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摘要.V 前言.第一章 电气一次部分.22第二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27第三章电器设备的选择.30第四章 电气总平面布置与配电装置设计.42第五章 G-T机组继电保护设计.44第六章 结论. . .31谢辞.摘 要 新建发电厂是该市区一个较为重要的电厂,分两期建设;只有220kv一个电压等级。建成后所发电力送入电网或远区负荷,剩余功率送入电力系统。其设计分为电气一次部分和电气二次部分。一次部分由说明书,计算书与图组成,说明书和计算书包括发电厂总体分析,电气主接线及高压厂用电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制图主要有主接线图。二次部分主要为继
2、电保护总体概述、G-T组大差动保护的整定及继电保护展开图的绘制。本发电厂设计为毕业设计题目,以巩固大学所学知识。关键词 火电厂电力系统变压器前言本章主要介绍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具体方法以及设计火电厂的具体过程和流程。1.1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建火电厂就是将不容易、不方便被人们利用的能量(煤炭),通过火电厂转化为易被人们利用的电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电能有许多的优点:首先,它可以简便的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其次,电能经过高压输电线路可以输送很远的距离,供给远方用电。再次,许多生产部门利用电能进行控制,容易将实现自动化。总之,电能的优点很
3、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在这次设计中,通过电厂的设计,把我们以前所学的电路、发电厂动力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学、高电压等各科进行一个综合,这在我们加深理论理解的同时,又增加了实际运用的操作,使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本次设计是大学三年知识的总结,这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或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1.2本次设计的内容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气一次部分的分析和设备的选择,二次部分的配置以及其间的各种图。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电气一次部分的总体分析,短路计算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选择和电气二次部分。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孟凡老师的认真辅导,再次表示由衷的感
4、谢!第一章 电气一次部分1.1总体分析该电厂建设规模为2125MW,只有一个电压等级,即220KV电压等级,一期建设,220KV出线回路数:3回,可发展:1回,220KV出线与系统间联系。该电厂占系统总容量的百分比为15,因此该电厂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电厂建成后承担的主要负荷为城市用电、煤矿、以及城市工业,剩余功率送入220KV系统,电力系统总容量为1000MW,网内最大机组100MW。该电厂在煤矿附近,近处无较大容量的湖泊,但地下水资源丰富;离厂区3公里附近处有许多山沟和废矿井,可以做中等容量火力发电厂储灰场用20年左右;附近有铁路干线通过,交通便利。厂区全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0
5、,最热月平均气温32;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地震裂度为六度。1.2负荷资料 负荷资料如表1.1所示。表1.1电压等级线路名称最大负荷(MW)负荷性质线路长度(km)一期终期220KV新系1线50新系2线50新甲线6090城市用电20发展注:本厂剩余功率送入系统城市用电中市政、银行、医院、交通等部门如果供电中止,会造成社会混乱,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一级负荷;学校、商业等部门长时间停电也会造成混乱,为二级负荷;而居民用电等为三级负荷,因此城市用电中一级负荷约占30,二级负荷占35,三级负荷约占35。 由于出线回路数较多,所以同时率取为0.85(即)一期:Pmax=KtPimax=0.8560=51(
6、MW); Smax=Pmax/cos=51/0.8=63.75(MVA); Smin=0.7Smax=44.625(MVA)。终期: Pmax=KtPimax=0.8590=76.5(MW); Smax=Pmax/cos =76.5/0.895.625(MVA); Smin=0.7Smax=66.9375(MVA)。1.3主变压器选择1.3.1主变连接方式的方案的选择由于该电厂只有一个电压等级,主变连接方式只需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即可,若采用扩大单元接线,当变压器检修时,两台发电机均需停运,可靠性不高。因此,该厂主变选用方案(1),即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1.3.2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
7、确定(1)选择变压器的一般原则:相数的确定:33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一般都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单相变压器投资大,同时配电装置结构复杂,也增加了维修工作量,5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主变相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负荷和系统情况,保证供电可靠性,一般选用单相变压器。绕组数的确定:发电厂如以两种升高级向用户供电,或于系统连接时,可以采用两台双绕组变压器或三绕组变压器,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也可采用自耦变压器,一般当最大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下的发电厂,多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接线组别的确定:一般考虑系统或者机组的同步并列要求,以及限制三次谐波对电源的影响等因素,主要接线组别一般都选用Yn,yn0,d
