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 (7).ppt(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物质的量是一个完整的化学用语,不能拆写。 2c与w关系:c 。 3阿伏加德罗定律与推论。,本 章 重 点 提 示,1物质的量与摩尔:前者是物理量,后者是物理量的单位的名称,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2 g 12C所含的原子个数,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通常我们使用NA 或用其近似值6.021023。 3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以gmol1为单位,1摩尔任何粒子的质量,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可见二者的关系在于M在数值上等于Mr,但M的单位是gmol1,而Mr只是一个比值。 4摩尔质量和平均摩尔质量:摩
2、尔质量通常是针对组分而言,若涉及的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则混合物用平均摩尔质量。,1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根据 判断: (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所用砝码生锈,则m大,结果偏高。 (2)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使m小,则结果偏低。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对结果无影响。 (4)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仰视刻度线:定容时,由于操作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 故加水量增 多,导致溶液体积变大,故c偏低。 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变小,故c偏大。,2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1)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定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 Pa、25时)等。 (2)物质状态:考
3、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己烷、辛烷、CHCl3等。 (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惰性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等双原子分子,以及O3、P4等。,(4)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如:Na2O2H2O;Cl2NaOH;电解AgNO3溶液;Cu与S反应等。 (5)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或浓度时常设置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6)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S8、CO2、烃(如烷烃中单键数)等。 (7)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 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8)摩尔质量:特殊物质如D2O、18O2等。,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例1】(2009江苏化学,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 数为0.2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
5、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解析:A项,OH的数目应为0.1NA;B项,Cl2与NaOH发生歧化反应,转移电子数应为0.1NA;C项正确;D项,甲醇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 答案:C,【例2】 (2009上海化学,1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解析: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Mg2H=Mg2H2,2Al6H=2Al33H2。假定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由上述方程式可得消耗两种金
6、属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mol,质量分别为24g、18g。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因此A正确,B错误。镁和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4g/mol27g/mol89,故C错误。由于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时,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故反应速率之比为32,D错误。 答案:A,化学物质之间可以按所属物质类别的性质规律相互发生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分类标准,发生的反应可以是离子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更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离子反应内容在高考中占10%左右,出题形式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形式有:判断离子组能否大量共存或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或者要求书写某些
7、离子方程式,判断某些离子是否存在。,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如2009安徽理综10、2009江苏化学7,11、2009广东化学12、2009全国理综6、2009全国理综29、2009年重庆8、2009四川理综8、2009上海化学18。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在高考中出现率为100%且分值高,它既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与其它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可以考概念、反应原理,也可以考计算。如2009上海化学7,24、2009福建理综6、2009宁夏理综12、2009全国理综13。 依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预计今后有以下几点内容。 1考查分散系,尤其是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题目,试 题形式为选择
8、题的可能性最大。,2对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的考查仍是高考的热点,且题型稳定。在离子是否 大量共存题目中,可能将由单一限制向多项限制方向发展,在选项中添加限 制条件则是高考试题的最新变化。 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考查是命题人不可回避的热点之一。命题将会以社会实 际问题或典型实例为载体,考查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还会与反应原理、 电化学知识、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等相结合出现的综合题目,具有很强的综 合性,能够有效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溶液的含义。 4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5了
9、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其种类是由原子的 (即核电荷数)决定的。,质子数,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一种或几种不同的 ,也能按照一定的化合价与其他元素组成 ,而且种类、种数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化学式不同的化合物和化学式相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
10、式进行组合,所以110多种元素便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单质,化合物,3化学反应的分类,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五类重要物质,对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应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延伸:如何弄清楚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衍变关系? (1)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2)根据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确定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酸可以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以及盐反应等。 (3)在掌握各类物质化学通性的基础上,还
11、要注意各类物质中具体物质之间 的差异。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某种物质的特性。如酸与 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并不是对任何酸和金 属的反应都适用。 (4)把物质的制法、用途、性质联系起来,探寻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1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 ”进行,“ ”不同,分类结果也不相同。 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标准,标准,交叉分类,树状分类,2分类法应用举例 (1)交叉分类法 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Na2CO3、K2SO4按阳离子分,属于 和 ,按阴离子分,属于 和 。 某些碱的交叉分
