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可编辑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可编辑范本】.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面向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制定物流解决方案、进行物流决策和业务管理能力,以及对客户提供物流咨询、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对物流业务进行重组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毕业生的业务规格(1)专业岗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工业企业和邮政部门,从事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业务与管理工作。本专业就业岗位(群)
2、有如下几类:车辆运行组织调度人员;仓储管理人员;车、货代理人员;物流信息处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管理人员;物流解决方案的设计人员;物流运作流程的管理人员。(2)知识结构掌握高职人才应具有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体育、数学、外语、计算机等。掌握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经济数学、运筹学、商品学、物流基础、统计学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实训、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包括: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职业道德、表达与交际、
3、商务礼仪等。()能力结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技术资料,通过国家外语三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或考取电子商务员。具有较强的物流组织管理能力,熟悉物流的各个环节,能从事运输、商品分类与包装、仓储、配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等物流技术、流程管理工作和物流服务营销工作.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限定条件的物流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论证1.培养计划本专业以“面向生产一线、立足岗位流程、产学研相结合、注重
4、综合素质、突出管理应用、强化物流实践、培养操作能力”为指导思想,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的形成构建能力培训与理论教学的教学体系,并建立以培养综合物流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运行机制,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根据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特点,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定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详见附件一:培养计划。2可行性论证物流管理实务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之所以开办高职物流管理实务专业,是因为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发展有广阔的前景,我校在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方面,均有雄厚的实力和坚实的基础。(1)培养计划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大量
5、社会调研、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现实情况,经过我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多次研究讨论,制定了我校的物流管理实务专业的培养计划.此培养计划,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物流管理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特色具体有以下特点:按照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培养目标、毕业生的业务规格、能力分析与知识结构,使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要求一一对应,将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分解到各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骤中,可以实行目标管理,突出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贯穿于全部培养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保证社会科学、体育
6、、英语课、数学课教学时数,同时开设选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教学体系适合高职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注重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实训、仿真和模拟,要求教师教学内容信息量大,以案例分析为主,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由“理论”到“应用”的转变。课程内容丰富,突出重点“应用”。既继承仍对当前有用的管理理论,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把握管理实践,阐释社会经济现象。加强了英语教学.既有公共英语课,又增设了听力、写作、专业英语课,要求学生通过级以上考试。加强了计算机教学。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同时,增加了管理信息系统类等计算机应用性课程,并且增加了计算
7、机开放时间,为学生课外上机提供条件,要求毕业生通过国家二级以上计算机考试。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8%。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体现了以管理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专业技能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和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在完成实习的同时,也完成毕业生岗前培训,使毕业生有更好的岗位适应能力。拓宽和增加专业类选修课。(2)培养计划的实施条件:在基本素质教育中,我校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公共课教师队伍,并设有完善的语音室、计算机室、体育场等,有能力完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在专业教育方面,我校有从事物流管理、运输、信息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专职教
8、师3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双师”型8人近半数的教师在物流、运输管理行业或运输企业工作或集中培训超过半年,还有多人在从事物流课题的研究工作,此外,还聘请了4名校外的物流管理方面的高级经济师、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实力。我校现有交通经济与现代物流实训室等,设备齐全,同时还在社会上广泛进行校企联合,现有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个,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例如: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教师讲授知识不以学科为体系,而以培养对象为中心,避免学科
9、交叉,重复授课,将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利用声像资料做辅助,教学效果好。(3)结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是以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政策为指导思想,以适应当前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为准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总体设计的.改革方案是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改革的力度大,充分贯彻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思.改革方案的特色新、力度大,表达了全院教师积极教学改革和建成全国高职示范专业点的强烈愿望。本方案确定了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上的教学改革。建设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
