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人教)系列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考能特训.ppt

上传人:Sak****ara 文档编号:332724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人教)系列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考能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人教)系列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考能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人教)系列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考能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人教)系列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章末考能特训.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章末考能特训 解题技能1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用 方法,解题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应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解题技巧有:,1.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 “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 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 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 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C(s)+O2(g) 2CO(g) H=-221 kJ/mol m(固),n(气),V(气) 2 mol 1 m

2、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关系。 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质量差法,【典例导析1】 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 L稀 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 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 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 g, 并收集到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求此CuO 粉末的质量。 解析 由题意可知,CuO粉末与稀硫酸充分反 应后,硫酸过量。引起铁棒质量变化时涉及下 列两个反应: Fe+H2SO4 FeSO4+H2 Fe+CuSO

3、4 FeSO4+Cu,其中反应使铁棒质量减少,反应使铁棒质量 增加,两者的代数和为0.24 g。 Fe+H2SO4 FeSO4+H2m1 56 g 1 mol 56 g 0.01 mol 0.56 g m2-m1=0.24 g,m2=m1+0.24 g=0.56 g+ 0.24 g=0.8 g。 设CuO的物质的量为x,则CuSO4的物质的量也 为x, Fe+CuSO4 FeSO4+Cu m2 1 mol 8 g x 0.8 g,求得x=0.1 mol,m(CuO)=0.1 mol80 g/mol =8 g。 答案 8 g,【典例导析2】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 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

4、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 是 ( ) A.16.7% B.20.0% C.80.0% D.83.3% 解析 N2 + 3H2 2NH3 V 1 L 3 L 2 L 2 L 取平衡时混合气体100 L,其中含20 L NH3。 生成2 LNH3,原气体总体积减少2 L;则生成 20 LNH3,原气体总体积减少20 L。所以,原 始氮气和氢气总体积为120 L,反应后体积缩 小的百分率为20 L/120 L100%=16.7%。,高温、高压 催化剂,A,2.关系式法 物质间的一种简化的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 算最简捷。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

5、)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 由木炭、水蒸气制取NH3的关系为:3C4NH3。,(2)元素守恒法 4NH3+5O2 4NO+6H2O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N元素守恒知: NH3HNO3 (3)电子转移守恒法 NH3 HNO3,O2 2O2- 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HNO3,NH3和O2的关系为NH32O2。,【典例导析3】 取KI溶液25 mL,向其中滴加 0.4 mol/L的FeCl3溶液135 mL,I-完全反应生成 I2:2I-+2Fe3+ I2+2Fe2+。将反应后的溶液用 CCl4萃取后

6、分液,向分出的水溶液中通入Cl2至0.025 mol时,Fe2+恰好完全反应。求KI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依题意,有: 2I-+2Fe3+ I2+2Fe2+, 2Fe2+Cl2 2Fe3+2Cl-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I-与Cl2之间的关系式:2I-Cl2。,答案 设KI的物质的量是x。 2I- Cl2 2 1 x 0.025 mol,3.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 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 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 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 结果。 (2)极值法解

7、题的基本思路 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 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 反应。 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 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 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 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 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典例导析4】 已知25下,0.1 mol/L某二元酸(H2A)溶液的pH大于1,其酸式盐NaHA溶液的pH小于7。取等体积的H2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等于7,则酸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8、之比是() A.小于0.5B.等于0.5 C.大于0.5且小于1D.大于1且小于2,解析 因为0.1 mol/L H2A的pH大于1,所以H2A是弱酸,则H2A与NaOH生成正盐(Na2A)时,由于Na2A水解,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此时酸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0.5。现已知混合液的pH等于7,故H2A必须过量,NaOH溶液的浓度只能小于0.2 mol/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要大于0.5,即最小值大于0.5。 又因为H2A与NaOH反应生成酸式盐(NaHA)时,溶液的pH小于7,所以NaHA溶液显酸性,此时酸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要使溶液的pH等于

9、7,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的最大值要小于1。由此可知,酸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在0.5与1之间。 答案 C,4.平均值规律及应用 (1)依据:若XAXB ,则XA XB, 代表平均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 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2)应用:已知 可以确定XA、XB的范围;或 已知XA、XB可以确定 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 题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 断。,【典例导析5】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

10、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 gB.8.51 g C.8.26 gD.7.04 g,解析 被还原的硝酸共有0.23 mol,则4.6 g铜和镁的合金为0.115 mol,故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0 g/mol,氢氧化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为:40+172=74。故形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为:(4.6 g40 g/mol)74 g/mol=8.51 g或0.115 mol74 g/mol=8.51 g。本题也可以用整体思维方法,采用守恒法来解。沉淀的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与其沉淀的OH-的质量之和,而Cu、Mg沉淀的OH-的物质的量等于其失去电子的物质

