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教师培训材料第二课ABA应用行为分析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闭症教师培训材料第二课ABA应用行为分析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课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一: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简称ABA ) 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它以操作制约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去更易儿童的行为,按儿童的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和选定可影响该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除或改善因孤独症征状而引致的不当行为。二
2、:具体内容(一)情境设计 开始训练时,需要找一个视觉和听觉刺激很少的、相对固定的环境。比如,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室,在那儿放一个小桌子和两个小椅子(椅子的高度必须以能相互对视为准),地上舖有地毯;房间布置要尽量简单,以暗色调为主,但光线要充足,周围不要有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物品,甚至连墙壁也只要白墙即可,条件允许的话可在墙壁的适当位置安装能做观察用的单向透视镜;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指导者从旁协助教学;根据课程设计需要,室内可置必要之教材教具。(二)指导课题 依据个别的教育治疗目标,一次进行一个孤独症儿童行为治疗目标。(三)指导方式 1、一对一的个别训练 一对一教学,这是主要形式,适用于参与能力、
3、模仿、语言、认知和精细动作等项目的训练,生活自理、听一步指令、粗大动作等项目。训练时一定要选准可以影响儿童行为能力发展的增强物;随着儿童在一对一的个别训练中行为的获得和儿童能力的发展状况,逐步将儿童带入小组或团体中做泛化指导,使得个别指导中所习得的行为得以在团体或生活实际中发展。2、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这适用于教儿童同他人游戏、交往、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等项目。3、偶发事件中的教学,在生活(家庭、社会等)中,尤其是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活动,抓住机会促使儿童运用已会的知识、技能和展示已养成的行为、习惯;抓住机会自然地教给儿童知识、技能、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时间要求 每周在家里有3040
4、个小时的训练,就是说每星期67天的训练,每天56个小时;每次训练的时间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整体水平(注意力、身体状况、情绪、刻板行为等等)综合决定。两岁半以前的儿童,主要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一般每次要1015分钟;三四岁的儿童每次1520分钟;四五岁的儿童,每次要2025分钟;五岁以上的儿童,一般每次要30分钟左右;学龄前儿童,一般每次要35分钟,学龄期儿童每次要40分钟左右。从安排来讲,最好、有效的是每周上2040小时一对一的操作练习课,逐步乏化,尽快开始加入小组或集体操作练习课。三:技术特点 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
5、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 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 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 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 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 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 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
6、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
7、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四:回合教学法DTT行为改变急速是ABA的基础,其核心是DTT(District Trial Teaching)“回合教学法”。DTT是ABA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教学技巧,它是一个包含五个基本概念的教学单元行为。这五个基本概念也被称做“DTT五元素”。【指令】用语言给予孩子的刺激,表达训练者的要求,如:“坐下,看妈妈。”“把皮球放到筐里。”【辅助】一种附加的刺激,有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个体反应】孩子在听到指令后的行为表现,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强化】训练者对孩子正确反应所做的奖励。【暂停】在下一个指令之前的时间空隙。DTT五元素
