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教案—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教案—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精编精品教案高一地理教案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省质检地理试题分析1、对地理知识点的考查、选择题共11 题 44 分,依次考查了以下知识点水资源( 8 分) 、自然带( 4 分) 、工业区位因素(4 分) 、气候(气温)及影响因素 (8 分) 、区域定位( 2 分)与农业生产( 6 分) 、日照图( 6 分)及时间的换算( 2分) 、综合 (4 分) 。、综合题共8 小题 56 分,依次考查了以下内容地形区及成因( 8 分) 、交通、自然灾害(12 分) 、等值线 (等日照时数 )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6 分) 、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成因分析(10 分) 、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4 分) 、河
2、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8 分)、人口问题及原因分析(8 分) 。、全卷考查的地理知识点覆盖面广、比例适当整份试卷涉及到的大小知识点较多( 见第、点分析) 。侧重于考查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一些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所占的比重较高,如等值线图、时间换算、气候、地形、水文、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农业和工业,占了全卷的86% 。因此这份试卷对学生地理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整份试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分值大致相当,总体比例适当。2、对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卷以多种地理图表为载体,来承载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数据表格一个、 坐
3、标图三幅 (曲线图两幅、 经纬线图一幅)、日照图一幅、 等值线图两幅 (含等高线和等日照线) 、区域图三幅(青藏高原、黄河中下游和欧洲西部)。对地理图表的考查方向与高考吻合,需要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和理解图表内容后,才能正确解答题目提出的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考查了学生的区域判读和区位分析能力选择题的第 3、4、7、8 小题和综合题第36、39 题共 56 分,是以区域的判读为前提入手的,考查学生根据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来定位的能力;第36 和39 题两题综合题则注重考查学生
4、对不同地理事物的区位分析能力。、考查了地理计算能力选择题的第 9 小题考查了学生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时间的换算能力。、考查了学生题目分析和语言表达基本能力综合题第 36 题的、小题和第39 题的、小题,主要考查了对不同地理事物特征、规律的差异对比和成因分析方面的内容,这需要学生对题目有较强的整体把握能力、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3、试题的难易度分析、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各题得分率统计情况如下表:题号1 2 3 4 5 6 得分率88.4% 92.7% 73.9% 77.3% 56.4% 85.7% 题号7 8 9 10 11 平均得分率得分率90.1%
5、 62.6% 82.4% 66.3% 44.2% 74.6% 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率为74.6%,其中得分率小于50% 只有一题、 大于 70% 有七题,说明选择题的总体难度不大。、综合题部分综合题各题得分率统计情况如下表:题36 题(共 36 分)39 题(共 20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号分值8 6 6 6 10 4 8 8 平均得分4.23 3.18 2.75 2.86 3.88 2.93 3.15 3.27 得分率52.9% 53.0% 45.8% 47.7% 38.8% 73.3
6、% 39.4% 40.9% 综合题的平均得分率为49.6%。其中得分率小于50% 的有五个小题、大于70% 只有一小题,这说明综合题具有较大的区分度。全卷地理的总平均分为60.3 ,符合高考的考试要求。、试题的总体特点全卷试题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有较好的区分度,地理学科特色非常明显,突出体现了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也充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联系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性强;整份试卷无偏题、怪题,试题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如36题以一则新闻为材料来考查风暴潮的成因,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4、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分析、基
7、础知识掌握不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第一轮复习涉及的地理知识点繁多,不少学生都还没来得及掌握所学的知识,更不用说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省质检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联系的相关知识点也多、 综合性非常强。 因此不少没有较扎实基础和较完善知识体系的同学,在这次考试中暴露无遗。如选择题的第11 小题考查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事活动的季节安排、坦桑尼亚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处的半球及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和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四个知识,综合性强。结果由于学生
8、的基础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判断不准确,导致该题成为全卷得分率最低的选择题。、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地理图表能容纳大量的地理信息,综合表达不同的地理事象。对地理图表的解读历来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这次考试中反映出来的最大问题之一。学生在读图时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顾此失彼,特别是图中涉及到的要素较多的时候,无法从宏观层面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图中的所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产生失误。例如选择题的第3 个组题,考查大陆和海洋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图中共出现了四条随纬度变化的不同特征曲线,不少学生的思路就被这四条曲线给打乱了,不懂得结合题目中的“大陆和海洋”、 “年较差
