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土桥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市土桥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恩施市土桥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湖北民族学院城市规划设计室【精品文档】第 10 页 目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二章 规划总则1第一节 规划依据1第二节 规划原则1第三节 规划目标、定位和规模1第三章 现状概况及分析1第一节 规划层次2第二节 现状用地分析2第三节 现状土地使用情况2第四节 现状基础设施2第五节 现状道路交通情况2 第六节 现状分析结论3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3第一节 功能结构3第二节 用地布局4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4第一节 规划策略5 第二节 道路骨架5第三节 道路红线规划5第四节 道路交叉口规划5第五节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6第六
2、章 竖向规划6第一节 规划原则6第二节 道路、场地竖向规划6第七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7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7第二节 景观系统规划7第八章 城市空间设计引导7 第一节 建筑风格7第二节 街廊设计7第三节 植栽7第四节 地面铺砌8第五节 功能性设施8第六节 观赏性设施8第七节 视觉信息性设施8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8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8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9第三节 电力工程规划9第四节 电信工程规划10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10第六节 管线综合规划10第七节 环境卫生规划11第八节 环境保护规划11第九节 防灾规划11第十章 开发强度控制11第一节 土地使用控制12第二节 建设强度控制13第一章
3、 前 言土桥坝片区拥有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和浓郁特色的教学资源。然而长期以来,片区均作为一个局部聚集区和农村居民点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其发展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新一轮的恩施市城市总规规划修编中讲土桥坝片区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并对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交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给片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为加强片区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落实总规路网,提升环境品质,编制土桥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刻不容缓。第二章 规划总则第 1 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4、标准GBJ139-9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6.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7. 国家和省市有关或相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第 2 条 规划原则1、整体协调 落实规划所确定的功能定位和道路骨架,统筹安排各类建设,协调与周边区域的关系。2、生态优先 充分保护和利用区域山水人文景观资源,片区建设开发必须采用适宜的建设强度,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性。3、彰显特色 结合山水园林城的建设目标,立足于片区景观资源,彰显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提升环境品质。4、便于实施 结合土桥坝片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集中布局,统一规划,对该片区建设发展进行长远控制,利于分片实施和
5、规划。第 3 条 规划目标、定位和规模1、规划目标(1)目标一:主题丰富、特色鲜明的门户区。结合地形,打造独特的山地城市空间。(2)目标二:自然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区。结合现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形,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居住区。2、规划定位充分利用片区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以城市休闲、生态居住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区。第三章 现状概况及分析第 1 条 规划层次恩施市域国土面积为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其中恩施市土桥坝片区主要包含了附属医院、土桥坝、州劳动就业局、州电大、优抚医院、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院、恩施高中以及
