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D****n 文档编号:332090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年多来,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 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又精神,尤为重要。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泱決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进途中的艰辛与血泪。可以说,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

2、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的历史进程。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在抗击侵略中的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引领思想、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面对美国霸凌主义不会屈服与退缩,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出强大而深远的传承力与感染力。爱国主义精

3、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面临无数风险与考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磨炼而出的斗争之坚韧、拼搏之顽强与奋争之理性,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美国一些政客所谓美国施舍的,而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汗水与出类拔萃的智慧干出来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美方发起贸易战不会阻断中国发展之路,任何恫吓和威胁伎俩只会激发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进的士气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硬气。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

4、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民粹主义,而是一种天然质朴的情感流露。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素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这是再朴素自然不过的情感,再正常不过的态度,再合理不过的行为。给这样淳朴的爱国主义插上民粹主义的标签,显然是错误的。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开放、成熟求是的心态。在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的情况下,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支持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维护民族尊严之表现。同时,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并没有

5、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将这种理性成熟的爱国主义视为民族主义,显然是混淆是非的奇谈怪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而来的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我们更需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情绪宣泄式的非理智“爱国”行为,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行为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维护中国的道义形象,彰显中国的坚韧力量,传播中国的积极主张,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贸易霸凌主义的支持。中美经贸摩擦不仅是贸易之战,更是一场持久的综合角力。我们需认清贸易战的实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引领,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定力、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爱国奋斗的动力,做好全方位应战。(摘编自张彦岂能把爱国情怀视为民粹主义)1. 下列关于原文内

6、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为舆论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B.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力,因而具有了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C.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积聚与升华而成的。D. 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中国政府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对照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问题。B. 文章主体部分破立结合,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并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C. 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述

7、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D. 文章最后强调要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认清中美贸易战实质,准备全方位应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从来就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脊梁。B.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是靠侥幸的机遇、他人的施舍,而是靠爱国主义精神引领的。C. 英方发起贸易战,进行恫吓威胁,可能会给中国发展带来困难和影响,但更加激发中国人民的勇气、士气与硬气。D. 不能把质朴、理性的爱国主义视为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同时应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8、。【答案】1. C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中美间的贸易战已升级为舆论战”错误,根据文章第一段可知,舆论战只是贸易战的一部分。B项,“因而具有了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错误,因果关系错误,“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可知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

9、力,以及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D项,“最重要的”于文无据,文章第六段只是说“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故选C【2题详解】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文章采用对照式结构”错误,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故选A。【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

10、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C项,“英方发起贸易战”错误,美方发起贸易战,原文“一年多来,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

11、。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飓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院里清凉如水,月光下,小枣儿红了,石榴熟了,指甲草、茉莉花在窗下开成一片,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根儿底下,草棵子里,蛐蛐儿轻轻地唱着:“如知”好像也在催促着那美好的时光早些到来。琢玉坊的窗纸也透着灯光,在“沙沙”的磨玉声中,梁亦清手捧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正在加紧精雕细刻。合同期限迫在眉睫,他自己也在等着这艘宝船竣工的时刻,患难老妻和两个女儿在等着他。三年,一次多么艰苦卓绝的航行,他像一名

12、久经沧海的老舵工,稳稳地把着舵,已经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彼岸!他想象着,宝船出现在洋人亨特先生面前,将会是怎样的惊讶、赞叹!他还想象着,要是英国人亨特先生把这件宝船拿到什么万国博览会上去展览一下,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赞赏!这不是胡思乱想。民国十五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什么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北京的象牙雕刻不就得了个金奖嘛!当然,他梁亦清不是为这个才做宝船的,这宝船上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和信仰,只要这宝船能够周游四海,让天下的人知道中国玉雕艺人有怎样的手艺,他就知足了,就算没有辱没“玉器梁”世世代代的声誉!他进一步设想,那成千上万的观看宝船的人,一定也有穆斯林注,如果他们知道这宝船出自中国的穆斯林之手,

