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月16日.ppt(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7年12月16日,从近年理综化学高考,看2008届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西安市铁一中学 文德方 Email:,一、高考的“变”与“不变”,二、高考理综化学的命题特点,三、高考化学的复习策略,高考的“变”与“不变”,1:课标、教材在变,化学的基本原理没有变。 化学之所以成为中学的一门课程,是因为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它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2:载体、情境在变, 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不同的载体和新颖的题设情境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体现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要求;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却不变。 因此,载体、情境的变化是命题者的追求所在,而不变的仍然是化学的
2、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3:理念、观念在变, 考试的形式没有变,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关注生活经验、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化学问题, 体现时代性,关注化学科学发展前沿, 等等。 都要转化为能呈现在卷面上的、方便评判的试题,试题的命制要具有可操作性。,4:考试的形式没有变, 命题人员在变,每个命题人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处世方式; 每个人都还受到“上级”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对下一年的高考化学命题预测是相当困难的,更是冒险的。 要相信:学生只要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能考出理想成绩。,5:仍可作出的基本判断:,高考题大多数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
3、题型和题量不会有大的变化。 我们应该十分注意有关信息,关注可能发生的变化。,高考理综化学的 命题特点,近三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坚持能力立意,在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试题平稳,无难题、偏题、怪题;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全是学科内试题,符合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试题遵循高中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上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考生对化学“双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重基础、重课本、重经典、重能力。在试题布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一、近年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的总
4、体评价,综观近三年的理综试题已相当的稳定和日臻成熟,回味2007年的理综试题具体可表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稳定: (一)稳定性 1. 试题结构和形式的稳定 理综试题化学部分选择题还是8题为单项选择,分值6分。第卷非选择题四大题计60分,主要题型有推断题、实验题、有机题。12个试题,涉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15个,占主要知识点的60%,五大块内容都覆盖到。,【总体评价结论】,2.试题题境的稳定 今年的化学试题还是传统题、常规题、高考经典题为主流,试题题境简单、设问直接,考生容易理解题意,并没有复杂的背景,“信息题”基本没考,也就是试题没有人为设置障碍去难学生、考学生。,【总体评价结论】,3.试题考查内容的
5、稳定 今年的试题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I卷重点考察电解质、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基本理论。II卷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有机基础知识等主干知识。整套试卷涵盖了溶液PH、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化学实验等主干知识,可以看出重点知识基本上都覆盖到了。,【总体评价结论】,4.化学用语重点考查的稳定 化学用语是化学的学科特征,在理综测试是肯定要考查的并且每年都在考,而今年试题中书写分子式(化学式)、结构简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是考综合科以来考得较多的一年,化学方程式写5个,分子式(化学式)写12个,
6、可见今年试题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非同一般。,【总体评价结论】,5.试题回归基础、回归学科的稳定 基础又是今年试题的最大特色,浏览近几年的试题可以发现是越来越基础,考查的题型和知识都是那么基础,试题涉及的内容在平时的复习中都是反复训练过的,今年的试题“熟”字当先,克服了“偏、怪、繁、难”题的出现,这符合当前的考试形势和招生形势,现在的高考已变成大众考试、公民考试,而不是精英考试。今年的试题虽是理科综合但化学部分是“原汁原味”的化学题,立足化学知识的综合,着重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只要理解了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就具备要求。试题完全体现化学学科的特征,新课程理念并没有明显体现。,【总体
7、评价结论】,2007年理综化学试题在维持连续几年稳定的基础上,也加以突破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总体评价结论】,(2)稳中有变,1.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如选择题第12题: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根据题意较容易得出氧原子最多为4个,氢原子也为四个,碳原子为五个,即C5H4O4 ,但这种分子式到底存在不存在,在这里面还考察到了碳原子的成键和羰基等常见有机的官能团的结构考查。这部分知识就隐藏起来在检验的过程中。并不纯为一个数学计算的问题。如果我们无视于这个分子的结构分析,不能说完全领会到出题人的意图。,2.实验题考查角度的变化,【总体评价结论】,2007年化学实验题源于教材,但不是简单
8、的课本实验的再现。不仅考查了考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别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看起来不很难,但要准确无误地正确解答,拿满分也不容易。最大的亮点是实验设计中的装置连接顺序,这是一传统的经典题型,使八九十年代常考的题型,已销声匿迹十多年,现在又重返高考舞台,给老化学教师的感觉是“久违”的亲切, 同时给高三化学复习也带来新的启示。,3.进一步弱化化学计算的考查 理综试题的化学计算由于受到试卷的限制,那种专门化学计算题也就是我们讲的大题计算考得越来越少,替代的是填空、选择形式的小计算并把它融入实验题、有机题的定量计算,提供数字
9、背景、信息,除了定性判断外结合定量计算,使得试题的考查层次有提高。如今年选择题的第8、10、12题。,【总体评价结论】,4.无机框图题没有出现 无机方框题是高考中很重要的题型,它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涉及的主干知识跨度大,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最好不过的考查,并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07年没有出现无机框图题回避了平时复习最重要的一种题型。,【总体评价结论】,二、近年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的变化趋势,1. 平稳中有起伏,继承中有创新 2. 摸索改进稳固提高 3.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探究、创新 4. 基本操作实验过程实验细节评价实验设计实验 实验创新,变化趋势,6.,变化趋势,主干知识:高考
