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精品文档】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八识规矩颂颂文唐三藏法师玄奘作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
2、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道理,现在再来研究玄奘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他把八识分成四类,每一类各作三颂。现在先讲前五识:(一)“前五识颂一”【性境现量通三性】: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所缘的只是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中的性境;能缘的只是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中的现量;而它的业性,则通于
3、善、恶、无记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前五识如果以禅定的境界来讲,进入初禅的时候,鼻、舌两种识还有轻微的作用,到达二禅以上,就完全停止作用;而眼、耳、身这三种识,二禅还有作用,三禅以上就停止了。道家在静坐中要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密宗要打通三脉四轮,都是为了要进入初禅的准备。这些气脉打通以后,才可以在定中达到停止呼吸。怎样才算真的停止呼吸呢?我们可以把灯草或鸡毛,放在入定的人的鼻子前面,灯草与鸡毛都不动了,才算是真的停止呼吸。在定中停止呼吸,并不死亡,他与死亡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体非常软而带温暖,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修道的人,要恢复到婴儿的状态,婴儿就表示柔软。一般没有实际修证工夫的人,误把入定
4、中停止呼吸的现象,当做死亡,这一类公案很多,现在只提示一个给大家做参考。在四川新都有一座宝光寺,是禅宗的大丛林,有一位从终南山下来的出家人,在宝光寺挂单,他禅定工夫很好,宝光寺的人在他入定的时候,弄不清楚,以为是死亡,就把他烧埋了。等他出定后,找不到自己的身体,就一天到晚鬼叫着:“我呢?我呢?”宝光寺附近有一个很著名的名胜桂湖,所谓“秋满荷花桂千株”,一到秋天,桂花香飘闻数十里。有有这么优美的环境,所以,寺中经常都住有几百人。但是,自从这个和尚闹鬼以后,大家都不敢住,最后只剩下二十几个人。而这个和尚还是一天到晚的叫:“我呢?我呢?”宝光寺因为经常住的人多,因此厕所像部队的建筑方式一样,一排有几
5、十个位置。有和尚到厕所里去解大便的时候,他就把草纸送到人的面前,胆小的,一见这情形,吓得拉着裤子就跑了,胆子大的,把纸接过来用,而鬼就开始问:“我呢?我呢?”这样闹了很久。后来华山来了一个出家人,与这个鬼是师兄弟,晓得这个情形,就埋怨那些人,为什么一点修持的经验都没有,把入定当做死亡,结果闹成这样,他只好想办法来超度他。当天晚上就嘱咐寺里,在这个“鬼”原来打坐的房间里,生了一盆火,又准备了一缸水,这个出家人就在房间里面打坐。到了半夜,鬼又问了:“我呢?我呢?这个和尚就说:“你在火里头。”鬼到火里头找了半天,找不到,又跑出来喊:“我呢?我呢?”和尚又说了:“你在水里。”鬼在水里也没有找到,又喊着
6、说:“我呢?我呢?”此时和尚就大声的喊他的名字说:“某人,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的师兄。师弟啊!你为什么这么笨,你现在水里也去得,火里也去得,为什么还要贪恋那个臭皮囊。”这个鬼一听,哈哈大笑,就归于寂静,从此就不闹鬼了,因为鬼开悟而解脱了。【遍行别境善十一】:前五识与意识配合起来,所产生心理活动,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入逸、行舍、不害)。【中二大八贪瞋痴】:又与以下各种心所相应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散乱、不正知);根本烦恼贪、瞋
7、、痴等。 (二)“前五识颂二”【五识同依净色根】:净色根与浮尘根有别,人们肉眼所能见到的眼根(眼球)耳根(耳朵)等,应为浮尘根,各浮尘根之内部,尚有一种即现代生理学所讲的眼神经,耳神经等,这些神经系统,还是由四大种所造,属于色法范围,五识的生起,要靠这些神经作用,而神经相状微细,其体清净,故称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前五识虽然有浮尘根净色根依持,如果没有他缘,亦不能生起。诸识需靠的缘数如下:眼识九缘(明、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耳识八缘(耳识不要靠光明可以听到声音,所以耳识除明以外,只要其他八个缘);鼻舌身七缘(因为鼻、舌、身等三识的生起,不要距离与光明。所以这三