13、一定感到无上的光彩!不,这办不到,宝船上没刻着他梁亦清的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他!梁亦清感到一种莫名的遗憾。艺人毕竟是艺人,不能和著书立说的文人、挥毫作画的画家相比,不能在自己的心血化成的“活儿”上题款、盖章。但遗憾只在梁亦清的心头闪了那么一闪,也就自生自灭了。手艺人,想这些干什么?普天下三百六十行,千古留名的能有几人呢?那紫禁城里的宫殿,颐和园里的万寿山,天坛的圄丘台、祈年殿,卢沟桥的狮子,居庸关的云台,还有那万里长城,不都是木匠、石匠、泥瓦匠造的吗?坨子又转起来,梁亦清摒弃一切杂念,重新又投入到专心致志的创作中去,在三保太监郑和那饱经风霜的眉宇之间做画龙点晴的镂刻。郑和,这位杰出的中国穆斯林,

14、在他手执罗盘、眼望麦加,指挥着宝船与风浪搏斗的时刻,一定是镇静沉着、胸怀坦荡的,人间的苦难,自身的荣辱,都置之脑后了,他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在全世界航海史、中国穆斯林功业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留下显赫的姓名吧?梁亦清怀着崇高的敬意,紧紧盯着郑和那穿透万里云天冲破万顷碧波的眼睛,惟恐自己睫毛的一闪、心脏的一跳都会影响雕刻的精确,有损于那双眼睛的神采韩子奇一直守在旁边,目不转睛地领受师傅那精湛到极致的技艺,这是他至高的艺术享受和外人无缘分享的殊荣。突然之间,他感到师傅的神色有些不大对头。梁亦清双脚停止了踏动踏板,微微闭了闭疲倦的眼睛,笑笑说:“这活儿,越到画龙点睛的时候越费眼啦!”韩子奇默默

15、地看看师傅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师傅,我来接着做,您歇会儿,瞅着我就成了。”梁亦清坚决地摇了摇头:“子奇,不是师傅信不过你,这三年,你的手艺已经学成了,比师傅我差不到哪儿去,这宝船其实就是咱爷儿俩做的,只不过我做得多点儿。眼下,这活儿到了画龙点睛的时候了,怕万一有个闪失,还是由我来做完了它吧!我这辈子琢了多少玉,最可心的也就是这个大件儿,这是我的压轴戏,唱完了这出戏,我梁亦清也就称得上一个琢玉高手了!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坨子又转动起来,梁亦清北时完全

16、忘却了自我。突然,这一切都在剥那间停止了,梁亦清两手一松,身躯无力地倒了下去,压在由于惯性还在转动的坨子上“师傅!师傅!”韩子奇呼喊着扑倒在地,扶起四肢松软的师傅梁亦清在徒弟的怀抱中吃力地睁开了双眼。“宝船,宝船!”他气力微弱地呼叫着。宝船遭到了意外的灭顶之灾!三保太监郑和遥指远方的右臂被摔断了!这是郑和航海图中至关紧要的一笔,整座玉雕的核心部位,七下西洋的方向所指,一臂断裂,前功尽弃了!“啊!”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那雪白的宝船!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宝船上,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和碎玉连成一体!月光下,静静的小院纷乱起来(节选自霍达穆斯

17、林的葬礼)注穆斯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端的环境描写为下文梁亦清雕刻玉船即将峻工渲染了温馨、静谧的氛围,与结尾月下小院的纷乱构成对比,首尾呼应,结构圆合。B. 梁亦清与徒弟对话时的眼睛描写,与曹雪芹对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眼睛描写,虽同样是描写眼睛,但用意不同。C. 玉雕作品将郑和塑造成镇静沉着、胸怀坦荡、不计荣辱的形象,一方面表现梁亦清对英雄的崇拜,另一方面也表现雕刻郑和形象难度极高。D. 小说主要运用叙述语言,人物对话不多,但肃穆凝重,如“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

18、唱成个名角儿!”就是师傅对徒弟的郑重承诺。5. 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一代工匠梁亦清的?6. 小说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4. D 5. 心理描写。描写他创作时的自豪、遗憾和坦然等心理活动,体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郑和的崇拜。语言描写。他与徒弟的对话,体现老艺人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动作描写。对梁亦清琢玉的动作描写,体现他的专注、敬业。肖像描写。描写梁亦清的眼睛,体现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年老体衰,为艺术耗尽心血。侧面描写。通过韩子奇的所见所闻,展现师傅的形象。 6. 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全文以雕刻宝船为线索,以雕刻宝船,摔坏宝船为主要故事情节,情节

19、集中紧凑。展现人物形象。借助雕刻宝船这一中心事件,刻画了老一辈工匠技艺高超、品德高尚、献身艺术的形象。揭示主题。小说正是通过雕刻宝船的主要事件,来赞扬中国民间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肃穆凝重,如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就是师傅对徒弟的郑重承诺”鉴赏错误,“肃穆凝重”“郑重

