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针灸期末考试试卷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368160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针灸期末考试试卷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针灸期末考试试卷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针灸期末考试试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针灸期末考试试卷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针灸学期末考察试卷一、单项选择(共10 题,每题 1 分)1对针灸学进行了第三次总结的著作是A、 针灸甲乙经 B、 内经 C、 针灸大成 D、 针灸逢源 E、 难经2前两额发角之间的骨度分寸是A、9寸 B、8 寸 C、12 寸 D、13 寸 E、16 寸3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双向调节作用 E、强壮作用4 “身热”多取五输穴中的A、井穴 B、荥血 C、输血 D、经穴 E、合血5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位于?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距前正中线4 寸 D、距前正中线6 寸 E、手太阴肺经6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是?A、隐白 B、公孙 C

2、、少商 D、商阳 E、厉兑7位于腕背横纹上3 寸,尺骨和桡骨正中间的腧穴是A、间使 B、支沟 C、外关 D、会宗 E、内关8位于对耳屏内侧面的耳穴是A、皮质下 B、神门 C、缘中 D、内分泌 E、脑干9取秩边穴配中极穴治疗膀胱疾患的穴位属A、合募配穴法 B、前后配穴法 C、腰腹配穴法 D 、俞募配穴法 E 、上下配穴法10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穴位是A、少商 B、关冲 C、中冲 D、少泽 E、隐白二、双项选择题1骨度分寸是18 寸的有A、眉间至第7 颈椎棘突下 B、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C、耻骨联合上缘至胫骨内上髁上缘 D、腘横纹至足底 E、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2下列腧穴中均是络穴的

3、有A、通里 / 神门 B、公孙 / 解溪 C、太渊 / 偏历 D、支正 / 偏历 E、公孙 / 丰隆3复试补泻手法包括A、捻转补泻 B、提插补泻 C、烧山火 D、呼吸补泻 E、透天凉4在任脉中有强壮作用的腧穴有A、百会 B、关元 C、气海 D、中极 E、阴交5以下穴位中平第二腰椎棘突下的是A、心俞 B、肾俞 C、膈俞 D、腰俞 E、志室6下列腧穴中位于肘横纹中的有A、小海 B、曲泽 C、少海 D、尺泽 E、曲池7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列缺 B、飞扬 C、偏历 D、外关 E、公孙8属于悬起灸的是A、天灸 B、温灸器灸 C、回旋灸 D、实按灸 E、温和灸9、奇经八脉中,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

4、开合的是A、冲脉 B、带脉 C、阴翘 D、阳翘 E、督脉10、足三阴经腧穴三经相同主治的病症是A、妇科病 B、脾胃病 C、热病 D、前阴病 E、神志病答案:单项选择:CAABB ABABD 双向选择: AE AE CE BC BE BD AE CE CD AD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针灸学(一)后溪:第五掌指关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关元:脐中下3 寸;任脉,募穴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平第四肋间隙;

5、任脉,募穴外关:腕背横纹上2 寸,尺骨桡骨之间;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内关:腕横纹上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包经。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期门:前正中线旁开4 寸,第六肋间隙;肝经,募穴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心之背腧穴,足太阳膀胱经。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足少阳胆经。足三里:犊鼻下3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合穴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络穴,八脉交

6、会穴,手太阴肺经。支沟:腕背横纹上3 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蠡沟:内踝尖上5 寸,胫骨内侧面中央;平刺。中极:脐中下4 寸;任脉,募穴名词解释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 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腧经合。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不的腧穴。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或得经气感应。灸法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预防保健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目系:眼

7、后与脑相连的组织。耳针: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施灸的先后顺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先小后大。三棱针针刺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针灸选穴原则:进部选穴、远部选穴、辩证对症选穴。经络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简答问答:1、耳穴在耳廓分布规律: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角;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甲。2、经络系统组成?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3、十二

8、经脉循行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和阴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和阴经在胸中交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4、常用拔罐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5、风池: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 1.2 寸。承泣: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出针时稍加按压。6、刺手与押手作用?刺手:掌握针具,实行手法操作。押手:固定腧穴位置,协助进针

9、;减少刺痛,协助调节、控制针感。1、晕针的原因、症状(表现)及处理?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疲劳、饥饿、大汉、大出血之后;体位不当,针刺时手法过重。晕针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紫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水沟、素髎、内关、足三里等,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胃痛:原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10、脾胃虚弱实证: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虚证:上腹胃脘不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治法:和胃止痛。以手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配穴:1.寒邪客胃胃俞、神阙2.肝气犯胃胃俞、太冲3.胃阴不足胃俞、三阴交、太溪4.脾胃虚寒脾俞、神阙、气海5.饮食停滞梁门、天枢6.气滞血瘀膻中、膈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方义:1.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

11、, 合治内腑, 可疏调胃腑气机, 和胃止痛。2.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3.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漏肩风:治法:痛经活血,祛风止痛以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经穴为主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配穴:1.手阳明经证合谷、条口2.手太阴经证后溪、昆仑3.手少阳经证外关、阳陵泉4.气淤血滞合谷、内关5.气血虚弱足三里、气海6.外邪内侵合谷、风池方义:肩髃、肩髎、肩贞分别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经穴;加阿是穴和奇穴肩前,均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