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一、要明确符合学科专业 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保障机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而目标的制定要在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之上,既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也要符合学校、学院及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经管类高校人才培养大多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品德修养、素质能力、理论知识、技术能力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基本目标(见图1)。同时,在实践中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指导其完成创业实践,则为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理论学习、实训平台、教育软环境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活动指导的必要保障机制。(见图2)。
2、二、“四轴联动”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构建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创新创业教育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师生融合发展为特色的专业教育文化为基础,构建“以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为宗旨,以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成为全程化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真正落实和实施,则需要处理和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内容,即“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科转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四轴联动”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路径,将“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科转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基本轴”,联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见图3)。图3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
3、基本路径(1)创新训练实现“全程教育化,贯穿课内课外”,培育创新创业理念。(2)创业训练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为有效规避创业实践中的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创业训练的可持续开展起到示范作用。(3)创业实践为科转寻找需求、发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4)科转实践丰富创业实践项目内容,提高了创业实践项目的技术性和先进性。 三、“四轴联动”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实践探索 “四轴联动”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的构建,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做到“课内课外、训练与实践、产学研”三结合,并贯穿全程在有专业特色和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参与科研立项、参加竞赛,
4、通过多种学术成果展示专业活动,巩固学习效果,起到示范作用。在开展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指导中,通过技术发展研究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变化,通过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需求、发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产学研合作,尤其是要鼓励学生深入到地方各类创业园、孵化园,了解创新创业现状,了解社会需求。所有的创新创业活动,源起于专业课堂教学,萌芽于实践,在竞赛平台中成熟,回归到教学实践,延伸到专业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实践成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使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保持连贯和传承。2、组建创新发展学生社团,鼓励学生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项目团队,鼓励和激励更多学生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资源,发挥
5、各学科资源优势,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合作机制,指导教师融入到协同创新科研团队,加大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合作,共同推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要与政府、企业、行业联盟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建立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鼓励创新创业教师争取进入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名单等,加大教师影响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积累经验;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技术研发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中普及经营管理知识,鼓励师生共同创业。 四、结论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讨论,并正在征求意见中的关于
6、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明确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因此,及时总结和分析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和研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今后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经管类教育的实践特点,总结分析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科转实践为基本运转轴和联动体系,所提出的“四轴联动”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同时也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朴光赫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