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8378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度.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2018年度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2018年度市场监管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2018年8月3日按照省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部署和鞠波局长关于认真深入调研我省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示,应急管理处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走出去”、“下深水”、“沉下去”,赴江苏、广东等先进单位实地学习调研,深入基层走访多个地市

2、州,分别与总局信息中心、中电科、航信集团、浪潮集团等具体负责同志开展深度交流,拜访省内信息化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深刻剖析原因,根据*省实际,提出关于加强我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基本情况全省市场系统在用信息系统有90多个,原市场总局及直属单位部署系统30个,省局建设部署系统11个,省局直属单位自建系统13个,市州局自建系统40余个。省局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13年启动,总投资仅1100万元左右,其中省局综合平台建设约900万元。省局综合信息平台一期于2016年底验收交付使用,二期目前在建,建成后共有10个业务系统可用。市州局建设有信息平台的有10个局,除省会*以外,投资

3、规模一般都只有数百万元,自建平台主要用于行政审批和协同办公。总体而言,我省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三个个方面:一是服务监管方面作用不明显,在提高监管效率、提升决策水平、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部分业务领域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全省上下在行政审批和协同办公方面重复建设了不少业务应用,在日常监管、诚信管理、风险监测、监管资源方面建设较少,建成的系统“不好用”“功能不全”现象普遍,部分系统建而不用,用而不通。三是没有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各类系统烟囱林立、相互隔绝,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监管数据无法纵向横向共享共用。二、突出问题(一)信息化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信

4、息化建设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不顺,统筹组织不力,责任不落实的现象,系统开发与业务需求脱节,需求调研不深,供需沟通不畅,项目组织单位、需求单位、承建单位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信息化项目建设效率低,工程质量不高。(二)缺乏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仅限于五年规划,缺乏重点工程规划、架构设计、标准规范编制,项目建设见子打子,标准混乱。缺乏顶层设计是造成“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三)经费投入不足。省局从201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投入经费与发达省份和省内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厅局的投入存在数量级差距,广东省局近5年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达到1.92亿,江苏、山东等信

5、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的省份,近五年的资金投入都是上亿元的规模,重庆、海南、甘肃、内蒙等省市投入也是几千万或上亿元。(四)信息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弱。受体机构约束等多方面因素,我局信息化建设队伍力量不足,尤其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擅管理、既熟悉电子政务又了解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体制机制也制约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和更替,建设队伍难以支撑庞大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五)项目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欠缺,对项目承建商的约束和惩戒制度不完善,对项目建设单位、需求单位缺乏考核;系统集成项目与网络运营服务捆绑采购、项目转包分包等极大的影响项目建设效率,应用系统与基础数据库捆绑采购导致“巨婴系统”,加重了后期

6、系统扩展成本;如何盘活整合原有系统资源和新建项目调研不够,既损失了数据资源又提升了后期建设成本。三、外省经验(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业务需求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层面基本可以解决。在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和疼点在于组织管理。在各省考察中众口一词的结论是,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全员深度参与,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面临机构改革的大任务背景下,如何实现“三合一”业务融合,如何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如何达到机构改革任务最终“一网通办”的目标等纷繁复杂的艰巨任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二)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分

7、步推进项目建设。江苏省局认真总结了信息化建设中的教训和经验, 2015年开始编制市场监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并以此作为全省建设性指南,至2018年,初步形成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构架,已实现跨部门多资源的融合汇通,大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山东等省在近年项目建设中也重视架构设计、标准规范、工程规划等顶层设计,使项目建设取得可观成效。广东省实行全省统一规划,与省局规划重复的系统,原则上地市不再新建,使用全省统一的系统,避免系统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产生。(三)数据中心建设为先,解决数据归集和共享。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当前都把数据中心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江苏常州、广东广州等地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

8、上,优先建设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系统接口,解决了前期监管基础数据来源不一、标准不一等问题,对内整合国家、省、市、区系统业务数据,向外与部分政府部门实现数据交互共享,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初步实现“一企一档”、“一品一档”、“一人一档”目标。(四)存量和新增资源有机融合,在信息化建设中利旧融新。江苏、广东两省都注重盘活原有老系统,与新建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实现合理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纵向一致,横向互通的瓶颈问题,有效避免了系统建设构架上下不一、互不兼容的问题。广东省目前最老的业务系统是2002年药监局成立后组织开发的,完整保留了历年的信息数据,为监管工作积累了一笔宝贵的数据

9、。(五)省市共建,试点带动,分步推进。江苏省局以常州市局作为江苏省局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2015年以来,常州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到信息化大数据阶段,历经了四个阶梯式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成功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江苏省以常州经验为范本,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山东省在2013年出台信息化重点项目规划时,也是把信息化重点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建设。四、对策建议(一)强化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是关系政府治理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是一项涵盖所有业务领域、工作量浩大的系统工程,组织领导是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强化局党组对信息

10、化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树立“一把手”工程理念,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一体化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形成领导有力、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项目和资金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将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国家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我局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估机制,严格绩效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严格工程项目验收及后评价,加强责任追究。(二)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树立全省系统信息化建设“一盘棋”思想,按照系统规划、规范标准、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谋划信息化建设。统一设计总体架构,

11、规划出信息化建设“总平面图”;统一规划重点工程,为信息化建设绘出路线图;统一标准规范,为技术开发和数据归集提供工具书。将分散的应用系统向统一平台进行整合,实行统一门户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认证管理和统一备案管理;将分散的数据资源向“数据中心”整合,统一数据交换接口,统一主数据管理,统一安全防护,形成覆盖全省、政企联通、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大数据资源池。(三)分步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工程量巨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细化建设目标。首先建设数据中心,解决系统内各类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归集和交互共享,消灭信息孤岛、数字鸿沟;同时,从满足基本业务需求出发,建急用系统