11、的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Cu、Mg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则沉淀的质量=4.6 g+0.23 mol17 g/mol=8.51 g。 答案 B,方法归纳 此题如单纯用Cu、Mg分别与HNO3的反应求出合金的物质的量组成而求得沉淀的质 量,那是相当繁琐的。除用平均值计算之外,本 题还可用整体思维,则沉淀的质量为金属Cu、Mg 的质量加上OH-的质量,设Cu、Mg的物质的量之 和为n(Cu、Mg),由电子守恒知:n(Cu、Mg)2= 2,n(Cu、Mg)=0.115 mol, 故沉淀的质量为: 4.6 g+(0.115 mol2)17 g/mol=8.51 g。,1.把过

12、量的铁粉投入到CuCl2和FeCl3组成的混合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清洗并干燥不溶 物,称得其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同,求 原混合物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析 这是一个无数据的题,似乎无法解答。但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利用差量法是可以求解的。把铁粉加入到CuCl2和FeCl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铁粉与FeCl3反应,使Fe的质量减少,形成一个差值。又因为铁粉与CuCl2反应,把Cu置换出来,附在Fe上,Cu的相对原子质量比Fe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又形成一个差值,使铁粉质量增加。依题意可知,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即前后两个差值相等,这是解题的关键。,迁移应用,答案 设原溶液中有x mol FeCl

13、3,y mol CuCl2。 2Fe3+Fe 3Fe2+ 固体减少质量m1 2 56 g/mol x mol 28x g Cu2+Fe Fe2+Cu 固体增加质量m2 1 8 g/mol y mol 8y g/mol 因为反应前后质量相同,即28x g=8y g, 故 ,即原溶液中FeCl3与CuCl2物质的量 之比是27。,2.标准状况下,10 g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72 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43 D.23,解析 从题中数据上看,无差值特征。但CO2与CO在分子组成、摩尔质量上均存在差值。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以CO2

14、代换CO,每代换1 mol,气体质量就增加16 g。若6.72 L(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是CO,其质量是 28 g/mol =8.4 g,实际上,6.72 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中,有CO2代换CO而使气体质量是10 g,质量增加1.6 g。标准状况下,6.72 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0.3 mol,设其中的CO2的物质的量是x。 = ,x=0.1 mol。 n(CO)n(CO2)=(0.3-0.1)0.1=21。 答案 B,3.将1.5 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则两种金属可能是() Mg和Cu Zn和Cu Al和Fe Mg和Al

15、A. B. C. D.,A,4.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 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为 ( ) 提示:H2C2O4是二元弱酸 10KHC2O4H2C2O4+8KMnO4+ 17H2SO4 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 889B.0.080 00 C.0.120 0D.0.240 0,解析 可设NaOH溶液体积为1 L,则KMnO4溶液为 L,n(NaOH

16、)=0.1 mol/L1 L=0.1 mol n(KHC2O4H2C2O42H2O)= n(NaOH) = 0.1 mol= mol n(KMnO4)= n(KHC2O4H2C2O42H2O) = mol= mol c(KMnO4)= =0.080 0 mol/L 答案 B,5.常温下,向20 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24.5 g/LB.14.4 g/L C.8 g/LD.5.19 g/L,解析 若容器内充入的全是H2S,则气体的最大密 度是 =8.5 g/L。若容器内充入的

17、全 是SO2,则气体的最大密度是 =16 g/L。 因为2H2S(g)+SO2(g) 2H2O(l)+3S(s),则 只有H2S与SO2反应后SO2有剩余时,气体才可能 达到最大密度。取a的最小值a=1,取b的最大值b=5, 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SO2,且n(SO2)剩余最多, 即4.5 mol,(SO2)= =14.4 g/L。 答案 B,6.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2.016 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 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

18、.8 g。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 g。 (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 。 (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析 分析CH4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知,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 g是参加反应的CuO中O的质量,由化学方程式利用差量法可解本题: (1)CH4+4CuO CO2+2H2O+4Cu 固体质量差 1 mol 480 g 1 mol 464 g 64 g n(CH4) n(CO2) 4.8 g 列比例式 n(CH4)=0.075 mol n(CO2)=0.075 mol,(2)n(CO2)总=n(CaCO3)= =0.

