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公路路网的改建升级工程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些改建工程中,如何在保证路线线形和桥涵结构安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老桥,以最低的投资换取最佳的效益,是设计者所应考虑的。本文就公路改建工程桥涵勘察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
2、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改建工程;桥涵改建;勘察设计 Abstract: highway network upgrad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In these rebuilding project, 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and bridge route alignment with the premise of standard, make full use of
3、the old, old bridge, with the minimum investment return for the benefit of the best, is the designer should consider. This paper highway rebuilding project survey and design of bridge thoroughly discussed,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highway rebuilding project; Bridges rebuilt; Su
4、rvey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7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建的高等级公路网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原有公路网改建升级的问题也迫在眉睫。以杭州市为例,境内几条主要干线公路大多建成时间已经很久,行车道宽度普遍不足,线形较差。而且由于多年使用,部分路面甚至桥涵出现破损、老化,交通堵塞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给行车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为了更好地适应交通需求,公路改建成为加强交通运输能力的补充,公路路网的改建升级工程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些改建工程中,如何在保
5、证路线线形和桥涵结构安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老桥,以最低的投资换取最佳的效益,是项目实施所应考虑的。 2. 公路改建工程的特点 第一,节省资源。改建工程通过利用原有的路基可以节省比较大比例的投资。但是,一定要合理地处理好新旧路的路基、路面相接问题。第二,交通管理。改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原有的道路车流量很大,则需要下很大力度维持交通,更要特别注重交通安全管理。第三,旧路问题。公路拓宽时新路堤的建设会导致老路堤产生新的沉降变形,并且在新、老路堤之间产生差异沉降,最终导致路堤拉裂、路面破坏等不好影响。第四,环保问题。公路工程改建中存在很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已日趋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科学发展的头
6、等问题。 3. 桥涵勘察设计的注意要点 旧路改建工程中,桥涵一般需拆除重建或拓宽改造,决定桥涵拆除重建还是拓宽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不同桥梁结构形式的拼宽连接问题,如为现浇结构,需处理好现浇拼宽部分和原有桥梁的连接,可在完成现浇拼宽部分一定时间后再浇筑连接部分湿接缝,减少现浇拼宽部分收缩的影响;原桥涵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不满足,能否通过适当加固达标; 原桥涵是何种结构形式,服务年限多长,使用状况如何,利用价值是否大; 原桥涵是否满足泄洪和净空要求,需考虑桥梁拼宽后由于横坡影响对桥下净高的减小;是否限制路线平、纵面线形,使路线指标不能满足技术指标,或能满足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老路,在经济上
7、得不偿失。 3.1 大中桥 对原有桥梁的孔径、上下部尺寸、平面位置等进行详细的的调查,为桥涵的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 (1) 上部结构的调查 调查内容:桥梁墩台桩号、跨径、交角、梁板形式及尺寸、桥面现状、伸缩缝所在墩台号、防撞墙形式及尺寸、有无桥头搭板等。国内公路通行车辆超载超重现象较为多,特别是超载超重的大型货车,对桥梁的危害较大:桥梁有无上部伸缩缝损坏、漏水、桥面铺装损坏、上部板梁钢筋或者钢束裸露、裂缝等,仔细观察梁板外观有无裂缝、漏筋、渗水等,现场分析形成原因,对梁板是否利用给出初步意见,对桥面铺装、防撞墙现状、有无裂缝、车辙、坑槽等破损记录其所在位置,现场拍照记录。对特殊结构桥梁需进行有