6、民院新村等主要规划区行政管辖区域和规划范围。第 2 条 现状人口片区现状人口以农村居住人口为主。第 3 条 现状用地分析1、现状地形分析高程分析:片区内部地形起伏较大 。坡度分析:片区坡向多变,坡度主要在15-40度之间。沿清江河坡度超过50度,其余地区坡度多在25度至50度之间,这些地区需通过一定工程技术手段改造后方可开发建设。2、建筑质量分析片区内现多为2-3层砖混结构的自建房,另分布有部分工业建筑,依据现状建筑质量,结构和居住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价,将现状建筑分为三类:一类建筑以框架混凝土结构为主,现状综合质量和环境较好、在规划区内具有良好的保留价值。二类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建设年代较早、综
7、合质量和环境状况一般的应逐步改造。三类建筑以砖、木、土结构为主,无配套的市政设施,规划进行逐步拆迁。表3-1现状建筑质量统计表类别各类所占比例(%)一类建筑5.44二类建筑87.84三类建筑6.72总计100第 4 条 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土桥坝片区内建设用地主要为分散零乱的村民聚集用地、部分工业用地和少量公共设施用地。1、居住用地片区内现状居住用地分为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和教育设施用地。2、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0.08%,主要为附属医院等用地。3、市政设施用地现状市政设施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0.13%。主要为片区北侧的加油站以及垃圾中转站用地。
8、4、对外交通用地现状对外交通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0.14%。5、工业用地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71%。6、道路广场用地片现状道理广场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4.42%。7、特殊用地现状特殊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0.98%。8、水域及其他用地 片区内水域及其他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75.91%。表2-3现状用地平衡表序号代码用地性质比例()1R居住用地7.642C公共设施用地0.083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134T对外交通用地0.145M工业用地3.716S道路交通设施用地4.427D特殊用地0.988城市建设用地16.999水域及其它用地75.9110规划总用地100第 5 条 现状基础设
9、施1、给水在最高处修建蓄水池引水至各家各户,现状管网较少。2、排水片区内无污水排放管道,村镇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散排进入河沟,雨水通过自然沟渠排除,无污水处理设施。3、电力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线路为架空敷设方式,且可靠性较差,对片区景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燃气该片区内无完善天然气管网,目前主要生活燃料为煤和液化石油气。5、消防现状无消防站设施,可考虑新建。第 6条 现状道路交通情况1、现状道路现状道路主要为过境道路和通村支路,片区主次干道系统尚未形成。支路多为局部的通村小路,且多为尽端道路,通畅性较差。2、存在问题(1)道路系统不完善较多通村小路,缺乏片区主次干道,道路系统不完善。(2)过
10、境交通穿越片区过境交通穿越片区,既不利于片区交通组织,又与居民生活通行之间存在相互影响。(3)道路等级过低,路况欠佳。现状道路普便存在路幅宽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的问题,部分支路现状多为碎石路和机耕路,路况较差,无法满足建设发展需要。第 7 条 用地开发建设评价根据现状用地建设情况,将规划区按保留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改造用地和道路用地五个层次划分。保留用地:主要指现状新建、现状在建及综合环境质量较好的用地。可建设用地:主要指现状没有建设,地质条件良好,地形坡度平缓的用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选择用地。不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指地形坡度大,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合进行建设的
11、用地。主要为山体。改造用地:主要指现状建筑破旧,综合环境质量差,必须重新建设以形成较好整体环境的用地。主要为低层建筑相对集中建筑陈旧,适宜居住的地块。道路用地:主要指片区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表3-2 用地评价情况一览表序号 用地类别 比例(%)1 保留用地36.812 可建设用地40.793 不可建设用地9.854 改造用地10.016 道路用地3.54第 8 条 现状分析结论1、优势(1)交通发展突显区位优势土桥坝长期以来一直为通往附属医院、湖北民院、恩施职院、恩施火车站的必经之路,片区的区位优势越发突出和重要。(2)山水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规划区拥有良好自然生态与浓郁的人文景观极大的丰富了
