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安国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2第一节 概况2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5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7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16第一节 指导思想16第二节 规划原则16第三节 主要任务18第四节 规划目标18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1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21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1第三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24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30第一节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30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31第五章 建设用
2、地节约集约利用32第一节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32第二节 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33第三节 保障新农村建设用地34第四节 确保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用地36第五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37第六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控制40第六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41第一节 中心城区概况41第二节 中心城区规划目标41第三节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41第四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与控制42第五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42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44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44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45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45第四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46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47第八章 土地综合整治49第一节 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3、49第二节 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49第三节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51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52第五节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4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57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目标57第二节 优化乡镇土地利用62第十章 近期规划安排64第一节 近期土地利用调控目标64第二节 近期重点项目安排65第十一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67第一节 保护国土资源生态环境67第二节 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68第三节 大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69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0第一节 法律措施70第二节 技术措施71第三节 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71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72第五
4、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73第六节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74第七节 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75第八节 扩大规划实施的民主决策与参与76附表78附图96省政府关于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100【精品文档】第 96 页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原则,对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安国市土地
5、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管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市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是全市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全市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规划通过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在全市形成一个资源集约、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氛围。规划以2009年为基期年,以2020年为目标年,以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规划范围包括全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面积为48508.59公顷。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概况安国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太行山东麓,位于北纬3815,东经
6、11510至11529之间,市区坐标为北纬3826,东经11519。市境东、北与博野县相邻;西与定州市相傍;西北与清苑、望都两县交界;西南与深泽县相接;东南与安平县连壤。市区北距北京250公里,保定54公里;南距石家庄113公里;东北距天津235公里;东距博野县城15公里;西距定州市35公里,西南距深泽县城37公里;东南距安平县城32公里;西北距望都县城40公里;北距清苑县城45公里。定(州)河(间)、保(定)衡(水)公路于市区交汇,穿境而过,安(国)束(鹿)公路自市区向南纵贯市境南部,安(国)望(都)公路自市区向北至界折西北直达望都。西距(北)京广(州)铁路37公里,东距(天)津浦(州)铁路
7、153公里。 安国现辖6个镇,4个乡,1个办事处,198个行政村。其中10个乡镇为祁州镇、伍仁桥镇、石佛镇、郑章镇、大五女镇、西佛落镇、明官店乡、南娄底乡、西安国城乡、北段村乡。坚持“以药为本,多业并举”,大力实施“药业立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聚集区拉动、城镇化”五大主题战略,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经济繁荣兴旺、药业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化新药都。一、自然地理概况安国市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冷而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为41.7,极端最低气温为-23.7,大于等于0积温为4406.
8、4;年降水量为50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911.7毫米,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20.1毫米,最大蒸发量为1412.9毫米;无霜期为187天,太阳辐射年总量为535.88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685小时,全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安国市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冰雹、霜冻、干旱、暴雨、连阴雨、干热风等。安国境内属太行山麓山前扇缘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缓倾,自然坡度1/2200,海拔高程在24.6-36.4米之间。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行洪道有沙河干渠、孟良河、磁河、潴龙河。境内有三大洼地,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1
9、5%。安国市土壤分褐土、潮土两大类。潮土分布于北部孝义河两岸、南部及小清河北部部分地区,占总面积的15.7%;褐性土分布于中部唐河故道和南部沙河两岸,占全市总面积的6.6%;其余部分为潮化褐土,占全市总面积的77.7%。二、社会经济概况全市10个乡(镇)、1个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065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244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4.16%;农业人口308337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5.84%。年内出生人口7975人,出生率19.72;死亡人口1452人,死亡率3.59。安国市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
10、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76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4.2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73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24.2:46.0:29.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1305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1元,同比增长13.9%。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7万亩,总产量26.4万吨,比上年增长6.1%,棉花、油料作物、畜牧业产量均有所增加。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蔬菜、药材三大支柱产业作用明显,药材种植进一步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8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
11、82亿元,增长32.1%。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4.3%。其中药业经济实现增加值18.8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5.7%。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03万元,增长39.52%。农村投资4.98万元,下降44.3%。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2009年全市土地总面积48508.5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38058.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46%;建设用地面积9234.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04%;其他土地面积1215.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1%。(一)农用地全市农用
