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8199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一、规划背景(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融合,优化教育资源,逐渐向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2007年,我国各类高校在校生目前已达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各地高校,无论是办学规模、组织模式、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校扩展,旧校再开发,另辟分校,弃老校建新校,或者集聚为大

2、学城应对措施不断涌现,各地高校校园建设异常活跃。(二)广西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契机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扩大了,市场竞争也必定愈演愈烈。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落户南宁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一个沿边、沿海的省区,是西南诸省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处于我国东、中、西3大经济带的交叉带上。随着广西经济的大发展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广西必将吸纳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就无形中促进了广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广西

3、大学正处于大发展时期 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覆盖了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行业,担负着为广西培养众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是西部地区一所重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但是与全国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还有相当距离,发展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根据广西大学的重要区域地位以及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广西大学正在大力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整体建设的跨越性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西部地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的中心、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由于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大发展,校园情况变化很大,原有的校园规划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为满足学校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4、,广西大学于2003年4月委托我院进行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邕武路校区不列入本次规划范围)。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年4月1日(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建标1992245号(4)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年版(5)广西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6)广西大学发展战略框架(讨论稿)(7)广西大学队伍建设规划(讨论稿)(8)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三、当代大学校园发展方向分析 大学校园作为教学、科研和交流的载体,体现着大学内部活动的历史变迁,反映着大学在城市中功能的发展轨迹。 大学的空间规划经历以下五个

5、时期 第一代:十三世代中世纪封闭型校园:传统的校园形成封闭的方院,院内设讲堂及食堂,有教师及学生共同住宿,师生共同生活。第二代:工业革命后的功能分区型校园:工业革命后的注重教学区及师生宿舍区的功能区域的划分。 第三代:十九世纪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交往校园:自由交往校园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和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建筑与大自然的融和。 第四代:二次战后出现以各层次多元化高等教育方式的校园,出现以国际式格网化,标能化和工业化等多元并举的校园形式。 第五代: 当代校园规划是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校园空间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一个智力、文化、经济

6、复合体,由一个知识的孵化器转向一个经济的增长极,由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转向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而作为其容器和舞台的大学校园空间在调整完美之中亦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广西大学的校园规划在多方面体现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校园特征: 1、空间的拓展:随着当代大学功能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大学校园空间的拓展已成为必然。传统的空间拓展主要是由内而外圈层式的外溢拓展。而城市土地的稀缺使空间的拓展不可避免地受到遏制。当代大学的合并与重组,构建多元网络化大学是以一个共同的校名,一套共同的管理机构,以多个分校区的形式存在于一个或多个城市中,其优势就在于:一方面大学的拓展不再受周边用地局限的困扰,另一方面又极大限度地增

7、加了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度,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的合并在相邻的校区土地的用地基础上进行土地整合,而与邕武路校区(原林学分院)的组合是多元网络大学的现代大学形式的体现。 2、结构的重组:随着社会化学生公寓等措施的推进,在大学校园的空间结构中,传统的学生生活区重要性已不再强调,整个校园,空间更多承担的是精神和知识的交流、创新和生产力的创造转化功能。设在南宁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大学科技园与广西大学校区通过网络等先进手段的联系,是一种创新的型式。大学科技园区的创立,使科研、教学区与其紧密相联。而以会议、展览、公共演示为主导的交流共享功能和以绿地广场、茶座为主导的交流共享化空间将成为当代西大校园的新

8、空间。 3、精神、知识与生产力圈层的外延: 大学科技园区和社会化学生公寓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大学科技园区为例,如何使产、学、研一体化,产生最大的效率和效益。如何引导相关产业的集聚,如何提供完善的服务系统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有赖于一步步的实践和探索。 4、自然与人文融合:大学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宽敞、幽静的独特环境风格。当代校园空间发展的总趋势更强调开放性、自然性和人文历史性。通过环境、历史的尊重和再造,有利于陶冶和培养学校文明的习惯,为校园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让人充分领略大学独具的清新与典雅。四、校园现状及分析(一)学校简介 广西大学始建于一九二八年十月,是我

9、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一九九七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是一所集理、工、农、哲、文、经、管、教、法于一体,学科门类较齐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政治学院、中加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1个直属教学部,教育系、艺术系2

