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练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4872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练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练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练习题(精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项测试(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总分:_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

2、压力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5、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手掌表面的压力最接近()A10NB102NC103ND104N6、以下这些现象不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是()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B塑料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上C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D活塞式抽水机将水抽到高处7、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8、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点,点与瓶内水面高度差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B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会变小,会增大C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D将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变高9、水平桌面

4、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2B43C81D4l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头质量为6103kg

5、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2、如图甲所示,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_(选填“不低于”或“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_力的作用,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的作用。3、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需要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的_。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_,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两管中液

6、面将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4、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5、如图所示,课堂上物理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这是因为左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一辆汽车自重4t,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5倍

7、,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求:(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取g=10N/kg);(2)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不考虑因行驶对地面压力大小的变化)。2、夏季,市区内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罐内水深1.5m,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5m2。求:(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的压强。3、如图所示,分别盛有某种液体甲和水的两个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种液体体积相同,容器高度均为0.5米,水的深度为0.2米。若向容器中

8、分别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部分压强记录在下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倒入前倒入后p甲(帕)19603528p水(帕)3920求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若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h甲;求某种液体甲的密度甲。4、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薄壁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其内部放置物体乙的重力为19.6牛,体积为110-1米3。现将体积为310-3米3的水倒入容器中,将乙浸没且水不溢出。(1)求倒入水的质量m水;(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3)求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水。5、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高为4h,底

9、面积为3S,内盛有深度为2h的水;正方体乙的底面积为2S。若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m,密度为4103kg/m3。(a)求乙的质量m乙。(b)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现有A、B和C三个均匀圆柱体,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两个,分别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和正方体乙的上方,使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p水和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p乙的比值最大。写出选择的圆柱体并说明理由,求出p水与p乙的最大比值。密度底面积高度A2水S6hB3水S2hC4水2S2h-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详解】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大气压力是始终垂直于受压面的。由图可知,只有C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杯口硬纸片

10、垂直,并指向杯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C【解析】【详解】AB木块削去一块,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压强可知,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变小,故C符合题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详解】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B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C三峡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11、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详解】A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C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和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详解】一只手掌的面积约为S=

12、100cm2,故大气压对一只手掌表面的压力为F=pS=105Pa100104m2=1000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详解】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是由液体压强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B吸盘要吸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吸盘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属于大气压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

13、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详解】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保证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即大气压支持了水银柱使管内液面高出管外液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B【解析】【详解】A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是从水银槽中的自由液面到管内液面的竖直距离。则图中是大

14、气压支持的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则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故A错误;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带着两装置登山,甲图中会变小,乙图“自制气压计”登山后,瓶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因此瓶内管子水面上升,会增大,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向乙图中瓶内吹气后,细管内水柱升高,此时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加上细管中水柱的气压,即p内=p外+p水由图可知,水柱产生的压强为故当地大气压为因不知道瓶内大气压,故无法测出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故C错误;D在大气压的测量实验中,运用了平衡法-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玻璃管倾斜后,液柱长度增大,但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故

15、D错误。故选B。9、C【解析】【详解】A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放入液体中后,甲容器中物体漂浮,物体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乙容器中物体悬浮,说明物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较大,根据公式p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故B错误;C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甲、乙两个容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由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压G液+G容+G物因此甲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

16、的压力较大,故C正确;D已知两个物体完全相同,重力相同,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错误。故选C。10、C【解析】【详解】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因为两物体质量相等,以及两物体为等高的实心圆柱体,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及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得出A、B两种物质的底面积之比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2.5105 不变 【详解】1大象的重力G=mg=6103kg10N/kg=6104N大象对地面的压力F=G=6104N大象四只脚的面积S=4600cm2=2400cm2=0.24m2

17、大象对地面的压强2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对地面的压力不变,还是F=G。2、不低于 连通器 摩擦 大气压 【详解】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装的是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故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连通器的原理。23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说明玻璃瓶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玻璃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玻璃瓶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即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4图乙中,用力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这是利用了大气压。

