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按条款编制).doc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330065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4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按条款编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按条款编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按条款编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按条款编制).doc(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A管 理 体 系 文 件版本号:A 文件编号:?/EMS/CX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制度汇编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 ?年?月?日实施? 发布汇编目录更改状态一览表5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程序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14 职责15 工作程序16 相关记录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51 目的52 范围53 术语和定义54 职责55 工作程序56 记录7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81 目的82 适用范围83 术语84 职责85 工作程序8培训管理控制程序121 目的122 适用范围123 定义124 职责125 工作程序12协商与信息交流管理程序131 目的132 适用范围133

2、 定义134. 职责135 工作程序136 相关记录15文件控制管理程序161 目的162 范围163 定义164 职责165 工作程序176 相关记录20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管理程序211 目的212 范围213 定义214 职责215 工作程序215.1 水的管理:215.2 气的管理:225.3 噪声的管理:245.4 固废的管理:255.5 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源的管理:265.6 环保设施的管理:27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管理程序291 目的292 适用范围293 定义294 职责295 工作程序306 相关记录337 附录33环境绩效和监测控制管理程序341 目的342 适用范围343 定义3

3、44 职责345 工作程序346 相关记录35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361 目的362 范围363 术语和定义364 职责365 工作程序366 记录37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81 目的382 适用范围383 定义 384 职责385 工作程序386 相关记录41记录管理控制程序421 目的422 范围423 定义424 职责425 工作程序426 相关记录4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51 目的452 适用范围453 定义454. 职责455 工作程序456 相关记录47管理评审控制程序481 目的482 范围483 职责484 工作程序485 记录50更改状态一览表版本号更改次数更改理由更改

4、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时间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程序?/EMS/CX -2011 目的为了全面识别公司的环境因素,并从中有效地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使其能够被控制,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以及信息的更新。3 定义3.1 环境: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2 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审批。4.2 环保科

5、负责组织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工作,并形成公司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 各职能部门负责配合环保科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认。4.4 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业务范围内及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工作。5 工作程序5.1 环境因素的识别5.1.1 识别的方法:各单位组织本单位职工根据生产工艺,结合现场实际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分析、识别环境因素。5.1.2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5.1.2.1 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三种状态)5.1.2.2 公司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过去、现在的实际影响和将来的潜在影响。(三种时态) 5.1.2.3 大气污染、

6、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社区环境问题、固废污染及主要资源、能源的消耗、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七种类型)5.2 环境因素的登录各单位将所有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登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对于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登录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各单位主管领导要对辨识出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审核,并由行政第一负责人批准。5.3 环境因素的评价与上报5.3.1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在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概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法律法规的要求、技术难度、经济费用、相关方的利益、组织的公共形象、企业的竞争力、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组织风险等。5.3.2 评价方法对因素的评价方

7、法采用直接定性判定法即有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1)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2)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3)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4)政府和法律有明文规定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5)未加合理处置的危险废弃物。(6)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7)未进行必要分类,处于不合理混放状态的固废。(8)与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的环境因素。(9)水、电及主要原辅材料(由各二级单位自行制定)的消耗。(10)其它资源能源的消耗超过计划指标的。(11)潜在的火灾、爆炸、煤气泄漏、油泄漏(明显

8、的、消耗量大的)、异常情况下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直接作为重要环境因素。5.3.3 各单位将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登录在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对重要环境因素各单位主管领导要进行审核,并由一把手批准。5.3.4 表格的上报 对各单位形成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自留一份,并将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环保科。5.4 汇总及控制策划5.4.1 环保科对各二级单位识别、评价出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要先进行审核,汇总后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5.4.2 各二级单位根据批准的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定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5.4.3

9、对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要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控制:(1)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3)培训与教育(4)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6)成本考核 5.4.4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后,要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5.4.5 环保科负责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具体实施按照环境绩效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5 更新5.5.1 定期评审环保科应在每年的第四季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5.5.2 不定期修订环保科应在发生如以下情况时组织相关部门对有关环境信息进行更新(或补充)。(1)法律、法规

