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继续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初步理解一天活动中的时间顺序。 2.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添画长针和短针。 3.细心地检查自己的作业。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幼儿园的一天”生活活动图片,时间图片,PPT,时钟的样图。 学具:人手一只小闹钟,人手3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一天的生活,并和钟面时间匹配。 有个小朋友,她的一日生活很快乐,我们看看她做了些什么,她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为“幼儿园的一天”图片排序。
2、 1.出示打乱顺序的图片,邀请个别幼儿上来将图片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顺序进行排序。谁能按时间的顺序把图片放到合适的位置? 2.集体检查排列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3.将时间和活动事件进行匹配。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分别是几点呢?请把时间图片和活动图片对应。 二、练习拨时钟并且画相应的钟面。 1.教师报出其中几个时间请幼儿用小闹钟拨出相应的时间。如900、230。 2.知道下午时间的阅读方式和由来。 为什么下午的时间写成这样呢?因为一天有24小时,钟面上却只有12点,于是短针要转2圈才是一天,所以过了中午12点之后,短针就开始转第二圈了,于是我们把下午的1点读成13点,2点读成14点,3点读成15点,直
3、到夜里的0点,这样才算走完了24小时。 3.学习制作钟面。 这里画了几个钟,没有长针和短针,你能上来“画”出相应的时间吗? 4.讲解12点的“画”法。 12点时长针和短针都指向数字12,两根针重合在一条线上,所以我们要画清楚长短针的箭头。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拨闹钟记录时间。 2.为时间和钟面匹配连线。 3.根据看时间画钟面。 四、评价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
4、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
5、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
6、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7、,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 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 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
8、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 1、 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 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 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 2、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
9、;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 、 集中讨论。 、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 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 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3、 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 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
10、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习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
11、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
12、、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
13、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
14、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水鬼卡片若干、手套、筷子、袜子等,卡片110圆点幼儿每人一张,三角形、圆形卡片幼儿每人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森林里住着两个小精灵,一个叫单单,一个叫双双。单单小精灵所有的东西都是单数的,双双小精灵所有的东
15、西都是双数的,可是有一天,调皮的小猫把它们的东西全弄乱了,这可急坏了单单和双双,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的东西分出来,好不好?(出示单一的,成双的日常用品)让幼儿来分一份,哪些是单数,可以单独用;哪些是双数,要两个一起用。 2、小结: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单数的,像剪刀、笔等, 可以单独使用,有些物品是双数的,如筷子、手套、袜子等,要两个在一起才能使用,这叫成双成对。 二、寻找单、双数物体 请小朋友找一找,在你们身体上有那些是单数的好朋友,那些是双数的好朋友。 三、巩固区分单、双数 游戏:寻找单单和双双给我们寄来了邀请卡,请我们到森林里玩。(出示图形)可是邀请卡上必须请小朋友填上正确的密码才能
16、进入森林,小朋友看三角形图是单单的邀请卡,你要填上10以内的单数,而在双双的圆形图邀请卡上要填上10以内的双数。 四、练习 请小朋友在已画有110圆点的纸上用笔圈一圈,然后把单数和双数按要求填写好。 教学反思 单数、双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单、双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6
17、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
18、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习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7 活动
19、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
20、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
21、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1)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
22、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
23、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
24、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
25、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
26、练习10的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4、有规律点数,丰富点数经验。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
27、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a、请小朋友按袋上数字将“水果”装进袋子里 b、请小朋友将装错量的“水果”按正确的数量装好。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
28、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
29、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8的组成 2、难点: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
30、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活动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31、知识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学生面前,小朋友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
32、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学校种植园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学生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让
33、学生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再做课本练习时,应范例一题做一题,因为学生年龄小,领悟能力还比较弱。 3、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
34、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
35、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36、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反思: 漂亮的果叶项链是大班的一节学习规律排序的数学活动。执教老师在这一简单、乏味的数学规律排序活动中插入了情景元素,利用小熊去小猫家做客这
37、一情境贯穿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从PPT课件出发,边放PPT边讲故事,提问“小熊去小猫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两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三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然后,出示一段未完成的规律排序小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将路补充完整,如此一来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帮助小熊的快乐,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后是让幼儿猜测小猫裙子上的花边规律。操作一是让幼儿们一组合作制作一条有规律排序的项链,如此一来,小朋友们体验了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一起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操作是为自己制作一条果叶项链。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从规律的简单排列慢慢过渡到复杂排列,完成了从易到难的教学过度,有利于幼儿对该知识的理
38、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到位,以及操作过程中要求的交代都简单清楚明了。但是对于创设故事情境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如果最后结尾可以和前面的故事相呼应就更好了。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运用彩旗装饰活动室,感受期盼、迎接国庆的欢乐情绪。 2.针对同一份材料,尝试运用多种排序方法排列彩旗,活跃思维。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材料:1米左右的纸条;根据排序模式准备相应数量的彩旗、固体胶、纸和笔。 2.歌曲大中国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引
39、出问题 (1)师: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做了许多彩旗打扮我们的活动室。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彩旗是怎么样的?(观察彩旗的不同特征,并进行表达) (2)师:彩旗怎样布置,才能让人感觉既漂亮又热闹呢?(这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幼儿争论,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结幼儿的发言。) 2.尝试操作第一次操作: (1)要求:把篮中的彩旗排排队,怎样办?大家试试。 (2)提示:彩旗有规律地排,才会更漂亮。你有几种方法给这些彩旗排队?(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可以是ABAB、AABB,也可以是AABAAB、ABAABA,等等) (3)相互交流彩旗的排列方法,教师小结。 第二次操作: (1
40、)要求:彩旗既要有规律地排队,又要把篮中的彩旗全部排完,你有办法吗?把你的办法记录在纸上。 (2)提示:还有其他办法吗?你有几种办法?把你的办法记录下来。 (3)集体讨论: 提升幼儿的经验: 第三次操作: (1)要求:试试你没有排过的方法,找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排列方法,把彩旗贴在纸条上。 (2)在“大中国”的音乐声中,师生一起把彩旗布置在活动室、走廊、楼梯处,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延伸 欣赏布置的彩旗,想想: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活动反思 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班数学教案含反
41、思 篇12 活动目标: 1、能从画面中,对应出每个人钓鱼的数量,并转换成数字。 2、让幼儿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2、1-5数字卡三份,减法卡、等于卡。 活动过程: 引起兴趣 1、问幼儿有没有看过钓鱼?告诉幼儿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这样就可以准备进行钓鱼比赛了。 2、教师示范一次钓鱼道具的制作: 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接着,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
42、: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如果担心不牢,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团体活动 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水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但同时要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钓鱼,不能钓太多,够吃就好。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带着钓到的鱼,请教师帮忙把数量记录在海报纸上。 3、教师回收所有的钓鱼道具,请幼儿集合,让幼儿专心于学习数学活动。 4、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5、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
43、用口语表达,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幼儿可能会以手指头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师可加入表达式,让幼儿学习抽象符号,并说明,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7、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8、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反思: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有他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