8、种识除了空、明以外,只要七缘就可以)前五识所需要的缘大同小异,因此好相邻近也。【合三离二观尘世】:这一句所讲的合与离,也就是上一句所讲的要不要空(距离)的道理一样。鼻、舌、身与香、味、触等外尘,要相合的时候,才有感受,有了距离反而不兴。眼、耳则不然,一定要有距离,才能够看到东西,听到声音。其观察尘世,有这样的不同。【愚者难分识与根】:这里所说的愚者,并不是指没有知识的人,相反的,许多博学多闻者,对于人类的生理,也只能了解到眼睛、耳朵等的作用,是靠神经细胞,而神经细胞在唯识学上,只承认是净色根,还是属于物理范围。一般普通人,因为没有“定”的修持,无法在定中体会出还有一个超出物理范围以外的精神生命
9、作用,这一种精神生命,在唯识学上称为“识”。所以说,一般普通的人,对于识与根,是很难分别清楚的。【变相观空唯后得】:一般学佛修道的人,在理论上,都懂得说“空”,但是一做起工夫来,比一般普通人还要执著。例如静坐来说:有些人在静坐中,拼命想要打通任、督二脉,他对寿命长短、身体健康的欲望,比普通不学佛不修道的人还要厉害。包括大小乘佛学道理的三十七道品里,四念住的身念住,就是要我们时时把身体观空,而一般学佛的人,反而对身体执著得更厉害。因此,学佛修道要有成就,应破除把幻化虚妄之相执为实有,同时如肉眼等,亦需突破其限制,达于透视一切物理的质碍,进而观察诸法(实个之究竟),这就是转识成智的功用,也就是超凡
10、入圣的基础。前五识的转识成智,是在得根本智之后,同时前五识不能直证真如本性,必须由根本智变起真如之相而观之,所以前五识在果位上,称为后得智。由此,可见要想成佛作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果中犹自不诠真】:前五识不在因地转,而在果地中转。所以,纵然修成四果罗汉,还不知前五识的根本在哪里。虽然说前五识在证佛果之时,转为成所作智。而成所作智依色根起,外取境相为用,虽属现量,但只能观察诸法事相,不能观察诸法真理,因位如此,果位亦不例外。它必须在证到根本智以后始转,所以属于后得智,又于果位中不直证真如本性,所以说: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前五识所依的根属色法。色法在菩萨位十地以前均属有漏,必须
11、第八识转为大圆境智,光明初发成佛的一刹那,其所持之五根,始转为无漏色法,依此无漏色法所发之五识,亦成为无漏五智,此五智成办一切佛事,所以称为成所作智。【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者,饿鬼、畜生、地狱;也可说是对地前菩萨示现的千丈胜应身,对二乘凡夫示现丈六劣应身,对余道众生示现各类变化身。十地以上菩萨及佛,才有资格三类分身。所以我们不但不要看不起别人,就是一只狗一只猫,说不定就是菩萨的化身。因为菩萨要度化众生,必须变为其同类,才可接近而度化之。在所有菩萨当中,我最钦佩地藏王菩萨,民间以为他是幽冥教主,曾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豪语。而其实佛嘱咐他救度现在未来三界众生,并不限于地狱。可是也只有他有资格
12、敢在地狱度众生,因为他住在地狱,等于住在观光饭店那么舒服。所以说,能够三类分身的佛菩萨们,他们是永远息灭苦轮。现代时下一般人谈到禅,认为进到见山不是山就是禅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被债务所逼,在心神不定的状态之下,面前走过一个人都认识不清,这种见人不是人难道也是禅吗?因此,真正的禅,是要讲实证的,同时自己要能够拿出修持的证据来,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三)“意识颂一”【三性三量通三境】:心的作用、意识的功能最糟糕也最伟大。佛学上有两句名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佛学是绝对的心物一元论。心识的作用,非常微细而复杂。如果要研究唯识,对于瑜伽师地论这本书,一定要做深入的探讨,绝不要认为懂得八识规矩颂,
13、就是懂得唯识了。意识也有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帮助意识作用的,是前五识,而它幕后的指使人,是第七识,再加上一个后台老板第八识。西游记所描写的孙悟空与牛魔王,也可说是暗喻意识的作用。前五识是通善、恶、无记三性,而意识却具备了三性。他能缘的量,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他所缘境,通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之三境。现在特别提出请大家注意的,就是“意识自性”。意识的自性是明了分别。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听课,对我所说的道理,能够很明白的领会与分析,这是意识配合了前五识所起的明了分别作用(当然当它后台老板的第七、第八识也跟着起作用),当你看到我在黑板上写字,口里一边说话,而你们脑子里非常清明,没有一点
