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流传写意古今-写意东风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事流传写意古今-写意东风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事流传写意古今_写意东风事城事流传写意古今_写意东风事 写意 当一座城市的历史留存足以穿越时空,力透史书纸背的时候,工笔的描绘方式则显得太过精巧和琐碎了。在保定,无论是流连于严肃古朴的督抚衙门,还是穿梭在叫卖不绝的寻常小巷;无论是陶醉在清幽的园林,还是行走于繁华的商街,丰富的文化内涵带给描述者莫大的压力,似乎只有写意的方法可以完成,取舍之间,乃是古城的精神和风骨。 文韬武略的古城背景 初秋的保定,已经告别了盛夏粘腻腻的溽热,空气中尽是应着立秋节气的北方特有的干爽。艳阳朗照下,习惯了千百年如常的季节更替的人们续写着岁月的缓慢变迁,岁岁年年大同小异的日子,却是家家户户最盼望的平安。 保定,是一座
2、与都城、国家的平安都息息相关的城市。有史可查的“畿辅之地,首善之区”的评价一语道破了古城的重要和特殊,在那些时刻提防外族侵略的岁月中,龙廷之上的最高统治者将“南大门”的安危托与心腹。在清代,这里是八督之首,直隶总督的地位尤为显赫。从雍正八年(1730年)直到清朝灭亡,在八帝180多年的历史中,厅堂居室、府厩斋厨齐备的总督署府始终作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总督计有74人99任次,著名的李卫、方观承、那彦成、曾国藩、李鸿章等清朝重臣都曾在此任职,从这些响亮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位置的重要和与他们相关的丰富历史。 被委以重任的官吏都深谙谨慎低调的为官之道,在总督府的仪门和大堂之间的甬道上,有一座四柱三
3、顶的牌坊,牌坊南面上书“公生明”,北面上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端坐在大堂之上正好可以看见这座牌坊以及上面的官场箴规。整座院落内这种提醒和规劝性的警示随处可见,比如二堂又叫“退思堂”、“思补堂”,意在让从大堂上回来办公议事的官员们常常反思自省。在这种终日“如履薄冰”的氛围中,历任直隶总督大多勤勉,他们兴农治水,鼓励农桑,在用政绩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升迁空间的同时,客观上也保证了这一方百姓的安宁。 能做到总督之职的官员,除了李卫之类的特殊情况,绝大部分都是经过科举层层选拔上来,文化底蕴很深,对教育也重视。然而就是那位“出身”特殊的官员李卫,却完成了莲池从前朝的雪香园、水
4、鉴公署这样的游艺之所向书院的转变。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增置宾馆。史载莲池书院以其地理位置和不可动摇的官方地位在清末名闻全国,乾隆皇帝曾六次来到书院,其中三次巡视了学子们的课业。章学诚、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大儒都曾在此任教,冯国璋、傅增湘,还有末代状元刘春霖都是莲池书院的学生。总督曾国藩在任期间给莲池书院的学子们写下了著名的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在他治学思想影响下,莲池书院以桐城学派为基础,不过数年,体用兼备之才辈出,书院声名远播日本,甲午战争后的日本许多阁僚与学者曾到此留学。 作为行宫时的古莲花池曾有名扬天下的“十二景”。在这些景致中,在许多的诗文碑刻中,
5、能够体味到现代社会少有的舒缓与风雅。 如果说在清末之前,保定还是一座承平祥和的城市,那么到了近代还是由于京畿的地理位置,保定又成了军阀割据的必争之地。在当时的混战中,最大的胜利者是直系军阀曹锟。据说曹锟心中的偶像是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因此他为保定的府宅取名为“光园”。光园是一处颇具时代特色的建筑组群,由曹锟的天津幕僚刘氏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楼风格,融入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设计并主持建造。 光园建成后,秘密的谋划和正大光明的热闹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召开八省同盟会议,策划第一次直奉战争,密谋担任“贿选总统”处于鼎盛时期的曹锟在光园大贺寿辰,戏剧名角梅兰芳、杨小楼、程砚秋、尚小云、白牡丹等莅保大唱七天堂
6、会。生日当天,由北京开往保定的乘坐着前来贺寿的达官显贵的专车就达4列之多,祝寿议员竟占国会名额四分之三。 体面非凡的光园原建筑规模很大,花园、主厅、戏楼的装饰装修都很豪华,地下更是设有完备的用于逃生和防护的地道机关。自曹锟之后,光园几易其主,现仅剩融东三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正厅,淹没在街道一隅,就像早已飘散的当年的繁华旧梦。 其实无论是清朝的盛世还是近代的乱世,可圈可点的文韬武略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只是其中的许多故事沉淀成了城市和市民们的气质的片段,穿过昨天,直到今天。 生动美好的市井线条 在老保定人们的心中,那时候的生活是美好而生动的。 西大街和“马号”,密密麻麻的全是店铺,隆昌的绸缎、玉