10、及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2)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3)管理评审、环境审核的要求。(4)相关方的强烈要求。(5)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故。5.5.3 更新方法同5.15.4。6 相关记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EMS/CX -2021 目的通过获取适合于公司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应用及更新。3 术语和定义3.1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3.2 法规:由国务院颁布的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11、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适用于本公司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2 环保科负责获取、确认与更新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 各单位负责识别适用于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目录及摘录,并组织学习遵守。4.4 各单位、部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 工作程序5.1 获取、识别、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1.1 环保科根据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不同渠道获取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将获取的环境管理方面适用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法规要求在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进行登记。5.1.2 环保科每半年至少通过上

12、级环保主管部门、上级文件、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互联网上的相关网站、相关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等方式,获取适用于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地方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5.1.3 各单位、职能部门从不同渠道收集本单位、部门的最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在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记录,报环保科备案。5.2 汇总确认环保科负责对各单位、各职能部门新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鉴别、确认。5.3 建立法律法规库环保科根据收集到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建立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库。5.4 审批管理者代表对环保科建立的法律法规库进行审批;如认为不充分、不适宜,由环保

13、科进行完善。5.5 发放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后,环保科对确认后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报办公室下发。5.6 培训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对下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组织职工学习培训,具体按企管人事处关于培训的相关制定执行。5.7 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情况,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8 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由环保科对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厂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并定期对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具体按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执行。5.9 总结环保科对所执行的法律法规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总结,进行改进和完善。5.10 记录保存本

14、程序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记录,环保科依据记录管理控制程序管理和归档。6 记录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EMS/CX-2031 目的明确管理体系相关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策划、实施、控制的程序和方法,达成公司环境管理目标。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展开、实施和控制。3 术语无4 职责4.1管理者代表及总经理:组织公司管理目标、指标的制定。批准各部的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4.2环保科:对公司管理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和展开,制定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和控制,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和完成情况

15、进行监督、测量和考核。4.3各单位根据公司下发的管理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和展开,制定本单位的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和控制。5 工作程序5.1目标、指标的制定目标、指标的制定应满足以下要求:5.1.1目标和指标应是管理方针的具体化,与管理方针相适应;5.1.2应考虑顾客、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方的意见,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5.1.3可选择的技术方案;5.1.4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5.1.5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根据以往业绩和现有资源状况,并考虑改进、提高的可能性;5.1.6以年度为周期设定目标和指标。必要时也可以在当年期间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和指标;5.1.7目标和指标应尽可能量化。

16、若确实不便于量化,则应明确规定达到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准则;5.1.8各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应体现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目标和指标在本部门的分解和展开,应包括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要求,应包括本部门主要环境管理过程的绩效考核指标,目标、指标具体的制定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中体现。5.2管理方案的制定管理方案包括:满足要求所需的内容;根据组织的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管理方案也应相应地逐步细化,可以具体到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如岗位),并使各相关层次与职能的方案与其所承担的目标、指标相对应;规定实现目标、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和所需的人力、技术、财务资源。5.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展开、实施和评审5.3.1每

17、月一次各部门对本部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达成情况进行测量,并针对目标的达成状况进行必要的对策。5.3.2公司和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进行评审。5.4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改发生以下情况应更改目标、指标:5.4.1管理方针更改时;5.4.2顾客、适用法律/法规、相关方和其他的要求有重大变化时;5.4.3生产和运行过程有重大变化、涉及相关目标和指标时;5.4.4内部审核、认证、监督审核或管理评审认为有必要修订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时;5.4.5因客观条件不足,原来设定的目标和指标难以完成时;5.4.6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时。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管理

18、5.5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相关记录的管理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实施管理。具体内容参见企管人事处下发岗位说明书培训管理控制程序?/EMS/CX -2041 目的为了使员工的环保意识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类人员的管理。3 定义3.1 内审员:企业内部有能力并具备资格从事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专)兼职人员。3.2 关键岗位人员:指各单位环保主管、专(兼)职环保员、除尘工,脱硫工。4 职责4.1 企管人事处负责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培训的组织和对培训过程的协调、监督、检查和管理。4.2 各单位上报