14、杂念的时候,这是心里率尔心的突起,当下即是意识配合前五识所缘的现量。如果借用文字上的描写,就是:斜风桅渡里,细雨燕双飞。意识的自性既然是明了与分别,多半属于比量与非量,如果我们在不起分别一念不生的时候,脑子里对现成的境象,明明白白,这一种清明自在的境界,是意识的现量。不过这种现量,是非常难于把握的。不管修那一种法门,做那一派工夫,只要在率尔心一起,而不再加以波动,使意识的现量境界,明明白白的、清清爽爽的摆在那里,这就是禅的定慧的起始,即净土的自性弥陀、密宗的曼荼罗有了眉目;也是六祖所悟到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儒家所说的“清明在躬”。这就是意识的现量。而这意识的现量与前五识一配合,分别
15、心马上就起来,而分别心大半属于比量,所谓想入非非,更是非量的境界。因此,要怎样把握住意识的现量境界,正是学道修持的初步。譬如许多打坐的人,可能都有一种经验,不打坐还好,还蛮清静,一打坐心绪更紊乱,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一打坐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加上“我要打坐”“我要修道”的心,把意识的现量境界破坏了。禅宗有一句话:水净沙明。就是形容对境一念不生的境界。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对境无心,并不是对境睡觉。所以对境无心(无念),是什么都知道,都明白,就是不起分别心。于此我们便可以体会出智与识的分别,能明白一切的是心,能分别一切的是识。唯识虽然很难研究,但是能够体会到心、识的作用,可以说大原则已把握住了。如果
16、能够到达这种境界,智慧(般若)的成就自己都会感到很惊奇。这个时候来看一切佛书,就好像是别人在替自己说话一样,同时还可以辨别里面的权实与高低,一切佛理与宇宙法则,就好像是从自己胸中流露出来一样,一点神秘都没有,大道就摆在自己的面前,触目皆是。“意识”除了现量的性境外,有时候是现量的带质境,就是把过去的影像保留住,这种情形,产生在男女相悦的心理上特别多。例如西厢记里崔莺莺所做的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就是带质境。当我们心有专注的时候,见到外物一动,就以为是心里所想的东西。一般人所说的见到鬼,大都是基于这种心理之下的“带质境”。上面所提的是“意识”的“性境与带质境
17、”,现在要讲的是与做工夫有很严重关系的【独影境】。独影境是意识的反面作用。独影境生起于梦中、精神病状态、快要死亡时候的昏迷中,或打坐定中、昏沉散乱境界的时候。因此,学打坐的人就须加以注意,在这里可能有打坐工夫很好的人,当你们在打坐中,明了意识不完全清晰,在昏沉不昏沉时有些影子在晃动,这就是独影境。在打坐中,凡是有境界,有幻影,没有达到清明在躬,都是小脑的脉轮气脉没有打通,还陷在独影的境界里,这是很严重的。可是独影境也有它转为好的一面,这种独影境界一过去,可转为明了意识,在这转的过程一刹那,就会发起神通作用。不过神通与神经一线之隔,智慧与工夫没有到达的时候,千万不要乱搞,如果弄不好会被送到精神病
18、院。刚才临上课之前,有一位同学来与我谈话,说他昨天晚上突然体会到一个境界,问我对不对。我问他几个问题,他都答得很好,在过去他是无法有这种见解,原来也不是学问很渊博的人,可见人的本性智慧是原有的,只要你达到这个境界,它就会自然的发出来,丝毫无法加以勉强。梦中的独影境,在佛学范围归纳为病梦、想梦、思梦、曾更梦、引起梦等。我们一般人都有这类经验,有时候梦到被鬼压到,这不是湿气重,就是消化不良。或在梦中往上飞,有时候往下沉,这一部份属于心理作用,大部份还是由于气的上升与下坠之故,这是病梦的大概。我们对于远离的亲属朋友,往往会在梦中相见,这是由于思想构成的梦。想与思在唯识学上是有分别的,想比较粗,同时在
19、想的时候,一定带着有像,不想的时候,像就消失了。而思不同,它在心理的作用上,比较微细。我们思念一个人,或一样事情,尽管整天忙着做事,而思的念头始终挂在心上去不掉,这是思的作用。另有一种梦很奇怪,即引起梦。引起梦是曾更梦的相反,我们大家平时所做的梦,大都属于曾更梦,曾更就是曾经经验过的。我试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做过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或是景像、人物的梦,我们所做的梦,可以说都可用知识与经验来解释的,不过有时候是片断而不完整,有时候比较紊乱而不清晰。而引起梦就不这样,它是先做了没有经验过的梦境,以后再在日常中出现。如果禅定工夫能够达到二禅以上,在偶然小昏沉之中,像梦境一样,可以见到没有经验过的东西,这
