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说课稿3篇.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75731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说课稿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说课稿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说课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说课稿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说课稿3篇 化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

2、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

3、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1、情境激趣

4、,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并把你们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是否符合你的思维过程?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

5、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

6、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制取4.8gO2,需要完全分解xgMnO4。 MnO4=2MnO4+MnO2+O2 15832 xg4.8 36/xg=32/4.8 x=79 答:需要79gMnO4。 (生):组际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

7、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实践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1、登山运动员能用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2、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电解10t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于致用,有利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 (1)、已知Zn、Mg与稀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8、Mg+H2SO4=MgSO4+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产生H2质量比上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在水中的反应是:2Ca+2H2O=2Ca(OH)2+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224LO2(密度为1.43g/L)。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样品中过氧化钙占样品的质量的百分数(纯度)? (说明:加强拓展创新性习题的练习,可使学生

9、开阔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同时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五、说板书 本人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并且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二、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化学方程式)2MnO4=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32 4、列:(正比例式)6gx 5、解:(求解)316/6g=32/x 6、答:(写答)x=0.6g 答:可得0.6g氧

10、气。 化学说课稿篇2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的充分燃烧,另一部分内容是从节约能源、提高燃烧效率的角度,说明研究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授课安排为1课时。 (2)特点:本节内容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但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的面较宽;本节内容还安排了一个“要求学生就家庭所用燃料问题进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教材也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编入了一些学生能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如资料中的火箭利用高能燃料的燃

11、烧升空等。同时也编入了一个家庭小实验、资料图表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家庭作业不仅仅限于笔答,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1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章的内容,在全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本节内容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正好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本节内容与高三的“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前后呼应。高一侧重介绍化学反应

12、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高三侧重介绍计算。这样做,通过教材精心设计知识的台阶,避免由于知识台阶设计不合理而使学生出现大面积的分化。同时,由于难点分散,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关概念的教学放在高一教材中是通盘考虑整个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结果。 1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因此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重点,学生刚从初中上来,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有关燃烧的反应,但对化学反应中伴有能量的变化只有大致的印象,因而,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

13、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学情分析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燃烧的反应,对化学反应中伴有能量的变化有

14、大致的印象,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化学中能量变化;同时,通过比较燃料的燃烧条件和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使学生乐于探究如何提高燃烧高效率、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前沿课题。 4教法设计 41课的引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领取“常见的能源有哪些”、“初中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分布情况”、“能源的利用与人类进步”等资料收集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作简短汇报(每组限时1.5分钟),教师总结后引入新课。这样处理能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了解化学与社会和科技的密切联系。 4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采取“

15、引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已准备好所需化学物品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得出:铝片和盐酸反应要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要吸热,使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从而合学生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常常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并联系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同是能量变化的原因所在。这样处理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也对学生进行了能量观点的教育,突破了难点,这样也使学生获得自主发现的快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3燃料的充分燃烧采取“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

16、已布置研究学习课题“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集体讨论等形式,并创设下面几个问题: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3)为使燃料充分燃烧,空气是否越多越好? (4)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 (5)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有哪些? (6)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7)煤直接燃烧会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污染? 这样处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为: 结合我国的国情 能量利用 引出 人类的文明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料充分燃烧 煤的综合利用 新技术的开发 放热反应充分燃烧充分燃烧 吸热反应的条件减少污染 6反馈练习 由于本节课对理论教学的要求并不高,故本节课的反馈练习比较简单,以课本的课后习题为反馈练习。见课本P24。 7布置作业 写一篇关于充分利用家庭燃料问题的调查报告。(最好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意识) 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体现重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据能量变化为)可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 (反应物)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