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教案合集八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语文教案合集八篇.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语文教案合集八篇【实用】语文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明确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2、学习梵高的伟大精神,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3、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占有、删选资料,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节选自欧文。
2、斯通的代表作渴望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因而在上课之前了解梵高其人其事是非常必要,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方位地去查寻资料,如上网、去图书馆,有的学生甚至买了渴望生活一书,全文阅读。学生主动地得到了大量资料,又因为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化素质的不同,对人物的看法也就不同。基于此,我将教学设计成“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在弄清传记文学特点的同时,又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创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伴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屏幕上出现一组梵高的画作,有灿烂的向日葵、旋转的星空、奥维尔教堂、塞林莱斯大道、绿色的麦田最后画面定格在梵高不同时期的四幅自画像,随着画面逐渐淡去,形成背景,出现一段文字:
3、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做过商人、传教士,后自学作画,其画风曾为野兽派所取法,因精神病自杀。 (课堂效果:选用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这两位伟人有着相似的命运,有着一样的精神,借助音乐和图画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 老师导入课文:这就是梵高,欧洲现代绘画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一个从不向命运屈服,用生命谱写辉煌的英雄。妙手丹青无人赏识,在极其孤独和环境中从事绘画,付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被誉为“美国传记文学之父”的欧文。斯通的代表作渴望生活中的一个
4、片段。 屏幕出现一本书,封面有渴望生活,欧文。斯通著几字。随着书本的自然翻动,最后定格在第八节,也就是课文内容。 二、分析课文 给学生一段文字材料,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思考两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为:(1883-1885)梵高在纽恩南休养身体,写生描画,但村里大部分人对他怀有偏见,认为他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因而遭到排斥,甚至被驱赶。但他坚持作画,最后终为布拉邦特农民画出属于他们的不朽作品-吃土豆的人。 (课堂效果:问题并非很难,但要学生回答完整并不容易,可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继续提问,让学生自己最终得到答案。比如学生快速阅读后很快能找到区别,材料语言简洁,只是对梵高这段生活经历的概述,而
5、课文则是生动详细刻画了梵高这一人物形象。老师可让学生二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使课文生动形象的呢?当学生找到答案之后,再让学生三读课文,思考作为不是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的人,作者是如何知道梵高的言行举止和他的思想活动呢?老师可提醒学生,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曾参阅了梵高与他弟弟的八百多封信,并到梵高生活过的地方去采访熟悉他的人。所以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最终归纳出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三、拓展与延伸 屏幕出现一组画作,方便学生阐述观点时运用。这部分完全是由学生自由畅谈,学生因已查寻资料,有了知识基础。他们分成若干小组,从所得到的材料中,去评价梵高其人,既可以借鉴他
6、人的观点,也可以有自己新的想法。老师只是适时作一些点评。 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发言: A、我们在查阅这位巨匠的资料时,一直被他的一种精神所感动,因而在我们眼中,他就是英雄,他就是一位胜利者。他那种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让人折服,虽然太多的人都有不理解他,但他却从未停住自己的脚步。他失去了许多东西,例如优越的生活、美好的前途、甜蜜的爱情留给自己的只有贫困和超出常人的努力。比如为画吃土豆的人他画了成百幅的农民农妇肖像图。可以想象任何一幅完美的作品背后沾满的是汗水和辛劳。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我们认为梵高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显然与他的天赋有关。资料告诉我们,梵高并未进行过系统的美术学习,
7、完全是通过自学,从事绘画时间也比较短,只有十年,但成就斐然。如果没有天赋的话,他苦干十年的结果也只能是一位画工而非画家。梵高曾为报考神学院刻苦读书,每天学习时间长达十至十四个小时。但最终是一无所获。所以,教会中少了一位默默无闻的传教士,而画坛却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 C、我们认为梵高伟大成就的背后还站着一位默默奉献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弟弟提奥,所以热爱梵高的人不能忘记他。没有他数十年始终如一的支持,(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梵高也许早就放弃了,毕竟他还是需要面包、咖啡、画笔和颜料。那些旷世之作就不可能存在了 D、从梵高的作品,我们发现创新才有发展,才能有突破。他用波形、
8、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表达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比如课文所提及的寻幅作品,他就是将整幅画创新地涂抹成土豆的颜色 E、许多都是从画家的梵高说起,而我们要说的是生活中的梵高。他在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上层人物眼中是偏执的,敏感而易怒的。但他在下层人民眼中是善良的、无私的、热情的。在博里纳日矿区做短暂的传教士工作时,他竭尽所能地帮助当地矿工,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支助他们,自己常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所以当地流传一个关于上帝的故事。后来他作画,画中的人物也大多是底层人民,有矿工、农民、织工、邮差甚至妓女。他觉得他们才是美丽的,他将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他们 F、我们这个小组
9、是从梵高自杀行为进行研究的。很多人认为他这一行为是懦弱的,是逃避痛苦的举动。但我们却用英雄来称呼他。因为他早将自己的生命与作画联系在一起,“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身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的危险”,对他而言,作画就是生命,如果不能作画,他与行尸走兽无异。所以最后当他疯狂地无法作画时,他只能选择死,他英雄般地举起了枪 学生讨论由于时间原因告一段落,但又引发了新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梵高自杀行为的探讨使许多学生又有新的看法,这可布置到课外讨论,还可以写成文章。(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 四、授课结束 以一组由梵高作品串成的动感的音乐小电影作为结束。 (课堂效果:学生始处于梵高作
10、品之中,不仅感受他伟大的人格,而且利用图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业 1、用一句话表述自己的感悟。 2、课外阅读史记。项羽本纪或阅读其他传记文学,加深理解传记文学的有关特点。 板书设计 材料:简洁,是概述 课文:详细、生动、鲜明地刻画了梵高这一形象 归纳总结: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课后小结 尽管这堂课的前期准备费时达一个月之久,学生们所得到的东西远不止这堂课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一、他们学会自主地学习,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这种新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二、他们学会分析