20、是超过我们这个欲界以外的境象,虽然像梦境一样呈显出来,却倒也颇为真实。在佛法里,有一种专修禅定,可以利用做梦的方法,在禅定中发生前知,可以预先知道没有经验过的事情。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引起梦的一种。我年轻的时候,倒是时常做过引起梦,很多地方很多人,先在梦中见到,而后才证实的。例如有一次我去四川峨嵋的一个庙中,就感觉到非常熟悉,原因是我在梦中已经来了好几次。同时在庙侧面围墙以外,记得还有一条很险隘的山路,询问于住持和尚,据说这条路已经封闭几十年了,现在可能走不通,并且路中有很多大蛇和猛兽,路两旁又是万丈深坑,也没有人敢去。后来我得到住持的同意,把这一条路打通了,路两旁虽然是万丈深坑,但都长满了草树
21、,把人的视线遮住,所以也不那么可怕。这一条小路,由于封闭几十年没有人走,因此掉下来的树叶,都烂在路上,积了一层很厚的叶泥,走在上面,又香又软,真是悠哉游哉,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此一小径,通往一个山峰,称为莲花峰,我时常躺在莲花峰的石头上,真有“迎面看青天,谁与一般同”之慨。因此,我们不要看不起“独影境”,神通的发起还得靠它,而它是由第六意识的功能所发动。平时有人问到神通,我都不赞成的回说不要打妄想,原因是定力与智慧没有到达那个程度,而整天胡思乱想的要搞这个,恐怕神通发不起来反而弄成神经。现在为了讲学理,所以也把神通的道理提一下,不过要注意的,神通有时虽可采为宏法的方便,却须谨慎,它可不是道。一
22、般大禅师们,在还没有悟道以前,有的神通还蛮大,悟道以后,就舍弃神通的玩弄,而进入自性妙用的平实境界,就是这个道理。在唯识学上,其实还有很多科学性的东西,可惜当时弟子们并没有提出来问,所以释迦佛也保留不讲了。据我的看法,独影意识的功能,在定中,并不是由于昏沉而发动的,应该已经是“由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的神通妙用”了。【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这个太阳、月球、地球的宇宙,只是欲界中的一小点。三界包括六道(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在内。轮,就是轮转,在佛学中就是轮回的意思。过去我在西藏,有一位密宗的大喇嘛告诉我,孙中山先生是色界中大自在天的天主下凡,来救我们中国的。我们
23、在六道中轮 回,并不是佛、菩萨、上帝做我们的主宰,都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受业力所牵引。这种道理,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体会得到。当我们的行为或嗜好形成习惯以后,就很不容易改变,这就是业力所使然。我们不要说得太远,如果现在我们把心中一切烦恼统统放下,就是天堂,如果心中填满一切欲望,当下就是地狱,这不是现在我们都可觉察得到吗!?【相应心所五十一】:第六意识与五十一种心理作用相感应。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十一善: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二十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
24、、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四不定:悔、睡、眠、寻、伺。共有五十一个。【善恶临时别配之】:第六意识起念,是善、恶、无记,临时由五十一心所,分别支配与之相应,不会有毫厘之差。 天机活泼泼一般人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所用的是“识”。识的自性是识别,其作用随境象而变动,所以称做妄识,或神识。在见道以后,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就转为“成所作智”。普通人的观念以为“成道”以后,便“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了,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境地。就以静坐入定来说,认为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以佛学三世因果来推论,入定如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来生恐怕会投生畜生道