19、本单位年度培训实施计划,并按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实施培训。企管人事处对培训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4.3 企管人事处组织相关单位确定并进行环保岗位操作人员的资格鉴定。5 工作程序按照企管人事处关于培训相关要求进行具体操作。协商与信息交流管理程序?/EMS/CX-2051 目的为保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环境管理事务,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保证内、外部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传递,确保体系的运行,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外部各类环境信息的协商与交流。3 定义3.1 内部信息交流:是指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环境管理信息的传递、报告和交流。3.2 外部信息交流:是指公司与外部相关方

20、的信息的接受和处置。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是协商、信息交流的主管领导。4.2 环保科为公司环境信息收集、交流与协商的主管部门,负责环境信息内部的交流与协商。4.3 公司办公室负责高层管理者与各单位之间有关环境方面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负责有关的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交流、协商与处置。4.4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协商、交流,并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信息的收集及相应业务范围内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将有关信息向环保科传递。5 工作程序5.1 信息分类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5.1.1 内部信息5.1.1.1 内部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有:召开会议、文件、通知、书面报告、电话、OA办公系统、今日?等。5.1

21、.1.2 公司有关环境方面的文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印制并下发。各单位、部门有关环境方面的文件由各单位、部门印发并分别报公司办公室及环保科。5.1.1.3 对于重要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可通过公司例会、生产调度晨调会、环保会议或其他临时会议的形式进行沟通。5.1.1.4 各单位、部门和员工有关环境方面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本单位环保主管部门反馈到环保科。5.1.1.5 公司办公室负责接待员工来访或媒体信访,就有关环境方面的问题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或向上级报告。5.1.1.6 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不合格(不符合)报告,由环保科以文件的形式向各有关单位、部门沟通。5.1.1.7 在以上内部信息沟

22、通过程中,各单位、部门应分别建立并保持会议记录。5.1.2 外部信息5.1.2.1 外部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有:参加或召开会议、文件、签订技术协议或合同、通知、电话、计算机网络、传真、信函等。5.1.2.2 各单位、部门接收到有关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按公司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办理。对于接收到的上级公文,分别由公司办公室和各单位、部门办公室报主管领导批示后,交承办单位、部门办理。5.1.2.3 各单位、部门对于接收到相关方有关环境方面的投诉、抱怨、意见或建议,由信息接收单位形成处理意见或建议,请示有关领导后作出处理决定。5.1.2.4 外部宣传机构,如新闻媒体对公司的采访、宣传、报道

23、,由公司宣传部和各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向其提供可对外公开的环境信息。5.1.2.5 对于公司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等信息的沟通,按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的规定组织实施。5.1.2.6 在以上外部信息沟通中,各单位、部门应分别建立并保持文件收发记录。5.2 协商5.2.1 内部协商5.2.1.1 环保科负责组织单位、处室人员进行贯标培训。5.2.1.2 各单位、处室进行环境因素辨识,根据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程序填写环境因素辨识清单,经环保科汇总后报管理者代表审议。5.2.1.3 环保科负责及时将制定的环境的方针、目标、管理方案和员工的意见向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反馈,并将确定的环境的方针、目标、

24、管理方案传达到员工。5.2.1.4 环保科负责对计划改变的作业场所的现场卫生和环境状况进行审议。5.2.2 外部协商5.2.2.1 有工程施工和设备大、中修的单位,负责告知相关方公司环境、卫生方面要求,并与外委单位(相关方)签订环保协议,并发放环保告知书。5.2.2.2 相关方在公司的作业场所进行作业,必须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不合理的卫生问题和环境问题时,应及时反馈至相关方主管部门,由相关方主管部门与环保科协商后处理。6 相关记录环境信息交流记录表 环境外供信息台帐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EMS/CX-2061 目的为规范环境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发放、更改、处理和回收,

