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素养评价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0南昌高一检测)国语周语中说:“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意思是说公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也无人收割。究其根源在于()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劳动者更关注私田C.井田制度日趋衰落D.国君权威一落千丈【解析】选A。材料“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信息表明,井田制瓦解,究其根源在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源,而劳动者更关注私田的原因也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故B错误;井田制度日趋衰落不是根源,是表现,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没有说到国君权威问
2、题,故D错误。【深化点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者共同构成了周王统治的制度基础。到春秋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分封制也随之崩溃。2.(2020南通高一检测)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D.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解析】选A。依据材料“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可知材料强调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出解决土地兼并的办
3、法,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同情,排除D。3.(2020上饶高一检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商鞅变法中的“分异令”,汉代的“民产子”诏令,唐朝劝勉适龄青年结婚,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户数、人口数,来增加政府的财税收入,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只符合西
4、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并且材料内容中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税收入,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并且防范土地兼并不能通过增加人口来实现,故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财税收入,而不是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封建统治不能通过增加人口来实现,故D错误。4.(2020全国卷)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选D。结合题意可知置田
5、官主要是管理农业和农民的相关问题,尤其是通过屯田达到仓廪充实的效果,这说明一些流民与土地相结合,成为屯田户,有利于缩小贫富分化、缓和社会矛盾,D正确。屯田属于小农经济模式,而且其中大部分土地不允许买卖,因此不会助长大土地所有制,A错误,排除;屯田的主观目的是解决军粮和民生问题,因此对农业商品化的推动并不明显,B错误,排除;其目的是解决南迁的流民问题而不是促进南迁,C因果颠倒,排除。5.(2020运城高一检测)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B.均
6、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趋提高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解析】选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反映了土地转换的频繁,土地私有化日益加强的趋势,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故A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朝前期,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错误。【补偿训练】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A.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B.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C.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D.劳
7、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佃户所占的比率大,故选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与材料无关,D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排除。6.(2020苏州高一检测)醒世恒言中说:“卢柟田产众多,除了家人,雇工也有整百,每岁十二月中,预发来年工资,到了是日,众长工一起领银。”长工与雇主有主仆之分,但又不是奴婢。这反映明朝()A.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土地的经营方式非常落后C.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D.大地主土地制占主导地位【解析】选C。根据材料“长工与雇主有主仆之分,但又不是奴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雇工和雇主有主仆之分,但雇工不是奴婢,反映出雇工对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
8、渐松弛,故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为特点,并且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发生在手工业领域,故A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土地的经营方式,无法得出土地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结论,故B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同土地制的比例,无法体现大地主土地制占主导地位,故D错误。7.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A.B.C.D.【解析】选B。根据图片标题,反映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的情景,在图片中无从体现,故选B。【拓展延伸】自耕农和佃农的区别自耕农佃农产生随
9、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产生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特点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前途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在近代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有了较大的生产自主权二、非选择题(15分)8.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
10、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5分)(3)两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什么历史进程?(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第(1)题从图中“公田”“私田”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回答其性质。第(2)题从材料中“铁制农具已经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普遍使用了牛耕”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个体小农生产”等信息来分析回答。第(3)题需要综合两则材料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制度: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性质:周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影响: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渐形成。(3)实质: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演变、奴隶制与封建制消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