8、11常规接线。调压方式的确定:分有载调压和无载调压。升,降压结构的确定:分升压结构和降压结构,发电厂一般采用升压结构,即低压绕组在中间。(2)台数的确定:在有一、二级负荷的电厂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装设两台以上。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又有2台发电机 故该电厂装设2台主变即可。(3)容量的确定:去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双绕组变压器故取由以上可知,该电厂主变型式选用三相双绕组变压器,升压结构,无载调压,强迫油循环风冷却,连接方式为Y0,d11。其型号为SSPL-150000/220。1.3.3主接线设计(1)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及基本要求: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
9、生产和分配的首要任务,主接线应首先满足这个要求; a: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b:断路器或母线发生故障以及母线计划检修时,应尽量减少进出线停运的回路数和停匀的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c: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灵活性: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运行、检修和扩建时的灵活性。 经济型: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到经济合理。 a:投资省;b:占地面积小;c:电能损失小 (2)主接线方案的确定表1.2 对二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 双母线 双母带旁母 可靠性供电可靠,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但当
10、检修出线断路器时仍需停电比双母线更可靠,可避免检修出线断路器时造成该回路停电方便性灵活性运行方式灵活,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通过倒换操作可以组成各种运行方式运行操作方便不影响双母线正常运行经济性使用设备多,配电装置复杂,投资较多投资多,占地面积大,经济性差通过上述分析比较,由于出线回路数小于6回,应选用双母主接线形式。1.4厂用电设计1.4.1厂用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发电厂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修配、照明等用电设备的总的耗量称厂用电,可见其地位重要性。1.4.2厂用工作电源的
11、引接:主接线具有发电机电压母线时,则厂用工作电源一般直接从母线上引接;当发电机和主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则厂用工作电源从变压器的低压侧引接;当主接线为扩大单元接线时,则厂用电应从发电机出口或主变低压侧引接。因此该电厂厂用工作电源从发电机出口引接。 1.4.3厂用电压等级由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手册,按发电机容量,电压确定高压厂用电压等级单机容量100-300MW,宜采用6KV,故此电厂厂用电压等级选6KV。1.4.4厂用母线的接线形式厂用电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按炉分段。由于此电厂的锅炉蒸发量大于400t/h,故选一炉分两段。1.4.5工作厂用变压器与备用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及调压方式对于125MW的机组
12、,工作变压器选用15MVA,备用变压器选用15MVA,调压方式为无载调压。1.4.6备用方式:采用明备用。第二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2.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2.1.1 电器设备校验;2.1.2 选择导体和电器;21.3 继电保护整定及灵敏度校验。2.2 短路电流的计算2.2.1系统接线图2.2.2系统等值网络:.短路点的选择(参考图1): a、:出线; b、:母线; c、:母线。d、:进线。设基准值: 各元件电抗标么值如下:网络化简:出线短路:(参考图2) =2.091由图2可得转移阻抗:(如图4)=1.389=1.3890.867=2.8315=2.0910.867=4.262由图3得以下计算:
13、各电源计算阻抗为:查曲线求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有名值:母线短路:由图1可得转移阻抗:(如图4)由图4得以下计算各电源计算阻抗为:查曲线求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有名值:母线短路:(参考图1)由图1可得转移阻抗:(如图5)由图5可得计算阻抗值:查曲线求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 有名值: :甲变电所母线短路:(参考图6)由图9可得计算阻抗值:查曲线求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 有名值: 综上所述,各种情况下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如下表:(公式)电压等级短路地点出线62.615848.548641.98283母线4.520163.816193.74810母线4.424743.826243.97085母线