10、个直属系和行健文理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 广西大学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自治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究基地,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19个,科研所(中心)48个,校、院二级管理实验室67个;有10个博士学位点,179个硕士学位点,91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本科学生26757多人,博士生274人,硕士研究生6740人,留学生328多人,成人教育学历生3

11、1904多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3688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873人,教辅(实验)人员604人,党政管理人员482人,校办产业人员268人,工勤人员39人,附属单位人员258人。专任教师中,获教授职称301人,副教授615人,现有离休人员2306多人。(二)校园概况 广西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南临城市主要干道-大学路,西临鲁班路延长线,快速环道穿过校园北部农场区,东临秀灵路,规划的农院路(城市道路)由南至北穿越校园中部。校园位置适宜,城市交通便利,可达性好。校园大部分地势平坦,水系发达,绿化覆盖率较高。 学校占地面积4600多亩(305公顷,其中邕武路校区600亩),校园总建筑面积约

12、m ,其中:教室76945m ,图书馆39181 m ,实验室、实习场所m ,体育馆12777 m ,会堂2780 m ,行政办公用房m ,学生宿舍m ,学生食堂20488 m ,教工食堂3386 m ,教工住宅 m ,教工宿舍11967 m ,生活福利及其他用房23076m ,行建教学区建设 m 。(三)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1、功能布局 在校本部(即东、西校区)校园功能分区比较明确,整体布局比较合理,但仍有局部用地功能混杂、布局不合理,需要调整。 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现在的广西大学,使得现在的校园呈现出重复的功能分区。原来两所学校的功能分区都比较明确,但有的功能区已不

13、适应当今社会和大学的发展(如东、西校区的校办工厂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理念的更新,随着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退一进三”以成立新技术开发区和科研成的出现,校办产业已不再规划在校内。由于历史原因,某些地段,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服务设施见缝插针,校园局部区域功能较混乱、分区不明确;学校行政办公楼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办公区,从规划角度来看,行政办公楼的位置选址不合理。由于学校对外联系密切,行政办公会带来大量的机动车交通,行政办公楼其选址应当靠近学校的主要出入口,尽量减少校园内部尤其是教学区的机动车流。2、交通(1)东西校区间交通联系不够。 由于原来两所大学之间相隔一条城市支路,合并后西校区(

14、原广西大学)和东校区(原广西农业大学)之间,只打通了一条道路,两校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够,尤其是上下课时间,东西校区之间的交通问题十分突出。(2)校园被规划的城市道路分隔。 城市规划的农院路(城市道路)由南至北穿越校园中部,校园将被分隔成三部分,这对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十分不利。(3)出入口数量不能满足校园内外交通联系的需求。 受校园周边城市道路等条件的限制,学校目前有四个出入口,而且由于北面农业实验基地道路不通畅,路况很差(路面为土路),跨越农业实验基地到达南宁市快速环道的路程很长。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出入口只有三个,分别位于南面的大学路(正门)和东面秀灵路(侧门)、西面鲁班路(西门)。对于学校现状

15、及规模,三个出入口不能满足校园对外交通联系。(4)传统的规划布局方式没有考虑和处理教学区内人车混行的交通矛盾。 广西大学建校早,建校时期我国的机动车交通少,尤其在校园内部,机动车流量小,矛盾不突出。但传统的校园规划方式不注意避免教学区内部的车行交通,条块状的建筑和整齐的道路网分割着校园空间,主要车行道穿越教学区或与教学楼平行布置,交通组织功能单纯,缺乏人情味和有序的人行组织,加上建筑内部空间及建筑外观较封闭,室内外空间之间也形成壁垒,难以交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机动车交通的发达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校内机动车辆的增多,不仅带来噪声,而且会给师生员工的日常上下课的安全和生活带来影响。(5

16、)自行车停放问题突出。 校园里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前停满自行车,到处车满为患,甚至摆到了人行道、机动车道,严重阻碍交通,影响校园环境。3、校园环境 校园绿化覆盖率高,水体面积约为校园用地面积的七分之一,校园北部大面积的农场是农业教学及科研基地,可通过设计使其成为学校的后花园。总体而言,校园环境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可塑性强。但是,从点、线、面的景观构成要素上分析,校园环境系统性不足,缺少反映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的环境景观小品、雕塑,建筑外部缺乏供学生室外自习、师生交流的环境空间。 校园水域发达,但没有形成系统;水体基本上保护较好,大部分水面较清澈,但也有局部水体污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水体驳岸处