25、确保对体系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管理。3 定义3.1 公司级作业文件: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在全公司通用的作业文件。3.2 厂部级作业文件:公司各单位制定的,用于其内部管理或岗位作业的文件。3.3 资料: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学会交流材料等外来的与环境有关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控制与管理由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具体说明,本程序针对除此以外的资料进行控制和管理。4 职责4.1 手册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程序文件和A类作业文件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B类作业文件由各

26、单位行政第一负责人批准实施。4.2 环保科负责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发放、保管、回收等管理工作,并监督指导各单位体系文件的管理。4.3 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程序文件和A类作业文件的编写、修订、评审;负责A类作业文件和相关公司通用资料的发放、保管、回收等管理工作。4.4 各单位负责编写、评审、修改本单位B类作业文件,设专人(专职或兼职)管理环境管理文件和资料。5 工作程序5.1 文件的分类:5.1.1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分为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包括A类作业文件、B类作业文件)三类。5.1.2 体系中记录的控制与管理由记录管理程序做具体规定。5.2

27、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码:5.2.1 环境管理手册的编码规定:编号为 ?/EMS -101。5.2.2 程序文件的编码规定:编号从 ?/EMS/CX -201开始,依次类推。5.2.3 公司级作业文件的编码规定:编号从 ?/ EMS/ZY-301开始,依次类推。5.2.4 厂处级作业文件的编码规定:编号以 单位简写/ EMS /ZY-301开头,其后具体编号由各单位自行制定。5.2.5 资料的编码规定:公司通用资料的编号自?/EMS -资-001开始,依次类推;各单位自存资料的编号自单位简写/EMS /资-001开始,依次类推。5.2.6 文件版次从A开始,以后换版为B、C、D修改号从0开始,

28、0表示未做修改,以后修改依次为1、2、3如:A/0表示第A版本,尚未做修改。5.2.7 文件编码的含义:? / EMS /ZY(作业文件)-编号CX(程序文件)-编号 环境管理体系英文缩写 ?()汉语拼音缩写5.3 文件的生效:5.3.1 未特别注明时,文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5.3.2 文件注明生效日期的,按其注明日期生效。5.4 文件的发放、收回:5.4.1 手册、程序文件新版的发放,失效文件的收回由环保科负责;作业文件的发放、收回由各单位负责,以确保相关单位使用的文件是现行有效版本。5.4.2 文件发放前,发文单位应对文件进行编号,文号向环保科索取(厂处级作业文件和各单位自存资料除外),并

29、填写受控文件发文登记簿。5.4.3 文件和资料接收单位应设立文件和资料接收记录,接收到文件或资料时应及时填写相应的文件和资料接收记录。5.4.4 手册和程序文件失效时,环保科应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作业文件和资料失效时,由原发放部门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或明确作废。5.4.5 失效文件收回后,应加盖红色“作废”字样的图章,收回单位应登记文件收回登记簿。5.5 文件的修订和更改:5.5.1 文件的修订、更改权归原制定部门。有关部门对文件有修改意见时,以文件修改信息交流单的形式传递到原制定部门。原制定部门决定是否对文件进行修改,拿出具体处理意见。5.5.2 文件修改时,直接在文件上划

30、改,文件某页更改达1/3须换页,某版总页数更改达1/3须换版。5.5.3 文件修改后,修改部门由专人填写文件修改登记单(将文件修改登记单附在所修改的文件前面)。5.5.4 重新修订或更改的文件中涉及多个单位职责的,相关单位要进行会签确认。5.5.5 文件修改确认后,修改部门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对其持有的相关文件进行修改,以保证现行文件的有效性。5.5.6 文件重新发布时,要标明版次和实施时间。5.6 文件的管理:5.6.1 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相关资料等文件用于对外宣传和交流时,均属非受控文件,须加盖红色“非受控文件”字样的图章,不作跟踪管理;用于内部适用时,均属受控文件,须加盖红色“受控文