14、3.709673.2488353.38796第三章 电器设备选择3.1选择的一般要求3.1.1原则:(1)安全适用,技术选进,经济合理;(2)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并考虑远景发展;(3)按当地环境情况下进行校验;(4)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相一致;(5)选择的设备品种不宜过多;(6)新设备,形式试验,鉴定合格。3.1.2一般条件:按正常条件进行选择,按短路状态进行校验。(1)长期工作条件:电压UNUNS,IdlIw.max;Iw.max的确定:发电机、变压器回路 Iw.max=1.05IGN=1.05SN/3UN ;母联断路器 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IN.max;母线分段
15、:Iw.max=1.2SN/UN,SN:主变压器容量;出线回路: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单回路: 双回路: (2)短路条件校验:动稳定、热稳定、三相短路;热效应QK的计算:QK=QP+Qnp,QP=tk(I2+10I2tk/2+ I2tk),tk:短路时间,Itk:tk4s,时,取4秒时的数,tk/2=Itk+0.3(I-Itk);Qnp=TI2,tk1s时,忽略Qnp,T: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 短路计算时间tk的确定 tpr: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裸导体:主保护时间,0.05-0.1s;电器设备:后备保护时间,发电机出口取5s,110kv,220kv母线取4s; tin: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ta:
16、断路器开断时电弧持续时间; tab:断路器全开断时间; tk=tpr+tin+ta ,tab=tin+ta;环境温度的确定:表3.1 不同环境下的环境温度类别 安装场所环境温度裸导体屋外本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屋内本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5电器屋外年最高温度屋内取最热月最高温度+53.2载流导体和电气选择3.2.1 220kv母线:采用铝锰合金管形母线。3.2.2GT连线的选择GT回路 Iwmax=1.05IN=1.05=1.05=6460.31A由于发电机与母线之间传输容量大,Tmax5000h,长度超过20m,故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查发电厂电气部分图426曲线2,当Tmax=5000
17、h,铝导体的J=0.76A/mm2,导体截面SJ=Imzx/J=6460.31/0.76=8500mm2查发电厂电气部分附表2,由于没有正好合适的标准截面,故选截面稍小的2(2009012),S=8080mm2,ks=1.465,双槽不焊成整体时,Wy=46.5cm3,Iy=294cm4,Wy,Iy分别截面系数和惯性矩。导体允许电流Ial=8800A。环境温度取320C综合校正系数 K=0.919(1) 热稳定校验 流入出线的短路电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由发电机流入,此时 I=37.0484KA,短路电流计算时间 tk=0.2s,I0.2=24.715KA可计算出 I0.1= I0.20.3
18、(I I0.2)=28.415KA周期分量热效应 Qp1=167.625 (KA)2S由于0.1tk1,发电机出口T取0.2非周期分量热效应Qnp1=TI2=0.237.04842=274.516 (KA)2S Qk1=Qp1Qnp1=442.141 (KA)2S另一种情况由其他发电机及系统流入时,I=62.1316537.0484=25.08325 KAI0.2=48.0822-24.71534= KA可计算出 I0.1= I0.20.3(I I0.2)=23.857 KA周期分量热效应Qp2=111.663 (KA)2S非周期分量热效应Qnp2= TI2=0.225.083252=125.
19、4 (KA)2SQk2=Qp2Qnp2=237.06 (KA)2S综上应按Qk2来校验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 =0(al0)37(70-37)*()2=61.50C查发电厂电气部分表46,C=90.4。得 Smin=/C=206.15mm28080mm2满足热稳定校验。 动稳定校验发电机出口短路时,冲击系数取K=1.9Ish=2.6937.0484=99.66 kAFb=2483.03 (N/m)取 lb=0.5m,双槽条间应力=1.069106(Pa)相间允许应力 =(70-1.069)106=68.931106 (Pa)取=1,a=0.7,则单位长度相间电动力fph=2362.9(N/m)双
20、槽导体截面系数 W=2Wy,绝缘子间最大允许跨距lmax=5.21 (m) 导体共振检验m=Sr=404010-62700=10.9(kg/m)导体按两端简支多跨梁,查发电厂电气部分表45,可得到共振允许绝缘子跨距 lmax=1.74 (m)取绝缘子跨距为l=1.5m3.3 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得选择3.3.1 选择原则支柱绝缘子应按额定电压和类型选择,并进行短路的动稳定校验。穿墙套管应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类型选择,并按短路条件校验动、热稳定。3.3.2支柱绝缘子的选择根据母线额定电压(13.8)和装置地点,屋内部分选 ZD-20F型支柱绝缘子,其抗弯破坏负荷Fde=19600N,绝缘子高度
21、H=315mm,则H1=H+b+h/2=427(mm)Fmax=Fph=1.7310-7ish2l/a=1.7310-7(99.66103)21.5/0.7=3682NFc=FphH1/H=3682427/315=4991.2(N)220090(mm2)计算跨距 lc=(l+la)/2=(1.5+0.625)/2=1.06m套管受力:F=1.7310-7ish2lc/a=1.7310-7(99.66103)21.06/0.7=2601.93(N)1SQk=(tk/12)(I210I2tk/2I2tk)=73.93It2=752=56253.7 PT的选择3.7.1装设原则3.7.1.1 工作母
