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编选的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掌握文中生字词. 2、 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3、 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分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和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2、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也是同名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三国故事,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三国故事? 生: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赤壁大战,过五关斩六将,失街亭斩马谡,草船借箭 师:看来,大家真是对三国故事十分熟悉啊.其中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失街亭.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祈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
3、,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祈山的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失街亭 .我们知道,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次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在了解主人公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作者和三国演义. 【作者介绍】 罗贯中:(1330 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不错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 有志图王 ,足见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 稗史 的编写工作.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
4、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这三人构成 三绝 . 诸葛亮: 智
5、绝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 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曹操: 奸绝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 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
6、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关羽: 义绝 .历史上的关羽为 万人之敌 的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勇猛有余,智略不足,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 义重如山之人 ,被塑造成 义 的化身,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由此可见,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
7、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本课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 武侯弹琴退仲达 ,即 空城计 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 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
8、生字词】(见课本) 【故事情节】 给出7到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 图本 又唤高翔 屯兵 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 屯兵山上 ,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来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
9、: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故事线索】 师:本文人物众多,矛盾错综复杂,请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冲突组织在一起的? 生:全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展开情节,处处离不开街亭的攻守. 师:那么如果按照小说情节的四个阶段来看,应当如何解释?哪里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生:它是以战前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战中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战后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我们看出情节错综复杂,波澜曲折.但是线索十分清晰,结构井然有序. 【分析人物形象】 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
10、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国演义与数字 三 很有缘,比如说 桃园三结义 三分归晋 三绝 三顾茅庐 等等,你能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找出课文中与 三 有关的东西吗? 生:三笑,三哭,三次嘱托. 诸葛亮的 三嘱 一嘱马谡: 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廓,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底.二嘱马谡: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说对手的情况,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三嘱王平: 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成图本来我看. 戒之,戒之. 叮
11、嘱王平要商议行事. 师:很好,那么,这些嘱托表明孔明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高中语文课本失街亭节选于三国演义第95、96回,写三国后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南蛮泸水班师后北伐攻魏的一次军事行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继续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大家印象中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 罗贯中极力描绘的 古今第一贤相 神机妙算、小心谨慎、忠于蜀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我们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个忠诚的
12、典型、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治国的贤臣,在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对诸葛亮也非常仰慕,苏轼武侯庙记中云诸葛亮: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鲁迅先生也曾有这样的说法:三国演义中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展示幻灯片)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失街亭里有没有体现?体现在什么地方?大家自由讨论一下.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板书:1、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节选部分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而事实上马谡和司马懿都是作为陪衬来烘托诸葛亮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而又严于自责的诸葛亮形象. (1)课文开头写诸葛亮分