25、。这样的静坐,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搞。后来从禅宗转出来的宋明理学所讲的“不动心”,我们切莫望文生义而有同样的错解。譬如宋明学案上说,有一个人得了全身硬化的病,在梦中见到一个老人问他:“你最近病况如何?”他说:“已经好一点了。”老人说:“我不问你这个病,我是问你的心病。”他反问:“我心有什么病?”老人说:“你执心不动,安得不病!?”他说:“我二十年做工夫,就是求得此心不动,怎么算是病呢?”老人说:“你是读书人,诗经上面有二句话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机是活泼泼的,你怎么可以认为不动心就是道呢?你这样执心不动,当然影响到身体生病。”这个人听了老人的话,出了一身冷汗,就很恭敬的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只答说是
26、青城丈人。他醒来的时候,发现所盖的棉被与垫被,都被冷汗湿透了,病也因此好了。由此可见,“入定”“无念”“不动心”绝对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特别留意。 “转识成智”现在再把八识转成四智的道理,大略的讲一讲: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三识在进入三禅以后就停止了作用,可是要等到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的时候,它也跟着转为无漏智,配合六、七、八识,成办一切佛事,所以称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本来是“妄想心”,但由于“理”“行”的修持工夫,最先转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在金刚经上说,就是般若(智慧)的境界。至于第七末那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则在修行中分别转为平等性智与大圆镜智。就此,六祖慧能大
27、师有二句话描述:“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我们在修行的“因”位上第六意识的妄念空了,达到般若的境界;第七识的我执没有了,对待一切人,怨亲平等。不过,这两识虽然转了,还是意识的境界,并不能就算是“道”,必定要第八识在“果”位上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跟着转为成所作智的时候,才算是有了成果。后来宋明理学,用了禅宗的道理,换汤不换药的改了名词,说是变化气质。若以修道来说,变化气质,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平时做工夫,如果只是观念与感情有所改变,而没有达到气质的变化,与“道”还是不相干。就好像静坐中,连身心俱亡的工夫都达不到,只是心理觉得很宁静,身体也很健康,这是静坐中必然会产生的附属品,在过程上讲,当
28、然是好,不能算坏,可是,去道尚远。“妄性本空”前面提到意识颂一第三句“相应心所五十一”,是唯识学上,以善的道德行为为前提,将心理活动的状态,分析归纳为五十一种。这些心所的分类,在年代上虽然比较古老,可是它却极富于现代科学精神,相当精密。而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首先要问自己这方面的心理活动,转化到何种境况,气质变化到何等程度。就以禅宗上所谓的妄心与妄想,也就是心所的作用来说,我们的心理活动,不管是出于理智或情感,都是飘浮不定,虚妄不实的。这些没有根的妄心与妄想,根本无法把握得住,它自己的本性是“空”的。我经常告诉道友们,在静坐的时候,并不需要你去空一切妄想,而一切妄想自然会来空你。如果一静坐,就存着
29、现在要“静坐”的心理,再加上想空去一切妄想的念头,这不又是一大妄想吗?各位当下仔细检察反省自己的思想,就可以发现没有一念可以停留得住,既然停留不住,把握不了,不是空是什么!?而且佛学上所讲的空,是讲万事万物,一切思想、一切观念等等,它的体性本来就是空的。我们一打起坐来,就拼命的要想去空,这不是与佛学所讲本来就空的道理恰恰相反吗?禅宗的祖师们,把在静坐中,守窍哪!打通任督二脉哪!转河车哪!斥为装妖捏怪。不坐还清静,一坐起来,反而忙得要死,这是何苦来哉!?忙了半天,这里气动哪!那里丹田发热哪!其实,与“道”毫不相干。这其中道理非常明白,我们打坐做工夫,才有这些反应,不打坐不做工夫,这些反应就没有了
30、,可见这些反应不是“道”,因为“道”是不生不灭的,不是靠造作出来的。如果,我们打坐时,对心理的各种状态,与生理的各种感受,都不去理会,慢慢的回返到心“体”的本来状态,这样就对了。 “人生如幻”由此,可以了解到,唯识学上所讲的五十一心所,以及禅宗所讲的妄心妄想等等,都是幻化的,可是幻化并非没有,不过这一种“有”是幻化而有,并不实在而已。一般人对幻有极难体会到。譬如我们对电影、电视、魔术等,很容易体会到它是幻有,而对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一切,就不容易有同样的体会。就像我们现在这一堂人,我用妄想心(妄想并不是乱想,请注意)讲课,讲过的每一句话,随时都空去了;你们用妄想心在听,每一个观念、每一个道理,也随