17、理简单、单一,岸边建筑、环境缺乏亲水性。校园绿化覆盖率高,但植被种植缺少层次感和艺术性。4、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就现在的学生数量而言,无论是教学用房面积、学生宿舍、相应的服务设施面积,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每年不同程度的扩招下,学生规模日益扩大,在没有新校区前,学校会由于设施不足而面临着较大的扩招压力。因此,如何安排新的教学设施、学生宿舍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何提高现有土地的使用效率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五、规划原则及理念 通过对当代全球化、知识经济及其影响下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校园总体空间的宏观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随着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及高等教育产、学、研相结合、后勤保障社会

18、化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现,传统的校园规划已经不适应现代校园发展需要,根据新的时代需求提出了新的规划原则和规划理念。(一)规划原则 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需要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环境氛围。 通过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理解和预测,在对学校的现状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校园要体现出 以人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发展原则 网络化、智能化原则 校园园林化原则 地域性及文化性原则 1、以人为本 传统的功能团组分区,源于对空间尺度的分析以及有利于相同功能间的联系和管理方便。对于尺度不大的校园在流线上也是便捷的。但对于西大这样大规模的校园社区而言,随着校园

19、尺度的增大会带来许多不便;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人的尺度为标准,采用复合式的功能分区布局,有可能较好的解决大尺度校园的使用和联系问题。从教学区到生活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主要流线,在校园道路布置中,应体现步行者优先,同时兼顾自行车流的原则。 2、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作为高等院校,其自身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所以更应当注意发展上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新校园应当能够适应所处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新校园的发展应适应高校发展的不确定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 3、曲水流觞,生态发展 : 创立有人文内涵的生态景观带 水作为西大文化的灵魂,在空间的开合中串起整个校园空间景观,也串起西大源远流长的文化

20、特色。西大校区应该是一个现代而高效,绿色生态,可以自由交往,又具有人文情怀、山水情调,能传达地域文化的未来大学校园。 规划通过将校区内的水系连通,并将水域的图形调整为龙的形象,同时水系借用“曲水流觞”的寓意来组织生态带,连绵曲折的水系相互联系校园空间景观。“曲水流觞”的意境与大学的文化气质相吻合,成为西大学富有特色的主题景观。 对整个校园现有水系进行整合,以曲水流觞生态带串起大大小小园林、公共绿地空间。生态带从南到北贯穿整个校园,水的浪漫气息自由穿行于理性校园建筑之间,由南至北形成三点一带富有交响乐般的韵律。校园要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利用好原有水系、农田、果

21、园 ,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4、网络化的多元化体现:网络化的交往空间,交通体系,通讯方式。 网络空间结构作为一种方便交流,有利生长的组合与划分的方式,为校园空间提供清晰的规划肌理和科学校园理性。布局上以主次两个中心,形扭转裂开来进行组合,并用水系巧妙穿插。网络交通结构提供一种有效联系的环路的开放交通体系,通过网络、模数、整体化设计,严整有序的组合与划分,使新校区功能可以融入整体构图肌理。 网络通讯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方法都要适应网络化教学的要求。要更加强调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融,发挥好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

22、5、园林化的校区:新校园的校园环境要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寓诗于园,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范畴的多样化园林空间,创造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体现丰富的文脉特色。园林与建筑互为背景,互相渗透,共同构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景观空间。 6、创造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当代校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地方特色的丧失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对自身特色的挖掘与塑造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广西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背景,在民族特色的挖掘与塑造、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在规划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二)规划理念 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应当具有一流的校园氛围。新校园要体现出广西大学现代综合性教学研

23、究型大学的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术研究精神。同时,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播场所,是知识走向社会,为大众所接受的传播纽带,因此,应当考虑校园的开放和内敛部分的合理配置,让社会公众能够感受校园气氛,同时又不影响学校的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本规划通过方格网状路网与自然水系的结合,表现出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浪漫,并且为国内外建筑大师参与校园建筑、环境的设计,共建一流校园提供了可能。六、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把广西大学建设成为培养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众多领域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解决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源;在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示范作用