22、线和备用母线各装一组,旁母不装3.7.1.2 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当对端有电源时,装一单相PT3.7.1.3 发电机出口装两组PT, 一组用来同期检测和测量保护,一组用来励磁控制3.7.2 选PT3.7.2.1 220KV母线选型号为:JCC1220 Y/Y/D型PT3.7.2.2 发电机出口选两组 :JDZJ-15 Y/Y/D型PT 和 JDZ-15 D/Y型PT3.7.2.3 出线侧:选YDR220 Y/Y/D型PT3.8 避雷器的选择3.8.1 避雷器的装设原则(1) 每组母线上,设避雷器。(2) 220kV 及以下变压器到避雷器的电气距离超出允许值时,应在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
23、(3) 三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相上宜设一台避雷器。(4) 自耦变压器必须在两个自耦变压器的绕组上设避雷器。(5) 单元接地的发电机出线宜装设避雷器。3.8.2 避雷器的选择(1)母线上的避雷器的选择220kV母线选Y10W1-192/500.(2)主变压器中性点: 220kV主变压器选Y10W1-108/2684 电气总平面布置于配电装置设计4.1电气总平面布置4.1.1原则及要求: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要为安全生产、方便管理、节约投资、节约用地创造条件,并注意建筑物群体的协调,从整体出发,美化环境。(1)满足电气生产工艺流程要求:首先把占地面积大的高压配电装置方位确定好;主控楼或网控楼选择良好的
24、位置。 (2)慎重确定最终规模,妥善处理分歧规模; (3)布置紧凑合理,尽量节约用地; (4)结合地形地质,因地制宜布置; (5)符合防火规定,预防火爆事故发生; (6)注意雨风,有利于环境保护;(7) 控制噪音;(8)合理分区,方便管理;(9)有利于交通运输及检修活动。4.1.2结合工程考虑问题(1)高压配电装置的布置 布置在主厂房的前方,向主厂房前方出线,主厂房方位的选择要考虑高压出电线路出线的方便,220kv的配电装置的位置的确定要避免出现的过多和交叉过多。(2)主变压器和厂用高压变压器的布置 布置于主厂房前方,紧靠汽轮机房,可以缩短发电机和变压器及高压厂用配电装置之间的距离。 (3)主
25、控楼和网控楼的设计 本厂采用单元控制(外加网控楼),另外,高雅配电装置与主厂房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个方位内有很多管道,如生活下水管,循环水进推水管,热力管道,轮化水管,生活消防水管,暖气管,雨水下水管道。4.2配电装置设计4.2.1设计要求与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2)保证运行可靠,布置上尽量整齐,清晰,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3)便于检修,巡视和操作;(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布置紧凑,力求节约材料,降低造价;(5)安装和扩建方便。4.2.2 220kv配电装置设计 (1)配电装置形式、特点及选择原则 配电装置按电气装设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外型和屋内型配电装置。
26、一般情况下,在大中型电厂和变电站中,35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已采用屋内型,220kv及以上为屋外型。本厂采用屋外型,其特点是土建工作量和费用较小,建设周期短,扩建方便,相邻设备之间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占地面积大。(2)屋外配电装置形式及选择 分类:中型、半高型、高型。 中型配电装置所有配电装置都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母线所在的水平面稍高于电气所在的水平面,他又分为普通中型及分相中型布置两种形式。普通中型布置比较清晰,不宜误操作,实践经验丰富,运行可靠,施工及检修较方便,构架高度较低,抗震性能好,所用钢材较少,造价低。分相布置时隔离开关直接布置在母线的正下方,且多采用圆管型母线及伸缩式隔离开
27、关,降低了构架高度,节约占地面积,接线简单、清晰。 半高型配电装置:母线与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重叠,其占地面积比中型布置减少30,节省用地,减少高层检修的工作量,旁路母线与主母线采用不等高布置,实现进出线带旁路方便。 高型配电装置:将一组母线与另一组母线重叠布置节约占地面积5左右耗用钢材比中型多16-60操作条件差上层设备检修不方便,作业时要特别仔细,重心较高,抗震能力较差,应结合本地区地震烈度及电压等级。 综上所述,考虑本电厂实际情况,220kv用分相中型。第五章 G-T机组继电器保护设计5.1对大中型机组保护的要求5.1.1由于单机容量增大,发电机的拒动或误动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大中型
28、机组的继电保护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有更高的要求。5.1.2大型汽轮发电机的起停特别费时、费钱,非必要情况下大机组避免频繁的起停,更不要突然停机,这也是继电保护需要考虑的问题。5.1.3大型机组由于单机容量的增大,汽轮发电机轴向长度与直径之比明显加大,这将使机组运行的振动加大,匝间磨损加大,因此,需要加装灵敏度较高的匝间短路保护。5.2保护配置5.2.1反映短路故障的保护(1)升压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只反映油箱内部故障) 轻瓦斯:反映油面降底,动作后发信号。 重瓦斯:继电器下面的触点,动作后直接启动出口继电器跳闸。(2)G-T组大差动保护:位于三个继电器之间。(3)发电机差动保护:位于两
29、个继电器之间。(4)发电机横差动保护:装设在两组星型中点线上的电流互感器,反映匝间短路的保护。(5)负序过流和低压过流保护(后备保护)。5.2.2反应接地故障的保护(1)升压变压器侧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变压器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装在变压器中型点侧的电流互感器、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组成,当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运行时,发电机发生故障时,中性点将流过零序电流,这样保护将动作。(2)发电机定子一点接地保护。(3)转子回路一点接地保护。(4)转子回路两点接地保护。5.2.3反应异常运行保护(1)对称过负荷保护:对称过负荷保护由接在一相上的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组成,动作后发出信号 图5.1 继电保护配制位