11、材料得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三、通过阅读开扩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四、同时真正吸取了文中的养料,在对人物的分析和探讨当中深受教育,激励他们在困难中勇往直前。五、这堂课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当然作为老师的我也是受益非浅的。老师不能仅关心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也应多方面学习,充实自己,未来的教师是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
12、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4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2段,更为精彩。 三、教学难点 体会出西沙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
13、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课件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
14、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 1凸显重点。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你读到这段
15、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画图讲解。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指导,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课件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16、。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14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2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自由介绍。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如: (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17、探究一:(课件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二:(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西
18、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改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六)板书设计 略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
19、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学会用()从()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 2.揭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点。 3.老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检查学习生字: 1)结合学生回答学习生字。 2
20、)学习剩余生字:指名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说说你准备怎么记这些生字?或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些生字。后开火车读生字。 *数、清:数多音字,第三声:数不清,第四声:数学 课文说什么数不清?还有什么也是数不清的? *彩:认识三撇儿,组词,:颜色很多,真好看 *飘、落:飘有风才会飘起来,组词 还有什么会飘落下来 *空:穴宝盖,换偏旁 *问、答:有问题要张口问;竹字头加合 *方:减一减记 4)看生字:清、彩、飘、落,每个字都有一部分的读音跟这个字差不多,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以后学生字时要好好观察。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说说你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中插图1:说说你
21、看到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理解: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云彩:什么时候的云彩是很美丽的? 雨点儿飘落下来又是怎么样的? *句式练习: 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读一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不能照样子说一句话:小猴子从()。 ()从() 4)朗读第一节。 2.想象说话:这么多雨点,他们在空中相遇,会说些什么呢? 3.大雨点、小雨点到底去做什么事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 四、复习巩固: 1.卡片抽读生字 2.生字藏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出示作业本题4,先指名读句子,再画一画并展示 五、指导写生字:
22、 1.观察田字格:方、半,笔顺是怎么样的?后指名说一说,齐书空。 2.再仔细观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哪几笔?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一个。 4.抄写剩余生字,并展示作业。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诵读儿歌,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认识笔顺规则,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3.自主识字,巩固本单元认识的生字。 教学准备 笔顺歌。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儿歌,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认识笔顺规则,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3.自主识字,巩固本单元认识的生字。 教学准备 笔顺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我们刚学完新春到这首儿歌,大家知道春
23、节的时间吗?(旧历正月初一) 2.旧历是我们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不同的节气等规律编制的,大家想了解一点有关节气的知识吗?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 3.请学生自由读,抽读,注意正音。 4.说说自己了解到一些什么? 5.再有感情地朗读。 二、读读背背 1.欣赏了有趣的节气歌,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单元优美的风光。 2.联系16课,结合本诗,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在感情地读儿歌,背儿歌。 三、你还认识我吗 1.记住了优美儿歌,想欣赏一些优美词语吗?齐读词语。 2.“开火车”抽读,注意正音。 3.发现没有,这些词都是本单元的生字组成的,再读读,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词记一记,哪个词不太明白,又很想知道,还可
24、请教一下同学和老师。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儿歌,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认识笔顺规则,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3.自主识字,巩固本单元认识的生字。 教学准备 笔顺歌。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写一写和写写你想写的词 1.这些好词记住了,想写一写吗? 2.要正确、工整地书写,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些笔顺规则。请学生自主练习,揣摩。请本组代表一来比赛。第一比正确书写,第二比清楚讲解自己所用的书写规则。 3.完成“写写你想写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正确书写。 4.小组试行最佳作品上台展示。 二、自主识字园地 写写字来放松一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摘泡泡”游戏。看哪组同学训的字