18、3、天平 体积 液体压强计 不相平 【详解】1测量物体质量的器材是天平。2在测密度实验中,用排水法测体积,量筒是测量物体体积的。3如图所示的装置叫液体压强计,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4液体压强计的橡皮膜不受压时,两管液面相平,受压时,两管液面不相平。4、压强 大气压强 连通器 【详解】1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压强。2用吸管吸取饮料时,管内和口腔中的气压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便将饮料压入吸管内进入口中,故这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3回水弯是一个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弯管,水静止时两个管内的水面是相同的,属

19、于连通器。5、左 小 【详解】12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纸盒左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纸盒右侧的大气压不变,产生了一个向左侧的压强差,将纸盒压向左侧。三、计算题1、(1)4104N;(2)2000N;(3)4105Pa【解析】【详解】解:(1)汽车的质量m=4t=4000kg该汽车受到的重力G=mg=4000kg10N/kg=4104N(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f=0.05G=0.054104N=2000N由于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则汽车的牵引力F=f=2000N(3)汽车匀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压=G=4104

20、N受力面积S=1000cm2=0.1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F压S=4104N0.1m2=4105Pa答:(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104N;(2)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为2000N;(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为4105Pa。2、(1)5103kg;(2)2.2105Pa;(3)1.5104Pa【解析】【分析】【详解】解:(1)由=mV可得,该车能装水的最大质量m水=水V水=1.0103kg/m35m3=5103kg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6103kg+5103kg)10N/kg=1.1105N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p=FS=1.1105N

21、0.5m2=2.2105Pa(3)水对罐底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答:(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5103kg;(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2105Pa;(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的压强为1.5104Pa。3、(1)2000Pa;(2)0.28m;(3)0.705103kg/m3【解析】【分析】【详解】解:(1)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p=gh=1103kg/m310N/kg0.2m=2000Pa(2)由于导入后与导入前的压强比为p甲前p甲后=1960Pa3528Pa=11.8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后,其压强比不是1:2,则

22、说明有液体溢出,倒入后容器已经装满了,其深度为0.5m,那么甲液体的密度为甲=p前gh前=3528Pa10N/kg0.5m=0.705103kg/m3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h甲h甲=p甲g=1960Pa0.705103kg/m310N/kg=0.28m(3)根据(2)可知,某种液体甲的密度甲为0.705103kg/m3。答:(1)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2)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h甲为0.28m;(3)某种液体甲的密度甲为0.705103kg/m3。4、(1)3kg;(2)2550Pa;(3)39.2N【解析】【详解】(1)由=mV知道,倒入水的质量m水=水V水=1.

23、0103kg/m3310-3m3=3kg(2)甲容器内水的重力G水=m水g=3kg9.8N/kg=29.4N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容=G容+G乙+G水=2N+19.6N+29.4N=51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F容S=51N210-2m2=2550Pa(3)容器内水的深度h=V水+V乙S=310-3m3+110-3m3210-2m2=0.2m水对容器底的强p水=水gh=1.0103kg/m39.8N/kg0.2m=1.96103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水=p水S=1.96103Pa210-2m2=39.2N答:(1)倒入水的质量为3kg;(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2550Pa;(3)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

24、压力为39.2N。5、(a)32kg;(b)7840Pa;4:9【解析】【详解】解:(a)由密度公式=mV可得,乙的质量为m乙=乙V乙 =4.0103kg/m3810-3m332kg(b)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F乙S乙=G乙S乙=m乙gS乙=乙V乙gS乙=乙S乙h乙gS乙=乙gh乙=4.0103kg/m39.8N/kg0.2m=7840Pa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最大值为p水大水gh水大水gV水大S甲水gV排大S甲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Ah水1S(2h3S3SS)S3hS圆柱体B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B2hS圆柱体C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C4hS所以应选C放入甲的水中,此时,乙对地面压强增加量最小为p乙小F乙小S乙G物小S乙(物V物)小gS乙(物S物h物)小gS乙所以应选B放在乙的上方,p水与p乙的最大比值为p水大p乙小水gV排大S甲(物S物h物)小gS乙=水g4hS3S3水S2hg2S49答:(a)乙的质量为32kg;(b)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840Pa;p水与p乙的最大比值为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