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3901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时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下列文献中,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 D楚辞答案:C2(2014北京市丰台区期末考)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商朝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3(2014诸暨市模拟)元朝文人张鸣善在咏雪中称:“漫天坠,扑地飞,白占

2、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语言通俗,形式活泼B借物抒怀,辞藻华美C结构严谨,意境深远D音节和谐,风格浪漫解析:作品凸显了灵活,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答案:A4.(2014济南市调研)右图是某位书法家的作品,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疾风骤雨。这幅作品的作者最可能是()A王羲之B怀素C颜真卿D柳公权解析:从图片和题干信息可知该作品是草书,而选项中只有怀素是以草书闻名,故B项正确。答案:B5(2014梅州市质检)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词成为文学的

3、主流形式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 BC D解析:该题是组合型题目,注意采用排除法。京剧形成于清代,昆曲产生于元末,盛行于明清,二者与宋代没有关系,排除选项中含有的选项即可,D项符合题意。答案:D6(2014潍坊市期末考)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A追求气势,浪漫神秘B注重铺陈,追求神韵C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D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解析:与贵族文化相对,应是市民文化,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市民文化的特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答案:C7有人撰文称“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面镜子:_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_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_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_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这“四面镜子”分别是()A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B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园林、绘画全利用起来,充满了一般小说达不到的雅趣;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充满了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天下观;西游记描述的是唐僧取经故事,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由此分析,D项符合题意。答案:D8(

5、2014扬州市期末考)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小说 B戏曲C说书 D绘画解析:材料描述体现戏曲的虚拟化,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得舞台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B项正确。答案:B9(2014湖州市调研)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A诗经 B楚辞C唐诗 D宋词解析:根

6、据材料信息“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可知该文学体裁吸收南方民歌精华,这与楚辞的特点一致,故B项正确。答案:B10(2014德州市联考)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D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解析:材料中“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即是指市民文化,这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有关,故C项正确。答案:C1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

7、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再现。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形成于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项。答案:A12.(2014眉山市二诊)右边两幅作品的基本特点有()集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A BC D解析:两幅作品属于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画,突出特点是集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以及强调个性、

8、追求抒情写意,故正确;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材料二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问题:(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

9、之间的关系。答案:(1)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2)新特点:通俗化,平民化(或大众化)。特征: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强调个性表现。(答“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也可)。(3)时代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关系:经济是思想文化的基础,决定思想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思想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言之成理即可)。14(2015盐城市摸底测试)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又称江南小调、俚曲、折枝儿。它起源于吴地(今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全盛时代是在明清。阅读

10、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好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交往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材料二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想当初,这往来,也是两厢情愿,又不是红拂私奔到你跟前,有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你要走,由你走,你若不要走,就今日起你便莫来缠,似雨

11、落在江心上,哪希图你这一点”。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不稀罕“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冯梦龙黄山迷材料三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这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从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吴歌,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之后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的依据是什么?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对史学研究有何意义?解析:

12、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喜好劲歌狂舞”到“浅吟低唱”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上理学出现以及戏曲出现等角度综合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从抨击君主专制、择偶自由以及追求平等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明清之际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时代特征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意识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从史学研究范围扩大的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原因:理学的兴起,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戏曲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2)现象:非议朝政,抨击君主;张扬个性,自主择偶;否定礼教,追求平等。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的腐朽;理学占主导地位等。(3)依据:人文意识的觉醒。意义: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