10、永恒的主题 能力测试:高考努力的方向,近年高考理综卷中化学试题的变化趋势,选择题: (一)突出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 1考查的重点内容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基础知识,在题量比化学单科卷减少,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不可能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重点内容有:(1)同位素概念、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2)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3)热化学方程式;(4)极性键和分子的极性;(5)物质的鉴别或检验;,(6)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7)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8)离子共存;(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0)有关溶液的计算;(11)简单计算确定分子式;(12)溶液的p
11、H及简单计算;(13)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4)氧化还原反应;(15)原电池原理;(16)同分异构体;(17)由官能团推断物质的性质;(1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突出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2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考查。 (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简单应用能力。,(2005全国理综)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 + 2Y
12、 = 2Q + 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B,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10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2005年全国理综,13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 = b Ba = 2b C 2a = b Da = 5b,(1)注重简单计
13、算及推理,不涉及繁琐的 计算。 (2)不过分追求解题技巧,只有少量“巧解”题,考查思维的敏捷性。,(三)联系实际,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 在理综试卷中,不刻意追求三科联系实际问题的比例,各科联系实际的多少,要由理、化、生三科命题所涉及联系实际的问题来决定。总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依然是命题的方向之一,复习中也应多加注意。,(四)“常见题”(“经典题”)仍占题型的主流 这类题涉及了较广泛的基础知识,突出了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重点知识的考点相对稳定的精神,这样命题既有利于控制全卷的难度,又有利于引导考生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所以复习中要认真对待“常见题”,不可认为过去高考考
14、过了,以后不会考了。,非选择题: 总的命题思路稳中略有变化。难度基本持平,给考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II卷均为四道题,均延续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三大板块的命题思路,变化之处在于学科内综合的力度加大了,表现在化学实验板块与基本理论、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相结合的趋势也比较明显。下面分四大板块简述如下。,(一)无机化学板块: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及简单计算结合起来,考查推理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主要考点如下:,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序数、原子的 电子层结构、化合价、化学反应、推断元素名称、化学式(
15、分子式)、电子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推断化学式。 3给出无机化学中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反应的框图,要求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以氧族、氮族、卤素、钠、镁、铝、铁出现次数更多些)。 4根据题示信息和原子守恒规律,书写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物质的用途不能忽视)。 6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及性质。,(二)有机化学板块: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主要考点如下: 1根据有机化学框图中箭头所示反应,推断官能团及反应类型。这类题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16、对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求较高(以烃及烃的衍生物出现次数更多一些) 2根据官能团,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及性质。这类题考查的是迁移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新信息给出的结构简式,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推断指定物的结构简式。这类题对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残基”方法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4根据新信息给出的化学反应,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类题对相似模仿、相似联想的能力要求较高。 5有机推断与有机计算相结合,确定分子式或结构简式。这类题考查的是处理有效数字、推出原子个数比的能力。,(三)化学实验板块: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实验中的创新能力。今后将继续侧重对实验技能素
17、质和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目前,正在尝试的是把实验与其他知识点的多重交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相结合,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考点如下: 1以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载体,考查实验反应原理、操作原理、装置原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3常见物质的鉴别和检验。 4根据物质的性质、制法进行推理,解决题设问题 5简易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四)化学计算板块:主要考查推理能力和处理简单数据的能力。化学计算与实验现象、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相结合,已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对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素养有良好的导向。重要考点如下: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