12、地中,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8.72%;园地面积1710.4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49%;林地面积1363.1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58%;其他农用地面积1217.7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19%。质量较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南娄底乡、石佛镇、西佛落镇、伍仁桥镇和北段村乡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药市办、明官店乡耕地质量较差、等别较低;园地主要分布在园地种植业比较发达的西安国城乡和南娄底乡;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药市办。(二)建设用地全市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359.3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0.5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566.6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3、6.14%;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08.8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34%。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1373.2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6.43%;农村居民点面积6865.88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2.13%;采矿用地面积120.3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4%。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安国市的药市办和祁州镇;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用地等在各乡镇范围内零散分布;采矿用地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祁州镇和南部的南娄底乡。(三)其他土地全市其他土地中,水域及滩涂面积974.06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14%;自然保留地面积241.47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9.86%。水域主要分布在明官店
14、乡、伍仁桥镇、西安国城乡、石佛镇和南娄底乡;自然保留地主要分布在西安国城乡、石佛镇、药市办、北段乡。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以耕地为最多全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面积为38058.2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46%。其中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和农用地面积的69.61%和88.72%。全市农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多,是保定市重要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地,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二)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整治挖潜(挂钩)潜力较大全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6865.88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74.35%
15、和82.13%。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整理潜力很大。(三)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全市的土地利用率为97.49%,远高于河北省78.95%的平均水平,是保定市乃至全省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县市之一,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市自然保留地241.47公顷,仅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50%,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33958.81公顷,根据2009年土地第二次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比上轮规划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少191.88公顷,因此在新一轮规划期间将大力
16、增加耕地,以弥补上轮规划的不足。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9640公顷,到2009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9740.22 公顷,比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100.22公顷。(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上轮规划确定1997-2010年期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879.14公顷,1997-2009年全市实际补充耕地733.64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83.45%。(三)建设用地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9766.30公顷,规划实施至2009年全市建设用地实际规模9234.87公顷,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全市城镇规模控制指标为1806.18公顷,2
17、009年全市城镇用地实际规模1373.20公顷,相当于控制规模的76.03%,20062009年实际审批用地为130.2公顷,在本轮规划中已经予以扣除。(四)交通水利建设及其他建设用地上轮规划确定交通和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653.51公顷,1997-2009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实际用地2432.40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91.67%二、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后,对指导全市土地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强化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上轮规划体现了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在规划实施期间耕地保护的力度大大加强
18、,有效保证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依照规划实行的农地转用审批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变了以往只占不补的局面,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对占用的耕地进行了等量优质补充。1997-2009年期间,全市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9年底,全市耕地总量为33766.93公顷,其中受保护的基本农田占88.07%。(二)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安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实施,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基本保证了各类重点项目对建设用地的正常需求,为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用地保障。(三)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意
19、识全市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编制与实施,使土地利用和管理有规划可依;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规定,将各项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法定原则,奠定了土地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意识。(四)确立了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宏观调控地位规划确定了城乡建设发展规模和范围,对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实行了总体控制,改变了建设用地缺乏总量控制、随意发展、分散布局的用地局面。规划引导城乡建设集中发展、集约利用,促进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利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调控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总体
20、规划在参与宏观调控的力度方面大大加强。三、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方案的矛盾相对突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指标缺口大。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分别达到8668.2公顷和1381.00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21.87%和140.30%。建设用地来源主要为农用地,由于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改造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认识不深,因此,对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用地及农村居住用地的需求不能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由于上轮规划在用地指标分配上采取了平均分配的办法,但规划实施以后,建设发展的非均衡态势明显,建设用
21、地需求相对集中,局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建设用地实际需求与规划布局的错位,局部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二)基本农田划定布局不尽合理2009年安国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29740.22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8.07%。由于规划编制时把沿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的耕地几乎全部划为基本农田,城镇附近也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工矿用地考虑不充分,从而限制了建设项目的实施,很多建设项目一上马就占用基本农田,而在报批时往往受阻,从而使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安国市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布局比较集中的市区和其他几个乡镇,目前均已无地可用,没有发展空间,直接影响了该市工业
22、、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亟待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现实发展超过规划预期上轮规划在方案编制时未预料到本市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以及政策变动,导致规划相对的弹性不足,对土地利用变化缺乏一定的适应性,规划用地布局存在一定的偏差。(四)规划实施的权威性有待提高,总体控制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时间较短,社会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深,出现了规划的法律地位高,但在实施管理中的随意性却相对较大的现象。一些行业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统计口径、基期数据、规划期限等方面不一致,在土地利用规模上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控制作用的发挥。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
23、遇与挑战一、经济发展战略(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1、安国市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中的机遇伴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工业化进程加快,从规模扩张为主向结构升级为主转化,加快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战略性重点,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而为安国市利用国内、国外资本、技术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安国市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机遇调整和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在新形势下,依托药都丰富浓厚的中药历史文化,以“东方药城”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层次开发药业旅游资源,建立药业特色旅游产品系列,使之成为安国市经济腾飞的新增长