8、的操作顺序:指令 个体反应 结果(强化) 停顿 辅助 下一个DTT具体的操作流程:1、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能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2、由老师或家长发出指令,指令要简单和准确。3、观察孩子做出的反应,老师和家长在发出指令之前就定下“正确反应”的标准。4、对孩子的反应做出反馈,即孩子做了之后的结果。结果的意义就是告诉孩子,他做的“对”还是“不对”。如果他反应正确,结果应是强化(奖励),面带微笑,大声赞扬他:“真棒!”“对了”。如果他反应不正确,则不予强化,或是给予否定(惩罚),态度严肃的说“不”“不对”。稍停顿之后,进行下一回合。5、在指令与反应之间我们要进行适当的辅助。6、不管反应正确还是错
9、误,每两个回合之间要稍微休息几秒钟,这样可以为下一个回合做准备。(一)指令所谓指令就是指我们诱发孩子产生反应的刺激,既可以是语言刺激也可以是动作、肢体语言的刺激。而训练自闭症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即对别人的语言和动作有反应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跟孩子能产生关系的基础条件。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指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走到我们面前,训练时如果第一次发的指令是“过来”,那么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个指令就是要他到你面前,下次再发同样意思的指令时,也应该发“过来”,而不是“你给我过来”,“你过来”等意思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指令。否则孩子会很容易混淆究竟哪个指令代表“走
10、过去”,尤其是在训练早期,孩子的反应状况尚不够好时。当然很多人担心一直用一个指令代表一个意思,那孩子怎么适应现实生活啊?其实随着孩子听指令能力的增加,此原则可慢慢放松。2、不重复性。我们常常会发觉在给孩子发指令时他们都不理睬,很多人立刻会连说几次同样的指令,这会让孩子很迷惑,究竟发几次指令他才需要听。所以在训练之初尤其强调要让孩子对每个指令均作出反应。如果确定孩子第一次没反应,那么我们隔5秒后才能再发出同样的指令,指令不要重复。当5秒后发第二次指令时,如果孩子仍无反应,我们需要给以辅助让孩子对指令作出反应。3、简单准确。指令一定要简单明了。我们都知道自闭症孩子语言有使用单句的情况,所以给自闭症
11、孩子发指令时一定不要使用特别复杂的语言。4、及时、适时。发指令时一定要及时,并且一定要在合适的时候发。例如不能在孩子情绪波动特别厉害时给与很多的指令。5、可实现性、可操作性。给以孩子的指令要能够让孩子做得到,否则会让孩子很迷茫。在发指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刺激。这在早期训练时尤其重要。2、观察孩子反应,给予必要辅助。3、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4、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发指令训练,会使孩子越来越听话。5、发出指令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做出反应,否则就是无效指令,无效指令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下一次还不理你。同时,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
12、根据上面的原则进行,才有可能较好地训练孩子听指令。(二)个体反应当发出指令后,我们就会期待孩子作出反应,那孩子都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正确反应2、没有反应,也无不良行为3、错误反应4、不适当反应那么面对不同的行为ABA的方法要求我们怎么做呢?1、孩子出现了正确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强化。2、如果孩子没有反应,也无不良行为。等五秒(暂停)然后在开始下一个回合,但不给予强化,如果下一回合孩子仍旧无反应,需要给以辅助。3、出现错误反应。孩子出现错误反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可能课题太难,孩子完成不了,这时需要告诉他“不对”,然后再来一次,下一回合给予辅助,帮他理解指令要
13、求,如果辅助下孩子表现仍显得难,可能是项目对于孩子来说实在太难,需要重新调整任务。还有可能孩子是故意出现错误反应,这时孩子往往会注意观察训练者对他的态度,所以需要使用忽略法,忽略孩子几秒钟,然后重新让孩子在重做,并且如果他仍旧故意犯错,可以辅助他让孩子最对,或者使用负强化,让孩子知道故意做错对他来说没有好处,切记不能因为孩子故意做错然后就不让孩子做这个项目了,否则孩子会常常故意做错的。4、出现不适当的反应。这也可能两种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了刻板行为或走开、抵抗,不愿意做,需要立即制止孩子,让孩子知道这时出现刻板行为或走开是不恰当的,并立即结束此回合,并重复此项目,即使需要辅助业务必让孩子对此项目
14、做出适当反应为止。如果孩子出现哭闹,则很有可能孩子想以此来逃避,所以需要忽略,并重复此项目,直到孩子有适当反应。在留意孩子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反应标准需要一致,即同样的项目在某个阶段给以孩子的反应标准需要一样。当然孩子要是有进步我们可以逐步改变标准。2、如果孩子在反应中附带的不良行为,即使他已经作出正确行为,我们也不能当此反应是正确的,不能给以强化。如:“拿起来”拿起来就咬不能强化否则他以后听到此指令就会如此,拿东西就咬。(三)辅助在训练孤独症孩子新技能时,当孩子出现不正确反应时我们如何辅助孩子产生恰当的反应?要了解如何进行辅助首先必须理解辅助的类型。辅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
