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优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优化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优化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优化研究 明贝 摘要: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是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是落实“脱贫攻坚”的重要实践。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了精准有效的信息,优化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贫困生资助工作,使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开展更加精准、流畅、高效。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 一、现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 (一)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资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高校贫困生资助
2、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在高校资助工作方面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俭学、减免学费、学费补助为补充,外加绿色通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同时,国家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进行捐赠,以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资助贫困生被认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高校的资助流程是: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生源地政府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相关资料,经过班级评议、学校审核认定贫困资助对象。目前高校的贫困资助流程简单明了,资助力度大,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学费问题失学。 (二)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成效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根据20XX年中国学生资助
3、发展报告,20XX年学生资助资金中的高等教育阶段,包括专科生和研究生,共资助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金额1150.3亿元。20XX年的学生资助成果基本全面落实了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现行资助模式实施的问题 (一)资助对象不够精准 落实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首要条件是精准认定贫困生源,由于我国高校学生量大,资助资源有限,很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缺乏对贫困生家庭的实地调查和经济情况的了解,而学生提供的申请表信息真实性与可信度差,导致贫困生认定的结果出现偏差。有些学校在评定过程中,优先选择贫困申请表中成绩优异和担任班委的学生,而忽略了贫困
4、资助的真正意义。有些学生为了拿钱虚构家庭信息,或者利用“关系主义”占用资助名额,扰乱资助秩序。因此,在诸多条件下,高校的助困对象并非真正的家庭經济贫困的大学生。 (二)资助模式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的资助模式依然停留在过去的人工操作阶段,从学院分配名额、辅导员通知、学生提供材料、学校审核信息等需要多个环节,资助过程涉及人员众多,信息量大,过程复杂,这就造成了资助工作繁琐且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处理突变信息和特殊难题。而且后期的汇总、管理、监督工作依然繁重,这种落后资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加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 (三)发展资助不够到位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的关注和帮助,贫困生基本可以通过资助
5、和贷款顺利进入大学,然而,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不能仅在经济方面给予补助,更应该在心理、交际、生活、就业方面进行帮扶。相比出生城市家境良好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出生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而感到自卑,他们不愿意参加有经济支出的活动,在社交方面较被动,从而失去应有的锻炼和机会。在毕业时候,贫困大学生的劣势进一步凸显,学业和人际的不理想使他们在就业时候处于不利状态。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仅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方面进行了资助,而在发展方面帮扶较少。 三、大数据运用于资助的价值 (一)提供精准的资助信息 贫困生的认定是一项量大复杂的工作,在贫困信息认定时,不但审核材料多,且学生的贫困程度、贫困原因、地域等因素差
6、异较大,使得贫困生认定困难。而大数据具有处理速度快、时效性高、决策力强等特点,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学校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数据与学生提供材料相结合,即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认定贫困生。在这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早运用大数据方式对贫困学生实行校园卡打钱模式,并一直在优化这种资助方式,从而更好地做到了资助育人效果。近年来,高校食堂支付宝、微信付款方式越来越普遍,这为有效筛选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 (二)提供规范的管理模式 规范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贫困认定的公平性,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基于大数据技术,学校可以建立一个涵盖学生家庭情况、在校消费情况等的
7、动态资助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多方面反映学生的情况,而且可以随时查询更新学生的信息。一个规范的资助管理系统可以长期保存学生资助信息,每年认定贫困生时,只需要更改变动信息即可,避免重新认定信息的麻烦,从而提高了资助工作效率。 (三)提供精准的育人模式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基于大数据平台,识别学生日常行为,发现学生在学习、心理、交际等方面的优劣势,以育人目的建立相应的大数据育人平台。针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隐性资助”,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同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针对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塑造其健康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针对毕业贫困生,培训期就业技能、推荐就业岗
8、位。从贫困大学生入学到就业,基于动态的数据观察贫困大学生的行为特征,面对特殊行为,及时给予帮助,从而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优化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模式 学生信息是贫困认定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高校能够科学的认定贫困生,高校要搜集学生全面的可参考信息。信息标准可以设定两个一级维度,即家庭和学校,学校可以搜集学生的家庭信息、校园卡消费信息和学生的学业情况等。通过综合考核家庭信息中的年收入、父母职业、子女数量、贫困原因以及学校信息中的学业成绩、活动情况等八个二级维度,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模式,降低贫困生认定不公平现象,从而做到精准认定贫困生。 (二)构建
9、动态的贫困生信息系统 一个动态的贫困生信息系统应包含全面贫困生信息,还具有动态、敏锐、高效等特点。动态的贫困生信息系统除了最初搜集到的新生的家庭和个人信息,还要及时更改学生家庭变故、在校学业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信息。对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改认定标准。此外,需要专业的大数据人才统计管理贫困生信息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对于已经认定的贫困生,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跟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及时升级操作系统,使操作更加便捷。因此,构建动态的贫困生信息系统,对传统贫困资助体系进行有效提升。 (三)加强对贫困生的发展资助 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需要高校对贫困生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资助。首先,在经济资助之余,高校应该开展贫困生发展资助课堂,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进行引导,增强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交际能力。其次,高校应提供提高学生素质的文体活动,发展学生的才能,弥补学生的欠缺。最后,高校要特别重视贫困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予贫困生实习的经历,提升工作技能,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