10、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大批基础理论适度、知识面比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树立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观念,所有这些都表明改革方案的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内容合理,经三年的努力可以实现建设成全国高职示范性专业的目标.本方案的制定自始至终支持改革的整体性、前瞻性、综合性、实践性。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面向与定位,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办学经验,组织学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具有知名度的专家共同制定的,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性质、目标和教育模式创新的思想。在保证全体教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毕业生到物流
11、企业第一线的艰苦努力,完全可以为学院创声誉,创品牌。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高职特色,同时符合高职教育的改革潮流,符合我国的国情。(三)主干理论课教学大纲本专业主干理论课包括:物流基础、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实训、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大纲详见附件二:主干理论课教学大纲。(四)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本专业实践体系包括:物流企业认识实习、3PL模拟实训、电子商务模式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大纲详见附件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五)教材建设规划目前,从整体上看,具有高职高专专业特色的教材极其匮缺,原有的大、中专教
12、材已不适应高职高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物流专业刚刚兴起,各专业教材急需编写和修改。因此,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是专业改革工作的重要之一.用一至三年的时间在继承原有教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汲取近年来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和物流行业发展的现实,在探索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专业特色的高质量教材、讲义,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的讲义.鼓励教师编写讲义。对于实际业务训练的教材(讲义)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编写,理论课的教材以选择优秀教材为主,并且以自建自编为主。并且不断地用讲义更新等方式,更新教材中的陈旧的知识。部分教材的编写计划见下表一。 教材编写计划 表1序号课程名称每学时字数
13、教材字数万字/册主编预计完成时间备注123(六)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为适应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建立一支完全胜任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的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为目标,具体规划和措施如下:1.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提升,参加本专业的各种相关学习,使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同时吸纳硕士专业毕业生到我专业任教,为此规划见表二: 教师培训计划 表2年度2004年05年2005年200年2年2007年207年0年人数22现有学历本科本科本科本科达到学历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备注脱产脱产脱产脱产 拟聘任专职教师规划 表3年度拟聘教师数要求学历备注200
14、1硕士研究生2051硕士研究生206硕士研究生2.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兼职学习、工作,并通过一定培训获得各种行业专业等级证书,建立相应的考核、晋职及聘任制度,形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专业教师丰富行业管理和实践经验,提高行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同时“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吸纳来自行业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高级操作和管理技术人员充实(或兼任)专业教师队伍,使“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及骨干教师见表四。 “双师”型专业教师及骨干教师一览表 表4姓 名性别职称最后学历所学专业行业技能证书或工程师聘书备注 .发挥专业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15、,在现有2名较高水平、能力和专业带头人的 基础上,完善各主、辅专任教师的相应配备。为此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结合我国现状,引进吸收新的课程、教材,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并经常来校做专题报告,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专、兼职结合,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度化外聘专业教师现状见下表. 外聘专业教师现状一览表 表5序号姓名性别职称专业工作单位担任课程1234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培养:利用同社会企业联合的“实训基地和学校现有的“物流研究所(有待完善)”使理论教学教师不定期从事实践教学。同时,对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的
16、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水平,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保证学生专业实践训练的质量。5组织一批理论知识丰富和时间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作为后备梯队,以保证师资队伍的平衡和质量。6.加强专业各学科教师结构的研究,使专任教师的知识结构符合专业的发展和实践,适应未来的发展,能够做到主与次,专与精等协调发展。通过以上计划和措施,使本专业的师资能力达到具有高素质,高专业水平,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较高信息素养和较高外语水平的现代专业教师队伍.(七)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规划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是在我院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建设目标,把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省内同类
17、专业的排头兵的保障项目该项目的深化建设,旨在为解决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之-物流人才缺乏,尽一份力,我们计划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一个发展契机,结合吉林省物流发展特点,努力培养出我省企业、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仅培养二年制的日校生,还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资源、趋势为企业举办各种专项中、短期培训班,满足企业所需,帮助企业实现从单一物流服务向能提供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物流企业转变,真正把职业教育落到实处,达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22万元(包括一期已投入的6万元)。到2010年为社会培养、培训物流相关人员00人。本项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3P
