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等离子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_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等离子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_模板范本.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咸阳等离子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7一、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二、 上下游的关联性8三、 行业技术水平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0一、 下游行业发展情况10二、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12三、 行业发展趋势13四、 提质增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15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6第三章 总论17一、 项目概述17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8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9四、 资金筹措方案19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9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0七、 环境影响20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0九、 研究范围21十、 研究结论22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2主要
2、经济指标一览表22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5三、 提升企业创新能级30四、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33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5第五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36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6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6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6第六章 建筑技术分析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0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2一、 公司经营宗旨4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3四、 财务会计制度46第八章 SWOT分析54一、 优势分析(S)54二、 劣势分析(W)56
3、三、 机会分析(O)56四、 威胁分析(T)57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63一、 编制依据6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63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4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6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6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6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7八、 清洁生产67九、 环境管理分析69十、 环境影响结论70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70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72一、 人力资源配置72劳动定员一览表72二、 员工技能培训72第十一章 工艺技术分析74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4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6三、 质量管理77四、 设备选型方案7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
4、9第十二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8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8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81二、 建设投资估算81建设投资估算表83三、 建设期利息8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4四、 流动资金85流动资金估算表85五、 项目总投资8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8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9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5项目
5、投资现金流量表97三、 偿债能力分析9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9第十五章 招投标方案101一、 项目招标依据101二、 项目招标范围101三、 招标要求101四、 招标组织方式103五、 招标信息发布104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105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10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7建设投资估算表10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0流动资金估算表11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8借款还本
6、付息计划表11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2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2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22能耗分析一览表122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的主要机遇技术革新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下游的需求发展。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退倒逼制造业向智能
7、化升级。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定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智能制造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业。此外,虽然新冠肺炎对全球制造业带来较大冲击,但中长期看,亦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凸显,仅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方可避免遭受冲击。另一方面,疫情彰显了我国制造业的稳定性,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化的分工地位。2、行业的主要挑战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利润率下
8、降、增速放缓,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能需求提振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而影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下游需求增速、限制该行业发展。同时,基础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受到制约的局面,增加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如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加剧、致使部分供应商无法供应原材料,将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产生巨大冲击。此外,近年来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凭借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优势,承接了大量国内制造业的转移产能,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及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二、 上下游的关联性下游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应用领域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新能源、半导体和智能家居等多个领
9、域;从客户类型来看,包括消费类电子品牌商、EMS制造商等。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向高精度、智能化发展的今天,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必备条件和关键环节,而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更是下游制造业突破工艺和产能限制的关键技术瓶颈。三、 行业技术水平1、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薄弱核心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是影响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我国高端制造业起步较晚,对制造业上游的覆盖力尚显不足。根据信通院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在当前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
10、剧的背景下,对海外供应商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的依赖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阻碍。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针对性地进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但在加工工艺和基础材料等方面,仍与全球领先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在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无法摆脱对外技术依存。2、高端制造领域的设备国产化程度有待提升历经多年发展,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各类智能制造装备已覆盖多种电子产品的多个工序环节,但在部分对技术参数要求更高、加工工艺精细度要求更高的制造业,国产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仍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下游行业发展情况电子专用设备的下游行业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家电
11、制造业和半导体制造等多各电子信息领域。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对设备的采购需求,其中,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为下游行业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1、智能手机(1)通信技术变革为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生增长空间智能手机是消费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主要受通讯技术升级因素影响。以4G通讯技术对手机出货量影响为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受益于4G技术升级,2014年至2016年国内手机出货量由45,200万部增长至56,000万部,同期4G手机出货量份额占比分别为37.9%、85.0%和92.8%。5G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将成为智能手机出货量新一轮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根据工信部
12、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8月以来,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国内5G手机出货量已达1820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236.17%。(2)头部优质厂商占领主要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态势方面,智能手机行业呈现头部企业集中度高的特点,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品牌出货量占全部手机出货量比例达50%以上。根据IDC数据,2018年4季度至今,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均由苹果公司、华为、三星等品牌占据。因此,下游行业中的手机行业,存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特征。此外,我国是全球手机最重要的生产国。根据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中心,2018年我国手机产量已占全球手
13、机总产量的90%以上。综上,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手机生产国,我国手机制造业将随着5G技术推广,在未来1-2年内迎来产能的扩张需求,从而增加智能制造装备的采购需求。同时,由于智能手机行业存在较高的集中度,如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能实现对头部手机品牌及其EMS厂商客户的覆盖,即可实现在手机应用领域较高的市场份额。2、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指将电子技术整合到服饰或配件的便携式设备,其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实现强大的功能。具体而言,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TWS无线耳机等。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芯片等关键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历经了爆发式增长,成