18、算(或关系式的计算) (1)数字计算;(2)字母表达式; (3)讨论取值范围。 3与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基本理论多交叉,进行定量的简单计算,但不涉及繁琐的计算,主要考查定量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2007年的启示】,高考化学的复习策略,困惑之一:提升空间有多大? 有些同学说,每次化学考试成绩总在80分左右徘徊,怎么也提不上去? 困惑之二:为啥事倍功半? 有同学说,平时很努力,而成绩不理想,一次一次的失败,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又总是把希望寄托下一次,不知何时我笑得最灿烂。 困惑之三:心理是否发生偏差? 有些同学觉得有关知识、方法、技能、技巧都清楚,但是考试发挥不好,心理很慌乱。,
19、困 惑,学生的困惑,老师的抱怨I:刚复习的内容,在考试中出现,学生却不能复述、再现。 可能在复习周期和节奏的把握出了问题。 老师的抱怨II: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 要反思讲评课的实效性。 要分析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理解?整合?迁移?表达? 不断提高针对性 老师抱怨III:明明在课堂中强调这样写,考试中却乱写一通,为此丢分太可惜。(学科语言的使用不规范、不准确,书写格式不能按照要求) 要强化知识的落实和适度的训练。,问 题,教师的抱怨,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 1、在适时、有效地调控好学生情感、情绪、心理等的良好氛围下,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
20、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 2、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实现质的飞跃 。,【应对的策略】,1更新复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 纵观近几年理综化学试题,“依托基础、考查能力”是现行高考改革的命题原则,所以我们的复习工作也必须作相应调整。要彻底转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复习模式。高三复习要“活”,要适当给学生留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高考是学生自己去考试,教师和家长都无法替代;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驾驭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
21、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多给学生一些关爱和理解,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多和学生交流、沟通,想办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努力学习、思考,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应对的策略】,理综考试已经步入第八个年头,已经变得日臻成熟,主要考查学科内综合,回归学科特征,“繁、难、偏、怪”已不存在,这一点体现理综测试越来越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不制造人为障碍去难、考学生。理综测试应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中学教学发展,这一点与当前的课改是相一致,从今年的新课程卷可以看出,在中学大胆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课改,大胆使用新教材,并不会与高考相违背,而是相统一,并不要考
22、虑现在在课改,以后高考怎么办,这一点完全可以打消顾虑。,(1996全国高考9)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 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A)Cl2 (B)CO (C)CO2 (D)N2,【实例】“怪”题干与选项信息交叉,(1995全国高考31)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
23、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实例】“怪”解题信息异题迁移,注重经典题、高考题的使用,杜绝“题海”,弃“偏、怪、繁、难”题。 今年的理综试题仍是基础题、传统题、常规题,我们的高考已经进行20多年了,特别近几年,同一年就有不同版本的高考题,这些高考题不乏是当年最优秀的试题,是专家深思熟虑的题目。它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好的价值,把这些高考题使用好,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可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陷入题海。另外高考题偶有重复性。如2007年第28题就是1991年第32题的翻版, 2005年第28题就是1989年第44题改编
24、的等等,同时理综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根据理综学科特点,过去那些“偏、怪、繁、难”题已经再也不会涉及了。,【策略一】更新观念,改变模式,91年3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和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中含有CO和H2.,07年28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一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比较 一,89年44题.固体A、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A、B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
25、.将A和B在高温时煅烧,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最终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混和酸,常用于制取有机炸药. E的稀溶液和A反应时,生成G(气体)和F(溶液),G通入D的水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在F中滴入溴水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能转变为C.根据上述事实回答:,05年26题、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
26、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幻灯片 79,比较 二,2降低重心、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构建网络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
27、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应对的策略】,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进行联想记忆、理解、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
28、。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知识点的延伸和补充,减少深、难、繁的训练。在复习中要以能力训练为主导,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的能力。,【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复习中,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
29、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常见纠错方法有: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印象会很深;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这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近年全国高考理