15、、反差辅助:通过选择反差很大的物件来辅助孩子完成。例如训练孩子认识苹果,可首先使用苹果与刀子作为对比物让孩子选择苹果。 2、语言辅助:通过语言提示给以辅助。 3、视觉辅助:通过视线提示孩子需要做的事或需要摆放的位置、选择的事物。例如我们训练孩子认识苹果,我们将苹果和橙子放在桌面上,发出“苹果”的指令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训练者就望向苹果以提示孩子反应。 4、方位辅助:通过方位的指示来提示需要摆放的位置、选择的事物。例如为了让孩子知道哪个是苹果,我们会把苹果放在孩子的惯用手的那边,当我们向孩子发出“苹果”的指令的时候,孩子首先可能会就近拿,这就是方位辅助。 5、手势辅助:利用手指向目标物提示孩子
16、。例如训练孩子辨认苹果和橙子时,当发出“苹果”时,如果孩子反应错误或不反应,训练者指向苹果提示孩子反应。 6、示范辅助:训练者通过做给孩子看的方式辅助孩子。 7、身体辅助:通过手把手教孩子的方式进行辅助。 在上述的辅助方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训练孩子新技巧的时候,辅助方式要从少到多递增,然后再从多到少递减。辅助从少到多可按照以下顺序来确定:反差辅助-语言辅助-视觉辅助-方位辅助-手势辅助-示范辅助-身体辅助。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所变化不需严格按照此顺序。 2、辅助需要及时、恰当。孩子在什么反应下进行辅助可参考的内容。(四)强化在ABA的方法中,如何进行强化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因为适
17、当的强化能让孩子建立行为塑造的奖赏机制,让孩子保持训练的动力.强化分四种类型:1、正强化:给予一个好的刺激,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获得了奖励。例如孩子主动向人问好,奖励其糖果,这就是正强化。2、负强化:撤走一个坏的刺激,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正确的。例如孩子不肯向老师问好,把孩子带到圆筒前(孩子很圆筒),直到孩子向老师问好了,把圆筒拿开,让孩子知道问好才是正确的行为。3、正惩罚:给予一个坏的刺激,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获得了惩罚。如孩子总是撕别人的东西,当孩子撕东西时给予罚站就是正惩罚。4、负惩罚:撤走一个好的刺激,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例如孩子正在吃雪糕,吃雪糕时把脏手抹在别人身上,那么把雪糕
18、从孩子手上拿走就是负惩罚。在ABA方法中,一般强化模式是尽量使用正强化,如果要使用其他方式的强化,在强化后需要给予简单任务让孩子完成,并给予正强化。 在正强化中,一般使用两类强化物: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孩子的生理需求有关的物品,如食物、饮品、亲抚、依恋物品等。二级强化物一般是指-社会性强化物:鼓励、赞扬的表情和动作;活动性强化物:中断一下学习,玩孩子喜欢玩的游戏等等;象征性强化物:分数、红花、硬币等;内在性强化物:自豪感、完成一个课题后的成就感等。 正强化的技巧:1:及时夸张。一般给予二级强化物时尤其是表情等,一定要及时夸张。2:判断准确,以便构建孩子的赏罚机
19、制。3:契约兑现,这对很多人而言常会犯错,记得每次事先说好给予的强化一定要实现。4:坚持原则,孩子没有做出正确反应,一定不能给予强化,即使孩子不断地哭闹,否则下次孩子还是会以哭闹的方式来索取强化物的。5:持之以恒是建立孩子奖赏机制最重要的。6:说明原因。每次奖励前均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奖励7、开始时二级强化物和一级强化物一起使用,且二级强化物总是出现在一级强化物之前。这是为了将来孩子能逐渐用二级强化物代替一级强化物。8、避免过度强化。一般要求使用的强化物可以分割成片状或小块状,这样能更吸引孩子维持学习,并能避免孩子吃饱了下次强化就不起作用了。9、不断变换强化物,并每次使用前进行强化物评估。在使用强
20、化物前,一般需要进行强化物评估。评估方法如下:上课前提前让儿童反复接触大范围强化物(应该提供种以上的实物或活动供选择)观察儿童在自然环境的选择。1、选择两次以上的实物作为强化物2、不要直接抢回儿童选择的强化物 3、每次两个可以同时作为强化物 4、一天当中多次调查选择(最少一天一次,多可至半小时一次) 5、当儿童选择后准备上课时应该让他“免费”接触强化物 在强化物的使用过程中要主义避免只使用一种强化物,也要注意强化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实现性以及可管理性。 在选定了强化物后,还需要选定强化模式。一般强化方式分以下几种:1、连续强化。一般是指孩子每次做对均给予强化,往往用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2、固
21、定强化。一般是指每做对X次(X可自行定义)奖励一次。往往用在巩固新建立的行为。3、随机强化。一般是指不固定奖励次数,随机奖励。往往用在复习已掌握的技能上。(五)停顿在ABA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停顿呢?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当给予孩子指令后,需要如何停顿?给予孩子指令后,一般停顿3-5秒,等待孩子回应,如果3-5秒后孩子没有反应,重复指令一次,再停顿3-5秒等待孩子回应,如仍无回应,则给予辅助。2、当孩子反应正确后,在几秒内给予奖励?一般孩子反应正确后应及时在数秒内给予二级强化物,让孩子知道反应正确了,并于二级强化物呈现后立即给予一级强化物,不能停顿太久。3、当DTT已经完成一回合,在进行下一回合前一般最少等待3-5秒,让孩子知道上一回合已经完毕。4、当使用DTT完成了一个训练项目后,在进行下一项目前需要等待最少3-5秒,如若觉得孩子可先进入间歇期,可考虑休息长达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