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钴酸锂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钴酸锂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浙江钴酸锂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6一、 钴酸锂行业概况6二、 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7三、 全面推进数字变革,建设新时代数字浙江12第二章 总论14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14二、 项目承办单位14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6四、 报告编制说明16五、 项目建设选址18六、 项目生产规模18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9八、 环境影响19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9十、 资金筹措方案20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0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1第三章 选址方案23一、 项目选址原则2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3三、 全力打好构建新发
2、展格局组合拳,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29四、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31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4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3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5第五章 SWOT分析37一、 优势分析(S)37二、 劣势分析(W)39三、 机会分析(O)39四、 威胁分析(T)40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4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4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1四、 监事54第七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5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5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56第八
3、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58一、 人力资源配置58劳动定员一览表58二、 员工技能培训58第九章 劳动安全分析60一、 编制依据60二、 防范措施63三、 预期效果评价68第十章 投资方案分析69一、 编制说明69二、 建设投资6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7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1建设投资估算表72三、 建设期利息7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4四、 流动资金75流动资金估算表76五、 项目总投资7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7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8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80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0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
4、值税估算表8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4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6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88五、 偿债能力分析8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89六、 经济评价结论90第十二章 招标、投标91一、 项目招标依据91二、 项目招标范围91三、 招标要求92四、 招标组织方式94五、 招标信息发布97第十三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98第十四章 附表10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5建设投资估算表106建设投
5、资估算表10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8流动资金估算表10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1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钴酸锂行业概况1、钴酸锂的基本概念钴酸锂的化学式为LiCo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作为第一代商品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高、填充性好、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型锂电领域,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
6、码相机等3C电子产品市场。然而,钴酸锂具有成本高、电池寿命短、安全性差等缺点,故不适合在动力锂电池领域使用。2、钴酸锂行业整体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3C产品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增速放缓,钴酸锂市场需的增速也做逐渐放缓。三元正极材料相较于钴酸锂而言具有成本优势,已经开始向充电宝、电动家居产品等部分对于轻薄化、长续航无太大要求的低端3C电子产品进军,进一步压缩了钴酸锂的市场需求,然而钴酸锂在中高端3C电子产品领域仍然具有比较优势,很难被其他正极材料所替代。随着5G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覆盖,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浪潮势必会推动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需求增长。除此之外,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涌现了应用于
7、健康医疗、游戏娱乐、个人安全等场景的一大批新产品,如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AR/VR、消费级无人机等,新产品的出现为钴酸锂的需求增长提供了新契机。根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钴酸锂出货量为7.9万吨,预计到2025年可达到9.6万吨。3、钴酸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中高端3C电子产品领域,钴酸锂具备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高、填充性好、循环性能好等优点,满足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中高端3C电子产品对电池体积和能量密度方面的市场要求;同时,中高端3C电子产品的消费者对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敏感性较低,因此在中高端3C电子产品领域,钴酸锂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很难被其他正极材料所替代。
8、随着5G通信技术应用带来的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需求,以及消费无人机、电子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钴酸锂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在低端3C电子产品领域,由于三元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优势,并在循环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上有所改善,同时低端3C电子产品对电池体积和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三元正极材料逐渐替代钴酸锂,在充电宝、电动玩具、电动家居产品等部分低端3C电子产品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二、 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1、主要机遇(1)下游新兴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消费电子行业不仅涵盖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传统的电子设备,还囊括了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平衡车等
9、在内的新兴产品。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在传统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以新兴产品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则日益扩大。(2)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弱,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发展势头良好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整体增速趋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随着新能源、智能化技术的推进,大批新兴造车企业进入汽车业,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模式,加速了汽车产业的转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10、,2015年至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33.1万辆大幅增长至125.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6.0%。2019年以来,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降4.0%。但随着疫情的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下半年显著回暖,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新能源产业逐步恢复。2021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215.7万辆,已经超过国内历年全年的数量。(3)国家产业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带来三元材料大规模市场空间自
11、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仅为5.40%,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预计还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2021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对
12、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为“新能源汽车打下坚实基础,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截至2020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492万辆,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纷纷向中国聚集,研发体系建设、产业供应链培育、衍生业务拓展等领域全面扩展。”对未来发展目标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市场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心的新型产业生态逐步构建完成,共性瓶颈技术得到突破,品牌质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产品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持续提升,市场环境大幅改善,产品渗透率显著提高。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20%,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