24、点。(二)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药为本,多业并举”战略举措,树立“工业强市”的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机械加工业,培植规模企业,推进集群式发展,构筑安国经济发展新模式。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集群经济的支撑力。加快市区西南部中药产业聚集区、北部西佛落中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基地、石佛水泵、南娄底及伍仁桥纺织工业小区建设,构建药加工业、健康产业、物流业、种养业四大经济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二、土地利用战略定位根据安国市的地理区位和实际特色,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
25、”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药为本,多业并举”,大力实施“药业立市、科技兴市、开放带动、聚集区拉动、城镇化发展”五大主题战略,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经济繁荣兴旺、药业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化新药都。根据以上发展定位,确定了“一主一副十字型”轴向发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一)人口迅速增加,耕地保护形势严峻2009年,全市总人口达到41.23万人,耕地面积33766.9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82公顷(1.23亩)。未来一段时期人口总量将持续上升,预计2015年,总人口将达到45.03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48.44万人。到
26、2020年,全市规划耕地面积不少于33156.4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07公顷(1.05亩)。(二)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长,建设用地供给压力更加凸显2010-2020年是全市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加速阶段,也是促进城乡协调、提高经济总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安国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5%,到2020年将达到56%,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将带来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增长。同时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城乡居民对生活、生产、出行的空间需求日益增加,也将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全市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制约,尤其是土地资源瓶颈更加突出,耕地保护
27、与建设用地短缺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三)低效、粗放利用现象严重,转变利用和管理方式更加迫切与全省较发达的市县相比,安国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仍存在差距,部分地区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个别产业园等建设用地利用低效、粗放。因此,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四)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加剧,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亟待解决安国市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间、城乡间和地区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难度。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
28、统筹,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切实保障全市各行各业对土地供应的需求。第二节 规划原则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原则
29、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按照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农用地相统一的要求,保护经济发展需要的用地,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各业用地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三、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配置的原则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土地供应能力,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适应产业
30、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有效引导和确定各行业用地布局和规模。四、坚持加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要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保护与建设并重,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确保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筑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五、坚持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建设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开发耕地相平衡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认真贯彻落实占用耕地按质按量进行补充的法定义务,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双保、双赢”的目标,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第三节 主要任务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用途
31、管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和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土地保障。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城乡建设增减挂钩,有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及其他必要的建设用地需求。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工矿废弃地实现全面复垦,宜农土地后备资源适度开发,实现补充耕地的目标。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切实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生态系统安全。从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出发,通
32、过完善土地法制、市场机制、调控手段等,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第四节 规划目标一、人口与社会发展目标2009年全市总人口为41.23万人,规划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45.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48.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1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6%。二、经济社会目标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万元,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万元。三、土地利用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
33、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农用地规划目标2015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至少分别为33256.68公顷和33129.17公顷;2015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至少为29053.51公顷,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至少为29053.51公顷;2015年园地面积至少为2663.02公顷,2020年园地面积至少为2901.09公顷;2015年林地面积至少为1305.48公顷,2020年林地面积至少为1290.93公顷。(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270.50公顷,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279.41公顷; 2015年
34、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18.33公顷,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08.06公顷;2015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777.05公顷,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847.06公顷;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50.10公顷,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37.62公顷;2015年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292.54公顷,2020年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365.67公顷;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279.03公顷,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348.79公顷;2015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30平方米,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25平方米
35、。(三)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到2015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至少为559.03公顷,到2020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至少为698.79公顷。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一、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农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二、非农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三、一般建设用地按产业政策安排;四、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节约和集约利用;五、林、牧、渔业用地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废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六、建设用地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等地,特别应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及