13、析敌情,调兵遣将把守街亭,集中表现了他的精细谨慎和深谋远虑.他根据探细提供的情报,洞察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于是决定派人把守街亭.他在分派军务时,再三强调指出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防守困难的条件,他说: 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马谡一再请缨,诸葛亮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他深恐马谡不能战胜司马懿、张郃,深知魏军主将的厉害,所以他派出平时谨慎的上将王平为辅佐,嘱咐 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通过 ,又嘱咐 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这些都说明他处理军务精明仔细过人.尽管后来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而失守街亭,也不能苛责诸葛亮.诸
14、葛亮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敌方了如指掌.他深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了解张郃的勇猛善战,估计到战争总是有胜有败的,主帅不仅应有取胜的安排,还应有应付失败的准备.这又是他的谋略高人一等之处.因此,他分派高翔到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去屯兵扎寨,准备引兵援救街亭.又派魏延屯扎军队于街亭之后,总守汉中咽喉,又派赵云、邓芝出疑兵,惊扰魏兵军心.准备自统大军去取郿城,命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以打开进攻长安之路.这个计划比较周严,战争形势顺利,则可进兵长安;形势不利,万一街亭失守,陷于被动,仍可保存实力,退回汉中.通过作者所写的诸葛亮调兵遣将的场面,足以初见他的深谋远虑了. (2)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写诸葛亮料敌如神.主帅
15、在战前的计划、部署,必经战争实践的检验.这里的侧面衬托有是用司马懿之口来赞扬诸葛亮.司马懿早估计到蜀兵必从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列柳城进军,于是令司马昭探路,果然见街亭有蜀兵把守.他慨叹地说: 诸葛亮真神人,吾不如也! 是用马谡的失败来衬托.马谡失守街亭,在于不听诸葛亮的军令.诸葛亮曾说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而马谡狂妄自大,不以为然.诸葛亮指示他在要道之处下寨,阻挡魏兵,他却在山上屯军,犯了兵家的忌讳,让司马懿钻了空子.本来司马懿晚到街亭是难以取胜的.但偏又侥幸取胜,更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是写高翔轻敌,想依靠夜间劫寨轻而易举地夺回街亭,结果被司马懿偷袭了列柳城,失去了咽喉重地.街亭、列柳城均已
16、失陷,蜀军只有退往阳平关.这又证明了诸葛亮对列柳城、阳平关两地在战争中地位重要的估计正确和调兵遣将的恰当.街亭失守造成了蜀军的极大被动,幸亏魏延守住阳平关,不然处境更为困难.以上从三方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料事如神. (3)诸葛亮面对逆境能审时度势,干练从容,达到保存实力的预期目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他听到 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 以后,首先是自责 此吾之过也 ,他并没有气急败坏、怨天尤人,紧接着便有计划地安排撤退.撤退的目的是保存实力,以便再出祁山,北定中原.首先是命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为疑兵,掠扰魏兵,这一步使魏兵不能立即追击蜀军.其次是命令张翼引军修理剑阁,使蜀军能顺利退回汉
17、中,可见诸葛亮面临危险而方寸不乱.再次是密令大军收拾行装,以备启程,又命令马岱、姜维断后.战争的进程证明,魏将曹真闻听蜀兵撤退,急忙率兵追赶.马岱、姜维领伏兵杀来,立斩魏军先锋陈造,曹真引兵逃窜.他们断后获胜,为蜀军赢得了从容退却的时间,能够连夜皆奔回汉中.最后是有计划地撤退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和姜维老母.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军胜能取、军败能退的从容干练,在撤退时力争主动,更见其谋略超人. (4)写诸葛亮赏罚分明,严于责己.他在出师表中就曾陈述过赏罚严明的治军方针.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依然有体现.赵云、邓芝英勇挫败追敌,不折一人一骑归来,诸葛亮亲率诸将出迎,给赵云、邓芝极大的荣誉,可见他
18、治军有道. 挥泪斩马谡 说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师: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 近妖之诸葛 有了很浓的人情味,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魅力.让我们一起把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这一部分朗诵一遍. 2.提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是否草率从事,轻率用人? (1)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发表过较高明的军事见解.他说: 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
19、反必速.夫用兵之道: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2)诸葛亮顾虑司马懿深有谋略,认为他是 蜀中之大患 .马谡曾为他出反间计,密派心腹人往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反,更伪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促使魏主曹睿心疑想杀掉他.结果,反间计取胜,司马懿被削去兵权放归田里. 根据以上的两件事,同学们明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不是草率行事,而是谨慎抉择.从上面事例可以看出马谡并非庸才,他的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他的反间计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诸葛亮对马谡是赏识的.街亭失守完全是马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狂妄轻敌的结
20、果.因此,不能因为街亭失守就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 3.提问:本文是如何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明确:本文是通过诸葛亮的 三哭 和马谡的 三笑 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又是通过 三哭 和 三笑 来体现文章生动的情节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三笑 . 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第一次笑是 马谡笑曰: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这里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表现了他的麻痹轻敌,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边风,而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谨慎多余的意味. (教师板书:麻痹轻敌.) 第二次笑是 谡大笑曰: 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当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 凭高视下,势如破竹 ,什么 置之死地而后生 ,把自己熟读兵书当作炫耀的资本,完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这个片断写出了马谡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 (教师板书:闭目塞听,刚愎自用,纸上谈兵.) 第三次笑是 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言下之意是,有我马谡重兵把守,居高临下,司马懿根本不在话下.表现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