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二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 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在研究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地质考察、 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2、和阅读积极思考“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类在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本节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内容相当丰富。第 4 页的第二段课文,主要阐述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取食方式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
3、类开始制造工具。第三段课文主要说明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人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的产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该段课文还概述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总之,教师要在明确课文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本节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陈述一种技能,而是围绕着本节资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的,并叙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几种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比较研究)促进了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课时安排: 1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类起源于
4、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性,了解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通过分析资料了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了解人类是在与环境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
5、异同点。2认识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设计方案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在教学中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教育学生怎样通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调查、收集和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和概括能力。
6、在本节课的设计中, 采取“问题 探究”的教学模式。整体的设计思路如下:情境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小结反馈评价。过程 情景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远古人类狩猎、捕鱼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 1)远古人类和现在的人类相比,在衣着上有哪些不同?(2)远古人类使用的狩猎和捕鱼的工具与现在的工具有哪些不同?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学生阅读教材,分组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班级内展示:例如: ( 1)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依据是什么?(2)类人猿和人类在哪些方面存在根本区别?(3)分析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4)请你简述人类起源和
7、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交流讨论:学生根据本组确定的探究题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教师指导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适当评价。例如: (1)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因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的四肢具有五指(五趾),能够用前肢抓握物体,面部表情与人相似等。(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毫升,没有语
8、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通过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可以推测出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因为她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4)由于森林的大面积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来生活,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逐渐发展到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大脑也越来越复杂,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促进了大脑的发达
9、,使他们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解决困难,制造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变成了自然界的强者。归纳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反馈评价: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独立命题, 并在小组内进行互测互评,教师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指导,以便查缺补漏。参考资料1现代人类起源的“ 夏娃 ”理论从 20 世纪开始, 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 其中,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20 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 年,又
10、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 。线粒体 DNA 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 。在外形上,线粒体DNA 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 仅为 16 569 个碱基对,线粒体DNA 中基因为37 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 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 5 10 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 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 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 DNA 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 不会遗传给子代。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运用10 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 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
11、 。 人类的线粒体DNA 共有 441 个限制性切点, 其中 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 ,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小,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 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 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 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 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 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
12、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 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 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 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 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威尔逊等人说, 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 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
13、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 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100 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 万 19 万年之前。大概在 9 万 18 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2.人类进化时间有新说法 人与类人猿12 万年前才出现质的区别致力于研究人与类人猿主要特征区别的一组科学家认为,人与类人猿之间的区别是一个相当近期的进化过程。猿在 12 岁左右就可达到成年期,人的发育期则较长,直到 18 岁 20岁才达到成年期。 古生物学家们曾认为, 人在进化过程中的这个显著变化始于100 多万年前,即直立人开始站立行走
14、的时候。但是自然 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牙齿化石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直至大约12 万年前在世界各地漫游的尼安德特人最早具有同现代人一样长的发育过程。同寿命较长和生殖较晚一样,现代人发育较慢是人类不同于类人猿的一个主要区别。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研究这些区别并查明这种变化何时开始出现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伦敦大学古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 迪安及其同事通过牙齿化石判定这个变化出现时间的原因。科学家们研究了跨度从500万年前直到比较近期的13 块牙齿碎片的化石。他们原先以为,牙齿和下巴较小、大脑和体形接近
15、现代人的直立人可能最早具有较长发育期的迹象。但从牙齿发育程度可以看出这一转变是在其后很晚(直到尼安德特人时期)才出现。科学家们计算出直立人的牙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长齐,还推算出直立人初次出牙的年龄。科学家们估计,直立人大约在4.5 岁开始长出恒牙,类人猿大约在3.5 岁长出恒牙。这项研究还推翻了对在肯尼亚发现的称为“图尔卡纳男孩”的直立人骸骨的年龄估计,科学家们以前认为这个直立人大约是在12 岁时死亡的。 迪安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个“图尔卡纳男孩”尽管体重50 千克,身高1.60 米,但死的时候很可能只有8 岁。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阐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1
16、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2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 能够使用树枝、 石块等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教师强调: 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但是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在特定的
17、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年代,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板书设计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主要区别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人猿相揖别的主要原因2人类的发展典例精析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人类起源于古代的猴子D人类起源于黑猩猩答案: B 详解: 在 19 世纪以前,人们认为人是由万能的神创造的。19 世纪时,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后,发现人和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结构方
18、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2下列关于人类和类人猿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为树栖,而人在陆地上生活B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在树上攀缘,而人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C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D人和类人猿都能直立行走答案: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详解: 人类和类人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类人猿长期进行树栖生活,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攀缘,而人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
19、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答案: C 详解: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根据古人类的化石,即古人类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 能够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工具等,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4.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1)A 的生活方式是由以_生活为主转变到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 。(2)由上图可以看出,人的体形一代代向着_的方向发展,这样使_得到解放,促进了 _的发育,在与自然斗争的
20、过程中,人类 _的工具越来越精细、复杂。(3) 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是否相同?为什么?_ _ 。( 4)为什么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会超过其他任何动物?_ _ 。答案: ( 1)树栖陆地森林大面积消失以及其他环境的变化(2)直立行走前肢大脑制造(3)不相同,因为大猩猩使用树枝不具有创造性(4)这是因为人类大脑比较发达,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强教材习题答案详解1 (1)(2)(3)2A 31 千万 2 千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
21、程中,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4提示:分组收集资料,将收集的信息在小组内归纳整理,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5 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 珍稀、 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活动设计活动题目:收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资料活动目的:(1)通过收集并分析资料,了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活动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22、-第 5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 学生分组通过上网浏览、查找相关的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资料。(2)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3)分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4)将收集的资料和分析的结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筛选,对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活动结果: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人类起源的相关信息。教学反思本节是一节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 本节课中也有一些悬而未决的知识, 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教师适时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 并在课堂中分组进行探究,不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归纳整合的能力。例如: “关于人类起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在探究人类起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勇于质疑的精神。另外,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信息, 指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教材是学习知识的坚实阵地。总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期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