14、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增长点。根据CCSInsights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8,900万部增加至2020年的1.93亿部,复合增长率为21.35%,且预计2025年将达到3.88亿部。其中,TWS无线耳机成为可穿戴设备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品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4,256万台,同比增长24%,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中近年来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产品。二、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国内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以及技术变革等因素,我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工信部和财政部于2016
15、年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仍与国外顶尖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制造2025,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为27%,需于2020年达到50%、于2025年达到64%。电子专用设备、尤其是智能制造装备是我国工业提高“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指标的决定性因素,亦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必备硬件设施。根据中国工控网2019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由2010年
16、的1,34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1,86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74%。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为契机,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行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张。根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4%。未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将从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迎来重大发展契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三、 行业发展趋势1、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随着全球工业水平的提升,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向着高精
17、度、低功耗、高效率等方向发展。产品精度的提升,一方面对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要求提升,部分工序无法继续以人工方式进行,需以电子专用设备替代;另一方面对加工所用的电子专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随着电器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要求亦在不断提升,在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亦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2、全球制造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局势近年来不断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东南亚地区自身谋求制造业发展陆续提供政策支持等因素,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呈现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以苹果公司为典型代表的电子
18、品牌商已开始进行生产线的东南亚布局,而EMS厂商为满足苹果公司的全球产能布局亦已在东南亚建厂,富士康已于2020年在印度投资建设约10亿美元的工业园,2020年纬创Wistron在印度设立第二家iPhone代工厂。全球制造业布局的变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挑战,要求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面对全球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对国内订单量产生的冲击。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经历早期的快速扩张,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发展主要推动力逐步从规模红利转向产业创新和转型增值,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一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固定资
19、产投入不断增加,由2015年的5,670.15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9,659.7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43%。其中,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投资的资金投入超过4,000亿元。另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年来实现了产业链升级,从机构件、功能件加工,逐步向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得电子专用设备采购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且由于产业链升级,电子专用设备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4、下游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对生产线柔性化需求提升在通讯技术、芯片制程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需不断改变生
20、产工艺,对电子专用设备的柔性化需求提升。通讯技术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5G技术于2019年正式商用,未来几年,5G技术将成为众多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升级的关键动因,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带来新一轮的需求爆发。此外,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的速度加快,对生产工艺进步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变革,必将带来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但目前智能制造装备普遍存在定制化程度高的特征。因此,生产工艺的迭代对生产线的柔性化需求不断加大。四、 提质增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按照“544”产业发展思
21、路,打造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4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和4个百亿级新经济,延伸链条、培育终端、打造集群,提档升级、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提能增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加快实现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55亿元。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
22、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咸阳等离子设备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园区5、项目联系人:高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
23、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
24、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1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套等离子设备/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未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行
25、业将从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迎来重大发展契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442.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853.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66%;建设期利息83.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3%;流动资金1504.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1%。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7442.1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4018.51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423.64万元。
26、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29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218.80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962.06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5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6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4909.95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和产生的噪声均可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国家有关环保标准。因此在设计和建设中认真按“三同
27、时”落实、执行,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法令,投产后,在生产中加强管理,不会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显著影响。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编制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
28、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九、 研究范围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十、 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
29、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21075.741.2基底面积708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9.292总投资万元7442.152.1建设投资万元5853.982.1.1工程费用万元5059.292.1.2其他费用万元636.442.1.3预备费万元158.252.2建设期利息万元83.882.3流动资
30、金万元1504.293资金筹措万元7442.153.1自筹资金万元4018.513.2银行贷款万元3423.644营业收入万元12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0218.806利润总额万元2616.087净利润万元1962.068所得税万元654.029增值税万元542.6510税金及附加万元65.1211纳税总额万元1261.7912工业增加值万元4266.9713盈亏平衡点万元4909.95产值14回收期年5.6615内部收益率20.5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182.78所得税后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
31、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咸阳,陕西省辖地级市,咸阳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2市9县,全市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咸阳市常住人口为3959842人。20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04.81亿元。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文物景点达495
32、1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咸阳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2017年11月,咸阳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经过五年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增长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围绕构建“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打造“一核心两示范四高地”(一核心: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