12、环境景观资源。(3)片区建设带来发展契机长期以来的发展滞后使得居民对片区改造的需求日益强烈,新一轮控规骨架路网的规划又给片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片区的整体开发已具备了充分的条件。2、劣势(1)地形复杂使得建设难度较大片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只在沟谷地带有少量的用地较为平坦,用地建设的难度大。(2)发展滞后导致配套设施欠缺长期的发展滞后不但导致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建设不足,也使得幼儿园、中小学、市场等各类配套设施配套极为缺乏,无法满足片区发展需要。(3) 控制不足致使环境品质低下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建设控制,区内居民自建房分布零散且品质低下;现状给排水、垃圾收集等系统等不完善
13、和不规范既给区内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又对城市安全和环境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第 1 条 功能结构本次规划设计结合建设现状,利用其区域的独特优势,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和功能结构布局形成 “一带两轴四区” 的格局:一带:是指一龙洞河沿岸为主的一条绿化带;两轴:分别是指人文景观轴和自然景观轴两大景观轴线;四区:是指文教区、生态居住区、商业区和生态景观区等四大主要功能片区。第 2 条 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片区内现状居住用地分为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和教育设施用地。(1)住宅用地住宅用地主要布置于片区中部,充分利用片区的良好山水资源景观,布置以多低层为主的生态住宅。(2)住商
14、混合用地住商混合用地以多层为主,局部区域结合地块开发布置部分高层建筑,建筑应注重高低错落,依山就势。(3)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是教育教学用地。其他规模较小或可结合其他建筑布置的配套服务设施,如邮政储蓄等,配建标准按公共设施配套一览表要求执行。表3-1 居住区级公共设施配套一览表 分类项目名称 用地规模(M2/处) 设置数量(处) 服务半径(M)备注教育幼儿园25002300独设小学80001500独设医疗卫生卫生所50011000独设/合设文化体育文化活动站400-60021000独设邮电邮电分局1800-1000独设社区服务居委会2独设社区服务中心300-5002
15、独设独设/合设治安联防站12-202合设道路交通社会停车场(库)3独设环卫垃圾转运站1001700-1000独设公厕601005500-800独设/合设表中未涉及的其他小型配套公建,如理发、照相、副食店、煤气换气站、小百货、公用电话、修理店等,可在公建中心设置一部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其他建筑中设置。2、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0.08%,主要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3、道路广场用地片现状道理广场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4.42%。规划结合道路节点布置1处广场,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规划结合公共服务设施设置1处社会停车场地,满足停车需求
16、,方便居民停车所需。4、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主要为片区主干道及片区主干道管理所用地。5、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其中主要包括供水用地面积、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加油站用地面积、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6、绿地绿地由公共绿地、街旁绿及防护绿地构成。7、规划用地平衡表表4-2 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比例代号(%)1 居住用地R40.29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其中小学用地RX住商混合用地RC2 公共设施用地C10.4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旅馆业用地C25医疗卫生用地C5市场用地C263 道路广场用地S13.83其中道路用地S1广场用地S2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4对外交通用地T3.125市政公用设施用
17、地U0.8其中供水用地U11公共交通用地U21其它交通设施用地U29粪便垃圾用地U36 绿地G31.54其中公园G11街头绿地G12防护绿地G227 可建设用地1008水域及其他用地E9 总计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第 1 条 规划策略1 、 逐步完善片区与市区之间的交通联系2、 完善内部交通系统,处理好人流与车流的组织,尽量减少两者间的相互交叉。3、 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4、 区内道路以新建、改造为主,逐步完善道路交通系统。5、 强化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第 2条 道路骨架道路交通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需要,在保证总体规划道路发展设想基础上,并进一步考虑片区交通发展要求和对外联系情