20、承诺”分析不正确,结合选项所举的对话,应该是“口语化色彩浓厚”,如“光支支哈儿”“瞅着”等。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一代工匠梁亦清的”,然后回顾塑造形象的常见手法有哪些,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主要包括如下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正面描写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侧面包括他人或环境。先看正面描写,如三、四、五段写梁亦清雕刻宝船时,“他想象着,宝船出现在洋人亨特先生面前,将会是怎样的惊讶、赞叹!他还想象着,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只要这宝船能够周游四海,让天下的人知道中国玉雕

21、艺人有怎样的手艺,他就知足了”“不,这办不到,宝船上没刻着他梁亦清的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他”“手艺人,想这些干什么”“郑和,这位杰出的中国穆斯林,在他手执罗盘、眼望麦加,指挥着宝船与风浪搏斗的时刻,一定是镇静沉着、胸怀坦荡的,人间的苦难,自身的荣辱,都置之脑后了,他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在全世界航海史、中国穆斯林功业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留下显赫的姓名吧”,这些都是梁亦清内心的活动,使用心理描写,展现出人物由自豪到遗憾再到坦然的心理变化。如七、九、十三段主要是写梁亦清与徒弟之间的对话,这是语言描写,展现出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如雕刻的过程中对梁亦清的动作描写,这些动作展现出他的专注和敬业。

22、如文中还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重点突出他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体现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年老体衰,为艺术耗尽心血。再看侧面描写,文中除了写梁亦清,还写到他的徒弟韩子奇,通过韩子奇的眼睛来写梁亦清,这属于侧面描写。【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然后分析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这一事件与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小说的情节,这篇小说的中心

23、事件是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宝船,从雕刻到船毁,全篇围绕“雕刻宝船”展开,由此可知,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让文章的脉络分明,结构清晰。然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人公是梁亦清,他是一位工匠,在雕刻宝船的过程中借助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展现出人物的高超技艺,高尚的品德以及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最后分析小说的主旨,这篇小说通过塑造梁亦清这一老一辈工匠的形象赞扬了民间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是在雕刻宝船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

24、。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威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庾冰兄弟以舅

25、氏辅王室,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谋立康帝,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成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献后临朝。诏曰:“骠骑任重,可以甲杖百人入殿。”复加侍中,羽林骑十人。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

26、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堑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些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遣,以此获讥于世。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注:时为琅邪王。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B.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C.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

27、稷无虞矣D.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掾,即“掾史”,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成为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可分为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B. 征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可见,魏晋以后,选择人才方面虽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汉代起存在的征辟制也没有完全被废除。C. 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宗庙制度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不准设庙。D.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崩”或“驾崩”,诸侯、皇室成员等

28、之死谓“薨”,士之死谓“不禄”,庶人之死谓“卒”。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充风韵宽宏儒雅,凭借文章道义著称,为人正直,因王敦之兄王含之事开罪于王敦,又因拥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屡遭贬谪。B. 何充认为一些重要职位应分人统管,这样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否则就会造成让事务专管于一人的局面,而且对此人的考核也难以公正。C. 康帝病重期间,庾冰、庾翼想立简文帝。然而何充提出了立皇太子的建议,并在康帝驾崩后奉遗诏,立皇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D. 何充酷爱佛典,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对此颇有微词。10.

2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答案】7. D 8. D 9. A 10. 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琊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 把国家兴旺作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都把功臣放在前面,不因为私人情义提拔内亲外戚,谈论的人因此敬重他。【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在通读语句的前提下,要抓住四点: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在其前停顿,作宾语时在其后停顿;利用好动词谓语这一标志,文言文中

30、主语、宾语省略的现象很普遍,谓语省略的现象很少,断句时可以抓住谓语动词,在其前找主语,在其后找宾语;利用对称、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利用特殊句式,如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面必须停顿。本题句意“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何充器局方概”一句,主语是“器局”,谓语是“方概”,意思是:何充器量端正而有节操。句意完整,不宜断开,排除AC;“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句中“总录”“为”是谓语动词,意思是:一定能掌管朝政,做老臣的助手,“为”之前要断开,排除BC。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

31、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D项,“庶人之死谓卒”错误,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故选D。【9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又因拥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屡遭贬谪”错误,一是得罪康帝,于文无据;二是屡遭贬谪错,文中只

