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doc

上传人:长青 文档编号:333002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挖掘、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读懂课文,品味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5.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揣摩、体会,品味并感悟“挖掘”一词中蕴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深刻

2、内涵,从而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1.感受父子的了不起。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洛杉矶大地震的片段影视资料;相关的词语、句子、诗歌父亲制作成的课件。教学方法:谈话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美国的洛杉矶是个美丽的城市,有一年,这里发生了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2.播放录像师:看了录像后,你想说什么。师:是啊,地震的确很可怕,屏幕上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大地震给洛杉矶带来了灾害。自己放声读一读。课件出示洛杉矶大地震资料师:就是在这

3、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拿起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播放地震录像,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情”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再造地震现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预习时都已经读熟课文了,看看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读准了吗?课件出示“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挖掘等词语请同学们先自己放声读,再指名读,师酌情纠正。2.请坐端正,轻轻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生快速读课文后,交流回答问题。师:板书“了不起!爱”三、赏析词句,品评父

4、子1.师读: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让我们仔细默读课文2,3,4,5自然段,回到地震现场,看看父亲在地震后想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2.学生默读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出示“学习提示”教给学习方法,并逐步养成边读边想边画的读书习惯。3.指名同学说父亲在地震后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重点词补读。师:请同学们抬头看着大屏幕,听我读,我没有读的词句你们一起把它补读出来。师:我会跟你在一起。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听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听师: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生:无论发生了什么

5、,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好,有同学在读的时候,可能关注了标点符号,真细心,刚才同学们又读了几遍这句话,在反复的读中,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感悟?(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总会”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是永远,从“不论”可以看出不管发生了什么危险,父亲总会救儿子。)师:这么看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什么?再读,能做着手势读这句话吗?(生做握拳动作读)(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父亲心中的信念。)生齐读这句话。板书:信念师:同学们,这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语言描写)板书 :语言设计意图:中心句的朗读,采取补读的方式,而且补读的内容都是在理解这句话时应该注意的关键词语。加上随后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

6、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而且很自然地培养了语感。5.细品深析“挖掘”一词,感悟父爱的执着和伟大。师:正是怀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的信念,父亲坚定地站起身,向废墟走去。他在废墟上挖掘着。父亲是怎样挖掘的呢?课文中没有写,请你们想像父亲挖掘的这种行为,把它描述出来。 (同桌互相小声说一说,然后指名说)请一名学生说。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挖掘)再请一名学生说。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再请一名学生说。(学生板书:挖掘)师:这是你体会到的“挖掘”,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再请一名学生说。(学生板书:挖掘)师:父亲在

7、挖掘时还会遇到什么?会怎么办?师:同学们,正像你们所说的,遇到大石块,父亲会把它撬起来或者搬起来,遇到钢筋钢丝,父亲会把它们拽出来,或拔出来,他就是这样地挖掘、挖掘、挖掘师指着学生板写的三个“挖掘”这里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父亲的“锲而不舍”?(动作描写)板书 :语言师:就是这样,父亲挖了8个小时,他已是怎么样?师: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说)不论师:就是这样,父亲挖了24个小时,你们还能想像得出,他已是怎样?(请一名同学说)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说)不论师:就这样,父亲挖了36个小时,36个小时是多长时间?(两天两夜)师:你们还能想像得出,此时他又是怎样?师:同学们,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

8、到了父亲面对的困难;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体会到父亲的信念始终如一。如果把我们的体会融进这组数字中,仿佛变成了这样。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自己练习读。师:如果把我们的体会带进有感情的朗读中,会是怎样呢?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自由练读后再指名读,再请学生读读描写“此时的父亲已是怎样的”句子。生读句子“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这里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父亲伟大的爱?