18、况。将片区道路分为四个等级:对外交通、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详见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1、主干路由北向南联通舞阳坝民院路。2、城市次干路在干道之间设置次干道,增加路网密度,红线宽度为15-20m。3、支路除主干路和次干路之外,其余道路均为支路,主要解决内部的交通联系,红线宽度为9-12m。4、对外交通使片区与其他地块和片区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第 3 条 道路红线规划规划道路网共分三级,道路红线宽度主干道22-36米,次干道15-20米,支路9-12米。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主干道后退距离不小于8米,次干道不小于5米,支路不小于3米。道路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表5-2 道路交叉口
19、缘石转弯半径一览表主干道(米)次干道(米)支路(米)主干道25-3520-3020次干道20-3020-2515-20支路2015-2012-15交通流量较大的建筑基地,其通道连接城市主次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距城市主次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80米;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桥、引道和各类地下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小于6米;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0米。第 4 条 道路交叉口规划规划范围内,道口均采取平交控制方式。在下一步做交叉口渠化设计时应根据交通量、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数,布置交通岛有效引导车流顺畅行驶。表5-3 道路交叉口形式一览表相交道路主干道
20、次干道支路主干道B、CB,CB,D次干道B,CC,DD、E支路B,DD、EE 注:B为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C为平面环形交叉口 D为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E为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第 5 条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1、广场片区内设置1处公共活动广场,主要为休闲游憩功能,以丰富片区景观,满足城市居民、外来游客的休闲需求。2、社会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用地按照人均1控制,每个停车位按30计。片区内布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其他公共停车位结合规划地块综合布置。各类用地需按其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库)。各类建筑停车泊位按停车泊位指标表(表9)规定执行。表9:各类用地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表建
21、筑类型类别单 位机动车位住宅泊位/户0.50.8商业商业中心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8蔬菜农贸市场泊位/100m2建筑面积0.60.8超市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8餐饮、娱乐泊位/100m2建筑面积12酒店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8办公行政办公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1.0商务办公及其他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5文教卫体 博物馆、图书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20.5展览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8影剧院泊位/100座位510体育场馆泊位/100座位2.03.0中小学及幼儿园泊位/1学生0.20.5医院泊位/100m2建筑面积13厂房
22、、仓库厂房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5仓库泊位/100m2建筑面积0.40.63、加油站规划在片区设置加油站,公共加油站服务半径要求为0.91.2公里。 第六章 竖向规划第 1 条 规划原则遵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衔接本区域外其他道路及相应市政管网。在综合分析地形、地物及地区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本区域内的道路竖向进行优化。在保证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道路设计高程与周边地块现状高程接近,减少土方工程量。保护片区生态环境,增强片区景观效果。第 2 条 道路、场地规划片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坡向多变,现状地形基本呈不规则分布。规划结合现状道路高程,并考虑与周边区域道路相衔接,合理确定道路