24、,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大幅度提升,5年内达到全国地方综合大学的先进水平,1015年达到全国综合大学先进水平,在全国高校排名中进入前50名,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七、学校发展规模(一)学生规模 到2015年,在校学生规模,本科生稳定在22000人,研究生10000人(包括博士生、硕士生、非全日制硕士生),外国留学生为1200人。(二)教职工规模 到2015年,估计全校教职工人数达4940人,其中专任教师3000人,教辅(实验)人员760人,党政管理人员590人,校办产业人员230人,工勤人员50人,附属单位人员310人。(三)到2015年离退休人员约

25、为3000人。八、校园建设总体规划 为了满足学校近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本次规划根据广西大学的校园现状及发展的需求,在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园的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系统以及环境景观进行规划调整。(一)规划目标1、校园功能分区合理,注重功能与分区的相得益彰。2、通过局部调整,使校园交通系统通畅有序,增强东西校区之间的联系,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校园交通组织。3、基础设施配套完善。4、校园空间丰富多样,注重反映校园文化的景观环境的塑造,注重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5、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使校园可持续发展。(二)规划结构两个中心 + L形轴线由于东西两个校区的空间结

26、构各成体系,相对完整。规划综合实验大楼前广场为西校区的中心广场,新图书馆以北的广场为东校区的中心广场。通过这两个中心的规划来强化西大的校园空间结构模式,从而达到整理校园历史空间格局的目的,使校园的历史脉络得以传承并有所发展。 西校区呈传统的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纵向轴线由校园正门入口起始,经中心广场马君武塑像、综合实验大楼、大礼堂,结束于北部的体育运动区。规划通过拆迁西校区校办工厂区留出绿化空间走廊,向东通过东校区的中心广场一直延续到碧云湖。这样就形成了规划的L形轴线,它把东、西校区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校园的公共绿地和校园若干重要建筑及其景观空间串联起来,是一条建筑、空间、景观轴线,也是反映校园历

27、史的一条轴线。(三)功能分区 在充分尊重规划结构及校园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校园现有建筑的局部规划调整,使校园的功能分区明确,形成以下几个功能区:教学办公区、学生生活及后勤服务区、教师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和农业研发用地、科研发展用地、规划发展用地。1、教学办公区 受校园现状的限制,从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建筑质量、建筑使用现状情况以及建设经济合理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保留原校园行政办公与教学相混合的功能布局。规划通过L形轴线将东、西校区的两个教学片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形成校园统一完整的核心区教学办公区。本次规划重点主要在于拆旧建新的规划调整,改善教学区的外部环境,通过优美动人的环境和积极有效的空间促进师生的

28、学习、交流和陶冶情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广西大学的发展,独立学院的发展成为学校的发展策略。规划完善行健文理学院的教学办公区,使其与广西大学既能相对独立,方便教学管理,又能适当联系,承接母校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影响。2、学生生活区及后勤服务区 学生生活区的规划尊重学校的现状,特别是原有的东、西校园基本形成的生活区。这两片生活区用地均靠近东、西片的教学办公区和体育运动区,布局较为合理,相互间的联系均较紧密。因此,在校园现状条件的限制下,从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建筑质量、建筑使用现状情况以及建设经济合理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保留原校园学生生活与后勤服务区相混合的功能布局。因此,本次规划重点主要在于

29、拆旧建新的规划调整和学生生活区外部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也为了适应广西大学及独立学院的发展,本次规划还在北面靠快环南侧的行健文理学院西侧增加学生生活区,也将临东北面剩余的一些用地规划为学生生活用地,以适应学生人数的发展和居住标准提高后所带来用房不足的问题。行健文理学院的学生生活区临近教学区,虽有快环分隔,但规划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与教学区相连,交通依然通畅。而新规划的学生生活区发展用地可通过校内主干道与东校区的运动场和教学区相通,联系也相对方便。3、教师生活区 教师生活区分为两个片区,分别位于东、西校区的西北角,用地独立,通过水体、绿化与教学区有一定隔离

30、,布局比较合理。规划保留原用地布局不变,西校区教师生活片区紧临鲁班路(已开通),规划其对外交通通过鲁班路校门解决,以减少其对校园教学区的干扰和影响。对局部进行少量的拆旧建新调整,控制教师住宅用地的发展,适当在东校区的教工区北侧增加教师住宅用地,以解决进行规划调整时拆建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时考虑满足部分单身教工的居住问题。4、体育运动区 现有体育运动设施无论用地规模、场馆数量都不能满足需要,规划拆迁西校园校办工厂,建设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馆和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在东校区已增设一个体育馆。5、农场区 校园北面农场区是学校的农业教学研究基地,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地、农业高新技术转化的基地,其功能类似