12、,在行政审批(备案)方面查漏补缺,补齐日常监管、稽查执法、监管资源方面短板;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信息获取范围,实现跨部门数据交互共享,并试点接入企业数据;最后,在获得充分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风险分析、监测预警等决策功能。(四)加大保障力度。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重点项目投入力度。要多方筹措资金,坚持省、市、县配套联动,统一规划、分级投入;可考虑通过政策引导、合作共建等方式,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动员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公众服务类信息化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尤其要重视培养一批掌握信息技术、熟悉监管业务,愿干事能

13、干事的复合型人才。五、建设步骤信息化项目建设步骤可在新的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后,按照五年时间规划为四步走, 第一步实施顶层设计;第二步建设数据中心工程;第三步实施业务系统工程;第四步大数据运用。四个步骤可以前后交错推进。第一步:顶层设计(2019-2021)。顶层设计工作量巨大,尤其是标准规范需要分类分批分期完成。顶层设计主要包括建设规划、架构设计、项目规划、标准规划、管理体系。新局组建后,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是抓好顶层设计。建设规划主要指中长期规划,如“十三五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统领和行动指南。2016年,国务院、国家部委局、省级部门先后出台“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或配套文件,我局也印发了*省“

14、十三五”市场安全信息化建设规划。2019年,在国家、省的“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下重点做好5件事情:(1)完成架构设计;(2)谋划出台2019-2023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规划;(3)建立第一批标准规范;(4)建立管理框架和制度体系;(5)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架构设计(2019)。包括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执行架构、基础架构(物理架构)、安全架构、运维架构设计。其中总体架构也叫总体框架,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蓝图。项目规划(2019)。即依据建设规划和总体架构制定的重点工程计划,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项目规划与总体架

15、构设计相呼应,互为依据。标准体系(2019-2021)。是实现大数据必要前提,标准先行是解决信息孤岛的根本途径,是顶层设计中最基础、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一般分期、分类完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颁布通用标准和总局标准(行业标准)的梳理;二是基于国家和总局标准制订一套统一的监管数据标准规范。管理体系(2019)。也叫管理架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2019)。通常在上一年完成项目编制,获得发改委批准立项后才能实施工程建设。第二步:建设数据中心(2019-2022)数据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 按照数据供给侧改

16、革的任务要求,将数据中心逻辑划分为4个分中心,分别为: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产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应用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模块,主要涵盖各类基础数据库,包括产经营主体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等;按照数据所有权划分,分为内部数据区和外部数据区;按照数据类型划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等。数据资产中心是对数据资源中心的源数据进行“提纯”将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加工等操作后形成可以使用的数据资产,此过程称之为数据资产化过程;该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分类、主体数据、行业数据等模块。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跨部门、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的核心

17、,在该区域内涵盖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调度服务等模块,通过各系统和数据调度服务的支撑形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该平台是实现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必不可少的平台,解决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数据无法有效汇聚和自由转换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枢纽工程。数据应用中心主要负责各类业务应用实现,在数据应用中心中可利用数据资产中心的不同数据主题区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展现等的工作,为领导的决策支持提供真实有效、实时可靠的数据应用。数据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常按以下步骤实施。2019: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立项报批;启动初步设计及概算的编制。20

18、20:完成设计及概算的编制,组织招标采购,启动施工建设。2021:项目建设、测评验收.2022:竣工审计。第三步:实施业务系统工程(2020-2023)(1)数据供给侧方面扩容数据源:业务系统在于提升监管效能,结合如智能采集系统的数据供给侧解决方案可以扩充生产监管数据。在数据源采集、录入、生成阶段产生大量的企业端执法数据,一方面推进满足监管基本需要的业务系统的填平补齐,同时对推进信用系统建设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实现数据资源社会共享利用。(2)新技术架构(如微服务架构)带来技术创新:业务系统建设可以通过购买已经运用成熟的系统来快速建成,优点是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节约资金,但是往往会带来系统版本升级

19、所带来人工维护成本、跨业务系统数据接口调用、业务系统并发访问性能瓶颈、机构改革业务融合等诸多问题。利用新一代微服务架构可将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元服务化拆分,通过拆分形成业务系统的各个微模块,跨业务系统通过微模块的API调用方式实现,系统自动完成数据调用,避免传统数据接口调用耗费大量人工维护成本的问题;同时,我省具备创新性、实用性、推广性的业务创新微模块(容器)可申报国家局进行全国推广、复制,无形中带动行业发展与业务的创新。第四步:大数据运用(2021-2023)大数据技术较为复杂,工程投入大、周期长,目前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还缺乏成功案例或成熟模型,但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局已经在先行先试,到2021年

20、启动大数据工程,时机较为合适。大数据运用主要是建设风险分析、应急管理方面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为监管工作提供预警研判和决策参考,提升监管的预见性、靶向性、时效性。提升监管的预见性,就是通过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汇集、自动清洗、自动计算,从而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提升监管靶向性,就是要建立“一品一档”“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开展数据画像,实现靶向抽检、靶向检查、精准打击,把有限的监管资金用在刀刃上。提升监管的时效性,就是实时收集市场产业链各环节关键信息,通过如智能采集系统将执法一线采集的信息实时上传,问题及时处置,执法人员执法过程数据实时可视化、电子围栏等功能记录执法轨迹,做到执法透明,提升公信力;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将执法过程数据实时记录及时留痕,实现对被监管企业的结果监管到行为监管的转变,真正做到“传统监管”到“智慧监管”的蜕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