33、区;两示范: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四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合作高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关中城市群科技创新转化高地)。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达到2204.81亿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44.1:40.5。工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电子显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等产业不断壮大,正泰、伊利、冠捷等知名企业落户咸阳,CEC8.6代液晶面板、隆基光伏、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法士特智能传动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敏华西北生产基地、彩虹光电170K扩能技改、陕西东泰医药产业园、金沙河超大粮食加工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
34、设。规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726户,工业总产值达到2586.7亿元,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6.07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稳步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加速融合,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9.2%,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19家。粮食、水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增量提质,粮食面积、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三位,实现“十七连丰”;苹果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产量产值位居全省第一,占全国的11%;蔬菜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奶山羊存栏量占全省的1/4、全国的1/9,成功举办世界奶山羊大会。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46个。“咸阳马栏红”品牌价值位居中
35、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五位,武功小子猕猴桃等知名品牌畅销全国,咸阳茯茶、永寿槐花蜜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业不断升级,第三产业占比较“十二五”末提高6.3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度大幅提升。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武功、淳化、旬邑、长武等9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域性流通节点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以红色旅游、历史人文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新增郑国渠等国家4A级景区7处,兴平、彬州、礼泉、泾阳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81.6亿元,分别较“十二五”增长28
36、.6%、31.4%。“十四五”期间,我市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充满机遇和挑战。从全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度演化。一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智能化主导、融合式巨变、多点式突破的特征,推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构,带来全球产业链分工和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调整,世界各国争夺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二是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化格局面临调整重塑,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
37、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黑天鹅”事件,世界经济贸易遭受严重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从全国看,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我国将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将不断升级,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过程中,内需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劳动力人口比重、储蓄率、投资率、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中美经贸摩擦及其战略博弈对我国产
38、业链安全的影响逐渐加深,对我国原本完整的供应链不断造成冲击,部分产业不可避免将进行贸易产业转移。从全省看,处于加快追赶超越的关键期。全省仍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向中后期发展转变,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推进陆海大通道、空中大通道、信息大通道建设,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发展要素汇聚融合,市场广阔的优势不断凸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面临发展困境,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较长周期;三大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需求迫切。从咸阳看,正处于投资拉动和
39、创新驱动并重的关键期。我市区位优势独特,在我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历史文化厚重,产业基础良好,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基础厚实,科教实力雄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欠发达仍是基本市情,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县域经济支撑不强,经济总量增长不快,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有待优化,一产不大、二产不强、三产不优,能源结构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产业内部延伸融合不够,部分县市产业重塑、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有效供给和品牌建设还需发力,现代化经济体系仍需努力构建;民生和基础设施有待补强,教育
40、、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需提升,立体交通、道路衔接、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提升空间较大;生态环保任务艰巨,产业布局和运输结构亟需改善,大气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等形势严峻,能耗、水耗等要素制约趋紧,需要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总体判断,“十四五”时期,是咸阳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大部署的战略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是勇立潮头、奋力谱写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咸阳经济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特征,尤其投资拉动一段时期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我们要
41、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将机遇和挑战转化为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三、 提升企业创新能级(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突出问题,重点支持彩虹光电、正泰、生益科技、陕西步长等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整合创新资源,建立一批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跨界科研协同,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在新型
42、电子显示、智能传感、储能元器件、航空密封型材、纺织新材、新型建材等领域,攻克一批新技术、建设一批新项目、开发一批新产品,培育具有行业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紧紧围绕电子显示、新材料、医药产业等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和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院所高校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二)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通过新兴产业示范效应、二三产业融合效应、
43、集群配套溢出效应,发挥集群骨干企业创新示范作用,打造创新驱动辐射源。以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突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专利、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共性、核心技术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户,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户。通过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全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推动落实高新技术企
44、业、“专精特新”企业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38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5%;全市科技创新水平综合指数达50%以上。(三)加快培育科技创新项目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主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品高价值化。通过分类指导、分层培育、动态管理,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企业支撑、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度聚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通过项目的链条化设计和组织实施,支持企业重点攻克电子显示、新能
45、源汽车、新材料、医药产业等领域5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壮大200个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的科技型企业和15个科技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产业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并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方向迈进。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到2025年,累计实施800个科技创新项目。(四)增强企业发展新技术赋能全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支持企业着力将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
46、代表的前沿技术和业态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周期,建设智能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资源配置及智能决策水平。加快建立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数字化服务系统,拉伸企业产品服务链条,为企业生产组织、优化升级、售后服务、回收再造提供数据决策支撑,推进全市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高级形态演化。大力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健全仲裁、调解、公证和维权援助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件。四、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资源汇聚,积极打造驱动创新高地。围绕电子显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和新兴产业,汇聚整合域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把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重要的企业研发平台形成系统布局,打造区域发展创新源。培育壮大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力争1-2家工程实验室进入国家级行列,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源头作用。发展壮大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