31、科研开发模式的农业示范园区。 农场区目前除现代农业温室等部分区域建设情况较好外,大部分的农田养殖区房屋、道路状况都很差,有相当数量的棚户,道路都是土路和田埂路。除生产实验人员在其间工作,没有其他的人流与活动。 本次规划运用城市农田的规划理念,拓展农场区的功能,将农田溶入学校和城市,使其不仅具有科研、教学、生产的功能,还有生态、休闲的功能;使其不仅是农业研究基地,也是学校的后花园;使其不仅为学校服务,亦为城市居民服务。6、科研发展区 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地,承担较重的科研任务。因此,本次规划把校园的西北角用地和鲁班路分割后独立用地作为学校的科研发展用地。同时为了科研成果能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为

32、社会服务,所选择的用地具有较好的对外开放特征,面临城市的主干道,是较合理的科研发展用地。(四)道路交通1、道路交通组织原则(1)尊重现有路网结构,道路的改造结合自然地形以及功能分区。(2)校园内部交通通而不畅。(3)“以人为本”的校园交通组织原则。(4)规划调整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5)校园道路等级明确,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沿湖游步道四个等级设计。2、校园交通组织与路网规划 校园现状路网结构为棋盘式方格网布局和自由式布局相结合的混合式路网结构,路网结构与校园现状相适应,规划保留原路网结构体系,针对校园道路交通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作以下规划调整:(1)为减少规划的城市道路农院路由

33、南至北穿越校园中部对校园造成的干扰,利用地势高差,规划东西校区之间的联系道路与农院路交叉方式采用下穿的方式。(2)为增强校园东西方向的联系,规划西校区体育运动区以北道路下穿农院路联系东校区,增加一条东西校区之间的联系道路。(3)在条件允许的地段规划“步行者优先空间”以解决教学区内部人车混行的交通矛盾。 “步行者优先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概念,是指人行车行共存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一定的限制,对步行者给予优先权。规划局部地段采用非直线化道路创造“步行者优先空间”,一方面保证步行者的安全,降低车速,另一方面创造层次丰富的步行系统和校园濒水空间,变人行空间单纯的交通功能为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功

34、能的信息联系和情感交流的空间。(4)车行道路系统组织校园车行道路系统采用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主干道为:9米,次干道7米;支路4.5米。规划校园干道结合校园现状路网结构,采用改建旧路、开辟新路这两个规划手段,将校园的道路形成完整的系统。改建旧路,就是修改校园原来交通不顺畅的部分道路线型,使之便利通畅。改建道路还包括对路面路幅过窄不适合车行交通的道路进行路面扩建;开辟新路,则是在规划过程中,在充分分析现状、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之上,结合校园功能结构整合的需要,开辟新的道路。10校园次干道是各功能区内主要车行道路,是功能区内道路系统与校园主干道系统联系的次一级道路系统。足够保证校园各个功能区域均

35、有良好的通达性。支路则是辅助次干道交通的道路,包括宅前路等。4、静态交通规划11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停车位置的需求增加,规划在校园内设置适量的机动车停车位:(1)在校园的重要公共活动区、重要建筑等设置适量机动车停车场。如:各个校门附近、校大礼堂、校医院、图书馆、办公综合楼、教学综合楼等,以及各运动场所旁均设置适量的停车场。(2)原有教学区、办公区及教职工宿舍区等在原有建筑周边设计生态停车位,保证原有绿化的同时满足停车的需要。(3)新建行政办公楼按0.5辆/100平方米配置停车场;教职工住宅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停车设施,新建教职工住宅按50%比率配置停

36、车场,规划新建教职工高层住宅设计一层停车库或地下停车库。5、出入口设置现状三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南面的大学路(正门)和东面秀灵路(东门)、西面鲁班路(西门)。综合考虑学校的建设以及校区周围城市干道的建设,规划在校园北面,即秀厢大道增设两个出入口;校园东面,即秀灵路增设一个出入口。以现有的南大门(正门)和东面秀灵路(东门)作为学校的主出入口,其余四个均为次出入口。其中南大门是学校的礼仪大门,东大门和西门是校园生活的日常交通出入口,校园北面秀厢大道,靠东侧的校门作为校园的次出入口,靠西侧的校门为辅助消防疏散出入口;东面秀灵路新增校门为校园的次出入口。(五)景观规划1、特定环境与规划要领 广西大学建设