23、高程。规划道路纵坡在0.3%-7.7%之间。规划场地高程以周围道路高程为依据,结合现状地形、地块划分及场地排水确定。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确定场地排水方向。 第七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第 1 条 绿地系统规划片区内绿地系统主要由生态绿地、中心绿地及道路绿地等构成。1、生态绿地生态绿地是指片区内自然山体林地,用于生态保育。生态绿地与片区外围的自然山体林地连接形成生态网络骨架。片区被自然山体林地所围绕,形成新区绿化特色,使山地的风貌特色更为彰显。2、公园规划结合自然山体及水体形成中心绿化带。中心绿化带:充分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尚未大规模开发建设,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和保留的山体,形成一处以
24、林木为主,适度点缀花草,开辟一些供居民休闲、小型聚会、健身的场地。沿河流两侧,结合河流的自然形态,结合道路和地形在部分地段扩大绿化面积、营造自然湿地,打造亲水设施,为居民休憩、游玩提供开敞空间。3、滨水绿地在龙洞河各控制2-5m宽的绿化隔离带,作为地区滨水绿地。绿地结合河流的自然形态,做自然生态化岸线处理,为居民提供休憩游览场所。4、道路绿地防护绿带可采用大乔木、小乔木和灌木混交多层次种植方式,绿带间不设建筑物及游憩设施;绿带设计考虑道路视角。第 2 条 景观系统规划1、景观构架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山林等景观元素,形成独特的景观系统。2、景观控制结合片区景观的塑造和工程建设需要,规划对清江及
25、四道河水体蓝线及滨河绿线进行严格控制。绿色生态核心该区域内禁止建设一切与森林公园的功能和景观需要无关的建构筑物。一带该区域内禁止建设一切与道路设施和景观需要无关的建构筑物。一水沿清江两岸各5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一切与城市防洪和景观游览配套设施无关的建构筑物。第八章 城市空间设计引导第 1 条 片区设计目的保证规划区的建筑物、街道和公共开放空间等有统一和谐的环境品质,引导设计者能够了解各开发地块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引导开发者、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在整体城市设计框架原则下,发挥各自设计创意与多样化的手法,以达成彼此尊重与整合的新型生活社区景观及场所氛围。第 2 条 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应注重地方传统特色,
26、同时还应体现现代特征。建筑体量应体现人性化的尺度,少量标志型建筑可适当放大体量。商业建筑色彩宜活跃鲜明,以红、白、黄为基调,办公建筑色彩宜典雅,以淡红、淡紫、浅绿和浅灰为基调,居住建筑色彩宜温馨素雅,以淡黄、白、浅绿等中间色为基调。第 3 条 街廊设计街廊的设计目标是通过植栽、铺砌与街廓设施的整体设计,更完整地塑造片区外部空间环境,提高生活整体环境质量。第 4 条 植栽人行道路部分至少植一排行道树。行道树植栽区在不妨碍行人的前提下尽量互相连接,且与各种街廓设施结合为一体,同一条街上的行道树为达到视觉连续效果,其种类不宜太多,并应强调树种的季相效果与景观性。第 5 条 地面铺砌地面人行道、公共建
27、筑前广场及其它需硬化的开放空间铺地要保证各自的完整性,同时要注意三者的统一性。居住、商务区的开放空间要有显著步行特色,地面色彩应较为饱和。人行道中应做出盲道,可以留有视线导向铺地带。人行道铺砌可以采用小块同质砖或釉面地砖,其形式可以采用弧形、圆形等灵活的地面砖拼接方式。第 6 条 功能性设施在沿河两岸,应设供行人休息的座椅。可尽量利用植栽周围空间,将座椅功能与花台、踏步等布置整体考虑,使行人有更好的休息感觉。座椅应结合遮荫树整体配置,其安排应有分有合,以便适应不同需要。道路照明灯与城市道路建设一起做通盘考虑,同时对灯杆色彩进行控制。第 7条 观赏性设施观赏性设施包括雕塑、喷泉、水池等,主要布置
28、于开放空间、步行街、道路转角、大型建筑物门前广场,以提高环境质量。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特征,使其与环境有机结合。第 8 条 视觉信息性设施视觉信息性设施包括:广告牌、霓虹灯、指示标志等,在进行街廓设计时应统一考虑,并应与建筑、空间景观相协调。 第九章 公用设施规划第 1 条 给水工程规划1、管网布置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及消防要求,片区内给水干管敷设主要以环状网为主,辅以枝状网,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2、用水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采用单位用地用水指标法预测,(最高日,日变化系数1.4,下同)。下表为不同用地性质的用水标准:表9-1 规划区用水量表用地性质 用水标准(万吨/KM2D)
29、居住用地1.1公共设施用地0.8对外交通用地0.2道路广场用地0.2市政用地0.4绿化用地0.2未预见用水按上述之和的10%计合计 3、管径确定给水干管管径DN500mm;各给水支管为DN150mm-DN200mm。4、管道敷设(1)给水管道按图中位置沿道路一侧埋地暗敷设。(2)埋设深度按规划中道路标高,管中线距路面标高为1 米,按路面标高实际情况,上下差别为0.3米。(3)与其它管线平行或交错应按规范要求保证间距且应保证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间距。第 2 条 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2、排污规模污水量按照平均日给水量的80%计,并考虑一定地下水渗入量。3、污水处理
