明显增强。6.行业安全监管态势更加稳固建立全省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健全综治牵头、各部门配合的联合监管机制。全省系统开展寄递渠道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月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
6、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行业安全监管态势更加稳固。“十二五”期间,我省邮政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上与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投比率不均衡,邮政业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邮政普遍服务监督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二是行业规模还较小,基础设施还不健全。邮政业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专业类快递物流园区建设还未真正起步,分拨中心还处于分散状态,营业网点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行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安全性压力持续加大。快递企业发展迅速,但呈现“小、散、弱”格局,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基础较弱、
7、安全投入不到位等均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四是邮政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还处在起步阶段,监管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行业执法队伍监管能力亟待加强,监管设备亟待完善。五是协同性亟待进一步加强。快递车辆通行难、枢纽建设征地难、末端投递难等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形成合力,落实政策补齐短板。(二)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邮政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我国从邮政大国向邮政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的决胜时期。从行业形势看,总理八次点赞快递业,彰显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转方式、调结构”
8、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动力。作为支撑新型消费的服务业,国家提振消费需求势必带动邮政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邮政业与农业、先进制造业、网络零售业等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国家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将有利于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对快递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利于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提升寄递服务水平和行业国际竞争力。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快递服务民生的普惠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看到,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国内快递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网络消费升级对邮政服务快捷性、安全性和个性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新技术的运用、金融资本的涌入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对邮政业产生重大影响。从省内形势看,未来五年
9、,邮政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机遇。首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为我省邮政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物流业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利于邮政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其次,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
10、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能源产业创新工程、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支持快递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为我省邮政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总体来说,“十三五”时期,我省邮政业发展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深刻认识、科学把握、主动适应新常态下邮政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敢于担当,积极作
11、为,正确应对,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取得新时期全省邮政业发展新的更大的成绩。二、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结合对邮政业发展的新定位,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推进邮政行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安全发展,进一步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五个邮政”建设,坚持依法治邮,创优发展环境,稳态势、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转职能、惠民生,实
12、现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目标。(二)发展思路“十三五”时期,全省邮政业的发展思路是“1125”:围绕一条发展主线,完善一套监管体系,健全两大服务网络,实现五个方面跨越。围绕一条发展主线:以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为主线。将创新贯穿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行业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进邮政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完善一套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的邮政业监管体系,全面履行邮政行业政府管理职能。健全两大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健全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供给多
13、元、水平适度、持续融合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竞争有序、便捷高效、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平稳的快递服务网络。实现五个方面跨越: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加强,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全省邮政行业服务网络体系和监管体系,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安全形势更加稳固,服务地方和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规模:到2020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分别突破80亿元。邮政行业年服务用户突破15亿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空间布局: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各建成1个多功能示范性
14、现代化快递物流园区,升级改造11个设区市中10家规模以上快递分拨中心,合理布局建设1000个拓展型,9000个基本型,以及若干商超合作快递营业场所,形成“人字形”骨架、放射状结构、网格化布局的快递服务网络体系。服务能力: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法定四项业务开办水平,有效拓展服务功能。建制村通邮率达到100%。重点企业国内异地快递服务时限72小时准时率超过90%。持续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创新能力:坚持企业和用户需求导向和市场化方向,大力提升全行业在科技研发应用、服务网络建设、产品体系拓展、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竞争实力:培育3家以上业务收入过5亿的大型企业,形成
15、2家以上省内领先、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快递服务品牌,显著提升自动化水平。专栏1 邮政业发展“十三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主要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亿元)43.138013.21%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量(亿件)66.31%快递业务量(亿件)1.153.524.98%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亿元)45.718011.84%快递业务收入(亿元)153518.53%新增就业岗位(万个)-1.8建制村通邮率(%)-100-快递业务收入过5亿的大型企业(个)-3-重点企业国内异地快递服务时限72小时准时率(%)-90-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8010020注: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