31、件”字样的图章,列入受控范围,要妥善管理,定点存放,不得擅自复印、转借,不得随意涂改、损坏。用于对外宣传和交流的文件和资料,须经本单位行政第一负责人批准方可送出。5.6.2 文件和资料一经批准下发后,原件由发放单位存档保管。5.6.3 文件持有单位必须根据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中有关保密管理的要求,做好文件和资料的保密工作。5.6.4 现行文件与作废文件应分开放置。5.6.5 作废需留存的文件,应加盖“作废保留”字样的图章,同类文件保存2套,保存期为1年,保存期过后由文件保存部门负责销毁。5.6.6 文件销毁时,应填写文件销毁登记簿。5.6.7 文件丢失时,丢失人应向文件发放部门申请补发,发放部门同

32、意补发后,应在原发文登记簿“备注”栏中注明丢失文件。5.7 文件的评审:5.7.1 文件评审的对象是手册、程序文件、公司级作业文件、厂处级作业文件等。5.7.2 文件评审每年进行一次,与管理评审同时进行,由文件的起草单位负责组织进行,必要时应予以修订,以保证文件的适宜性。5.7.3 文件评审的内容包括:与相应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文件的充分性、逻辑性、可操作性及管理的有效性;文件之间的相容性。5.7.4 文件评审要形成文件评审报告。5.7.5 对手册的评审需经最高管理者确认。5.7.6 对程序文件的评审需经环境管理者代表确认。5.7.7 对作业文件的评审需经本单位行政第一负责人确认。6 相关记

33、录受控文件发文登记簿 文件收回登记簿 文件销毁登记簿 文件修改登记单 文件修改信息交流单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管理程序?/EMS/CX-2071 目的为了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防治废弃物污染环境,确保危化品、放射源的安全使用,防治泄露,污染环境,保证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及时排查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规范设备管理,强化操作,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控制公司所有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所产生的水、气、声、固废、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及所有环保设备。3 定义无4 职责4.1 环保科负责各类污染物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4.2 备件采购部门负责按规定要求采购各类污染物防

34、治设施备件。4.3 设备机动处负责将环保设施纳入主体生产设施进行统一管理。4.4 动力厂负责对污水管网主干道的管理。4.5 各污染物产生单位负责本单位污染物的控制管理,所辖环保设施及污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5 工作程序5.1 水的管理:5.1.1 公司主要污水来源公司主要污水来源是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主要包括高炉冲渣水、轧钢冷却水、转炉净化水、转炉连铸水、动力煤气管网冷凝水、氧气冷却水、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外排水。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办公系统、生活系统(食堂、澡堂、宿舍等)的外排水。5.1.2 生产污水管理5.1.2.1 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各单位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应提高各类净循环、浊循环

35、水的循环利用率。对可利用的其它废水,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收集和利用,减少废水排放。5.1.2.2 各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废水处理设施操作规程及维护、考核管理要求,对废水处理设施加强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5.1.2.3 各单位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类液体物质的跑、冒、滴、漏现象,禁止将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随意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5.1.2.4 各单位煤气排水器所用水封水,必须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排水沟内。5.1.3 生活污水管理5.1.3.1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减少生活、办公污水的产生及防止水资源浪费。5.1.3.2 严禁将生活垃圾倒

36、入排水沟,倡导员工使用无磷洗涤剂及各种环保洗涤用品。5.1.4 施工用水控制凡进入公司施工的单位,均应节约用水并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节、用水措施。5.1.5 监督检查。环保科负责对污水防治设施进行检查 ,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相关单位根据整改通知单要求,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整改,整改情况及时反馈到环保科。5.2 气的管理:5.2.1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大气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拥有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建立排放污染源档案和管理制度。5.2.2 各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应有完善的废气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5.2.3 无组织排放5.

