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4247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精品文档】第 8 页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课程名称 汉语推广专题 姓 名 苏百灵 学 号 201570040258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年 级 2015级 学 院 文学院 日 期 2016 年 3 月 研究生课程论文简要评语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得分: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国内外中小学德育对比及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以中国和日本为例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中小学德育管理的主要途径及方法的比较,借鉴和我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的日本的德育管

2、理的途径及方法,研究适合我国实际的德育管理及方法,探索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德育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启示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已经引起了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道德生活等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的道德教育要积极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变化,必须适应新的国际化时代,并预见未来可个新的视角,将他国的优秀、合理的文化成果作为自己的参照物,以改变现状,打开思路,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德育发展之路。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

3、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等。 学校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即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规范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心态,成为有智慧和高尚道德情感的社会人。中国学校实施的是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等。日本的道德教育是采用狭义的“德育”概念,但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中也包含有发展民

4、族意识、统一政治认识和维护本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二、中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开设德育课程 中国中小学德育课程主要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时事课、班会课、劳动课等,直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有关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遵循教学大纲,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的培养。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指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等。文明守纪、诚实自信、勤奋好学的校风,整洁优美的校 园环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廉洁从教的教

5、师、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注重实践的学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增加直接体验,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去认识社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道德认知能力。我国中小社会实践包括有野外活动、军训、社会服务、班级值周等活动。其中军训已纳入教学计划,初中和高中入学要进行一周的军训锻炼。二、中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 在进行中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中国学校十分注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德育方法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心理咨

6、询法、自我教育法等等。 (一)说服教育法此方法主要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认识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讲解、讨论辩论、谈话、阅读书籍报刊等。 (二)榜样示范法这个方式的特点在于通过榜样人物的言行,把深刻的政治思想原理、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和人格化,其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可行性。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认识、陶冶思想情操、磨练品德意志、训练品德行为。 (三)实践锻炼法即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

7、育者道德规范的方法。其特点是:实践、实行、行动、做。培养学生的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增强道德意志,培养品德践行能力。我国中小学主要方式有委托任务、组织活动、执行制度等方式。 (四)情感陶冶法即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情感陶冶法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像说理教育法那样,学生理解了道理便能及时产生效果。情感陶冶法需要较长时间的定向陶冶,才会使学生形成较明显的个性品德。 (五)自我教育法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本人来进行自我判断是坚持或放弃或调整某些信念、想法或行为,使之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自我教育是将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修正、丰富和发展自我的精

8、神世界,提高自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 (六)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具有发展势头的新方法。即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的一些心理问题所产生的疑惑、不满和反抗心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给予可行性建议,使学生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健全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咨询者与询问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帮助询问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三、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日本在中小学里特设每周两节道德教育课程,便于在专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道德教育授课,目的是为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的判断能力,激发道德的实

9、践欲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开设公民课日本的高中的道德教育课程不是像初中小学那样设有专门的道德时间课,而是分散在各门课程中进行的,公民课的目标是以广阔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同时使他们对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他们具备作为一名民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成员所具备的公民素质。 (三)特别活动“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特别活动”根据日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通过提供集体活动情景对学生进行教主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表现力。日本学校中的特别活动多种多样,形式类似于中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但其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10、。其内容主要有:有课外学习室、俱乐部活动、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兴趣小组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四、日本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日本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有些与中国中小学的方法类似,但也有具有日本鲜明特色的方法,如体验学习法与心理咨询法等。 (一)体验学习法体验是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从经历过的事情中获得的经验。是融认知、情感等因素为一体的思维活动,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克服灌输带来的“知、行分裂”现象,培养学生心灵深处的道德性。随着日本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日渐趋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变化,使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机会减少。为克服这种弊端,加深学生对大自然世界、对实际生活的直接体验,加深学生对道德

11、价值的认识。 (二)心理咨询法 日本中小学设有相谈室,有教师负责管理室内专业设备和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当某个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出现某些问题时,就可以自己来相谈室填写相谈登记表,预约相谈时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谈心活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焦虑及心理障碍。五、中日中小学德育方法的不同 (一)中国侧重知识灌输,日本强调熏陶感染中国从德育方法上看,德育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就目前学校教育中常用的方法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感染熏陶法等,都是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否定另一些道德价值,因此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灌输式教育,缺乏道德行为的

12、自觉性和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造成个人道德意识的淡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景,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经过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 (二)中国以教师为主导,日本侧重学生的参与中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内化基本的道德知识、价值规范、提高道德认知。因而教师占有突出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讲课总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日本德育通过观察、阅读资料、角色扮演、对话和讨论等手段,使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

13、还有在课堂之外的其他教育活动中,注重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现实情况中应用到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深化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 (三)中国注重说教,日本强调讨论中国在在德育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体系。所以中小学德育的教育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组织如学习雷锋等树立典型的人物、宣传各种美好事物的各种实践活动,正面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学生对负面的东西和反面的事例接触和了解较少,以至于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会产生强烈不适应感。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引用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讨论等方法,尊重儿童的价值表现和判断,让儿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产生“在课上什么都可以说”“老师对什么

14、想法都接受”的想法,从而促进儿童对他人的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教学上,通过设置两难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选择,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六、 启示 (一)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把灌输和启发结合起来在运用灌输法时要注意“适度”,不能强制学生不假思索地接受和服从。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理论和实践多次往复才能完成。因此,应当鼓励学生选择、思考。在德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已有的价值观念和学校、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耐心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道德实践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德育由教化向内化的现实转化。 (二)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指导青少年学生只

15、有在多次的社会活动和道德实践中,在养成诸如见师长就问好,积极打扫教室卫生,地上有纸屑就捡起来等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才能激发他们对遵循道德规范的积极态度和深厚情感,才能形成高尚的品德。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进而丰富他们的道德实践。当道德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才能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 (三)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学校德育中,心理教育这个环节较薄弱,不够细化,日本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及心理教育,如日本的“心理相谈室”。我国可以借鉴并结合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通过情绪模拟、角色扮演、心理陈述、讨论分析等形式,开展系统的心理教育活动,增强儿童心理体验机会。加强

16、教师与学生的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丁钦波.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东北师大学报,2000.3焦佩禅.日本改革新动向一心的教育浅析田.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辛志勇等.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2 5吴绍丽,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高等教育研究,1997.6田静,曹芳.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学术探索,2004.7彭镁.中日韩初中生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教育评论,2003.8张琦.日本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思考.天津师大学报,1998. 10朱文学.日本小学德育的地域性特点.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 11陈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德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12卢根源.论日本德育的特色.外国教育研究,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