32、有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故选A。【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祚”,帝位;“咸”,都;“以为”,认为;“如孺子何”,年幼的太子怎么办。(2)中“以社稷为己

33、任”,把国家兴旺作为己任;“以”,把;“树”,提拔;“重”敬重。【点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庐江府淆城县人。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

34、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不久适值王敦叛乱失败,何充便升职为中书侍郎。成帝即位后,何充迁职为给事黄门侍郎。出任东陽太守,在郡为官,颇有德政,举荐不应朝廷征召之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岂页等为郡府佐吏。王导、庾亮一起向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由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诏令何充、庾冰入宫可各带披甲执杖的卫士五十人至停车门。不久何充升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

35、,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疏坚决辞让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 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权势等同天子,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将遭到外臣攻击,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常劝说成帝,说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必须立年长成熟的君主,成帝听从其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王牙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殿前,

36、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 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被康帝采纳。及至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献后临朝听政,下诏曰:“骠骑将军何充责任重大,允许带甲杖卫士百人入殿。”又任命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陈说既然已总领尚书省,就不宜再做中书监,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又加封何充为侍中,赐羽林军骑士十人。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

37、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 何充于永和二年(346)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封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自贻杜牧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注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彩缋:彩色的绘画。1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

38、的一-项是A.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排解,全诗透露出凄苦的味道。B. 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感喟。C. “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自生哀怜。D. 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致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12.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包含着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答案】11. D 12. 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

39、平;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道”,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对自己人生志向的执着坚守;颈联写自己虽到老仍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

40、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错误,“遗憾”理解错误,应是诗人“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这是一首写给自己的诗。贻,致送、赠送。“自贻”则是“赠给自己”。诗中写出自己的秉性和遭际,发抒了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郁闷。结合注释二可知,首联“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是借萧次君的典故来暗喻自己,抒发自己“迁少去官频”的不满;颔联“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写“吾道”“似古人”,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守正道,然而“寂

41、寞”二字可见同道甚少,无法实现人生价值;颈联“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写“饰心无彩缋”,是指自己坚持本心,不用花言巧语等来伪装自己,尽管最终“风尘”仆仆,奔波劳累,却仍旧不愿改变志向;尾联“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这两句又用比喻描写自身:我这洁白之身就如一匹素绸或素布啊,把它剪裁成什么样子只凭刀尺而不由我自己呀!自嫌,说自己不以“匹素”自负,乃谦词。用比喻表达自己命运不能自主的痛苦无奈。诗人借与自己类似遭遇的古人点出自己的刚直;又用“寂寞”的典故写出自己的守道;再用“无彩饰心”说出自己的坦诚就是由于这诸方面因素构成的性格,才使他“迁少去官频”、“到骨是风尘”、“刀尺不由身”。诗人是有自知之

42、明的,他写得这样冷静、平和,最后那个比喻用得那样贴切、新颖,就足以证明他透彻地认清了人生的这一规律,从而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哲理境界。【点睛】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三)名篇名句默写(3个小题,共5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

43、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3)将进酒中表达作者的豪迈与自信,被后世仕途失意者用作自慰之辞的句子是“_,_”。【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5). 千金散尽还复来【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誉”“沮”“材”“散”的书写。【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

44、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三、语言文字运用(33分)14. 下列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盘盘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 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 多于在庾之粟粒 其势弱于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D项相同,于:介词,比。A项,焉:语气助词。/焉:兼语,于此。B项,为:动词,成为。/为:动词,治理。C项,之:结构助词,

45、。/之:代词,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5.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赵尝五战于秦B. 惟兄嫂是依C. 农人告予以春及D.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A项,句意为:赵国

46、曾经和秦国五次交战。状语后置。B项,句意为:只依靠兄嫂。宾语前置。C项,句意为:农人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状语后置。D项,句意为: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状语后置。故选B。【点睛】文言句式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

47、或“状语后置”。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素善留侯张良眄庭柯以怡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项,句意为: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完,保全,形容词做动词。项,句意为:作长期打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西,向西,名作状。项,句意为: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夭,使夭,使动用法。项,句意为:你纯洁聪明应当继承家业。业,继承的事业,名词活用为动词。项,句意为:然而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的偏离了。日,一天天的,名词作状语。项,句意为: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善,与交好,形容词做动词。项,句意为: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神色。怡,使现出愉快,使动用法。项,句意为: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远,远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故选C。【点睛】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