37、基地是一块近4000亩的平地,基地内部有大大小小的经历岁月的建筑和园林绿地空间,基地北部大片农田分成大小不等的地块,农田内的片片果园茂盛成林。老百姓为了浇田,在田边人工蓄水,形成一洼水塘,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大石、小草及各色野花,刹是好看。尽量保留基地内自然风貌,将其融入新的校园建筑群体与校园环境之中是当时在现场形成的主要设计理念。 带着美丽的记忆构思方案,我们首先给自己拟定了要遵循的景观规划原则及策略:(1)高度重视并处理好校园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努力在环境得天独厚的基地范围内创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独特的校园景观。(2)充分利用基地范围内的地势、地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校园建筑分布在自

38、然风貌之中,将基地内的农田、果园、池塘改造利用,使其自然地融于校园环境里,尽力保留部分现有果树,使石、水、树成为校园内的美丽景色。(3)努力营造分区合理、动静分离的规划布局,创造出有中国岭南文化及民族文化内涵与现状校园建筑相结合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重视建筑 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的效果,建立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4)精心设计风格和谐、色调明快的校园建筑,配合植物造型,水池,小品等人工造景,创造具有自然田园风貌,具有西大特色、健康向上的绿色校园。2、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系统 大学校园的优良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在当今

39、激烈竞争的社会状况下,更是能够舒缓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同时,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场所,因此,大学校园的景观、绿化不仅是观赏的对象,还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让人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平和。(1)景观系统 景观系统的布局与功能空间的布局紧密联系。西大校区是由原有的西大校园和农大校园组成。景观规划根据校园的功能布局组成多层次景观,归纳为 “两个片区、三条轴线、四个重点”的景观建设方向。 两个片区 西片区:以原西大西区的多功能实验教学楼为核心的景观片区,组成具有历史感校园机理和多样化交流共享空间的特质景观片区。 东片区:由代表时代特色和民族特

40、色的西大图书馆为核心的绿地、广场的景观片区组成具有新的时代特色、时代纹理和区域特点的景观片区。 两组景观片区以东西贯穿的交通主干道景观轴连接。 三条轴线 主景观轴:西大主入口中轴线上的对称布局,开敞的广场、绿地和标志性建筑形成强烈的景观序列中心。体型相当的综合实验楼和图书馆之间通过强化的交通主干道形成强烈的景观特征。同时结合一些重要建筑或广场丰富校园内的视线空间,使整个校园更加具有次序感、整体感。由此主入口的中心轴线以及联系东西两个核心景观区的交通主干道沿线的景观空间共同形成西大的主景观轴线。 南北景观轴:联系南北校区的主要交通道路两旁上设立一系列的景观空间形成南北景观轴。为了加强其空间特征,

41、规划构思设计了一系列的开畅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广场等,使校区南部的人文景观逐渐向校区北部的田园自然景观过度。 水体景观轴:校园所在之处,环境优美,具有岭南田园环境特色,因而所有的方案都围绕“水”来作文章。绿化系统,将水系的营造与各功能分区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心景观区域,以自然和谐的手法来处理水系和营造岭南特色风情的设计理念。利用现有水系,以不同的手法构建景观、在各功能分区之间以及教学单元和生活单元之间设置的大面积绿地,使学生无论是早锻炼、晚自习,上教室、去图书馆都能够穿行于绿地和景观带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绿地的存在。从而真正地发挥景观、绿地的作用,避免了在传统的校园布局中,将景观、绿地仅仅作为

42、观赏的对象。通过联通各个校园内的水体,将沿着各水岸的大大小小的水域空间串接成系列的水体景观轴线,并以“曲水流觞”为景观设计概念引入文化的意境。 四个重点: 校园内的景观建设必须通过主次分明的景观层次组成。通过核心景观区的建设可调控整个校园的景观主调,带动景观核心辐射区的景观有次序和整体协调地发展。有利于从结构上将游离于主轴线之外的校园次要景观区与主轴空间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以主入口综合实验楼为核心环绕组合而成的公共绿地、民族广场,通过中轴对称空间布局结合自然水体的设计手法形成的端庄、典雅又不失亲和力的主轴景观中心。 以新图书馆前广场和公共绿地形成影响东区的主调景观特色的景观重心。利用图书馆民族特

