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煤炭燃烧C. 食物腐烂D. 粮食酿酒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固体粉末装入试管B. 给液体加热C. 连接仪器D. 检查装置气密性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4.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分子构成不同B.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结成冰不能流动一一分子不再运动C. 50mL水和
2、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一一分子间有间隔D. 蔗糖溶液不导电一一其水溶液中不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5. 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X+H2O,X的化学式为()A. CB. CH4C. CH3OHD. CH2O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7. 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
3、花的成分之一,可抗菌、抗病毒,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B. 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D. 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组成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B.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 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D.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9. 如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环境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水体污染
4、的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生活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烧得更旺打开汽水瓶盖时,由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大,汽水会喷出干冰作制冷剂,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A. AB. BC. CD. D10. 以下对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B.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其炸裂C.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若弹簧夹没夹紧会造成所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D. 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1. 下列各组
5、离子在pH=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Ca2+、ClB. NH4+、K+、CO32C. Cu2+、Cl、SO42D. Ba2+、Al3+、SO4212. 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B.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通常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13. 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
6、化钾固体B.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D. 向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1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及操作A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C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A. AB. BC. CD.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5. 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化
7、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步骤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步骤2:向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步骤3:另取10.6g该样品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B. 步骤1所得滤液中至少含有2种阳离子C.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D. 该样品的组成最多有4种情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9.0分)16.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1)2
8、个汞原子 _。(2)碘酒中的溶剂 _。(3)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_。17.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小麦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_,馅料中常添加铁强化酱油,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 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久置的铁锅出现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 _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铜和锌的合金,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之一是:2CuO+C高温4Cu+CO2。该反
9、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填化学式)。18. 学习化学要建立粒子观、元素观和变化观,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可知,铈的原子序数是 _。(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_(填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粒子有 _。E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19. 将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_。2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10、题:(1)P点的含义是 _。(2)t2时,将15克甲物质加入到2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g。(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 _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回答下
11、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_。(2)写出FE反应的实验现象 _。(3)C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4)若FA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0分)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家里的热水壶用久后,壶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请写出厨房中能洗涤除去水垢的物质名称。(答一种即可)(2)今天是小野的生日,她许下了美好的生日愿望并吹灭了生日蜡烛,请写出其中的灭火原理。(3)常用的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请写出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的原理。23. 能源和材料是
12、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作为能源,倍受人们关注,请写出氢气作为理想燃料的优点。(答一点即可)(2)国家大力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请写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答一点即可)(3)合成橡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请写出其中一点。24. 环境污染使人类的生存遭受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答一种即可)(2)温室效应增强导致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请写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答一点即可)(3)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请写出“白色污染”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13、)25.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 _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 _盖灭酒精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3)用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0g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_、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六、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6. 化学实验使同学们不仅学习到化学知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4、(1)图A所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2)图B所示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3)C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_。(4)D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_。(答一点即可)27. 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_。(2)请写出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使气体从 _(填“左”或“右”)端导管通入。(3)利用A装置和上述药品制二氧化碳时,你选择的药品为 _,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_。28.
15、 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2)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3)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4)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NaC
16、l猜想二:NaCl、CaCl2猜想三:_【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_ 溶液。_ 猜想二成立【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9. 疫情防控期间常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2)正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写出最简整数比)。(3)6g正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_g。30. 小明同学用某铁粉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7、1)样品中铁的质量是 _g;(2)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煤炭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答
18、案】C【解析】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时,试管要横放,盛有药品的药匙伸入到试管底部,试管慢慢竖起,该项正确; B、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45,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该项正确; C、连接仪器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应将试管拿在手中,将橡胶塞轻轻旋入试管口,该项错误; D、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该项正确; 故选:C。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3.【答案】D【解析】解:A、钨用于
19、造灯泡中的灯丝,利用了钨的熔点高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利用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
20、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答案】B【解析】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结成冰不能流动,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蔗糖溶液不导电,是因为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其水溶液中不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2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3OH。 故选:
22、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该气体时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该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描述反应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该项错误; C、浓硫酸没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瓶塞瓶口不会出现白雾,该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时,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该项正确; 故选:
23、D。A、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进行分析; B、描述反应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C、根据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本题对化学反应发生时的实验现象描述进行了考查,在描述反应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需要对生成物的盐酸、状态、气味等性质进行描述。7.【答案】B【解析】解:A.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169=35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故A错误。 B.由绿原酸化学式C16H18O9可知,绿原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正确。 C.绿原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32:
24、3,原子个数比为16:18=8:9,故C错误。 D.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B、根据绿原酸化学式C16H18O9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等,注意理解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8.【答案】D【解析】解:A、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项正确; B、氢氧化铝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项正确; C、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是世
25、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该项正确;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但化学性质与无机盐相似,属于无机化合物,该项错误; 故选:D。A、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铝的用途进行分析; C、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D、根据有机物的特征进行分析。本题对分离液态空气、氢氧化铝的用途、复合材料、有机物特征等知识进行了考查,题目知识点较广,但相对简单。9.【答案】D【解析】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B、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水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
26、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烧得更旺,说法完全正确,不合题意; D、打开汽水瓶盖时,由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汽水会喷出,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A、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化学与安全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来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比较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10.【答案】C【解析】解:A、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
27、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其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弹簧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A、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若
28、弹簧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A【解析】解:pH为4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CO32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Ba2+和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
29、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pH为4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2.【答案】A【解析】解:A、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故A正确; B、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有单
30、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A。A、根据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进行分析; D、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进行
31、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3.【答案】C【解析】解:A、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至氯化钾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镁和氧气的质量减少,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但是反应过程中消耗的镁的质量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逐渐增大,最终接近7,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D
32、、向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碳酸氢钠,则最终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碳酸钠消耗的稀盐酸多,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A、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能继续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判断。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
33、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4.【答案】B【解析】解:A、硫酸铵和氯化铵均能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B、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
34、误。 故选: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5.【答案】AD【解析】解:步骤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和几种;步骤2:向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
35、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说明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还有碳酸钡、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根据纯净的碳酸钠10.6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钾13.8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钙10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步骤3:另取10.6g该样品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A、由上述分析可知,通过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故正确; B、碳酸钠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步骤1所得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阳离子钠离子,故错误; C、根据盐酸与生成二氧化碳
36、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 设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x 2HCl-CO2 7344 x4.4g 7344=x4.4g x=7.3g 故盐酸的质量分数是7.3g200g100%=3.65%,故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样品的组成可能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碳酸钾、氯化钠,共4种情况,故正确; 故选:AD。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步骤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和几种;步骤2:向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
37、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说明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还有碳酸钡、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步骤3:另取10.6g该样品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根据纯净的碳酸钠10.6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钾13.8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钙10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进行分析。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6.【答案】2Hg C2H5OH HN+5O3【解析】解:(1)
38、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汞原子表示为2Hg;故答案为:2Hg; (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 (3)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N+5O3,故答案为:HN+5O3。(1)根据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2)根据碘酒是碘的酒精
39、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注意理解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7.【答案】糖类 微量 氧气、水 煮沸 碳(或C) CuO【解析】解:(1)小麦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馅料中常添加铁强化酱油,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答案为:糖类;微量; (2)久置的铁锅出现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故答案为:氧气、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4)在该反
40、应中,铜元素由+2价变成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4价,在化学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答案为:碳(或C);CuO。(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人体所需元素的类别来分析; (2)根据铁锈蚀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得氧失氧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8.【答案】58 BD CDE 得到【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的原子序数是58;故答案为:58; (2)由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和D的
4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是氧原子、C是钠离子、D是硫原子、E是氯原子,钠原子、硫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均位于第三周期,E粒子是氯原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答案为:BD;CDE;得到。(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答案】Ag Zn(NO3)2、AgNO3【解析】解:将铝粉和锌粉的混
42、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铝会先与硝酸银反应,锌再与硝酸银,铝、锌都不会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g;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Zn(NO3)2、AgNO3。 故答案为:Ag;Zn(NO3)2、AgNO3。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训练即可完成。20.【答案】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0 蒸发结晶 乙丙甲【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1
43、5克甲物质加入到2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0g的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是30g; (3)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不会析出固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故答案为:(1)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0; (3)蒸发结晶; (4)乙丙甲。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
44、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答案】Fe 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复分解反应 CuO+COCu+CO2【解析】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B是铁,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铁会与E发生反应,所以E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钙,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
45、物质,F会转化成硫酸铜、A,所以F是氧化铜,A是铜,C会与铁反应,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C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化学式为:Fe; (2)FE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C和D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若FA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故答案为:(1)Fe; (2)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复分解反应; (4)CuO+COCu+CO2。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B是铁,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铁会与E发生反应,所以E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钙,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会转化成硫酸铜、A,所以F是氧化铜,A是铜,C会与铁反应,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C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