30、综试题的化学II卷版块结构淡化,走向双基的综合,学生往往因为一个知识点的模糊不清而导致整个题思维困难,只有扎实双基,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应当力求改变按照复习资料线索组织教学复习,忽视教材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梳理中的作用的局面。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是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涵、使用条件理解不清造成的,确实需要重新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归纳和补充。,【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化学教材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其一是:粗读、细读
31、、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应引导学生可以边读,边批,边画,边记,边思考,这样你就会觉得每读一次都与前一次的效果不一样,坚持的时间长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基础都出自课本,来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力求弄清本质;熟记一些特殊或难记的化学方程式、物质的俗名、分子式、重要物理性质;阅读与实践
32、联系较多的工业生产内容;阅读有关常识性介绍的内容;阅读有关物质在生活、生产上的实际应用内容。在给学生提出要求时教会学生具体实用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并加强对学生识记效果的督促检查。 总之,重基础知识的透彻理解知道其来龙去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是总复习的落脚点。,【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另外,从今年高考化学试题来看,越来越倾向于在平时的学习,只要在平时扎扎实实按要求上课、作业、考试,就可把高考考好,并不需要高三专门复习强化突击。象今年的试题把三年教材上完了就可答满分。近几年的试题,已明显向我们预示:我们把高考看成三年的高考,是三年的检阅,而不是高三最后一年的高考,我们更需要平时认真的学习和
33、理解。 所以:我们注重的是高一、高二打基础,注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而不在于高三的临时突击。,【策略二】回归教材,立足基础,3 提高复习效率、跳出题海、突出方法、培养能力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若仍然用“时间加汗水”,一味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追求新题、难题、偏题,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那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视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本,并留
34、给学生思考和通读课本的时间。,【应对的策略】,【选好练习题】解题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策略三】跳出题海,凸现方法,例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解答是否简单明了,正确率如何?开始解答错的原因何在?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该题能否改动一下变成新题?改动后的题目是变容易了还是变难了?等等。这样对一个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总结,举一反三,就可达到做一题通
35、10题、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到位的讲评应该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同类型变角度)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切忌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讲练脱节、讲不到位。通过讲评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策略三】跳出题海,凸现方法,【实例问题串思】给出一个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CH3CH(OH)COOH,要引导学生针对该分子的结构特点能想出下列问题:分子中含有羟基(OH),因此,该分子能发生酯化反应、脱水反应,跟金属钠反应、卤化反应等;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 因此,该分子还可发生酯化、脱水反应,有酸性,跟
36、金属钠、跟Na2CO3等反应; 分子中含有甲基,与OH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因此还可发生消去反应等;在浓H2SO4,的作用下,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链状有机物;在浓H 2SO4的存在下,相互反应脱水,生成环状有机物。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看似很难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策略三】跳出题海,凸现方法,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常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为此,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认真听讲、反复联想、熟能生巧、 能力渐长。二是概念多,理论多,实验杂,计算难,题型活。反应多,容易忘;前面学,后面忘;容易学,容易忘。在教学、复习中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理解
37、、注意联想,重视实验,讲究巧练,培养能力,善于记忆,前后对比,摸索规律,经常回忆,不易忘记。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一一对应,学生目标明确,进步明显。,【策略三】跳出题海,凸现方法,4.注重过程、方法、原理的启迪,促进思维的升华 学生经过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训练,最终达到的目的,一个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已掌握的知识熟练化,另一个就是思维品质的升华,即能力的提高。考试成绩好坏最根本的是学生能力的素质水平,能力高,那考试应付自如,成绩也就好。在复习过程中要把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当作复习的关键点、提高点,而这不是靠一天两天、一题两题就能完成的,而是需
38、要长期的不断思维撞击中顿悟而成。因此我们教师在讲解例题、讲评习题时,特别注重解题过程的分析、解题方法的采用、解题原理的剖析,达到启迪思维,暴露学生思维障碍,促进思维的升华。,【应对的策略】,【策略四】启迪方法,升华思维,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无论是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9、,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讲来讲去,而是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功效。,精讲,【策略四】启迪方法,升华思维,一道好的例题,往往同时考察学生知识和综合素质。而对例题的深入评析,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例题的评讲方式、评讲质量直接影响到复习的效率。对每个重点复习的知识点,我们都精选出12道高考题作为例题进行深入评析,力求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弄懂一道例题,就能明白一类题型的解法。如对“等效平衡”这一知识点,我们选择了2003年广东高考题最后一题作为例题进行了评析,此题以问答、填