30、置图 (2)不对称过负荷保护(3)失磁保护:发电机失磁故障是指发电机的励磁突然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在发电机、尤其是在大型发电机上应装设失磁保护,以便及时发现失磁故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和发电机的安全。第六章 结论 毕业设计是我们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新建发电厂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次发电厂设计包括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及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既有说明书的编写,又有电气工程图的识别和绘制。这就将所学的知识集中起来,将独立的课程综合起来。如设计中的
31、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总体分析,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和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以及绘图等,就要用到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路理论,高压电技术,继电保护原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同时,又训练了我们分析和综合的思维和工作方法。面对发电厂设计这样大的一个课题,我们既要综合分析,又要分成几大块,从各个部分入手解决,这就避免无从下手的困难,使我们受益匪浅。这次设计也是理论和实际的一次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都是理论,都是忽略了一些因素的理想情况,而这次设计不同,不但要熟悉相关知识,还要放到实际中考虑,既要了解电力工程的理论规程,还要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所指址的地理气象等实际情
32、况。这也使我明白了理论和实际的差别,对今后工作大有裨益。在设计中,也参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分析理论规程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了以前过分依赖老师的习惯,培养了查阅资料的习惯,锻炼了独立思考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设计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等。今后应多加注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乏实际经验,论文中难免有不少错误之处,望老师和同学们指正。谢 辞本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孟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全过程倾注了诸位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毕业设计是检验和锻炼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的一项综合教学环节在设计中,在此次新建发电厂设计中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3、,实际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新建发电厂所有电气一次及二次部分的设计,培养锻炼了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毕业设计期间,诸位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精心的教导,使我能够不断地战胜困难,走向收获。诸位老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对事业忘我工作的崇高敬业精神使我感到无比的钦佩,并将受益终生;在此谨向孟老师、杨晓敏老师、韩浩老师、郭琳老师等诸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此期间,还有很多同学给我热心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再次感谢诸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我相信有这次的实际工程设计锻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为祖国的电力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附录1 英语翻译参考文献:1. 发电厂电气设备 于长顺主编2.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3.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水利电力西北电力设计院编4. 电力系统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 陈光会主编5. 毕业设计资料汇编; 6. 发电厂电气部分 范锡普 编;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8.电气工程设计手册;9.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10. 电气部分设计参考图册;【精品文档】第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