19、085 mol n(CO2)总量就等于n(CH4)与n(CO2)原之和,则 V(N2)=2.016 L-n(CO2)总22.4 L/mol=0.112 L N2的体积分数为 100%=5.56% 答案 (1)0.075 mol (2)5.56%,1.(2009福建理综,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 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 L 0.1 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解析 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4 g/24 g /mol2=2 mol,为

20、2NA,A错误;乙酸是弱酸, 不完全电离,B错误;甲烷是10电子分子,C正 确;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D错误。,C,易错题重练,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 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 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 L浓度为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解析 A项,若是标况下,33.6 L Cl2与27 g铝能 恰好反应生成1 mol AlCl3,电子转移为3 mol,即 3NA,但常温常压下

21、的33.6 L Cl2在标况下的体积 应小于33.6 L,故Cl2不足量,不会生成1 mol AlCl3,A项错;B项,标况时己烷是液体,22.4 L 己烷远大于1 mol,B项错;C项,CO2与O2虽物质 不同,相对多少也不确定,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就 是每个分子中一定含有2个氧原子,C选项正确; D选项,需要考虑 水解,故D选项也不正确。 答案 C,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在加热时,0.1 mol的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 生成SO2的体积约为2.24 L B.0.1 mol氯气溶于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A C.常温常压下,2.24 L四氯化

22、碳中所含氯原子 数大于0.4 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应 含有相同的原子数,C,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 0.1 NA B.常温下,10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 子总数大于0.1 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 L,质量为28 g D.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 NA,解析 A项:在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 2.24 L不对应0.1 mol,错; B项:0.1 mol 由于部分发生水解使 减 少,但每消耗1个 ,同

23、时增加一个 和 OH-,使阴离子数目增多,B选项正确; C项:CO、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 g/mol,28 g混 合气体肯定是1 mol,但该选项未指明状态,也就 不一定是22.4 L,反之未指明状态条件的22.4 L气 体未必是28 g; D项:3.4 g NH3相当于0.2 mol NH3,每个NH3含3 个N-H键,故3.4 g NH3中含0.6 NA N-H键。 答案 B,5.质量分数为w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a mol/L,加热蒸发水分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w, 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 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b=2a B.a=

24、2b C.b2a 解析 质量分数由w2w,表明溶液的质量减少 一半,而溶质不变时,减少的全部是水,由于 水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原体积的一半,则b2a。,D,6.0.1 mol/L Na2SO4溶液300 mL、0.1 mol/L MgSO4溶液200 mL和0.1 mol/L Al2(SO4)3溶 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 是 ( ) A.111 B.321 C.323 D.113 解析 本题易错选A或C,错选A是对物质的量 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没有认真思考造成的; 错选C是因为未细看题目要求而将题给数据分 别相乘,再比较得到答案。其实该题与溶液体 积

25、无关,完全是干扰信息。许多考生在做这种 题时容易思维定势见数就做,一旦认识到自己 做错了时,才恍然大悟,这样的错误往往会屡 做屡犯,解决的办法只有认真审题,养成良好 的审题习惯。,D,7.已知NH3和NO2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标准 状况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NO2气 体,实验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不考虑 溶质的扩散) ( )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解析 很多同学在求解时想当然认为:用NO2气 体做喷泉实验,由于

26、发生反应3NO2+H2O 2HNO3+NO,烧瓶内不可能充满溶液,因此两种 情况下浓度一定不等,其实这是错误的,下面作 具体分析。设在标准状况下烧瓶中的NH3和NO2各 为1 mol,则c(NH3H2O)= ,由此可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一 样的,但由于两种溶液的密度不等,因此两者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所以选项A正确。 答案 A,答题规范1 数字与单位的书写规范 学生案例 进行某实验需要0.5 mol/L的氢氧化钠镕液约400 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 ;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

27、量是 g。,4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8,(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中,立即将溶液倒 入容量瓶中 C.将溶液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23 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 (5)400 mL 0.5 mol/L的该NaOH的溶液加入到足量 的Mg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 。 (6)取0.5 mol/L的NaOH溶液100 mL,所含的 Na+的数目为 。,C,搅拌,引流,5.8,0.05 mol,规范答案 (1)500 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 (

28、2)10.0 (3)C (4)搅拌作用,加速氢氧化钠固体溶解 向 容量瓶中引流液体 (5)5.8 g (6)0.05NA或3.011022,阅卷心语 1.定量实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注意关键仪器 的规格;二是所用定量仪器的精确度;三要注 意计算过程中有效数字的处理。如要量取 9.6 mL液体,应选用10 mL量程的量筒,而不能 选9.6 mL的量筒或100 mL的量筒。因为没有规 格为9.6 mL的量筒,10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 1 mL,无法准确量取9.6 mL液体。,2.(4)题学生答案表述不规范,仅用了两个动词 “搅拌”“引流”,并没有把操作目的交待清楚。 3.(5)丢掉了质量的单位g。在化学计算题中, 要特别注意单位的书写规范,如果题目所留空 后无单位,则一定要写明单位,当然像相对分 子质量这样的数字后是不能加单位的。 4.微粒的个数不能用mol来表示,摩尔是物质的量 的单位。,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