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54792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埃里克森的“人类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19021994)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之。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19331939年先在波士顿开业,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并在哈佛、耶鲁等医学院和人类关系学院任职,又曾与人类学家一同去印第安人居留地对苏人和尤洛克人进行文化人类学调查。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

2、该书内存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1961年后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学中借用来的术语。埃里克森提议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就象医生使用它一样,也就是说,是为了表示一个重要的

3、转折点。第一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0-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从出生后到一岁。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时候,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婴儿需要积极的关爱。此时的婴儿如能得到母亲充满爱和惯常而有规律地照顾和护理,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会失去一位慈爱和可信赖的母亲而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这样成长的婴儿将会对世界有充分的信任,他们在孩童期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的母亲以非惯常的方式拒绝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不信任感。 当然,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也不应无限制地给予,因为若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一切人和一切的事情,对孩

4、子也是危险的。一定的不信任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对生存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在这阶段的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关照,他们不敢希望未来(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是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界世界不信任的表现。只有一个得到了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

5、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所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我们可以说,得到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第二个阶段: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1-3)。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这个阶段是1岁到3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掌握了许许多多的技能。(如走,爬,推,拉和交谈等),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

6、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此时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又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如果父母过分纵容保护,或惩罚严厉不公正、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豪感来源于未失去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怀疑与害羞来源于外部的过分控制和自我控制力受损害。如果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自主性多于害羞与怀疑,则儿童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其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

7、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动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第254页)。关于羞怯,埃里克森说:“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1964,第119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

8、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1964,第119页)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美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美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第三个阶段:从出生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4-6)。主动性对内疚。这个阶段是4岁到6岁。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他们的活动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简练,更富于想象。这些能力的发展使

9、儿童更能自主性地思维,行为,幻想和对未来提出计划。这阶段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前面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这时候的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进一步思考他们可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意识,他们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

10、,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1964,第122页) 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美德。第四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一年间(6-11)。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大约在6岁到11岁。这时的儿童在大多数是上小学阶段。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

11、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埃里克森1963, 第258259页)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学校是培养儿童将来就业及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也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一。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应感到有乐趣,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第259页)。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

12、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应该感到有勤奋感,这会让儿童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满怀信心。这时候也会使儿童过分看中工作的重要性,对人类的其他生活方面默然处之。这时候如果儿童在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则将会出现自卑,他们会怀疑自己对社会是不是有用的人,甚至会出现“被处理过”的多余感觉。 若儿童在这个阶段形成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就会具有能力的品质。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 在这一阶段还存在着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来说,工作就是生活,因

13、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1963,第261页)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它重要的品质为代价。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能力 - 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1964,第124页) 象以上论述过的其它美德一样,能力是由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

14、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第五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12-20)。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大约在12岁到20岁。通过前四个阶段的学习,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然而,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年人和成年期的间隔。这个时期的

15、青年人正处在生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必须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策略。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个问题。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用艾里克森的话说“一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的感觉。” 埃里克森在许多方面使用同一性(有时也称自我同一性)这一术语。例如,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 知道个人未来目标 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埃里克森1959,第118页) 如果这个阶段

16、的青年人不能获得同一性,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角色混乱” 或消极的自我意向。如果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那么她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格。艾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仍然忠于发自内心的誓言的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就是扮演同一性的过程。一个人已经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会把自己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如果年轻人不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也许会以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或者说仅仅应诺了一些很快就抛弃的口头许愿。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

17、或消极的同一性时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使忠诚得到持久和保证的能力。”(1964,第125页)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这个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他或她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那个人”完满地渡过人生的其余阶段。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20-24)。亲密对孤立。此阶段大约在20岁到24岁。弗洛伊德曾经把健康的人定义为“一种充满爱而辛勤工作的人。” 埃里克森赞同意这个定义。但是他又指出:“唯有具备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敢于涉足与另一个

18、人相爱的情河之中。具有牢固同一性的青年人热烈地寻求与别人的亲密关系 青年人是在寻求和保持同一性的过程中生成的,他们热切和乐意把自己的同一性与其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他已具备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也就是说,具备了成为协会会员和伙伴关系成员所须承担义务的能力以及具备了为遵守这些义务而发展的道德力量的能力,即使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让步。”(埃里克森1963,第263页) 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别人的亲密交往,因而就形成了孤立感。埃里克森列举出为了有益于个人与社会而应当发展怎样一种亲密关系:1、感情共鸣的情欲高潮2、一个值得爱的伴侣3、能够并乐意与他分享相互的信任4

19、、能够并乐意与他共同严格遵守 a、工作周期 b、生殖周期 c、娱乐周期5、还应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发展。(1963,第266页)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遗传导致的分工作用的对抗性的相互献身。”(1964,第129页) 第七个阶段: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为成年中期(25-65)。繁殖对停滞。这个阶段大约是在25岁到65岁,是人生的中年期。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

20、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所以,繁殖在建立和指导下一代中是头等要事。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的 (埃里克森1963,第267页)。一旦一个人的繁殖比率比停滞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1964,第131页)第八个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自我完整对失望。65岁以后。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人就有充实幸福的生活。这一阶段是对人生的感受阶段。对人生没有做什么的人,这时候常常

21、会回忆以往的事情和对人生的绝望。 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1963,第268页)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他们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艾里克森对人生的终身理论就

22、是一个人充分发展自我的理论。在他的这种理论基础上,他认为人的苦恼就是我应该相信什么,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等等问题。所以他的治疗理论就是重新整合同一性的过程。 艾里克森的理论让我们重视:他到底需要什么,他想要什么。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换言之,这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例如,成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相信,“用这种说法 - 如果儿童的长者完美得足以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些健康的儿童也不会惧怕生活。一来进一步解释成人的完整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感似乎是可能的。”(1963,第Z69页) 如果个人获得的自我完整胜过失望,那他或她就

23、以智慧的美德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对人生本身超然的关心,来面对死亡本身。”(1964,第133页)总结:1、(01岁)信任对不信任: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 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惧怕。2、(1一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3,(45岁)主动对内疚: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4,(6一11岁)勤奋对自卑: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

24、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5,(12岁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6,(2024岁)亲密对孤立: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7,(25-65岁)繁殖对停滞: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 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8,(65岁死亡)自我完整对失望: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 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精品文档】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