9、和日较差”这两个已知条件,先把四条曲线按温差的大小分为两组,然后再从小组中去进一步判断。、区域图的判读能力有待提高高考题目多从经纬线、地理事物( 特别是河流、海岸线、等高线) 的轮廓特征和相对位置这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判读区域图的能力。这次省质检选择题的第2 个组题和第 4 个组题都是从经纬线入手来考查自然带与工业区位的知识;综合题第 36 题的两幅图则结合了经纬线和河流、海陆轮廓和等高线的特征来考查地形区、自然灾害和城市区位等相关知识。对于 36 题中的乙图, 不少同学没能根据黄河的中游水系特征和等高线的数值来正确判断B 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把地形区B 的答成了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的不在少数。、
10、分析、解答题目时不会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大型考试 ( 特别是高考 ) 所用的题目或材料比较新颖,一般不用课本上的材料来考查所学的知识,也不会出现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因此学生在答题时面对的题型或背景材料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相同的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识点换过一个角度来考查,就不知所措了。例如综合题第36 题的第 3 小题,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渤海出现特大风暴潮的原因。很多学生说考试时一下子懵了,因为上课没讲过渤海出现风暴潮这个知识点,从而无从下手回答,导致
11、本题的得分率很低。如果题目考查的是分析钱塘江大潮出现的原因,很多学生就会想起所学的“东南季风、地形、月球引力、河口形状”等影响因素来,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比较弱。、审题不认真,把握不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问题审题不认真,做题粗心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一部分学生是在平时做题时就养成的习惯,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此次省质检的试题量较大,考试的时间不够而没能认真审题。他们考试时的读题速度很快,没有逐字逐句去分析、理解题目阐述的内容;没有认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也没能通过题目中关键词语来理解问题的含义。如综合题第 36 题的第 5 小题,题目考查的是拉萨和天津在产业结构调
12、整中凸显的新优势。结果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新优势”这个关键词,把天津的新优势答成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还有不少同学则把问题理解为考查“拉萨和天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凸显的共同新优势”,与综合题第39 题的第 3 小题一样,没有把“导致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分开回答,结果导致两小题共18 分所剩无几。、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较差,错别字多20XX年地理考试大纲说明的第三点“描述和阐释事物”中,对学生的地理技能有一项较高的要求: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在第四点“论证和探讨问题”中,也有一项要求:“论证问题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考纲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对
13、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 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而在这次省质检中学生的表现则不尽人意。以综合题第 39 题为例,第 1 小题要求学生填出字母A所代表的国家名称(荷兰) ,字母 B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莱茵河 ),有部分学生把“荷兰”写成了“何兰”,把“莱茵河”写成了“来因河” 、 “莱恩河”;第 2 小题要学生分析“欧洲西部沿海至东部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陆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成因”,学生的回答则是五花八门的,如把规律写为“河流含水量不断减小”、 “河流的水位不断减少”
14、、 “水量越来越不稳定”等,把成因写成“欧洲西部比东部的形势偏高,形成高度差”。二、考前备考复习策略1、进行知识梳理,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近几年的高考, 地理试题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是由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想要考好又是不容易的。这次省质检第卷和第卷的大部分题目都是容易题和中档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 “双基”,但考生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还是“双基”的薄弱。因此第二轮复习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理清知识结构,让学生能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从宏观上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
15、。第二轮的复习,如何引导学生将零散、繁多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先定出一条知识主线。比如确定以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问题为中心的知识关联主线: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和自然带 - 资源和能源 - 农业和工业 - 人口和城市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学生可以以这样的知识主线为依托,结合做题和阅读课本,把相关的知识消化后放到这个知识体系中,并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它。只有这个属于自己的内在知识体系越完善,做题目才会越灵活、自如,掌握的知识就会越多,从而这个知识体系就会更完善。这样在第二轮复习中学生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知识循环,这是步入高考考场的大前提。2
16、、注重同类型知识的横向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二轮的复习多以专题为线索,而且专题内容多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是否可以尝试把知识复习专题和能力培养专题二者结合起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是每个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同时又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重点之一。但是地理的考点知识多,而二轮复习的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地理知识都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通过对同类型知识的归类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同类型地理问题的能力,可以比较
