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4354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精品文档】 文言文孟子二章【原文】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2、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

3、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

4、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知识点

5、整理与练习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一、【知识要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现存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争。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2、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

6、“亚圣”之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qun)傅说(yu)孙叔敖()拂(f)乱法家拂(b)士胶鬲(g) 动心忍(rn)性衡(hng)于虑亲戚畔(pn)之空(kng)乏域民(y)(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攻)(表转折)2、夫环而攻之(发语词)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4、 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5、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6、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凭借)7、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意义:背叛。)9、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1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

7、选拔)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14、空乏其身(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5、舜发于畎亩之中。(指被任用)16、管夷吾举于士。(狱官)17、百里奚举于市。(市井)18、苦其心志。(使痛苦)(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3、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4、入则无法家拂上。拂通弼,辅弼。5、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使坚韧。(五)、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此,这。今:作判断词。2、所以动心忍性。 古:“用来的”。 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七里之

8、郭。 古:外城。今:仅用作姓氏。4、池非不深也。 古:护城河今:水池,池塘5、委而去之。 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6、亲戚畔之。 古:内亲外戚。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7、舜发于畎亩之间。 古:被任用。今:送出、交付、发现。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被举用。今:举起。9、管夷吾举于士。 古:狱官。今:士兵10、征于色。 古:征验,表现。今:征讨,出征。11、而后喻。 古:明白,了解,知晓。今:比喻,比方。(六)、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动词。)兵革非不尖利也。(锐利,锋利,形容词。)2、发:舜发于畎亩之间。(发迹,被起用

9、)发于声。(表现出)3、士: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4、道: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得道者多助。(仁政)伐无道,诛暴秦。(道义)5、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6、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7、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1、环而攻之而不胜。(名词用作动词:环绕,这里有包围的意思。)2、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定居。)4、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10、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害怕,威服)6、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7、劳其筋骨。(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8、饿其体肤。(饿:动词使动用法:使饥饿)9、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10、行拂乱其所为。(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11、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12、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13、行拂乱其所为。(行:名次用作状语,用行动)(八)、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 。2、兵革非不尖利也。 ( )翻译: 。3、舜发于畎

11、亩之间。 ( )翻译: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翻译: 。5、所以动心忍性。 ( )翻译: 。6、舜发于畎亩之中。 ( )翻译: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翻译: 。(九)、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

12、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4、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6、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13、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十)、问答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4

1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答:(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15、(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8、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十一)、重点句子背诵、默写:1、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论点:天时不如

16、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4、分析亡国条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成才的客观条件: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6、主旨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中考真题体验】【文段一】:2008年浙江金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

17、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3分)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3、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答: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文段二】:2008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一3题(9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

18、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3分)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9、。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分)3、翻译下面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文段三】:2008广西百色市: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20、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 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翻译下列句子。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翻译: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

21、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22、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3、)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24、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8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 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

25、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1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三、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故

26、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3分)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 22.选文第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举: (2)任: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

28、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五、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故: 是: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20 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