13、时/百公里。”(4)节能环保政策加码促进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布局全球能源供求失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作为创建节能环保社会的关键一环,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务之急。自2015年以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纯电动汽车受到各国政府和车企大力认可和支持,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红利,例如,日本政府计划到2023年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比例提高到70%;挪威计划在2025年前禁售燃油车,英国、丹麦、德国、冰岛、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荷兰等国家计划在2030年前禁售燃油车。众多全球主流车企也开始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例如,大众汽车集团践行“goTOzero”战略,计划到2025年集团旗下
14、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降低30%,到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发布“2039愿景”,计划至2030年电动车型(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乘用车新车销量一半以上份额,至2039年着力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的碳中和。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的国家,除传统车企外,以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在2021年交付量也大幅提高。据各上市公司公告,2021年1-9月,蔚来累计交付66,395辆,同比增长152%;小鹏累计交付56,404辆,同比增长301%;理想累计交付55,270辆,同比增长204%。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广对新
15、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大,将促进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5)下游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催生市场需求除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外,由于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储能电池需求占中国锂电池总需求的比例还不足10%,储能电池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出于成本考量,储能电池企业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然而,随着中国储能市场的发展,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增加,加之三元正极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三元正极材料有望以其综合性能优势扩大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渗透率。2、主要挑战(1)行业竞争加剧锂电池正极材料位于产业链的中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大量资本涌入锂
16、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同时陆续有上游资源类企业和下游电池类企业向正极材料环节延伸,使得行业竞争加剧。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须紧跟市场变化趋势,强化自身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保障体系,方能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2)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销售定价普遍采用“主要原料成本+加工价格”定价模式,“主要原材料成本”受钴、锂、镍、锰等相关金属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加工价格”则由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根据具体产品的加工成本、目标利润构成,其中“加工成本”基本保持稳定。上游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锂电池
17、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须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的合作、增加长期订单,以及加强对原材料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力争准确把握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掌握市场主动权。三、 全面推进数字变革,建设新时代数字浙江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强化云上浙江和数字强省基础支撑,加快数字化改革,完善数字生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数字社会建设样板省、数字政府建设先行省,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科创中心,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科技攻关,推动数字技术产品研发和广泛应用。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北斗等新兴产业,壮大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网络通信、
18、元器件及材料等基础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等重点前沿科技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优化“1+N”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支持宁波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广共享制造、未来工厂、虚拟产业园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浙江钴酸锂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技术改造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
19、称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莫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
20、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
21、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的研发和管理人才储备是决定其能否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一个关键因素。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的时间较短,且根据客户的定制化要求进行生产的模式较为普遍,因此研发和生产团队的经验积累尤为重要;先进入行业的企业拥有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在人力储备方面远远领先于新进入企业。除此之外,锂电
22、池正极材料企业还需要深谙市场的采购和销售团队,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良好的供应商客户协调能力的采购和销售团队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至关重要。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报告编制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
23、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
24、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二) 报告主要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五、
25、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8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钴酸锂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4847.96,其中:生产工程60752.54,仓储工程26479.5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518.27,公共工程6097.56。八、 环境影响拟建项目的建设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成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周围环境质量基本能够维持现状。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三废”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
26、本项目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290.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833.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1%;建设期利息253.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9%;流动资金620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5833.8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1750.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458.54万元,预备费624.67万元。十、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229
27、0.2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361.5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740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63061.73万元。3、净利润(NP):7969.09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6.26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6.07%。3、财务净现值:9316.44万元。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
28、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4667.00约82.00亩1.1总建筑面积104847.961.2基底面积32800.2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3.462总投资万元32290.232.1建设投资万元25833.882.1.1工程费用万元21750.672.1.2其他费用万元3458.542.1.3预备费万元624.672.2建设期利息万元253.862.3流动资
29、金万元6202.493资金筹措万元32290.233.1自筹资金万元21928.723.2银行贷款万元10361.514营业收入万元74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3061.736利润总额万元10625.457净利润万元7969.098所得税万元2656.369增值税万元2606.83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2.8211纳税总额万元5576.0112工业增加值万元19085.5613盈亏平衡点万元35211.59产值14回收期年6.2615内部收益率16.0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316.44所得税后第三章 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
30、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