17、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同类型知识的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和运用,同时又能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进行分解与细化。学生不但能学会如何分析地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高中地理同类型的知识点很多,比如省质考查的“渤海特大风暴潮的成因”与“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基本相似,由此还可以延伸到对其它的海区风暴潮形成原因的分析;又如,可以从纬度位置、海湾的轮廓特点和洋流性质等方面来对比美国南部海域和孟加拉湾飓风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以上是对比成因知识的相同点,也可以对比分析不同点,如通过海域的封闭程度、洋流性质和水温特点,对比分析美国东南大西洋海域与西南太平洋海域飓风形成与
18、影响的差异;再如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自然带、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对比分析河西走廊与辽西走廊的差异。必须要注意的是:分析问题与知识迁移一定要结合当地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展开。3、以区域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分层分析区域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石,地理试题对于地理知识点的考查基本上要落到区域图中 (特别是综合题 ) 。所以第二轮复习也可以以区域地图为中心,将课本的知识都融入到区域图中去综合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区域进行定位分析、特征分析、问题分析和措施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地图的基本方法。区域地图的分层思维模式和相关知识如下:、首先
19、进行区域定位(在哪里 ?) 即判断区域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其次分析区域特征(有什么 ?) 即受该区域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该区域那些典型的地理特征。包括对地形、气候、河流( 水文水系 )、植被等要素分布特征的描述或推测;对农业、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业、人口、城市、交通、资源、灾害和环境问题等要互分布特征的描述或推测。、分析原因 (为什么 ?) 分析该区域主要的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怎么办 ?) 通过问题来分析解决的方法
20、。具体做法可以对世界主要的国家(十个重要国家) 或地区 ( 重要的河流或地形单元,如印度河流域、墨西哥高原等) 进行分层分析;可以把中国按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划分为小区域进行分层分析(如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大小河流为单位进行划分,或以小地形区为单位进行划分) , 划分完后就可以将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分解到小区域内进行分层分析。4、精讲精练,掌握解题技巧考前的复习阶段,每天都要让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所做的题目教师要事先进行精选,不要让学生做没有意义的题目(偏题、难题 ) ;也不能只追求作题的数量,而要强调做题的质量。做完题目要即时进行精讲,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知识点和解题的思路、方法。考前这种讲练结合、精讲
21、精练的教学方式要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目的:、学会在宏观上把握题目,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在地理的高考试题中,每道题目都会提供两种以上的不同信息,信息的载体主要是文字、图形图像和数据表格等。高考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内容新颖多变,而且不同题目中信息的搭配组合方式是不一样的。面对这些内容新颖、复杂多样的题目,不少学生会乱了思绪,只看到题目的局部,不能抓住题目的整体进行分析,导致了对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提取的不全面而无法正确解题。. 首先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去分析。了解题目提供了哪些已知的信息(寻找关键词语 ) 和隐藏的信息, 并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对题目的大意有整体上的了解。. 分析题目的问题,把问题
22、与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关联( 有些关联的知识还需要从自己的知识库里选择性地提取出来) ,从而建立一张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网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名师精编精品教案. 最后借助这张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来分析、解答题目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答综合题的能力从二轮复习到高考这个阶段,能使学生成绩有比较显著提高的部分应该是综合题。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还没有形成解答综合题的正确方法,因此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综合题的针对性训练。. 帮助学生归纳综合题的问题表述方式高考综合题常见的问题表述方式主要有五类:描述地理事
23、象的时空变化特点(表现形式 )、分析地理事象的影响因素或条件、分析地理事象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描述不同地理事象之间的差异、对地理事象进行成因分析或区位分析。教师要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解答这些类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答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使用教材中的语言来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对某一问题的解答,语言表述要规范,书写要有条理。所给的答案要点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分点答题,答案简洁,要点完整;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不自相矛盾;表述要准确,不重复;字迹要清楚,不能有错别字等。5、适当关注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不少以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切入点。但是高考对地理热点问题的考查较少直接考热点问题本身,而是重在热点发生区域的地理知识。因此二轮复习对热点的关注,主要是把热点问题引入到相关的区域中来,引导学生将社会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学会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热点知识,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并能有效地提高处理信息能力,利用新情境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