12、类,钠盐,钾盐,碳酸盐,硫酸盐,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树状分类举例,思考: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提示:(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形成对应的酸、碱时,元素化合价不变。,1分散系 (1)概念:化学上指 所形成的混合物。 (2)分类:依据 ,分散系可分为 、 、 。 2胶体 概念: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之间的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
13、)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溶液,胶体,浊液,1 nm100 nm(109 m107 m),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 ,这种现象称作 或 ,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 而形成的。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 和 。 (2)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胶体,溶液,散射,(3)电泳现象 将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并在两端插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电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阳极附近液体红褐色变 ,阴极附近液体颜色变 。实验表明带有正电荷的Fe(
14、OH)3胶粒在外加电源作用下向阴极作 移动,此种现象叫做电泳。 (4)聚沉 胶体粒子可以在 ,加入 ,或加入 的胶粒的胶体而发生胶粒聚集形成沉淀的现象。,浅,定向,电解质,带有相反电荷,加热,深,胶体均一、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咐分散剂中电性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记忆提示】 三种分散系:,将种类繁多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就容易找到有关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
15、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1根据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其按性质不同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分类方法。如根据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其组成与结构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根据其反应过程中化合价的变化可分为氧化剂和还原性等。 4根据混合物中分散质的颗粒大小,可将其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分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例1】 (2010模拟精选,山东济宁模拟)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
16、的物质 B只有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解析:因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可知纯净物中只有一种 分子。A项,同一元素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A错;B项,同素异形体就 是同种原子组成,B错;C项,正确;D项,同一种元素组成的阳离子或阴 离子,价态或组成原子个数未必相同,如FeCl3和FeCl2,Na2O和Na2O2等, D错。 答案:C,1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化合物与单质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解析:只含一种元素,可能属于同
17、素异形体,如由O2和O3组成的物质,就是混合物。,答案:D,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例2】 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解析: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前者可过滤分离,后者过滤无法 分离,只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错误;某些物质(如硝酸、酒精等)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限定,B错误;在相同温度 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可以比较,但 如果未
18、指明温度,二者浓度大小不确定,C错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正确。 答案:D,2(2009咸阳模拟)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解析: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荷,但整个胶体体系不显电性;加入电解质,胶体可发生聚沉而产生沉淀,溶液加入某些物质也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胶体是具有介稳性的分散系,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丁达尔
19、现象。 答案:D,【例1】 (2009全国理综,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 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 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解析: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 答案:D,高分策略 溶液和胶体都是均一的液体分
20、散系,但二者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相应性质也不同,可以区分二者。易错的一点是胶体是电中性的,而其中的胶体微粒是带电的。,【例2】 对于不同的物质如何进行分类研究其性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KCl、Na2SO3、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1)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某同学认为Na2SO3、Na2CO3溶液都显碱性,于是将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 (2
21、)在方案中,某同学发现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两种物质,它们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你能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吗? (3)在方案中,三种钠盐用其他物质中的_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4)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质分为Na2SO3、Na2CO3、NaCl、NaOH和H2SO4、KCl两类。在用H2SO4鉴别四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你能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吗? 解析:(1)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OH的物质属于
22、碱类,Na2CO3和Na2SO3溶液显碱性是由于 和 的水解,它们均属于盐类,只是它们的水溶液显碱性。,(2)鉴别KCl和NaCl两种物质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焰色反应。 (3)用H2SO4可以鉴别Na2CO3、Na2SO3、NaCl三种物质,Na2CO3与H2SO4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Na2SO3与H2SO4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NaCl与H2SO4不反应。 (4)H2SO4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盐,溶液不再显酸性,不再与Na2SO3或Na2CO
23、3反应,而NaCl与H2SO4混合后,溶液仍显酸性,还能与Na2SO3或Na2CO3反应生成气体。,答案:(1)不合理,Na2CO3和Na2SO3均属于盐类,只是它们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2)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呈紫色的为KCl(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呈黄色的为NaCl。 (3)H2SO4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H2SO4溶液,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溶液,充分混合后,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溶液为NaCl溶液;若无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溶液为NaOH溶液。,高分策略 对物质的分类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单一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其中重在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参加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