31、、 建设区基本情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杭州是2016年G20峰会举办地,具有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以杭州西湖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有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9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全省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嘉兴、湖州、温州等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个中国历史文化
32、名镇,2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村总数全国第一。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每一批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现总入选数已达217项。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江郎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7座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还有可供旅游开发的主要海岛景区(点)450余处。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197家,数量分别居全国首位和第二位,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雁
33、荡山、乌镇古镇、奉化溪口滕头、东阳横店影视城、西溪湿地、嘉兴南湖、绍兴鲁迅故居沈园景区、开化根宫佛国、南浔古镇、天台山、神仙居等14家。浙江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访。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打造硬核成果、形成发展胜势,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建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形成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地区生产
34、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突破8.5万亿元、13万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省,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海洋强省、山区跨越式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效,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省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三大科
35、创高地。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左右,重要指标实现“六倍增六提升”,初步建成一批大科学装置,基本形成新型实验室体系、区域性创新平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新材料科创高地,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领跑省,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高
36、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000亿元,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的先进文化、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浙江历史为依托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浙江精神为底色的创新文化、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数字文化全面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形成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在人
37、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达到95以上,所有设区城市和60%的县(市、区)完成“无废城市”建设,节能减排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诗画浙江大花园基本建成、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显著提升,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到二三五年,全省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
38、口,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浙江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法治中国示范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强省,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共同富裕
39、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建成平安中国示范区。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全面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诗画浙江大花园全面建成,成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三、 全力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立足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突破产
40、业瓶颈,以有效供给穿透循环堵点,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基本建成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内外贸有效贯通的市场枢纽、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的商业变革枢纽、高端要素高效协同的配置枢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增强循环畅通能力畅通高端要素循环。以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畅通市场要素循环,加快从有形市场为主向线上线下市场融合转变,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构建世界级市场平台。畅通资源要素循环,加快从总体上受制于人向
41、以我为主、面向国际转变。畅通技术要素循环,加快从先进适用技术运用为主向高端领先技术自主研发运用为主转变,加快科技高端平台建设和国内国际布局。畅通人才要素循环,加快从依靠中低端人才为主向中高端人才为主转变。畅通产业要素循环,加快从中低端产业为主向中高端产业为主转变,提升产业创新力竞争力。畅通资本要素循环,加快从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升级。(二)全面促进消费推进消费扩容提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引领性。坚持和完善消费新政,发展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适当扩大公共消费,推动实物消费结构升级和服务消费加快发展
42、,引导高端消费回流,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持续培育养老、文化、教育培训、旅游、健康、家政、托幼等消费热点,积极培育5G、智能设备、在线内容、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等新兴消费,支持发展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网红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建立与商业变革相适应的新型消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废旧家电、家具、汽车等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优化游艇、民用飞行器等消费环境,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完善农村消费网络,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畅通农产品和消费品双向流通渠道,实施消费助农计划,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00亿元以上,网络零售总额达到3
43、2000亿元以上。(三)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优化投资方向。优化投资工作导向和评价体系,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鼓励和引导投资重点投向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交通网络、农林水利、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巩固一般贸易优势,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模式,培育行业性、区域性品牌。支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促进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培育计划,加快外贸主体升级。充分发挥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作用。优化市场流通环境,便利企业统筹用好国内
44、国际两个市场,降低出口产品内销成本。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推动外贸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加快打造自有品牌。优化内销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促进内外贸监管机制、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四、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和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一)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实施“鲲鹏行动”等引才工程,大力引
45、进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布局海外“人才飞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本省单位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关键领域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等人才培养。(二)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协同的导向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支持杭州高新区、富阳、德清成为联动发展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宁波甬江、嘉兴G60、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等科创走廊。谋
46、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科创平台。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推动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按照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两个全覆盖”的总要求,打造标杆型创新服务综合体。(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工程,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知识产权联盟和重点产业技术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融合。(四)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实施“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改革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财政科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