43、色的外墙,针对性的将广场、绿地建设为具有当代民族特点的景观区。 以集中体育设施和大型运动场为主要核心的功能型公共绿地型成特有的体现时代节奏,追求健康动感的景观区。 通过对快速环道以南的校区内的农田、果园、水域形态和功能的改造将这片区域改造成为适合于生态化农业观光的旅游景点式的景观中心区。保留农田及果树,使之成为校园又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风景果园,是校区北部的景观重心。 无论景观片区、轴线、重心的任何建设都要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注重景观的层次与和谐,通过对景观片区整和调控,以及景观轴线的次序发展,景观重心的重点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2)照明空间 道路

44、照明:道路照明并不仅限于夜晚视线辨别和适宜的照度,规划沿校园主干道布置的灯具的造型设计需考虑白天的景观效果,营造出统一、连续、整齐、美观的空间景观。 建筑广场照明:规划校园内各个广场空间的照明均以园林照明为主。另外在重要建筑如行政大楼等的灯光照明上充分考虑建筑的体量以及屋顶的选型,使夜晚的建筑照明能够很好的展示校园的环境特色。(3)绿化规划 绿化按点、线、面的层次进行规划,作到点上成景、景景各异,线上成荫、荫景相依,面上成林、林荫一片。 规划在道路两侧植树连成线。校园的图书馆区、综合实验教学区中两个广场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绿化设计成布局迥异的景点,做到点上成景、景景各异,线上成荫、荫景相依,面

45、上成林、林荫一片,使校园内面上景区与点上景点串连一气,从局部到整体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构成丰富的绿色空间序列,充满生机与活力。广西大学的学子们散步于校园的林荫道之下,交谈在自然田园水色的风景之中,娱乐于果园景区之内,近赏校区多变的景色,爱校的情感由然而生。 在校园主轴空间上结合广场布置大型主题性生态绿地,突出轴线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 广场空间的绿化设计应当体现广场的主题,并注意大型乔木的高度与周围建筑物的空间比例关系。 运用植物的分类、树形等特色,烘托各个校园道路,功能空间,湖水面两侧以及广场的性格与特征,增强校园内的场所感与识别性。 整体水系的滨水绿化设计以突出滨水林荫散步道的空间景色为目

46、的,按自然状设计堤岸线性,自由种植乔灌木,岸边选择种植亲水植物,突出校园的水系滨水景观。 在校园内的主次干道两侧,沿线性种植大型树冠的乔树灌木,强化道路空间的秩序感和景观性。(4)植物设计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本土树种为主,营造明快通透的氛围,反映时代特色。在植物配置上,掌握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配比,乔灌花、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以及不同花期的花卉相互映衬,注重季相的变化,营造四季有花、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的独特校园景观。常绿乔木:火焰花、扁桃、香樟、女贞、广玉兰、棕榈、桂花、山茶等。落叶乔木:垂柳、无患子、合欢、马褂木、白玉兰、紫玉兰等。常绿针叶树:柳杉、罗汉松、湿地松等。常绿花灌木:火棘、枸

47、骨、八角金盘等。竹类:毛竹、紫竹等。地被类:葱兰、书带草、兰雪花、小驳骨、黄金榕、白蝴蝶等。水生类:荷花、睡莲等15总体上来讲,植物配置体现生态特色,注重乔灌木、高中低有序结合配植,以常绿树种为主。绿化主调树种采用香樟、火焰花、扁桃、桂花;草皮结合地被植物和花灌木的混合配植,以降低绿地成本,同时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水系中配合季节种植荷花、睡莲,营造四季不同的优美水系环境,。(六)基础设施1、电力规划 (1)规划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19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城市通信工程规划(2)用电负荷预测 本规划在2002年校园管网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校园目前东、西校区分别约100万、60万M2,拟建东校园开发区约60万M2。根据总体规划,校区内现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约78 万M2,东校园开发区待建建筑面积约50万M2,目前西校区配电设备总装机容量为17395kVA,东校区为6000kVA。参照技术规范,高等院校的用电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