31、时的都过去了,两个钟头以后,所谓“夜静人散时,江上数清风。”一切都把握不住。这些由于因缘的凑合,临时的、偶有的现象,都是幻有,而其实也是一种“妙有”。事实上,我们这个现有的生命,也是幻有的。如果一个人可以活一百岁的话,他从一岁二岁三岁一年一年幻去,幻了一百年,也就把这个生命幻完了,何况“人生七十古来稀”,大多人还活不到一百岁呢。“今非昔比”释迦佛有一个弟子,十几岁出家,六十几岁才回故乡,与他同辈的人,还认识他,就说:“此犹昔人”。你不是过去小时候的某某人吗?他回答说:“吾犹昔人,实非昔人。”我是像过去的某某人,可是实在并不是原来的人。唐诗上也有意境相似的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2、(音: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种道理,可以说与现代的医学与生理学不谋而合。在佛学上,认为一个人的生理(身体),以十二年为一周期。一个人经过十二年以后,连骨骼都换过了;现在的医学,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以七年为一大周期,这些都说明了幻有的道理。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现象,也都是我们意识妄想心所变现出来的,如果学禅而不通唯识,对心理的状态就很难加以体会与反省,达摩祖师要学禅的人,以楞伽经来印证,就是这个意思。“放下也放下”唯识学的内容非常精详而细密,不过却嫌繁琐,令人有迂闷之感,所以又要禅宗的简单放下,来对治。在此,我们看看禅宗的一则公案:有僧问马祖:“一物不将来,如何?”(就是说
33、,我的心已经达到空的境界,你看怎么样?)马祖大声的喝说:“放下。”(心理觉到空空洞洞,这还是意识的作用,如果要达到“真空”,必须还要将这种空的状态也放下,才能究竟。僧说:“我一物都没有,还要放下什么?”(我们大家想想看,既然觉得有一个寻一物都没有”的状态,这状态不正是有吗!)马祖说:“你既然放不下,那只好挑起走。”(一个人修行,能够达到空的境界,已经是不太简单。可是这种意识所造成的空,却是佛法的大病。经上说:“宁可有见大须弥,不可空见如芥子。”一般对于学佛学道的人,能够达到空,是非常的称赞,唯有禅师们,对于空见的人反而大力棒喝,呵为“担板汉”、“黑山鬼窟里做活计”、“大漆桶”等等,认为是最大的
34、根本无明。)结果,这个和尚因此而开悟了。诸葛亮曾讲过二句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前两天有一个老朋友来看我,说他现在对于一切名利富贵均不动心,问我够“淡泊”了吗?我说:“你还有淡泊的观念,就已经不淡泊了。真正的淡泊,应该连淡泊的心理都没有才对。“要“知”道”意识在八识里,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做坏事,作恶业,以致于披毛戴角下地狱,固然是由他做主角,而做好事升天堂,也是由他打先锋。楞严经上提到,使我们流转六道轮回,是这六根门头;若要成佛作祖,也是这六根门头。六根中的前五 根(前五识)只是工具。而使用这些工具的,却是第六根(意识)。一个婴儿,在还不会说话之前,第六意识还没有开始成长。老子说,修
35、道要恢复到婴儿的状态,就是指要恢复到没有意识的状态。这样说来,婴儿都是“有道”之士了!?不错,他们的确都是“有道”,可是不是“得道”,因为他们有“道”而不“知”,这一“知”,在禅宗就叫“开悟”。六祖说:道在心悟。荷泽禅师说: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防意如城”婴儿的第六意识虽然没有成长,而第六意识的根第七识却非常牢固,因为第七识是生命的我相。一个人年龄越增加,意识的观念越坚强。学佛参禅,初步就是要把意识的妄念空去,保持意识的现量,所以空去并 不是断了。用水来做譬喻,我们平时的意识心,如水的波浪,起伏不平。所谓空,就是使起伏的心波回复到平静的状态,即文学上所形容的“波平如镜”,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心
36、兵不兴”。这个时候,才可以谈得上达摩祖师所讲的“可以入道”。我们研究大小乘佛学的最根本道理,可以借用中国的一本古书增广昔时贤文的两句话:“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这是我们中国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与佛学也恰好相通。人很奇怪,坏的一面,容易被染污,而善的一面,却很难成就。因此,我们对于起心动念,要像防守城门一样,不可有丝毫的疏忽。提到中国文化,却有很多值得我个人向往的地方。对于我们中国人,有时候我还不想表示什么,原因是现代的中国人,对自己本国的固有文化,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而对于一些喜爱我国文化的外国朋友们,我倒是时常建议他们,若要研究中国文化,只要先把“三百千千”这四本书弄通了,也就懂得差不多