18、物流电子平台模拟实训室;第二部分是物流设施模拟实训室;第三部分是一个物流资料的展示室。详见实验、实训系统建设方案表。 物流实训系统设计建设方案 表6项目名称/数量估算金额(万元)完成时间硬件服务器/12004台式电脑6快速以太网交换机/8多媒体教学系统其它2合计653PL物流实验室3PL教学模拟电子平台(已完成)、集装箱运输管理软件、仓储管理软件、RP软件、供应链管理、模拟仿真系统、物流配送管理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已完成)等等 152005年6月物流实训室仓库设施(货架、托盘、搬运装卸设备、标牌、标识)、物流包装及商品包装、物流信息管理设备(PS系统、条码采集器、扫描器、条码标签、条码检测仪)
19、、仓储安全设施(消防自动喷淋、消防器材、 温湿度控制、通风系统、防虫害、危险品管理等) 、物流作业流程音像视频系统3707年7月物流资料展示室标识及相关书面资料25年7月合 计122依托行业,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了尽快完成学习者和生产者的角色转变,在建设好校内实验、实训场地的同时,还应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业务流程、项目开发、市场开发、质量保证等系统,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有已签订协议的四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数量增加到15家,并分布全省.争取在大连或沈阳再开辟两家比较先进的物流公司作为校外认识实习的实习基
20、地。通过与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聘请基地的业务骨干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就基本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部分课程的讲授就在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八)学制改革目标、规划 学制国家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规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我们按照教育部领导的指示精神和高职院校总体发展目标,以往我们学制是“2.+。5”,即高中毕业生在校学习3年,理论教学时间为2年半,社会实践为半年时间。物流管理专业20年招生学制不变,但在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为“1的比例,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从200年招生开始,学制改为2年制,其在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比例为“15+0.,加快亟需专业人才的培养
21、速度。因此,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我们把学制确定为2年。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我院的战略目标是建成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的改革建设任务极其繁重,而搞好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把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学院领导对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决定将改革试点专业作为学院的“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千方百计保证改革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只能成功,不允许失败,使改革试点专业成为全院教学改革的样板,推动全院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措施如下:(一)思想保障院、系领导已经牢固树立了改革试点是学院能否建成示范性职业技术
22、学院的关键项目的指导思想,改革试点专业的教师都已经有了一段改革经历,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家投入改革的决心大,信心足,非试点专业教师、职工也支持改革试点,为搞好教学改革试点让路、尽力的思想已初步树立。从系里来说,今后仍要把引导全系师生全身心参与、全身投入改革试点,建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树立并不断强化高职高专教育思想作为搞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先决条件抓紧抓好。(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规划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对行业背景的调查分析,形成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确定改革思路,研究改革的政策,形成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基础教学资料。205年至2006年方案实施阶段,按改革方案的
23、整体步骤实施教学改革内容。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实施、跟踪、检验。反馈信息,调整方案实施中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内容。007年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总结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按改革的整体思路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及形势的发展情况确定一个更加合理的、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人才培养方案。(三)组织领导保障1.成立院长为首的学院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见表7),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决定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学院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表7序号组内分工姓名所在单位职务1组长副组长3成员4成员5成员6成员7成员8成员9成员1成员成员 2成立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相结
24、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见表8),就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人才培养工作、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毕业生就业等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表8序号姓名分工所在单位职务主任副局长3室主任所长5董事长6副总经理7办公室主任3.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专业教育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所有承担试点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辅导员、党团专职干部、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例会,研究、总结与布置工作.会议由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召集并主持。组成人员名单见表9。 专业教育委员会成员 表9序号姓名性别分工职务、职称所在部门职别1主任系主任、副教授管理系任课
25、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管理系党群、学管3副主任室主任管理系辅导员、任课4副主任系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管理系学管5委员讲师基础部任课6委员教授基础部任课7委员副教授基础部任课8委员讲师基础部任课9委员副教授电子系任课10委员副教授电子系任课委员讲师电子系任课12委员副教授社科部任课13委员副教授社科部任课14委员副教授体育部任课15委员讲师体育部任课6委员副教授管理系任课17委员副教授管理系辅导员、任课18委员副教授管理系任课19委员副教授管理系任课20委员讲师、律师管理系任课委员讲师、律师管理系任课22委员研究所所长、讲师管理系任课、实训23委员讲师管理系任课24委员助教管理系任课25委员系秘书