37、2.3.1 各生产单位在原辅料皮带运输、破碎、筛分过程中应有除尘或封闭设施;车辆运输过程中要采取覆盖等措施以防止散落及扬尘。5.2.3.2 各生产单位在原辅料存放时应对其进行覆盖或加湿固化等措施以防止扬尘产生。5.2.3.3 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场地的烟尘、扬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堆放的建筑材料应采取覆盖或洒水等措施,以防止二次扬尘的产生,烟尘要保证达标排放。5.2.3.4 各单位严禁焚烧橡胶、塑料、皮革、化学品、树叶等垃圾,防止有害烟气的产生。5.2.3.5 各使用化学品的部门应加强管理,防止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和燃烧而造成的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5.2.3.6 所有易燃易

38、爆物品的使用单位对可能因发生火灾而产生的大气污染要有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5.2.4 有组织排放5.2.4.1 各单位针对废气超标污染源制定处理方案,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5.2.4.2 废气治理项目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5.2.4.3 各单位要加强已投运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检修与维护,并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停运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如需拆除或停运,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或停运。5.2.4.4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由于故障而停运,采取应急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由本单位组织力量及时抢修,并及时报环保科。

39、5.2.4.5 各单位要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启机、停机等操作。5.2.4.6 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出现非正常情况,转入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5.2.5 各单位要通过加强管理及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杜绝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现象发生。5.2.6 环保科结合环保局每季或不定期自行对全公司所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进行监测,反馈监测信息,对超标排放排污口,各单位要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并组织整改。5.3 噪声的管理:5.3.1 各单位的新、扩、改建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5.3.2 各单位要加强

40、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保证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各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5.3.3 施工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噪声进行控制管理,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遵守国家的施工场界噪声标准。5.3.4 厂界噪声的控制。公司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工业噪声,应当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三类标准。5.3.5 公司所有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要求。车辆在禁鸣笛区域以及禁鸣时间内行驶时,严禁鸣笛。5.3.6 工业噪声的控制5.3.6.1 公司的各类高噪声设备均应采取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和各种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进行防治。产生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41、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及作业者的身心伤害和影响。5.3.6.2 各单位对易发生噪声的部位需根据设备使用及操作要求,实施润滑、减震等降噪措施。5.3.6.3 各单位结合设备机动处对自身的噪声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治理设施现状进行合理分析,对不符合项进行讨论,制定整改措施。5.4 固废的管理:5.4.1 固体废物分类:固体废物分为危险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5.4.2 危险废物的管理5.4.2.1 危险废物的种类详见附件固体废物分类表。5.4.2.2 环保科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对危险固体废物管理、回收和存放。5.4.2.3 各单位对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

42、危险废物名录、鉴别标准、方法对其进行鉴别。5.4.2.4 各单位按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放置要求,设置危险固体废物临时存放点,场所应防晒、防雨、防泄漏、防火灾,并与一般固体废物场所分开,各类危险固体废物应加标示牌并分别处置。5.4.2.5 各单位产生的润滑油、机油等废、空桶有供应处回收处置。5.4.2.6 各单位产生的废油由各单位负责回收,废油存放点应防雨、防渗、防污染等统一交供应处处置。5.4.2.7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产生的废皮带、废轮胎的日常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处置。5.4.2.8 涉及剧毒和危险化学品废物处置,由相关部门负责对外联系处置,每次处置应做好记录。5.4.2.9 各

43、单位产生的含有废布必须集中收集,待各炉窑烘炉过程中,统一焚烧处理,严禁各单位私自焚烧。5.4.3 生活垃圾管理生活垃圾由各单位自行收集、设置临时生活垃圾放置点,由公司协调统一拉运处置。5.4.4 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5.4.4.1 各单位生产中产生的除尘灰、除尘泥、氧化铁皮及水处理中的尘泥等含铁固废物回收送烧结做为生产原料回收利用。5.4.4.2 各单位产生的废钢、废铁回收送至炼钢作冷料使用。5.4.4.3 炼钢生产产生的钢渣处理选取后送烧结做为生产原料回收利用。5.4.4.4 炼铁生产产生的水渣由皮带运输至矿渣微粉项目场地进行加工处置,如急需汽车拉运的,由炼铁厂提出书面拉运申请,批准后方可汽车拉运。5.5 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源的管理:5.5.1 培训对从事危化品、放射源工作的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达到上岗要求。5.5.2 对于润滑油脂、硫酸、盐酸、液碱等一般危化品组织招标,供应处根据掌握的情况选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