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2诊断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ection2诊断学.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节胃液的分泌第五节胃液的分泌 泌酸腺 幽门腺 贲门腺 外分泌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颈黏液细胞:黏液 壁细胞:HCl、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胃液:a.无色、无味、酸性(pH 0.9 - 1.5),1.5 - 2.5 L/天 b.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水、HCO3-、Na+、K+ (黏液腺) (混合腺) 1、胃酸(HCl):由壁细胞分泌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0-5) 最大排酸量:进食或药物刺激(20-25) 1)胃酸的排出量 (mmol/h) 2)胃酸的分泌过程: 组 织 间 液 胃 腔 奥美拉唑 碳酸酐酶 餐 后 碱 潮 3)胃酸的作用
2、 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CCK)分泌,进而促进胰 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促进Fe2+和Ca2+的吸收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由主细胞分泌 HCl和自身激活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pH2 活性最强 , pH 5 失活 蛋白质 、胨、肽 内因子与Vit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 保护VitB12免被 消化酶破坏 促进VitB12在回 肠吸收 3.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主细胞 壁细胞 颈黏液细胞 4.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1.促进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促进胃液分泌
3、的主要因素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ACh和和GRP(gastrin-releasing peptide,促胃液素释放肽促胃液素释放肽,又叫铃蟾素又叫铃蟾素) 组胺:由组胺:由ECL细胞分泌细胞分泌 促胃液素:由促胃液素:由G细胞分泌细胞分泌 促进胃酸分泌的因素示意图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 ACh Histamine G Cell Gastrin ECL Cell H2 CCKB M3 M3 GRP CCKB cimetidine 旁分泌 其他因素:低血糖、咖啡因、酒精,Ca2+ 2. 抑制胃酸分泌的主要因素抑制胃酸分泌的主要因素 盐酸:盐酸:负反馈抑制胃酸分泌 脂肪:脂肪:刺激小肠黏膜分泌肠抑胃素
4、(enterogastrone) 高张溶液:高张溶液:刺激小肠内的渗透压感受器; 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 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1)盐酸: 胃窦部 pH降 至1.21.5时 抑制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胃液 分泌 抑制 细胞释放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 pH 降至2.5时 黏膜S细胞产生促胰液素 球抑胃素 (2)脂肪 脂肪及其 分解产物 十二指肠产生 肠抑胃素 抑制胃液分泌 和胃运动 肠抑胃素 至今未提纯,可能为多种激素的总和。 (3)高张溶液 高张 溶液 激活小肠内 渗透压感受器 肠胃 反射 抑制胃液分泌 和胃运动 其他因素: 缩胆囊素(CCK,小肠I细胞),血管活性
5、肠肽(VIP), 铃蟾素(促胃液素释放肽,GRP),Valosin,生长抑素 (胃肠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抑胃肽 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时相及其调节 (1 1)头期胃液分泌(神经调节)头期胃液分泌(神经调节) 食物刺激头面部感受器而引起的胃液分食物刺激头面部感受器而引起的胃液分 泌泌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视、嗅、听等感受器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口腔和咽喉等处机械和化学感 受器 中枢:中枢: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和大 脑皮层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迷走神经 特点:特点: 持续时间长(2 4 h); 分泌量较多(30%); 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均很高; 受食欲的影响十分明显 方法:假饲(sha
6、m feeding) (2 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 胃液特点:胃蛋白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 总量60% 胃底、胃体感受器中枢 胃幽门部的感受器 壁内神经丛胃液分泌 食物的化学成分 幽门部G细胞 促胃液素 食 物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食糜等通过瘘管直接注入胃内,可促进胃液大量分泌。 迷走-迷走反射 (3)肠期(主要为体液调节)肠期(主要为体液调节) 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 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继续刺激胃液分泌。 机制:机械扩张、分解产物刺激机制:机械扩张、分解产物刺激 小肠黏膜释放小肠黏膜释放肠泌酸素肠泌酸素 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十二指肠黏膜分泌促胃液素促胃液
7、素 胃液特点:量少,占总量的胃液特点:量少,占总量的1/10,酸度不高,酸度不高, 酶的含量不高酶的含量不高 第七节胃的运动 胃底 胃 体 胃 窦 头区 尾区 胃的分区胃的分区 头区:储存食物 尾区:磨碎食物, 排入十二指肠 (一)胃的运动形式(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 定义:定义: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 慢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慢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 意义:意义: 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防止胃下垂;防止胃下垂; 保持一定的胃内压,保持一定的胃内压,
8、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 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一)胃的运动形式一)胃的运动形式 2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定义: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食物刺激口、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 性引起胃头区平滑肌舒张。(性引起胃头区平滑肌舒张。(50 ml 1.5 L) 迷走迷走-迷走反射迷走反射: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属于抑制性纤维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属于抑制性纤维 意义:意义:接纳食物入胃,而胃内压保持不变接纳食物入胃,而胃内压保持不变 (一)胃的运动形式一)胃的运动形式 3蠕动(蠕动(peristalsis
9、) 特点:特点: 食物入胃后约食物入胃后约5 min,蠕动开始;,蠕动开始; 始于胃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始于胃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 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频率:3次次/min,“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意义:意义: 促进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促进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 碾磨粉碎食物碾磨粉碎食物 将食糜推入十二指肠将食糜推入十二指肠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定义:定义: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的动力:胃排空的动力: 直接动力: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内压的压力差直接动力: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内压的压力差 原动力:胃平滑肌的收缩原动
10、力:胃平滑肌的收缩 2. 排空速度: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与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液体固体液体固体 糖蛋白质脂肪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排空时间为混合食物排空时间为46 h。 食物机械刺激胃 胃运动加强 食物化学刺激胃 迷走迷走反射/壁 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胃 排 空 加 快 3胃排空的控制: (1) 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2)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胃酸、脂肪、高渗溶液、机械扩张刺激 3胃排空的控制: 食物十二指肠壁感受器胃运动减弱 肠胃反射 十二指肠粘膜 内分泌细胞 促胰液素 抑胃肽 胃 排 空 减 慢 (三)消化间期胃的运动(三)消化间期胃的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 空腹状态下胃发生的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时 间的静息期的周期性运动。 起于胃体上部,向肠道方向传播。 90-120 min/周期 四个时相: 作用: 使胃肠保持持续的运动 “清道夫” 移行性复合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