7、麟的布、凌云的帽子、亚力的袜子、士宝斋的鞋,还有本立斋和正大山房的文具。至于出售妇女常用的针线、梳篦、化妆品的摊铺和日用百货的摊位更是到处可见。 没事了,就去“马号”听书看戏;饿了,买上一屉包子,大荷叶一包,到家还冒着热气,散发着荷叶的清香 据考证,保定东、西大街形成在明末清初,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而商业的繁荣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芦汉铁路的通车和大批学堂的建立,使保定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因为旅客和学生的需要,作为从火车站进入城内的唯一通道,西大街和东大街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渐渐地店铺林立,商业活动迅速发展起来。1918年,袁世凯政府任命曹锟为直隶督军,在保定设直隶督军
8、署,保定成为直系军阀大本营。大批军阀、政客频繁往来,各省军政要员、达官显贵、豪绅巨贾为了巴结曹锟,也不远万里来到保定。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东、西大街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复苏。旅馆、饭店、银号、钱庄、绸缎店、服装店、茶叶店、药店、钟表店、首饰店、书店等竞相开张,各种消费性商店应有尽有。 一大批二层楼房拔地而起,街面成了寸土寸金之地。1922年,全节堂和育婴堂在东、西大街添花牌楼后面建了两条简陋的南北街,租赁给商人做买卖,随着生意的兴隆,迅速发展成“济善”、“同义”、“两益”三个商场,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天华市场”,即老百姓俗称的“马号”。 “马号”曾经是保定好吃好玩的代名词,当年的济善商场西边有
9、一条小街,那里有味道鲜美的各种小吃,如豆腐脑、炖羊肉、羊杂碎、牛百叶、烧饼、火烧、煎饼、回炉果子丰富的小吃使得那一带的街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每当孩子们表现好,都会得到去那里打牙祭的奖励。而被“引诱”的远不止孩子们,据说,西大街义春楼的白肉罩火烧当年风靡一时,冯玉祥吃过之后专门带着他手下的兵去吃,以至于出现了“千人吃白肉罩火烧”的胜景。 作为当年最为繁华的城市中心,今天的东大街和西大街依然是保定商业比较繁荣的区域,有时候还可见保留着的老字号。“稻香村”,这个曾经风靡南北的糕点铺还在西大街上用扑鼻的糕点香味引人流连。几十平方米的店面里摆满了造型各异的各式糕点,五六名顾客在选购,服务员麻利地为客人们
10、服务着,黑底金字的招牌向世人宣称着她的古老,经过修缮的阁楼青砖红柱,飞檐上的雕梁画栋气势犹存。红红绿绿的招牌中间,万宝堂药店的招牌和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与周边形成了鲜明对比。据说这个字号的历史比“稻香村”还要久远,现在这个老店整修过多次了,目前它的子店已经遍布保定市的大街小巷。 近几年,人们对记忆中老字号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于是那些一度濒临手艺失传危险的美食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白运章的包子、马家烧鸡、驴肉火烧、糖葫芦只有爱生活的人才有与众多美食相伴相生的幸福,而保定,这座与美食相生相伴的城市,当然拥有着太多的幸福。 绚烂亮丽的城市色彩 浓缩了太多精华的裕华路,是一条可以看穿保定的前世今生的街道
11、。从东向西,街道两旁分布着大慈阁、钟楼、天主教堂、莲花池、总督署、光园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印记,商场、特色小店和专卖店这样的现代商业的产物夹杂在古迹中间,延续着老商业区昔日的繁华,也使整条街道格外热闹。 保定的前世,因为与众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转折相关联而厚重;保定的今生,前进始终与现代潮流同步。短短几年间,保定请来了国家级的历史文物专家,为历史的遗存“把脉”,先后修缮了古莲花池、大慈阁,科学地谋划了古城建筑布局。“前世”和“今生”很好地并存,是城市独特的风景,也是人们相信这座城市拥有美好未来的理由。 而这种并存,还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从人们的言谈举止和行事方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古今融合的独特气质在催化着城市进步的速度。由于地近北京,高校林立,地缘和人脉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和潜力。同时,社会环境舒适,生活成本不高的特点吸引着积累尚不丰厚的年轻人。其实不论什么地方,年轻人活跃的地方自然就会充满生机和亮丽,为古老添一抹鲜艳的色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