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复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复习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复习方法 历史的学业考试复习的怎么样了?考试就快来了,关于历史的学业考试复习方法你知道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建议 1、选择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和周年问题作为专题进行复习 如: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的功与过;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中国的近代化;科技革命和科技成就等等。 2、做好辅优培中补差工作,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不要平行用力,要抓两头出促中间,优化优等生,巩固中等生,提升差等生,抓好学生的基础,是
2、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解题习惯,锤炼其心理素质,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3、适度练习,巩固所学。 练习要有针对性,可以设计一天一练,周练,月练等等,根据校情和学生具体学情,进行优质高效的练习,练习到位,按时适量,巩固所学。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紧扣考试大纲 教师要认真研读考纲,密切关注考点的变化。为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选择高考模拟卷中的基础题目,以使学测试题与高考试题的难度相当。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学测试题就是对高考模拟题的改写甚至是直接借用。 教师要通盘考虑每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填充图册,落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强化学生的时
3、空观念。教师要深入挖掘隐性知识,争取做到考点的全覆盖。2010年第21题以“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为背景,间接考查了江苏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域沿海港口城市。本题虽超出了考纲范围,但只要学生平时认真填写完成了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完全能做出正确选择。 教师依照时间顺序,围绕单元引言的标题,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地总结每单元的知识线索。提炼知识线索时,做到以点带面,构建完备的知识网络。2008年第38题基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范式,考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史。2009年第36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第37题围绕西方人文精神,考查了智者学派、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第38题围绕近代
4、各阶层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考查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2010年第37题考查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趋势;第38题围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考查了产生、短暂春天、发展较快三个阶段。2012年第37题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师也要体会单元之间的内在关联,遵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同一性、多样性和互通性。这种教学思路在学测试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反映。 教师可以打破单元的、模块的界限,按照时间顺序,根据设定的主题(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的优点在于既能横向地展现某一时期社
5、会发展的全貌,又能纵向地鸟瞰不同时期某一领域的演进趋势。2011年第4题借助美国学者墨菲在亚洲史中的论述,考查了宋朝在商业(打破坊与市的界限)、文学上的繁荣景象(词成为主流文学体裁)。2012年第36题围绕中国教育发展史,考查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教育普及方面的贡献,汉武帝时期的教育举措,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严复的教育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及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成就。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注重地方史教学 江苏独立命制的试题,通过考查地方史的相关知识,不但能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名人和身边的事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爱恋之情,而且也契合新课标对合格公民的期许。2008年第14题考查了江苏近代历史人物
6、南通张謇、无锡荣氏兄弟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2011年第13题以青奥会为切入点,考查了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南京条约签订、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日本投降、国民政府覆灭。2012年第7题利用近代苏州城的截面图,考查了与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相关的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8题考查了在南京发生的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颁布。这种命题趋势客观上要求教师关注与江苏有关的历史知识,围绕某些选定的主题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整理。 教师要密切关注舆论焦点,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各地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纪念活动,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众所周知,辛亥革命同江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鉴于此,命题人没有回避此热点问题,而是着重考查了其背景(组织基础兴中会和同盟会,思想基础三民主义)、过程(高潮定都南京和颁布临时约法)、影响(推动了五四运动)。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