37、,而后透过这些根本知识,再对中国文化做深入的研究,一定有所成就。三百千千就是: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空也空”普通人,对于意识上的妄念,都是做无限度的扩展,因此伏下了痛苦与烦恼的根源。有一位禅师做了二句诗:“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上一句是就世俗人的观念而讲,都是要求多子多孙,黄金满堂;而下一句是就修道有了某种成就的人而言,当他意识上达到空的境界时,连这个身体都会感到是多余的。另一禅师说得更好,他说:“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这就是说,去年做工夫还有一个空相(我相)在,今年连空相都空去了,这才谈得上是禅,如果做工夫还保持有一个空的境界,充其量是意识达到宁静而已,算
38、不得是“道”、是“禅”。“不当老顽固”唯识学上所讲的:“意识”,就是一般佛学所讲的“妄心”,禅宗称他为“妄想”。不管是意识、妄心、妄想,基本上都是虚妄不实,靠不住的。我们了解了这些道理,再从医学、心理学的观念来看,婴儿在开始会说话的时候,意识就慢慢的成长,进入中年以后,便非常的坚强而固执,对于一般的观念与习惯,认为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别人很难影响他。现在我已经从中年将要跨进老年的阶段,有人 骂我老顽固,我到是蛮服气。因为我懂得这层道理,所以对一般的年轻同学,我只告诉他,凭我的经验,对于某件事,应该不能这样做,如果他不听,我也不坚持,就让他去碰碰看。因为一般年轻人能有自己的见解也是不
39、错的,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也是常事,只好让他由事的经验去教育自己了。“生命永无休止”人,到了老年,大部份意识都会退化,也就是记忆力衰退了,一般人认为这是生命有了问题。老年的记忆力虽然减退了,但是对于过去的事情,反而回忆得很清楚。因此一般老朋友一见面,就喜欢“想当年”,这一种现象,在医学与生理学上,认为是脑神经衰退的缘故。可是我不认为这是纯生理的原因,大部份还是受心理影响。比如我有一度,也感到心情已进入晚年状态,当时我马上把心理坚强起来,结果在看书的时候,认为重要的地方,照样可以像十几岁时一样,背得下来。很多人都讲我记忆力很好,其实我对要背的东西,也没有特别的去下工夫,只是把心宁静下来,看过也就
40、自然把它记住了。究其实,一般人所觉到的记忆力减退,我想还是心太乱的关系。有些老朋友来看我,说是已经退休了,所以什么都 不想做。我就告诉他,要特别注意的,人可以退休,但心理绝不可以也跟着退休,如果是这样,那这一辈子可真是休了。“由定起修”上面所说是对做工夫上的体会,一个人到了老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功能并没有减退,只是骨骼、肌肉、血液、神经、荷尔蒙、热能等四大在变动,有衰退的现象。 至于意识的理解与记忆力的退化,虽然受生理衰退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心理的萎缩,唯心所造。如果我们能够把意识坚强起来,反而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所谓“返老还童”,应该可以办得到,但必须从心理做起。意识的坚强,是
41、世间“定”的一种,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此种定的功用,但可不是出世法。在座的各位老先生,自己现在就可以加以体会,你们感到思想、能力、记忆等都不及从前,认为生埋上四大的衰退影响到意识的萎缩。现在必须从意识的坚强开始,这一种坚强就是“定”的工夫,而这一种定,必须从宁静开始,而后再促进生理的健康。不过, 真正要达到这种“定”的工夫,并不容易,需要恒心慢慢加以培养。(四)意识颂二现在我们回转来看意识颂二:【性界受三恒转易】:性指善、恶、无记三性;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受是乐、苦、忧、喜、舍五受。意识本身的自性,变动不居,所以它的生起,是受外界所影响,恒转变易。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修持的工
42、夫,意识所产生的念头,一会儿善、一会儿恶,心理很容易受到声、色的左右,所以大半都是欲界中人。有些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他们一般的欲望较低,可是对于文学的美,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却极为爱好,这些大半是色界中人。而有极少数真正的宗教家,他们对于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放下,这是无色界中人。一般人虽然也在学佛学禅,但是对世俗的一切,一点都不肯舍得,弄来弄去,气质没有半点升华,还是在欲界的低层中转,这是我们要加以注意的。根据意识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的“人格”是可以随时变换的。变换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变换,一种是被动的变换。主动的变换就是靠着修行。慢慢的使气质变换过来,一旦这种主动的变换成功了,就是经
