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课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课重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植物病理学课重点【精品文档】第 5 页植物病理学各专题思考题专题二1. 何为植物病害、症状、病症、病状、侵(传)染性病害和生理病害? 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 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病症: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嫣等。病状: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包括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和脓状物等,其中脓状物是由细菌引起的,其他
2、的则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传染性病害。生理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2. 试述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意义。 植物病害症状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它是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病症现象判断植物受害轻重程度,拟定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专题三1. 何为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原物、三角关系、积年流行病害、单年流行病害和病害的测报? 病原:是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病原(不适的理
3、化性质) 病原物:侵染性病害当中引起植物病害的具有致病力的生物因子。 三角关系: 寄主植物、病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受环境条件影响,病原、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影响三角形的面积。 积年流行病害:病株百分率虽然很高,但是一般比较稳定,发病率不会继续增加。决定于初侵染来源的多少和初侵染的效率。它们往往要积累若干年后才能达到流行的程度。 单年流行病害:通过不断的再侵染,使发病面积逐渐扩大,病害数量急速增加,这类病害的流行与再侵染关系很大,病原体来源多或气候条件有
4、利时,当年即可达到流行程度。 病害的测报:根据病害发生发展情况和流行的规律,通过必要的病情调查,掌握有关的环境因素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病害的发生时期、发展趋势和流行危害等作出预测预报。测报依据: 病害循环的特点;病害流行因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主导因素与 病害流行的关系;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包括病情消长、气象资料、历年测报经验、品种栽培情况,当年气象预报等。2. 试述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中的三角关系。 病原、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病害严重程度。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影响三角形的
5、面积。 专题四1. 植物病原真菌、原核生物(细菌、菌原体、类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概念、形态等基本特征及其名词术语。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菌丝体-菌组织(疏丝组织 和拟薄壁组织)-菌组织体(菌核、菌索和子座)。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都是可分支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菌丝体,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称为菌落。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的细胞间或穿过细胞扩展蔓延,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称为吸器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6、。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疏丝组织;菌组织较疏松,可见菌丝体的长形、平行排列的细胞。拟薄壁组织:菌组织比较紧密,菌丝体细胞变成近圆形或多角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细胞组织相似。菌组织体;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疏松或紧密的菌组织体。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子座:是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子座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产孢子的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是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
7、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菌索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子实体:当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就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的各种繁殖体。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无性孢子。包括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游动孢子:形成于游动孢子囊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能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 形成孢子囊内。孢子囊于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随风飞散。分生孢子: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顶生、侧生或串生,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双
8、胞或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孢子梗上脱落;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还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有性生殖: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繁殖方式。其后代称为有性孢子。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孢子的过程。真菌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原核生物:指一类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但无固定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内,没有核膜包围而成的固定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没有内质网、线粒体和叶绿素等细胞器。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菌原体等。细菌: 形态大多数为杆状(常称杆菌(rod)
9、,少数为球状、和螺旋状。菌体大小一般为0.50.8m 13m。具鞭毛(极鞭、周鞭)、少有荚膜、无固定细胞核、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数为阴性,少数为阳性。菌原体:没有细胞壁,无革兰氏染色反应,无鞭毛等其他附属结构。菌体外缘为三层结构的单位膜。菌原体包括 植原体和螺原体两种类型,归类于软壁菌门。 类细菌:形态通常呈杆状,长1m 3m,直经为0.2m 0.5m;此外还有球状、纤维状等多种形态。具有坚实的,有时呈波纹状的细胞壁,其厚度约为2030nm,较MLO的单位膜厚。又称类立克次氏体。病毒: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姓的寄生物。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 一是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主
10、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 二是病毒为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类病毒:是一种无外壳蛋白;对植物有侵染性、环状、具很高碱基自配对的单链RNA。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在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昆虫,居动物界第二位。线虫分布很广;多数腐生于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于人、动物和植物。寄生植物的线虫可以引起许多重要的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叶绿素,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之为寄生性植物。其中大多数属于高等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可以开花结籽,又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2.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11、真菌:无性阶段往往在生长季节可以连续多次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这对病害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线虫:除了直接造成损伤和掠夺营养外,主要是线虫在穿刺寄主时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许多酶或毒素,引起各种病变。 寄生性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营养物质的争夺。一般来说,全寄生植物比半寄生植物的致病能力要强。除了争夺营养外,有些寄生性植物如菟丝子还能起桥梁作用,将病毒植原体等从病株传导到健康植株上。一些寄生性藻类可引起园艺植物的藻斑病或红锈病,除影响树势外,还能影响果品的商品价值。 专题六1. 何谓病害循环、侵入过程(病程)、初侵染、再侵染和越冬?病害循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
12、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病害发生前阶段; (2) 病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 (3) 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4) 病害和病原物的延续阶段。侵入过程:病原物从侵入到引致寄主发病的过程。初侵染:由越冬和越夏后的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生长期引起的初次侵染 。再侵染:在初侵染的病部产生的病原体通过传播引起的侵染。越冬:当寄主成熟收获或进入休眠期后,病原物渡过冬季,以备下一生长季节的侵染为害。2. 为何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的中心问题?因为只有掌握病害循环的规律,抓住其中的薄弱环节,才能拟定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专题七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概念。预防
13、为主:在病虫害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把病虫害杜绝、消灭在末发生之前或初发阶段。综合防治: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病害综合防治策略:把依赖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的状况,逐步向生物技术控制方面的转变,以生物自然控制为核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辅以其它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较多地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混合使用及选择性较强的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及对有益微生物的伤害。2. 综合防治的三个基
14、本观点 经济观点: 综合防治的经济观点重在贯彻 “ 经济阈值 ”,最终目的是将害物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 生态观点: 综合防治的生态观点与可持续农业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 生态学,生态农业是综合防治的基础,是阳光产业。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实现,恢复与重建以自然调控为核心农田生态系统。环保观点: 综合防治的环保观点主要针对滥用农药。 果树病害专题1. 各类果树主要病害的症状特征、主要发病条件极其病害循环的特点是什么?2. 以任一果树的1-2种主要病害为例,试拟定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无公害果品为目的,有利于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 蔬菜病害专题1.各类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征、主要发病条件极其病害循环的特点是什么?2.以任一蔬菜的1-2种主要病害为例,试拟定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无公害果品为目的,有利于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