40、空的形式,层层深入考察了学生对“等效平衡”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演绎能力。评讲时,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等效平衡?(2)如何判断等效平衡?(3)等效平衡有何特点?(4)等效平衡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运用等效平衡原理解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交流的方式,结合例题解决上述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策略四】启迪方法,升华思维,精讲,26(12分)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
41、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
42、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03年广东26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 C(气),(1)基础知识系统练。如:第一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引导学生按“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进行网络化训练,使学生在启用时能取之快捷,实现知识的迁移。 (2)难点知识分解练设计成“台阶式”问题,环环紧扣,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统摄规律,动用规律,举一反三。 (3)热点知识专题练研究热点题命题的思路,再将历年高考试题分类编成专题进行训练,在讲评过程中注意一题多
43、变、陈题新出,或将热点变换题型,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策略四】启迪方法,升华思维,精练,(4)错题过关二次练在学生能力训练和查漏补缺的过程中,我们还强调错题过关,进行二次练习,可以是原题,也可以是变式。 (5)捉高能力综合练,合理安排好综合训练,是提高学生能力、调节好学生心理的重要环节综合训练要求模拟性强,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容量和能力品质。,【策略四】启迪方法,升华思维,5抓住学科特点,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力是“理科综合测试”考查的重点,在近几年的“理科综合测试”中已有体现。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44、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理科综合测试”的基本要求。理科综合考试对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实验知识要求科学、规范和准确;对原理理解要深刻,并能灵活运用,面对新的情景要敢于联想,勇于创新。,【应对的策略】,【策略五】强化实验,立足创新,在复习中一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各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实验基本原理、典型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特征实验现象,努力提高实验选择题和简单填空题、简答题的准确性,抓住基础分。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实验题进行剖析、组织开展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复习教学,指导学生学会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地进行有效储存。三是在练习和讲评中要教会学生善
45、于透过现象、抓住核心知识,在透彻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试题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四是高度重视对教材中的基本实验的复习,包括教材正文中的演示实验和书后的学生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阅读课本时尤其不要忽略实验旁边附图的文字表述。,要注重教材实验的挖掘,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设计问题情景,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但培养学生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和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而且要通过有
46、关问题的讨论强化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和改进能力,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在探索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总之,实验的复习要从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注重表达4个方面来把握。,【策略五】强化实验,立足创新,另外,化学用语、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征,在理综测试中是肯定要考查的,并且每年都在考,测试中考生对化学用语的答题和实验题的解答是最难的、扣分最多的,化学用语、实验是学生答好题的瓶颈。象今年的理综测试,有机结构简式书写错误、不规范,化学方程式不会书写比比皆是。正因为重要,又因为学生很薄弱,化学用语、
47、实验教学应该是贯穿初三、高中三年全过程的教学和训练,化学用语、实验教学跨度大,只有平时学好高考才能答好,否则靠高三的突击、强化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回归基础,都是在教材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基础上加以创新,这就要求在中学三年里重视每一个实验,做好每一个实验,写好每一份实验报告,量变引起质变,三年下来,学生的实验素质和能力就提高了,那高考还有什么不会的。,【策略五】强化实验,立足创新,6.重视应试水平、技巧的训练,特别是审题、答题规范等,长期抓不松懈。 从每一次理综测试后来看,学生考完后往往是喜形于色,但一对答案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其中答题有很大的缺漏,不规范,不完整,或
48、题目看错等。现在是理综测试,三科杂揉在一起,在有限的时间内,时而生物,时而物理,时而化学,特别是第II卷中物理排在前面,对于答题技巧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会安排,学会跳跃。应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从高三复习的经验来看,不管你如何强调审题、答题规范,结果考试还是存在问题。由于审题失误而失分,十分可惜。审题、答题规范、应试技巧应细化、具体化,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作业、考试之中,应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和落实。,【应对的策略】,【策略六】细致审题,优化应试,【实例注意力细致心】原子虽小,但也是有一定体积的。已知铜的密度=8.9103kgm3,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A8
49、1024m3 B1.21026m3 C7106m3 D1.21029m3,【实例一字之差,答案全非】如限定使用以下的物质:正盐:钾盐、钠盐、铵盐、钡盐,酸:盐酸、硝酸、醋酸、稀H2SO4,那么符合“2H+ +SO32 = H2O +SO2”这个离子方程式的化学反应共有 A6个 B9个 C12个 D15个,【策略六】细致审题,优化应试,钡,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试题!要重视研究典型试题!,七、重视高考试题研究 重视典型试题研究,【应对的策略】,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将典型题型适时反复强化练习,是复习的好办法之一。高考命题与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进一步体会高考命题思路,调节复习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