26、、助教管理系任课6委员助理实验师管理系实训(四)有关配套政策向试点专业倾斜(1)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保证()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列入学院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每年核拔专项经费2万元。()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获部、省级奖励时,一等奖奖3万元,二等奖奖万元,三等奖奖万元。(4)对专业建设每年增拨2万元经费。.向试点专业任课教师倾斜(1)教师工作量按常规计算乘以1。5系数。()在教师攻读学位、评选先进、评选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时,优先安排。(3)试点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人每年分别发给特殊津贴00元和20元.3.向试点专业学生倾斜()学院对学校学生的各种评优和奖励活动,在同等条件下,试点专业学生
27、优先。()学院对学生发放困难补助时,试点班学生加发30。(3)对试点专业毕业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4)对试点专业学生每年增拔活动经费万元(五)资金投入计划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三年投资6万元,教师培训费万元,教材建设6万元。(六)教学支撑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常规教学、现场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目的.充分利用各实习基地的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一种基本服务模式,能接触更多的业务。使学生毕业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继续走校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我们将在总结与实习基地联合办学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经验基
28、础上,研究、探索“1.+0.5”的培养模式。争取走出一条成功的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的新路子。五、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教学与科研工作基本情况(一)学生现状200级学生11人(高中生源)201级学生4人(高中生源)002级学生60人(高中生源)2003级学生18人(5年制4人,初中生源;年制13人,高中生源)2004级学生0人(5年制0人,初中生源;年制140人,高中生源)现有在校生24人,203人毕业学生11人。全部就业,月薪(8元120元)(二)师资队伍现状2000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第一所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在全国也是比较超前的。它是在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基础上,根据物流的发展和
29、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开设本专业的。我院有十几年公路运输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原有公路运输管理专业任课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和实践,已经建立了一支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管理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物流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了物流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训基地;已编写并出版的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全国高职高专)有现代物流概论(参编)、仓储管理(参编)、物流基础(主编)、仓储与配送管理(主编)、物流企业管理(主编)、物流市场营销(副主编)、物流设施与设备(参编)、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副主编)。已建立物流研究所和物流实验室,完善了实践教学环
30、节。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人,助教人,有双师证的教师8人,整体师资素质较高。另外,在社会上还聘请了名高级经济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师资状况详见表10、11、12. 师资结构 表1 研究生学历双师职称聘请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中级副高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668624316441 校外兼职教师状况 表11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学历职称职务兼职教学领域24校内专任教师状况 表序号姓名性别最后学历所学专业专业技术职务拟承担教学工作及兼任行政工作专任或兼职副教授财会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系主任专职副教授物流基础、运输技术与实务、金融学室主任专职3副教授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仓储与
31、配送管理专职4副教授统计学原理、专业统计专职副教授物流市场营销专职6副教授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专职讲师经济法专职8讲师电子商务专职9讲师经济法专职1讲师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运筹学物流研究所所长专职11助教国际贸易、保险概论专职12助教电子商务专职13助理实验师物流实验、实训专职 (三)教学条件 在教学方面,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教育技术减少教师板书时间,提
32、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尽可能的增加和开创学生自学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各展所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把增强学生实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教学基本情况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使教学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为一体,形成最大的合力,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实施、教学改革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保证。 进一步改革理论教学,实施模块式应用性理论教学体系,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共同提高的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按照突出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原则,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明确所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同时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步实现网络化,将原来的讲
33、授教学形式改为“教学教学形式。改变了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师生在共同的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协同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根本有效途径。增强实践教学时间比重,进一步重视实践型教学环节,严格训练要求,使基本技能、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与实际要求结合更加紧密。提高毕业生就业上岗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业的技术管理专家共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建立稳定的 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做客座教授和开展系列讲座,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掌握更多的真才识学,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在原有的校内教基础上,加强了实践训练的开课率,有效的利用物流管理模拟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全面增强了学生的实力.建立了物流研究所,提高物流高新技术含量,增强了科研能力。 (五)科研的基本情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