30、片区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城区污水收集干管纳入规划洗爵溪污水处理厂处理。4、管道敷设(1)管道沿道路一侧敷设,标高参照道路标高及满足最小坡度要求;(2)考虑各方面因素,污水管道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7m;(3)各种不同直径管道在检查井内为流槽连接,标高以管顶平;(4)检查井,雨水口等设施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中第三章中规定设置。(5)本设计与实际有矛盾之处,在施工图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5. 雨量计算雨水管渠计算为:Q=qFQ=1108(1+0.73lgp)/t0.626t=t1+mt2 t1=8 p=1m小区支管取l,小区干管取2。明渠取1.2,
31、6. 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采用管道收集排放和明沟排放两种方式。管道收集排放:在城市建设区内街坊雨水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集中排入清江。明沟排放:在自然山体区域,规划采用冲沟收集雨水后排入附近水体或通过明沟排入清江。同时需保护和疏浚冲沟,保证冲沟的排水通畅是自然排水模式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 3 条 电力工程规划1、 电力负荷预测根据现状用电水平,参考较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现状及规划的负荷密度指标,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取同时系数0.7,负荷系数0.9来进行计算,下表为每公顷用电类别的用地指标:表9-2规划用电量估算表 用电类别指标(KW/ha)居住用地250公共设施用地300对外交通用地15
32、道路广场用地10市政用地100绿化用地102、电网规划片区地形环境地势起落较大,道路崎岖,且用电负荷较为分散,为减少线路迂回,并保证安全用电,规划中10KV配电以采用10KV开闭所分配电能为主的配电形式。3、线路敷设规划中10KV电力线路均采用电力电缆,原则上沿道路的东、南侧布置,并列电力电缆数量小于6根时可直埋于地下,等于或多于6根时,局部地段可置于电缆沟内,具体情况待施工设计时确定。第 4 条 电信工程规划1、电信需求量预测根据信息产业部有关要求,结合恩施市电信业务量指标,合理确定该规划片区的电信需求量。2、通信设施规划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开通新的业务,实现一线多用。在主要的路口预
33、留有线电视电(光)缆的交接箱,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结合其他建筑设置网通机房。3、邮政工程在片区中部设置邮政服务网点,以方便人们的用邮服务,所以本规划不单独设置邮政支局。4、线路敷设规划电信线路均采用电信电缆,原则上沿道路的西、北侧布置,电信电缆可以敷设在PVC排管内,也可以采用铠装电缆直埋于地下,具体情况待施工设计时确定。有线电视和宽带电(光)缆采用管孔方式与电信电(光)缆同侧敷设。第 5 条 燃气工程规划1、供气对象居民生活用气、公共建筑用气。2、供气原则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气 优先满足用天然气代替以油、煤炭等为燃料的工业企业用户尽量满足幼儿园、托儿所、医院、学校、旅馆、食堂和科研等公共建
34、筑用户的用气3、用气指标根据规范居民耗热指标取为3135MJ/人年(75*104Kcal/人年),规划区的气化率按95%取用。其中天然气占95%,液化石油气占5%。公建用气量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20%计。4、输配管网及调压设施燃气管网系统是新规划管网,设置数处站点,分片供气,因此依据规范采用中压B一级系统,输配管网应尽可能成环状,调压方式采用柜式调压、箱式调压和用户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用气量较大的工业企业与公建用户,可设置专用调压室调压。第 6 条 管线综合规划规划片区主要有给水管(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共管)、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线、电信电缆线等6种管线。各管线均为沿城市及小区道路地
35、埋敷设,并与道路相平行。管线间的平面布设以减少穿越与相互干扰,节省管线敷设长度与占地,方便用户,方便施工、管理及维护为原则,各管线平面间的管序,按距建筑物的近远依次为电信电缆线、电力电缆线、燃气管、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各工程管线间的平面关系基本为:电信电缆线在路(人行道)西和北,电力电缆线在路(人行道)东和南,给水管在路(人行道)西和北、污水管在路(车行道)东和南,燃气管在路(人行道)西和北,雨水管位于路(车行道)中间或西和北,为方便用户、减少穿越,不拘泥于该定式。各工程管线间的平面间距均按满足有关规范确定的最小间距要求确定。各工程管线的平面定位,以道路规划提供的坐标系统为依据,通过各管
36、线距道路中线的间距加以确定。工程管线间的垂直交叉,以不影响各管线系统自身运转功能为前提,以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为原则,以确保排水管线顺畅通过为重点。各管线交叉时的高程关系,基本遵循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电力电缆线、电信电缆线、给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决定管线间高程关系的雨水、污水管高程已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予以确定,为不影响排水出户管的接入和城市排水干管系统上、下游间的衔接,作为压力管及可弯曲管的给水管、燃气管,和作为可弯曲管线的电力电缆线、电信电缆线,当与排水管发生碰撞时,应采取避绕措施,在满足路面荷载和管道强度要求条件下,尽量在排水管(尤其是污水管)以上通过,若在排水管