43、“多生累动”,也不容易再改变。另一种是被动的,譬如由高空摔下来,或是精神上受到重大的刺激,或是生理上受到某些特殊的伤害,都可能产生人格变换。有的得了遗忘症,把过去的事情完全忘记了,所有亲友在他眼中,也像陌生人一样。有的本来很聪明,会变成很笨;有的原来很好静的,会变成好动,种种变换,不一而足。只是这种被动的变换,有时又会消失,自己无法把握,做不得主。【根随信等总相连】:根、随、信等,是指五十一心所的根本烦恼、随烦恼以及信、精进、惭、愧等的善法,或不定,或别境,都与恒转变易的意识心相牵连。如果要学禅,对于意识上的心所变动,也就是起心动念的时候,这些善恶喜怒的念头从那里来,又到那里去,这正是要注意的
44、关键所在,也就是学佛参禅最基本的“观心”及“参话头”的法门。 “禅师的操守”现在有些人谈到禅,只在意境上觉得有一点喜悦,认为就是这个。譬如以“拈花微笑”的公案来讲,有人看到一朵花,认为很美,心理产生喜悦的意境,便执之为禅,却不去体会能够产生喜悦的是什么?禅的实际理地,是一尘不立,若把心境所产生的喜悦心所,当做是禅,则真不知这是什么禅?!又有一些人看禅宗语录,只喜欢看一些公案机伶的风光,对于禅师的严谨之行,却不注意。现在就大禅师的严肃面,且举两句诗以为借镜:“杨岐灯盏名千古,保寿片姜颂万年。”杨岐是宋初江西杨岐山禅宗大丛林的方丈,在他当库头司(管理库房的职务。大丛林的制度,组织非常严密。管理教育
45、,是住持方丈的责任,而平常生活事务、接待宾客等等,则设有监院总管其责,由都监监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曾当过和尚,对于禅宗的大丛林制度非常熟悉,所以他建立明朝以后,朝中很多宫职,都引用禅宗大丛林组织的名称,例如某某“司”等)的时候,除了办理公务,才点燃寺庙所设的油灯以外,其他时候绝不点灯,要看经阅论,都借月光来照明,这种公私分明的精神,传为千古美谈。另外有位保寿禅师,在他当住持的时候,有一天生病,教侍者去库房要几片生姜来熬汤药,被库头司一口拒绝,理由是库房的东西,都是常住(整个寺庙)的东西,公用可以,私用一定要用钱买。侍者回去禀告保寿禅师,保寿禅师不但不生气,还说这是他的一时疏忽,大大的称
46、赞库头司一番,并自掏腰包买姜合药。他这个故事,为后代立了很好的楷模。其他像百丈禅师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活到一百多岁,这么大的年纪还是跟大家一起干活搬木运砖,毫不例外。四川成都有一处文殊院,也是禅宗的大丛林,过去的住持,都由诸山长老推选修持与品德最杰出的大德来担任。在唐、宋的时候,更要由政府或皇帝下聘书聘请,那又是另一种制度。据说民初文殊院的住持,是逊清很有地位的一个人物,但是他自己绝口不提。他为着要培养一个徒弟,用种种方法来折磨他,后来甚至于把徒弟赶出去。结果他徒弟到了下江的江苏金山寺,在平和禅师处开悟了。他师父晓得他开悟了,才把他召了回去,将文殊院住持
47、的职务交给了他。过去在大丛林当一个住持,是非常艰苦的事。就以过堂(吃饭)来说,几百人的一个大斋堂,鸦雀无声,比部队的聚餐还要严肃,部队还需要人管理,他们却是完全出于自发自动。几百人坐好以后,老和尚合一下掌,大家就开动。住持若有什么事情,就利用过堂的时间向大家宣布,这样一来,往往弄得自己没有吃饱。这也是真正修行的一面。有一天,文殊院这位老方丈在过堂时,宣布他要把住持的位置让给这位徒弟,自己要离开了。徒弟听了很难过,心想年老的师父要离开,很放不下心,就问师父要到那里去?师父说这个你不要管,我自有安排。接着,他就教监院到他寮房(卧房),把他放在帐顶上的行李拿来。大家一看,只是一个小包袱,里有三件衣服
48、。这是他二十年前来文殊院当方丈时唯一的行李。经过二十年,把方丈的位置交出去,要离开的时候,还是这一点行李。由此可见他的操守的严谨了。说到意识颂这一段,为什么拉拉杂杂地说了这许多,无非希望大家了解一个学佛学禅的人,要随时随地反省自己的心念,不管是善是恶,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要认为打打坐,有一点空灵的境界就是禅。只要我们随时检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工夫成熟了,自性光明的境界自然就会透发出来。这是“根随信等总相连”的最基本道理。“业由心造”动身发语独为最:身体的行动是靠意识来促使的。在坐有几位喜欢练拳的朋友,你们应该可以体会得到,当工夫练得好时,拳还没有打到别人的身上,先有一股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