9、(外貌描写)板书 :外貌师:此时,如果这位父亲就站在我们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设计意图:“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文中的一个重点句。对于这句话的朗读处理,让学生在凭借联想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世界的同时,加上课件相关词语的提示,很自然地读出了这句话的语气和语势。这样熔“导”“练”于一炉,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既注重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内涵。四、抓空白点想象,重视表达运用1.师:14人孩子在废墟下呆了38个小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阿曼达又是怎样安慰他们的?四人一小组交流,可以表演他们

10、的表现。2.师:此时,如果阿曼达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指名说。3.师:同学们,这14位孩子得救了,阿曼达即将出来,他的父亲伸出了双手迎接他。出示课件:(师读要求)请结合这幅图,自由写一段话,可以描述图意,也可以抒发你的感情,还可以展开想像叙说故事,不限长短。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酌情指导。(请2名同学读,学生评价)设计意图:废墟中的阿曼达和其他孩子经历怎样的煎熬,文章并没有写,课中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正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使阿曼达能在废墟中坚持38小时;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阿曼达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废墟中的其他孩子。另外,

11、课堂上重视发挥教材中插图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看得出,这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写话,使学生会表达、会运用。 五、体会情感,揣摩写法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2.师:对照板书回忆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抓住了父与子的什么来进行描写表现出他们的“了不起”?(语言、动作、外貌)师:是啊,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出了这是一对具有“坚定的信念,相互的信任,顽强的毅力”的父子,他们凭着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故事的

12、结尾。(生齐读)师:让我们抓住“了不起”、无比幸福“、”紧紧拥抱“这些字眼,一起来祝贺这对重逢的父子吧!(生齐读)3.齐颂小诗,升华情感。师:同学们,当我第一次读完这个感人至深的就想到了一首小诗,现在送给大家。课件出示诗歌父亲,配乐,师生齐诵。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希望你们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六、拓展阅读,领会写法师: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了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最后的短信,边默读边画出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用心体会、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学生自主学习)师小结:阅读写人的文章,就是要

13、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大家要在阅读实践中多加运用。以后我们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也要这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并展开合理的想像。我们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动作去描写。设计意图: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是“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子之爱的”,这里借用书本外的阅读材料最后的短信的学习,拓展阅读,巩固迁移,领会写法,同时也升华、丰富了情感。七、联系生活、深化主题1.师:地震无情,父亲有爱。这种父爱是通过特殊环境和特定事件来体现的。虽然,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像地震这种惊心动魄的事,但在我们平

14、凡的生活中,父爱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请课后选一件你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亲情小事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同时也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感谢父母。2.师:其实,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热情讴歌书写着父母之爱,课后请同学去读读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看看这两篇文章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到时我们

15、再交流交流。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信念了不起 爱 语言外貌挖掘 挖掘 挖掘 动作 教学反思: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一、品词析句是本学习这节课时,我紧紧扣住文章的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品味语言(如词语“挖掘”、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朗读体验,表达运用。通过简单的教学设计和简洁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

16、华。二、朗读体验是魂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这节课,我充分重视了读,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对中心句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朗读,不是让学生反复地、机械地、泛泛地去读,而是采取补读的方式,而且补读的内容都是在理解这句话时应该注意的关键词语。加上随后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而且很自然地培养了语感。课文对父亲挖掘的过程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如何读好这句话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我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仔细品味父

17、亲挖掘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练读,改变了诸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等生硬、单调、机械的方法指导,而是让学生在凭借联想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世界的同时,加上课件相关词语的提示,很自然地读出了这句话的语气和语势。这样熔“导”“练”于一炉,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既注重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内涵。三、表达运用是根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发展上。这节课我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表达训练的融合。如:废墟中的阿曼达和其他孩子经历怎样的煎熬,文章并没有写,课中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正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使

18、阿曼达能在废墟中坚持38小时;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阿曼达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废墟中的其他孩子。另外,课堂上重视发挥教材中插图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看得出,这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写话,使学生会表达、会运用。课堂上,我还非常注意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用听、说、读、写等综合性的语言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迁移训练促人文(如阅读诗歌父亲),以领悟人文促写法,以领会写法促积淀(如阅读短文最后的短信),以积淀底蕴促情感(如建议课外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等等,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健身理解,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