36、生态环境敏感区用地;七、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平衡。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经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部门协商,全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如下:一、合理进行农用地调整至2015年,全市农用地面积38395.5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15%,比2009年增加了337.38公顷;至202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38464.9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33%,比2009年增加406.73公顷。(一)耕地至2015年,全市耕地面积为33256.6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58%。至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为33129.1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
37、面积的68.33%。(二)园地至2015年,全市园地面积2663.0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49%。至2020年,全市园地面积2901.0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98%。(三)林地至2015年,全市林地面积1305.4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9%。至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1290.9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6%。(四)其它农用地至2015年,其它农用地面积1158.5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9%。至2020年,其它农用地面积1143.7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6%。二、规划期合理减少建设用地规模至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9270.50公顷,占全
38、市土地总面积的19.11%。至2020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9279.4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13%。(一)城乡建设用地至2015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318.3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16%;至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308.0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14%。 (二)城镇工矿用地至2015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777.0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6%。至2020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847.0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1%,比2009年增加354.43公顷。(三)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至2015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948
39、.4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6%。至2020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971.3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1%,比2009年增加95.88公顷。三、适度开发其他土地2009年全市其他土地面积1215.53公顷,到2020年减少为764.25公顷,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451.28公顷。全市其他土地开发利用,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以开发自然保留地为重点,以增加耕地、林地、园地等为主要目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第三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一、优化农用地布局(一)耕地布局安国市2009年耕地面积为33766.93公顷,到 2020年规划耕地面积为33
40、129.17公顷,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划期内主要核减祁州镇、药市办和西佛落镇工业园区的耕地面积,同时,在其他乡镇耕作条件好的地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二)基本农田布局依据安国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把质量较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保定市下达给安国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9015.51公顷,规划对全市的基本农田进行了调整,考虑到市区及工业区建设用地占用较多,核减其基本农田面积,相应增加其他乡镇的基本农田面积,并在高速路出入口、重要国道、省道交叉口将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
41、农用地。调整前全市基本农田面积29740.22公顷,调出1374.90公顷,调入688.19公顷,调整后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为29053.51公顷,比上级下达指标多保护37.58公顷,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三)园地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园地,规划期内全市园地面积增加1190.62公顷。园地增加主要依靠居民点整理后整理出园地。(四)林地布局适当调整林地面积,规划期内全市林地面积比2009年减少72.17公顷。突出切实保护林地的土地政策,以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农田林网与村庄四周为轴线,进行线状分布。(五)其他农用地布局合理安排设施农用地,提高产出效益
42、,结合农田整理,优化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的结构与布局。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用地,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体现各类用地的功能性和合理性分区,体现不同区域的协调性。(一)城镇体系结构全市城镇体系结构呈 “一主一副十字型”的框架。1、一主即安国市区,是安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建设“现代化新药都”的要求,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供水、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
43、施建设,强化安国市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安国市区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药业鲜明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一副“一副”即重点镇伍仁桥镇,使其建设成为安国市域的副中心,以发展商贸、交通运输和棉纺工业为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3、“十字型”城镇发展轴“十字型”指河曲、保衡、安新公路发展轴,重点发展轴线周围城镇的郑章镇、石佛镇、大五女镇,其中郑章镇是以中药材、蔬菜、小麦种植为主,重点发展商贸流通的小城镇;石佛镇是以水泵制造业为主的小城镇;大五女镇以种植药材和传统农业为主,积极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小城镇。(二)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
44、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基础设施用地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内交通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及比例有所提高,以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建设,形成公路、铁路相结合的高效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水利设施用地,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和防洪除涝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祁州镇子娄村采矿用地和西安国城乡王奇庄村采矿用地用作药业产业园区之外的特殊行业聚集区。三、优化生态建设用地布局主要保护区域包括运北部
45、孝义河流域中草药种植与产业基地发展区,中心生态城市建设及药业特设经济发展区,中部沙河灌区水资源保护、中药标准化种植与机械加工产业发展区和南部沙河流域土地沙化控制、水污染治理、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与纺织特色产业发展区。(一)北部孝义河流域中草药种植与产业基地发展区本区位于市域北部,包括西佛落和北段村2个乡镇的全部,总面积约9406.60公顷。孝义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其南北两支分别由西照村和黄台入境,于北马庄村东北汇合向东出境,流经白洋淀;本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为主,是全市重要的粮食高产区,除传统的种植业外,中药种植面积较大,占全市的25.5%。人口密度约607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
46、0.11公顷(1.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二)中心生态城市建设及药业特设经济发展区本区位位于市域中部偏北,即总体规划中的市域范围,主要座落于祁州镇,还包括药市办和郑章镇的小部分,面积2200公顷。本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是全市中心生态城市建设及药业特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引擎区。(三)中部沙河灌区水资源保护、中药标准化种植与机械加工产业区本区位于市域中部,包括祁州镇、药市办、郑章镇大部,以及石佛镇和西安国城乡的全部,总面积21705公顷。沙河灌渠自西向东横穿本区,农田灌溉条件较好;除传统的种植业外,中草药种植面积较大,中药加工业也有一定基础;东部石
47、佛镇的水泵业有一定发展规模。本区耕地、中草药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市的48.8%和42.5%。人口密度499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148公顷(2.2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57元。(四)南部沙河流域土地沙化控制、水污染治理、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与纺织特色产业区本区位于市域南部包括伍仁桥镇、南娄底乡、明官店乡、大五女镇4个乡镇,总面积16396公顷。本区河流较多,自西向东流向,自北至南分布小清河、沙河、磁河,于军诜村交汇成潴龙河。本区是全市重要的粮食高产区和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纺织特色产业发展区。区内耕地、中草药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市的34.1%和31.9%,人口密度约819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083公顷(1.2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55元。加强潴龙河和大沙河等骨干河道的堤防加固和整修,使主要河道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加强河道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控制土地沙化;加大磁河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地下水污染村庄的饮水安全。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一、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保护耕地,按照不占或者少占的原则,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建设项目选址应加强用地评价和多方案比较论证,必须把是否占用耕地作为评选方案的主要因素,如必须占用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