16、年不变价格计算; 内为五年累计数。三、主要任务(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邮政行业发展活力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市场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支持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品种,创建服务品牌。提升行业服务山西经济转型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不断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行业服务短板。2.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行政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建立完善邮政管理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支持和包容业态创新,支持多元资本进入快递服
17、务领域,激发市场活力。3.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企业深化自身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影响力。支持快递市场对外开放,顺应市场化改革,鼓励快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运营机制。(二)坚持普惠民生,提升普遍服务能力水平1.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坚持区域城乡均等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以邮区中心局为节点、邮政网点为终端、便民服务站和村邮站等为末梢,逐步完善深入农村和社区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布局,加强对偏远地区行政村的业务覆盖,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寄递需求。实施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工程。分区域、有重点地建设邮政服务网点、推进农村地区和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邮政网点建设
18、改造,加强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衔接。2.健全普遍服务运营保障机制。鼓励邮政企业丰富乡镇局所服务功能,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减免邮政专用车辆通行费政策。3.创新邮政普遍服务运行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创新普遍服务供给方式,增加国际普邮包裹等服务,建设农村电商邮政寄递网,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的新型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支撑邮政服务精准脱贫,提高邮政服务供给效率。专栏2: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工程逐步提升各类邮政局所普遍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服务水平,完善城镇普遍服务基础设施。1、新建1个省级邮件处理中心,面积6
19、0000平方米,投资5亿元;2、升级改造500个以上邮政局所;3、新建6000个以上村邮站; 4、安装设置300个以上多功能邮政报刊亭。(三)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快递服务量质同升1.推动快递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引导企业细化服务项目,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快递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海外仓在境外建设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发展跨境寄递业务。支持国内外资本进入省内快递市场,推动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做大做强。2.推动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加强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
20、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好、业务量大的重要节点城市合理布局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在太原、大同、临汾、吕梁、运城、长治等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规划建设集中仓储、高效分拣、快速配送、商品展示一体化的现代化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结合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优先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建设二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3.支持农产品快递运输工程建设。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鲜活农产品运输,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鲜活农产品冷链生产加工企业直接设置快运联系点,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转运效率,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快递运输网络。结合区位特点和用户需求,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医药、出版物、冷链等为主
21、的综合服务型快递园区,发挥快递园区的行业示范带动作用。4.推进城乡快递一体化配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向下工程,统筹规划布局快递物流园区、分拨中心、末端网点等三级配送体系,协调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开辟专门区域建设快递末端服务点。进一步发挥邮政企业、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促进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农村终端设施与“快递下乡”农村末端服务网点的融合,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快递末端服务建设。专栏3:快递服务网络建设工程1.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工程。结合国家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国家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规划布局及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布
22、局等国家战略规划,优先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建设示范性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争取在吕梁、运城、长治等地规划建设现代化快递园区。2.分拨中心处理能力提升工程。支持11个设区市的邮政、快递企业升级改造分拨中心,提升邮件、快件自动化处理能力。3.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建设工程。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快递末端服务营业场所,鼓励企业开展第三方合作模式创新,推进快递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区,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快递公共投递服务体系,主要在全省建设1000个拓展型,9000个基本型快递营业场所。4.“快递下乡”工程。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
23、的快递末端投递网,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四)坚持安全为基,提升邮政行业监管效能1.完善监管体系。有序推进邮政管理体制不断向下延伸,逐步建立县级邮政管理机构。推动组建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全面履行政府邮政行业管理职能,强化法治邮政建设,构建系统完善的法治化、程序化、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邮政业监管体系,促进监管队伍人员结构更加优化,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监管手段日趋完善,监管设备配置率不断提升。构建互联互通、整合协同、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监管支撑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监管信息应用与共享,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2.优化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
24、格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撤销和业务停限办审批。建立网点分级管理制度,健全普遍服务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流程,规范市场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管理、信息公开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科学化、属地化、片区化监管模式。3.加强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安全邮政”建设,更加突出以预防为主,从事后处置向主动管控转变。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用户自律、社会支持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用户安全用邮责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推动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纳入地方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实施属地监管、