8、针对性的桥梁检测,如系杆拱桥需重点检查系杆与拱和桥面系之间的连接处是否生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独柱墩桥梁需重点检查桥梁支座处是否存在横向位移,使独柱墩偏心发生变化,存在安全隐患; (2)下部结构调查 调查内容:墩台结构形式、各部尺寸。主要包括墩台盖梁(台帽)、墩台身、墩柱(肋板)间距,承台、系梁、基础锥坡等。其中盖梁(台帽)、重力式墩台身、轻型和石砌墩台身、墩系梁等需加长部位为调查测量重点。在测量柱式墩间距时,为提高精度,我们采用皮尺测量墩柱周长求得其直径,再量得柱间距,这样就较取得了较为精确的柱间距。对墩台下部外观,特别是观察有无裂缝、露筋、蜂窝等,拍照做记录,分析其原因,初步判断是否加固
9、或重建。个别的提出检测要求。桥梁拼宽需要浇筑新的桩基的需充分收集原有地质质料,资料不足的需补充钻探地质孔,使得桩基验算能有充分的依据。 由于旧路利用段大、中桥已使用多年,桥位处河道已形成规则的河槽断面,受旧桥的限制,桥位选择尽量与原桥位相同,以很好的利用旧桥,减少防护等附属设施。新建大、中桥桥位由于均应符合路线总体走向,路桥综合考虑,并适应地方的各种规划(城镇、路网、水利等)。在选定桥位时,首先结合路线布设,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综合比较,并进行必要的勘察,然后在拟定桥位附近进行更深入的比选,以期得到合理的桥位和理想的路线线位。桥位在服从路线走向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河段顺直、河道较窄的位置,以减少桥
10、梁长度。 桥梁设计按照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在选型时还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和地质情况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尽量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通过对目前公路上应用较多的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等结构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桥梁的合理结构型式。桥梁下部结构结合地形分别采用了柱式墩、肋式台,墩台基础结合地质情况采用了桩基础和扩大基础。 3.2 小桥涵调查 路线跨越自然河沟时,小桥涵按照地形条件并综合考虑河沟的汇水面积及排水要求进行布设。小桥涵孔径首先满足p%洪水频率设计流量的要求,参照上游
11、铁路及旧路小桥涵孔径进行水文验算,对不符合要求的桥涵进行调整。为了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同时也兼顾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小桥涵的使用寿命,小桥需选择合理的桥台形式,采用方便预制和较为常用的梁板。 根据中线桩,测量现有桥位中心桩号、起始点桩号、加宽宽度等,以作为平面位置控制。对于斜桥,精确的测量往往不大容易,这时,可用全站仪测出桥梁主要控制点的坐标,再结合中线坐标,精确地得出路线中线与原桥的位置关系。这些控制点通常有:两桥台前墙线的端点、伸缩缝或连续缝的端点、护轮带端部等,必要时还可量测每墩、每桩的坐标。量测时,应注意做好记录,并结合打好的中桩量测桥梁左右侧宽度、交角作为复核资料。控
12、制点的选取应有规律并有利于测量精度,如:伸缩缝端部不好测量时,可先测伸缩缝与护轮带内侧交点的坐标,然后用钢尺量测护轮带宽度。 3.3 涵洞尺寸的调查 对原有涵洞主要尺寸进行调查:涵洞长度;行车道板厚度、长度、宽度;涵洞洞身高度、宽度、净跨;附属构造物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对以上结构尺寸调查,主要是为涵洞拆除圬工量收集基础资料,如若确定该涵洞可修复利用,还应采用水准仪、皮尺对涵洞的进出水口高程详细测量,以便做加宽、加高设计时与原涵对接符合。同时,调查涵洞修建年月及使用情况,包括损毁及修复情况。涵洞检查完成后对技术状况做出综合评定,提出日常养护、维修、加固、改建等建议。 参考文献: 1姚玲森.桥梁
13、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2,12-13. 2Chiew.YM,Mellive B.W.Local scour around bridge piersJ.J of Hydraulic Research,2007,25(1):115-122. 3米居正.库区下游桥梁基础冲刷与防护J.中国公路学报.2003(2):35-37. 4马尔立.公路桥梁墩台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3,46-47. 5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103-104. 6 张渊波.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思考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10,(05):166-16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