25、最多。 三、绕口令 1.学生自主练习绕口令。 2.抽学生读,适时正音。 3.开展男女生竞赛,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比赛谁读得又准又快。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26、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 兴(攻)
27、(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 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
28、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
29、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
30、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
31、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二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
32、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师: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
33、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一人读孙中山先生的话,另一人读私塾先生的话,一人读旁白)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在分角色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师: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
34、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师: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 板书设计:语文教案 篇7 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小河里、树林中)那里怎么样? 板书: 1、春天在哪里 枝头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草地 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竹林 竹笋探出头来 田野 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教学后记: 2、笋芽儿 一、教学目标
35、: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从害怕到勇敢的生长过程。 3、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 二、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读准下列生字的字音。 弹 懒 轰 隆 痒 挺 撒 缩 揉 雷 3、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le 快乐 tan弹奏 乐 弹 yue音乐da
36、n弹弓 乐:在本课读yue,乐曲。 弹:在本课中读tan,弹奏。 四、指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3、笋芽儿在季节生长。它受到了、和的鼓励,长出来了,看到了一个的世间。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后组词。 2、学生自由观察,在小组中讲识字方法。 3、学生自由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挡: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个当字。 挤: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齐字。 唤:左窄右宽,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奂,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肖,上面是个小字头,下面是个月字,月字第一笔是竖。 顶:形声字,左边是丁,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 芽
37、: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牙字。 4、教师在黑板中范写生字,学生观察。 5、学生分辨字形后书写。 6、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 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七、作业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 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2、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3、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 2、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笋芽儿示在水的鼓励下钻出了地面地呢? 生说师板书。 春雨姑娘唤醒笋芽儿 雷公公 给笋芽儿鼓励 竹妈妈 鼓励笋芽儿从石子的侧面钻出去 4、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 5、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
38、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 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 (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 点拨:笋芽儿怎么做? (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 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 6、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7、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在这篇课文中你喜欢哪些句
39、子,读一读,说一说原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优美的句子。 板书:2、笋芽儿 春雨姑娘睡 雷公公 缩 竹妈妈 竹子 钻 看 美丽、明亮的世界 教学后记: 3、有趣的作业 一、教学要求: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同学们交的作业,交流自己的看法。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会认“恐”等15个生字,会写“亡”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传染”“严寒”等词语。 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A案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恐龙的图文资料,自办小报,并张贴在教室周围的
40、墙壁上。 老师找关于恐龙的光碟或录像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交流课外了解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播放恐龙的录像片。 板书课题,谈话激趣。 现在,这些庞大的动物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已经(没有了、消失了、灭绝了、灭亡了)随机板书课题。 大家想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我会读”图标,激发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在小组内分段落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画出带生字的词语秒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课文插图,与伙伴讨论等方式初步理解。 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在小组内认读,并说了自己识字的方法。(老师巡视,鼓励)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可隐藏在某种图画中),让学生认读(认读完后出现完整的图画)。 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课文告诉我们几种说法。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自愿在班上展示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正音及读出恰当的语气。 巩固识字 用游戏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如用拼音和字找朋友、生字和熟字找朋友连成词语、猜字)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回顾内容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