25、联动监管、片区化和网格化监管。严格落实邮件快件收寄验视、用户实名收寄和安全生产设备配置等相关规定,全面实施邮件快件过机安检。加强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发挥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作用,完善信息化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寄递渠道的反恐和安全防范工作。建立综合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保障,推动企业参与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专栏4:邮政业安全监管工程 1.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工程。主要建设12个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邮政业安全监管“绿盾”工程。推动全省邮政、快递企业分拨中心,落实国家关于寄递渠道安全三项制度规定要求
26、,全面配置安检设备(X光机)。(五)坚持互惠互赢,促进关联产业深度协同1.强化交邮融合发展。依托全省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邮政业与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衔接、协同创新。推动邮政和快递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民航枢纽的同步建设,扩大交邮业务合作。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系统和邮政快递配送系统,实现邮件、快件运输的无缝化衔接。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公共交通和邮政普遍服务的扶持力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铁路、民航等运输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实施“上机上铁”工程,积极发展高铁快递和电商快递班列,扩大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在邮政业的应
27、用范围。支持发展寄递保险业务。2.推动邮政业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为发展方向,推动邮政业与电子商务、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保险业、旅游业等关联产业不断融合,逐步健全合作发展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推动邮政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利用“互联网+”发展机遇,研发新产品、创建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推动邮政、快递企业服务三农经济,实施精准扶贫,主动对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创新服务机制,促进“邮政、快递+特色农产品”的合作不断深化。鼓励邮政、快递企业融入我省旅游业大发展格局,拓展“快递向外”业务,服务“山西特产”走出去战略。支持和鼓励快递企业与各地产业园
28、区和专业市场的不断融合。(六)坚持科技创新,提升邮政业发展集约化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方面开展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环节的科技化程度,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高效安全的生产设备,推广应用标准集装容器,加大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推进智能快件箱建设。鼓励新能源等节能环保车辆的推广应用,促进邮政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全面推行电子面单使用,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新型包装、简约包装,减少包装物料用量,推进绿色邮政建设。专栏5:邮政业科技应用建设工程 1.智能快件箱建设工程。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住宅楼、办公楼、商业区、学校
29、等公共场所推广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快件箱。 2.新能源车辆配置工程。鼓励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借助国家及地方有利政策,逐步配置更新新能源运输车辆和配送专用电动三轮车辆。(七)坚持诚信发展,提升邮政行业社会形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邮政管理的社会知名度,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市级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受理平台建设,依托“12305”热线做好消费申诉处理,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推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定期向社会发布公
30、告,引导用户选择诚信度高的企业寄递。充分发挥邮政社会监督员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推行对用户的收寄验视提醒和告知制度,加强与其他部门诚信记录共享。加大诚信企业、从业人员和用户的示范宣传力度,营造诚信氛围,推动邮政行业“信用山西”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加强规划实施领导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负责牵头相关部门落实山西省“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做好与国家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地方有关行业及区域规划的有效衔接。制定贯彻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研究重大问题,加强综合协调,集成各种资源,推动规划目标、任务和工程的有效实施。加强规划评估,
31、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规划宣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好规划实施。(二)全面推进依法治邮 积极推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推进山西省邮政条例的修订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册、座谈交流、媒体宣传、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邮政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守法意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加强依法行政的智力支持。开展行业“七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深全社会对邮政体制改革、邮政法律法规以及邮政普遍服务的了解和认知,建立健全政府依法监管、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社会参与监督的“三位一体”机制,增强邮
32、政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三)优化发展政策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山西省支持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健全邮政普遍服务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与发改、国安、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长效沟通机制,在联合执法检查、企业登记、行业宣传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营造行业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出台产业联动发展、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递物流园区建设、智能快件箱推广应用、城市末端配送、县级邮政监管机构组建和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业务用房等重点工程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营造促进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强邮”战略,实施
33、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探索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积极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邮政、快递等相关专业,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举办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着眼邮政管理工作长远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邮政市场监管工作新变化,加强邮政执法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锤炼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监管力量,切实解决履行监管职责时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经验欠缺等问题。(五)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坚持以党章为依据,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全省邮政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强化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邮政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共管机制,推进民营快递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规党纪为准绳,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保障中央政令畅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行业文化建设。强化行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