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习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位公差习题.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形位公差习题,如果某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为 15m,其圆度误差能否大于 15m?,答:不能。因为径向圆跳动误差中包含了圆度误差(形状误差)和同轴度误差(方位误差)。,2.如果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 20m,其垂直度误差能否小于 20m?,答:不能。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不涉及基准,其尺度最小;被测平面的垂直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是涉及基准的,其尺度必然大于前者。,3.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并阐述各形位公差项目的公差带: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值为0.01mm。 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 0.04mm。 70H7孔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2mm。,3. 将下列形位
2、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并阐述各形位公差项目的公差带: 210h7圆柱的轴线对70H7孔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3mm。 4 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70H7 孔的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值为0.15mm,要求均布在理论正确尺寸140mm 的圆周上。,4.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 中,并阐述各形位公差项目的公差带: d圆锥的左端面对d1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0.02mm。 d圆锥面对d1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 0.02mm。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d2圆柱面轴线对d圆锥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mm。 d2圆柱面轴线对d1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3mm
3、。 d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的圆度公差值为 0.006mm。,5.改正图中的标注错误,不准改变形位公差项目。,5.改正图的标注错误,不准改变形位公差项目,6. 改正图中的标注错误,不准改变形位公差项目。,7 改正题3.7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直接改在图上,不改变形位公差项目)。,8. 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上。 5mm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圆柱度公差0.006mm;, B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08mm; B面对5mm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平面F对5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18mm的外圆柱面轴线对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9030
4、密封锥面G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G面的轴线对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12mm外圆柱面轴线对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9. 解释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题表中,9. 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上。 40-mm圆柱面对225-mm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5mm; 225-mm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01mm;,40-mm左右端面对225-mm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键槽10-中心平面对40-mm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5mm。,10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 (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1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5、。 (1)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100h6轴线对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5mm。,(3)40P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两端圆柱尺寸标注为15-,mm,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3mm,表面粗糙度Ra 值不允许大于1.6m; 中间大圆柱尺寸为20,mm,圆柱面对两端小圆柱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8m;,12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6、。, 圆锥面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05mm,圆度公差为0.004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1.6m; 端面对两端小圆柱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1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3.2m;, 其余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6.3m;, 连杆轴颈的圆柱尺寸为30-,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m ; 左端圆锥面对主轴颈的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025 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1.6m ;,键槽中心平面对其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mm,键槽两侧面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m ; 主轴颈的圆柱尺寸为30-,mm,且圆柱度公差值为0.006 mm ,表
7、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m ;,;主轴颈圆柱对两端中心孔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连杆轴线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其余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Ra为6.3m 。, 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25,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8m; 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150.007mm,素线的直线度为0.001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1.6m; 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左端面对小端圆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3mm; (5) 其余表面粗糙度Ra值均不允许大于3.2m。, 35f8圆柱面标注极限偏差且应遵守包容要求;圆柱
8、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63m; 35f8圆柱面的圆度公差为0.011mm;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63m; 大端尺寸为32mm的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大端尺寸为32mm的圆锥面的轴线对基准35f8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32mm圆柱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6.3m; 其余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0m。,(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 )。 A. 直线度 B.平面度 C. 圆度 D.同轴度 (2)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一定( )。 A. 不小于0.04mm B.不大于0.0
9、4mm C.大于0.04mm D.小于0.04mm,二、选择题,(3)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 )。 A. 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 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 (4)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20.05mm与20.03mm 的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的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 )。 A. 0.02mm B. 0.01mm C. 0.015mm D. 0.005mm,二、选择题,(5)在坐标测量仪上测得某孔圆心的实际坐标值(x,y),将该两坐标分别减去确定该孔圆心的理想位置的理论正确尺寸Lx Ly,得到实际坐标值
10、的偏差x=x-Lx=+3m, y=y-Ly=+4m ,于是被测圆心的位置度误差为( )。 A. 2.5m B. 5m C. 10m D. 25m,二、选择题,(6)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则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为( )。 A. 两同心圆 B.两同轴圆柱 C.圆形或圆柱形 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4)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 ),圆度公差带形状是( )。 A. 两同心圆 B. 两同轴圆柱 C. 两平行平面 D.两相互垂直的平行平面,二、选择题,(5)测得实际被测轴线至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移量为5m ,最小偏移量为3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该基准轴线的同
11、轴度误差为( ),当某一被测实际直线至基准直线的最大距离为9.006mm,最小距离为9.001mm ,则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为( )。 A. 5m B. 10m C. 6m D. 12m,二、选择题,(5)若某圆柱轮廓相对两端中心孔的公共轴线径向圆跳动量为0.08mm,则圆柱该截面上的圆心对基准轴线的同心度误差一定( )0.08mm,该截面上的圆度误差一定( ) 0.08mm 。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不小于 (10) 评定垂直度误差应采用( ) A.最小包容区域法 B. 定向的最小包容区域法 C. 三点法 D. 定位的最小包容区域法,二、选择题,1定位公差包括有
12、 。 A同轴度 B平行度 C.对称度 D.位置度 2定向公差包括有 。 A.平行度 B平面度 C垂直度 D.倾斜度 3公差带形状同属干两同心圆柱之间的区域有 。 A.径向全跳动 B任意方向直线度 C.圆柱度 D同轴度 8公差带形状是圆柱面内区域的有 A径向全跳动 B同轴度 C.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D.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4有关标注正确的论述有 . A.圆锥体有圆度公差要求时,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 B圆锥体有圆跳动要求时,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 C.直线度公差的标注其指引线箭头应与被测要素垂直 D平面度公差的标注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9公差带形状是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13、的有 。 A.圆度 B.圆柱度 C.径向圆跳动 D端面全跳动 10公差带形状属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有 A.平面度 B面对面的平行度 C.面对线的垂直度 D对称度,1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 O.03mm。 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参数之间的协调关系是: 。 3. 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定位公差之间的关系,即:定位公差值 定向公差值 形状公差值。,二、填空题,(1)被测要素:25mm圆柱的任一与基准垂直的截面 ;基准要素:15mm圆柱的轴线 ;公差带形状:半径差为0.05mm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2)被测要素:槽10mm的中心平面 ;基准要素:25mm圆柱的轴线 ;公差带形状:距离为0.01mm,且与基准轴线平行的两平行平面 ;,(3)被测要素:20mm圆柱的轴线;基准要素:25mm轴的轴线 ;公差带形状:半径为0.1mm,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一个圆柱面区域; (4)被测要素:孔8mm轴线 ;基准要素:15mm 轴的轴线;公差带形状:距离为0.05mm,且与基准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 ;,(5)被测要素:15mm轴的轴线 ;公差带形状: 直径为0.01mm的一个圆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