37、下通过,须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各工程管线间的垂直交叉间距应满足有关规范中确定的最小间距要求。各工程管线在车行道下地埋敷设时,最小覆土均不得小于0.7米,若小于该要求,须采取相应的加固、防护措施。此外,为避免重复建设、影响交通,各工程管线敷设与道路建设应同步进行。为减短管线敷设长度,节省投资和占地,各工程管线一般沿路采用单侧单管方式。第 7条 环境卫生规划1、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原则 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造福人民”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要求,规划要按环境卫生设置标准进行建设。(2)规划目标规划要求本区大道下面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级标
38、准;片区内水域、水体、水质达到地面水级水质标准;环境噪声不低于级环境噪声标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满足类环境噪声标准。(3)环境保护措施规划区在实施建设项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控制大气污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按规定程序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保护片区绿化及山体植被,加强垃圾收集网点建设;降低污染排放强度,
39、缓解环境压力。2、环卫设施规划(1)垃圾量预测规划生活区居民生活废弃物发生标准按lkg人日进行计算。(2)垃圾收集处置规划垃圾收集采取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城区垃圾处理场的收集处置方式。生活废弃物由各地块的垃圾收集站收集后,经密闭式转运,集中运送至城区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小垃圾转运站的不利环境影响,规划在本区西侧;设立垃圾转运站1处,同时规划在各街区按不大于800米的半径均衡设置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站建筑面积不应小于80平方米,并进行卫生防护。规划要求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由城区环卫机构负责垃圾的统一收运与处置。(3)公共厕所布置规划按照城市环境卫
40、生设施设置标准,沿街道设置水冲式公厕,按500800米间距布置公厕。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应加密设置公共厕所。不同场所的公共厕所要按照相应的建筑标准来建设。公厕均应为水厕,规划要求粪便排放管道化,并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环卫职工作息点可结合公厕安排。其中,沿街布置的公厕可设置在建筑内,但必须直接对外设出入口作为公用。(4)废物箱的设置交通干道上按每100-200m设废物箱,一般道路间距200-400m设置,居住区主要道路按每100m设置,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根据人流密度具体设置。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水体保护完善规划区内排水管道建设,将污水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
41、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2)大气保护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以起到吸尘、除尘的作用。充分结合能源结构调整、提高燃气气化率、技术改造,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3)噪音控制表9-3:区域环境噪声控制表名称 噪声标准昼/夜等效声级值dB(A)风景区 0类4050居住区 一类4555商住区 二类5060工业区 三类5565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对居民生活区,公路沿线区,工厂企业区等进行噪音控制。(4)固体废弃物对城市垃圾及时清运,杜绝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第 8 条 防灾
42、规划1、防洪规划为了满足规划区排洪要求,根据恩施州城市总体,规划清江按50年一遇设防,其余排洪河沟按10年一遇设防。山洪防治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山洪沟上游段集水区,防治措施主要为植树造林、挖鱼鳞坑以防止坡面侵蚀,以蓄水保土;中游段沟壑地段,应在山洪沟上设置谷坊;下游段沉积区,采取整治和固定沟槽,使洪水安全通过建成区。山洪应通过排洪沟及截洪沟排放,不得进入雨水管。2、消防规划(1)消防站布局片区现状无消防站设施,规划官坡消防站与片区临近,可满足片区消防需求。(2)消防给水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一次灭火用水45升/秒,火灾持续两小时计,共需消防贮水628米,消防水贮存在水厂及加压站清水池内,给水管网需按消防流量校核,沿道路以不大于120米的间距均匀布置消火栓,消火栓出口处压力不小于10米水柱。(3)消防通道结合道路交通规划,以城市主干道作为消防通道骨架,确保通畅、快速到达事发地点,小区内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0米,净高不小于4.5米。(4)火灾防御重点加强公建集中区及生态林地的火灾防御。3、人防规划(1)规划目标1)地下人防工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